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探索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物流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和储存转变为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地结合的活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加体现了物流业作为产业载体在推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原动力,物流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并充分体现先进制造技术向全球化、高技术化、信息化、服务化、集成化、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1]。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正不断加强,各个领域的技术交流、经贸交流日益扩大。世界上正在发生的这些进步、变革与发展,使当代物流业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发展观对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物流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21世纪头十年,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按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总产值从2000年的近43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470亿元,年平均增长56.7%;利润总额由2000年的293亿元增加到2012年1630亿元,平均增长70.66%;在28个行业中,物流行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排名第一,相应的业务量也大幅提高;按不变价计算,整个行业增加值年均增加15.57%,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的10.2%[2]。
在产业结构上,物理行业占服务行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在资本机构中,民资和外资的比重明显上升,均已超过国资比重;在组织结构上,大中型企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同时业务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其费用占总销售产值的比例达20%以上,有些行业的出口比例已近70%;产业技术创新有所增长,2007年大中型企业物流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0.9%,对人工的依存度有所下降。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在全球所占的比重迅速增长,已达16.77%,2010年的业务量已高于美国,居世界第一位[3]。
近十年来,我国物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竞争力水平有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2我国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
2.1我国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的物流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
发展物流产业有利于避免各地生产商品的同质性,减少垂直型分工,也避免了各国争夺发达国家产品的市场,最终能有效地避免过度竞争。同时,物流的产业化和发展物流产业群的出现促使原有的产业和部门发生分化和重组。当今,物流行业对传统产业具有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带动性,同时物流行业也在增加高新技术的含量。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物流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同时促使物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水平相应提高,例如高精度的监视器与计算机组成的自动管理系统,可以发现物流运输和管理上薄弱环节,计算出最佳的运输路线从而改进物流行业的不合理组织,提高传统物流交付效率,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企业、市场、行业在本质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4]。
2.2我国传统物流行业的创新和改造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產业技术改造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当前物流行业面临的问题,这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过去,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特征是靠低廉的价格走数量扩张型发展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我们不可能长期继续走数量扩张型发展道路,必须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机遇,加速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5]。而我国面临的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则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我国应在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机遇加快我国传统部门的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当代先进的产业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重点还是在改造传统工业上,不能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忽视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和改造。
2.3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逐步提升地位,转变了分工中处在较低端的状态,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由粗加工向高加工度化升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了国产品牌。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增强了物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
2.4我国“创造的”比较优势和符合我国实际的适当技术
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契机和关键就在于高科技的产业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资本与技术优势相对缺乏,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不可能全面铺开。要实现物流行业发展的新突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符合我国资源条件、符合比较优势的“适当的产业”。但是有竞争力的产业不一定是“高新产业”,而是“适当的产业”。
3我国物流业所面临的挑战
3.1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带来的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全球经济在短期内难以再呈现一轮高速增长的景象,实现复苏可能需要一个漫长曲折而又艰难复杂的过程。对于我国而言,出口导向型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较大的冲击,其中物流业最为严重,这种局面可能还将继续。
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之中,还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物流业产品的出口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后金融危机时代重启经济发展步伐,特别是“再工业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贸易力度的加大大大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科技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新的物流就业岗位。总之,面临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如果依然依靠传统物流管理模式,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更大挑战[6]。
3.2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2012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高内需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多项对策,如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刺激消费(包括农村市场)、发展服务业和新兴工业等。这对促进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
当前,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远未形成。据调查显示,由于国民经济一次分配严重向资本倾斜,消费率明显偏低,国内消费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新兴产业发展、减少产品过剩等办法促进国民消费。消费的提高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但同时应该注意使投资率与消费率逐步趋于合理。
我国传统物流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人民的商品交流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国内市场需求已经开始变化,部分与衣食相关的物品总体上呈刚性需求,其实物消耗量不会有大量增加。随着基尼国际刺激计划的逐步退出,大规模发展的速度将逐步放缓,一些传统物流业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必须实施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3.3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对我国物流业而言,结构调整是一个老话题,只是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物流业本身的问题,而且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机制与体制密切相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使一批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严重伤害,给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3.1区域结构趋同化严重
当前,我国物流业区域结构趋同的问题比较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合理有序发展。从较发达地区来看,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比较明显。从整体来看,各地之间经济互补性不强,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严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不高,人、财、物等无法有效整合,市场竞争呈无序状态,实物增量高于价值增量,导致资源大量浪费。
3.3.2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的物流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有不足的方面。我国物流业对人力的依赖性还在延续。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在物流业中所占的比例过小,且物理服务都集中在低附加值环节,产品结构仍处于低端水平。近几年来,产品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大部分仍处于低端水平。
4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1坚持自主创新
