分类

壁虎、龙葵治疗肿瘤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论文(共2篇)

第一篇:壁虎治疗“肿瘤”的本草考证及药理探讨


  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1]。据记载,《本草纲目》已引前人记载,并对其各详加注释:(恭曰)蝘蜓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虎。蝘蜓《尔雅》、蝎虎、壁宫《唐本草》、壁宫子《圣惠方》、天龙《饮片新参》、爬壁虎《四川中药志》[2]。时珍曰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扬雄方言云:秦晋、西夏为之守宫,亦曰蝘蜓,南阳人呼为蝘蜓,在泽中为之蜥蜴,楚人为之蝾螈。并对守宫形态、习性进行了详述:守宫,处处人家墙壁有之,状如蛇医,面灰黑色,扁头长颈,细鳞四足,长者六、七寸,亦不闻诬人[3]。以上记载表明,守宫之名最早见于《尔雅》,而入药最早应是唐代《唐本草》,亦即《新修本草》。


  关于壁虎治疗肿瘤的历史记载


  《本草纲目》对壁虎的气味、主治叙述较详。时珍曰:壁虎气味寒、咸,有小毒。主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及风痉惊痫,小儿疳痢,疬风瘰疬,血积成痞,疗蝎螯。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血瘀,遂成积聚肿块。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说:“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说明肿瘤的形成与气滞血瘀有关。守宫散结止痛。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瘀去则疼痛止,血行则经脉通。时珍曰:血积成块,用壁虎一枚,白面和一鸭子大包裹研烂,作饼烙熟食之,当下血块,不过三五次即愈,甚验。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可促进新陈代谢,消炎止痛,改善局部循环,之功效。动物实验表明,散结类中药有抗癌或抑癌的功效。本品性寒,寒能治热。时珍用守宫(壁虎、天龙)治血积成痞,疬风瘰疬,反胃膈气均属现代医学的肿瘤范畴。《医宗金鉴》论噎膈,反胃甚详:喷门干枯,则纳入水谷之道狭隘,故食不能下,为噎食也;《丹溪心法》“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灵枢·四时气篇》:“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金匮要略》论“反胃曰:朝食暮吐,名曰胃反。时珍曰:瘰疬初起用壁虎一枚、焙研,每日服半分,酒服。时珍用地塘虫(即壁虎也)七个(砂锅炒焦)木香人参,朱砂各一钱半(相当于现今45g)乳香一钱(相当于现今3g),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汤下,早晚各一服。反胃膈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食道癌、胃癌等,从《灵枢·上隔篇》谓“气为上隔者食入而遂出。”幽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狭隘,故食入反出,为反胃也”。


  壁虎治病的性味功能分析


  壁虎之所以能治疗中风瘫痪,手足不举,血积成痞,疬风瘰疬,反胃膈气等病,按照中医理论分析,主要取决于其性味。反胃膈气的原因,一是精神因素所致[4],如《内经》云: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张景岳说,“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郁而成。”二是饮酒过多或食辛香燥热之品所致[4]。张景岳说[5]: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性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性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以攻邪也[5]。据《中药大辞典》记载[6]用此方法治疗食道4例,临床症状均消失。钡餐造影复查:1例食道下段狭窄消失,但边缘仍不整齐;1例食道下段狭窄前为轻;1例病灶消失;1例食道中段仍然狭窄,但脱落细胞检查阴性。


  壁虎含有多种化学成分[7]


  ①尾肌含多种酶、脂肪、肽类、蛋白质、组氨酸、含门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糖原、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核酸、磷酸化酶、谷氨酸、缬氨酸、酷氨酸抗坏血酸、非硫酸化葡糖氨聚酸、β-葡萄苷酸酶、β-羟丁酸脱氢酶、、乳酸及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血含胆甾醇、胆甾醇酯、磷脂、甘油三酯等。②胆汁含中黄鹅去氧胆酸、磷酸甘油脱氢酶、肝含精氨酸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等。③子宫含酸性及葡糖-6-磷酸脂,17-β-羟类固醇,VADH心肌黄酶,腺苷三磷酸酶,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3β-羟甾脱氢酶。④肾含多种磷脂类,如磷脂酰苷油等,磷脂酰肌醇,神经梢磷脂,磷酸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卵磷脂,尚含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溶血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精氨酸酶等。


  讨 论


  壁虎入药,最早见于《唐本草》。《本草纲目》对其叙述较详。然而近代用壁虎多以治中风瘫痪为多,用治食管癌近年来屡有报道,但均不系统,究其原因之一是中医药古代病名与现代病名不一。现代医学的肿瘤,在中医文献中属于“瘤岩”、“癥瘕”、“积聚”、“崩漏”、“噎膈”、“反胃”、“肠覃”、“失荣”、“石疽”、“舌菌”、“茧唇”、“乳岩”、“乳石痈”等等许多疾病的范畴。古代“癌”与“岩”相通,一般认为:噎膈反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食道癌及胃癌;伏梁、积聚,相当于腹部肿瘤如胰腺癌、胃癌等;失荣、石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颈部肿瘤,如淋巴肉瘤、腮腺癌及鼻咽癌颈淋巴转移等。乳岩、乳石痈相当于乳癌。崩漏、带下、交肠:相当于甲状腺癌;肾岩相当于阴茎癌,血瘤相当于血管癌及血管肉瘤;肺积相当于肺癌;肠癖相当于肠癌;骨疽,相当于骨肿瘤;翻花疮,石疔、黑疮:相当于皮肤癌及黑色素瘤等,皆有详尽论述。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肿瘤认识、治疗历史悠久,治疗范围广、不良反应小、效果神奇,如壁虎既能治疗瘰疬、痈疮、癌肿,又可治疗风痹疼痛、瘫痪、破伤风、惊痫等,是不可多得的良药。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23期 作者:陈学广 李淑珍