当前,中国物流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基本模式是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全球物流行业体系,即以便宜的劳动、廉价的能源、几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价格向全球提供便宜的低端服务。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地增长,财富必然会持续积累,从而带来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企业对更高价值端产品的追求,使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低端制造、廉价企业管理模式难以为继。但就中国实际国情和就业水平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需要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因此物流业接下来的道路应该是寻求和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就是自主创新的优势。
4.2坚持服务增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国外的物流企业开始实施为制造商和消费者都提供服务的双向服务转变。目前,国内部分企业也在实施这种转变,由单纯地为客户提供物质形态产品向提供包括越来越多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产品方向发展。与物流业有关的服务业主要包括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现代物流服务,为制造商服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业务和流通业务。
4.3坚持以人为本
当前,我国企业的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物流业缺乏科技含量的致命因素。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才战略方面应着眼于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注重培养物流业经营管理人才。
5结语
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的物流业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国内的新形势、新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物流业面临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挑战,但新的挑战中必定藏着新的机遇,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这样的挑战,把握好新的机遇,才能走出困境,实现“中国制造”新的騰飞。
作者:张豆
第2篇: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一、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的负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对较低,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慢,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问题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却不高,有些地区出现矿产资源短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许多地区缺乏经济用地,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其次,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的荒漠化缺乏治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严肃的生态问题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但是却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收入不高,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其次,我国的工业仍然不够发达,工业总量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生产活力不足,导致我国工业效益不佳;再次,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时,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1.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为区域经济可持續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良好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人文建设,实施诚信教育和文明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政府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按照区域经济现状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其次,积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同意开放的经济市场,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最后,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路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
3.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财团、民间资金、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投资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多元化的招商项目,提高投资份额。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区域经济的项目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经济的发展,创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次,我国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为此,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培养专业化特色人才,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为此,相关企业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目的。
作者:范馨月
第3篇:立足可持续发展寻求失地农村经济新出路
一、严峻的现实处境
现在大多的失地的农村集体经济都面临“啃老本”的现象,每年各村集体经济都有分发农民各项生活补助的负担,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村级老年生活补助金的负担也在逐渐的加重,同时现在大多的年轻人都选择在大的城市打拼,很少回到农村发展,也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储备力量不足,致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趋于传统化、滞后化,一些新的技术,好的发展理念不能得到及时的普及,负担加重的同时而发展却跟不上步伐,直接导致了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失地农民的心态和期望
1.在征地补偿的明细制度上仍存在不完善的方面,补偿的差异化也让很多失地老百姓有不满情绪,进一步造成了上访的事件日益增多。
2.农民失去了土地,造成不少以耕地为生的农民失业,尤其是发展大棚草莓、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户的大批失业,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3.很多失地农民对于村委的征地补偿款使用的方式不理性,不求长远的利益,只要眼前的利益和享受,让村内的中低层的年龄层对于村级经济前景失去信心,产生内部矛盾。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城市集中规划对土地的需要,征用土地还是无法避免的,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相应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增加。所以,我们必须给失地农民更多的关注,避免新贫困源的出现,从而确保社会安全和公平。
1.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
就现行的法律而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不完全的。由集体土地变为国家土地的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制度和相关的程序执行,做好全面细致的具体规划,不能“一拍头”,防止造成征后荒弃的现象发生,以免国家资源的浪费和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也避免给农民带来不可逆转的土地损失。
2.建立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机制
可以通过“以地换地”的方式用附近的土地和农民进行交换;也可以选择股权或者债券的方式来给农民进行一定的补偿,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对于那些性质是公益的土地征用,政府应该给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最低的生活保证金,从而维护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利益。在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妥善安排。在征地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弱者是农民,需要给农民足够的尊重,尊重其土地所有权,对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以及农村集体也可以参与进来。
3.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现在,农民养老的时候,依靠的往往是子女,这种方式实现主要是依靠道德以及家庭责任,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风险。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对失地农民来说更是巨大的压力。目前推行的由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针对失地农民办理的失地保险与失地农村农民个人养老保险相结合,为各个年龄层提供养老保险补助,保障了失地百姓的利益,在当地带来了极大地反响。
4.为征地补偿款寻求新出路
目前各村的征地补偿款使用形式单一,仅用于失地农民生活的保障的福利支出,完全等于坐吃山空,实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为征地补偿款寻求可靠地投资性支出,既可以“引进来”——以征地款为部分投资资金,引进有发展的企业合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走出去”——寻求可靠地投资机遇,以资金入股企业,让失地农民有分红,当然这个过程也不能盲目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依托,离不开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扶持。
5.进行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及再就业培训制度的建立
给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重视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上的培训,不断的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加强就业信息对于失地农民的覆盖面。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申领《就业援助证》的,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同等政策待遇等。
6.给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
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农民工以及城镇的贫民一样,在社会上都是弱势群体,其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并且经济能力较差,在征地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开展的时候,其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犯。由于失地农民本身法律意识欠缺,甚至在其身上都无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因此,要给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
作者简介:迟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