第二篇:龙葵治疗肿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龙葵为我国民间应用广泛的一味中药,性寒,微苦,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龙葵在高血压、支气管感染、急慢性肾病中均有应用,也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中。研究表明,龙葵中含有抑制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1]。由于人们对肿瘤认识的不足以及现有医疗条件的局限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发现并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对于不愿意接受手术或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只能根据病情进行中药姑息治疗。本次研究将3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龙葵治疗肿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的中晚期肝癌住院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7例。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36至77岁,平均为(58.2±1.7)岁;5例弥漫性肿瘤,7例节结型肿瘤,5例巨块型肿瘤;肿瘤直径平均为9.24厘米;13例为Ⅲ期,4例为Ⅳ期。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38至75岁,平均为(58.4±1.9)岁;6例弥漫性肿瘤,8例节结型肿瘤,3例巨块型肿瘤;肿瘤直径平均为9.37厘米;12例为Ⅲ期,5例为Ⅳ期。两组在病理分型、TNM分期以及性别等常规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统计分析。


  1.2纳入标准


  入组:①经过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无药物禁忌症;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Ⅲ期、Ⅳ期);③预计生存期超过三个月;④原发灶与转移灶可测量。排除:①哺乳期妇女或孕妇;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预计生存期在三个月以下;④正在使用其它实验性药物。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体质情况,应用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进行支持治疗,并通过合理用药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若有需要可给予镇静药物进行止痛处理。


  治疗组:在常规支持的同时给予龙葵合剂治疗,主要配方包括30克龙葵、10克肉桂、15克杜仲、10克枸杞、20克党参以及10克茯苓等。用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分三次服用。


  1.4观察指标


  应用KPS功能状态评分表了解两组患者的体力恢复情况,进而对两组治疗三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其中显著改善:经过治疗后KPS评分增加超过20分;改善:经过治疗后KPS评分增加在10分左右;稳定:经过治疗后KPS评分无变化;无效:经过治疗后KPS评分降低10分左右。


  1.5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 SPSS18.0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显著改善5例(29.41%),改善6例(35.29%),稳定2例(11.76%),无效4例(23.53%);对照组显著改善2例(11.76%),改善4例(23.53%),稳定1例(5.88%),无效10例(58.82%)。组间对比,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体力恢复情况明显更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肝癌中晚期患者KPS情况对比(n%)


  3.讨论


  龙葵属于茄科茄属,在癌症、子宫出血、感冒发热等多种疾病中均有应用[2]。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将龙葵应用于肝癌、宫颈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中的报道[3]。研究表明,从龙葵中提取出的皂苷类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肝癌高转移细胞的增值[4]。而龙葵中含有的龙葵碱,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表达,并阻碍肿瘤细胞合成蛋白质,进而达到抑制肿瘤活性的目的。应用龙葵合剂(包括龙葵、茯苓、肉桂等药物)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能够显著抑制B细胞淋巴瘤的增值,并且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5]。通过体外实验探究龙葵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可知龙葵碱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PT通道,进而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有效抑制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进而发挥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恶性肿瘤由于迅速增值将消耗大量能量,并导致患者体能下降。而恶心肿瘤病灶中心液化,更是会消耗大量气血。大多数肝癌中晚期患者均有乏力、消瘦等临床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属于气血阴阳亏虚的表现。中医治疗注重标本兼治,对于肿瘤的治疗以扶邪祛毒为主[6]。本次研究中选用的龙葵合剂,是根据肿瘤中晚期患者淤毒内滞、脾胃虚弱的机理配制而成的,其中的主要配方包括龙葵、杜仲、党参、茯苓等。方中所选龙葵为小叶多花龙葵的果实,富含抑制肿瘤细胞的龙葵碱,并可以抑制细胞核分裂。而党参、茯苓等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可以增加食欲、纠正贫血,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显著改善5例(29.41%),改善6例(35.29%),稳定2例(11.76%),无效4例(23.53%);对照组显著改善2例(11.76%),改善4例(23.53%),稳定1例(5.88%),无效10例(58.82%)。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体力恢复情况明显更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龙葵合剂可以发挥行气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切中机理。


  综上所述,将龙葵合剂应用于肝癌中晚期姑息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能,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作者:欧阳雨淼

上一篇:泌尿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论文(共2篇)
下一篇:打好消化道肿瘤防治的“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