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共2篇)


第1篇: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


   编者按:《计算机教育》杂志于2015年第1期推出专题《探索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扬州大学6所院校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成功经验。本期为《探索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续),重点展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在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论文质量保障、职业资格认证及核心课程双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反映了一线教师对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探索。

  摘要:为满足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和研发产出,必须改革现有研究生培养方案。文章针对软件工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培养方案的改革措施。

  1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东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为基础,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参照全国软件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要求,吸取行(企)业或相关部门的建议,体现东北大学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和研究生培养特色。

  (2)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体现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的最新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3)充分认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别和联系,两类培养方案应具有明确的区分度。

  (4)专业类课程设置兼顾本科生、博士生课程,避免硕士生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重复和层次上模糊,鼓励开设双语、全英文专业课程。

  (5)符合《东北大学关于修(制)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东北大学关于修(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乍生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2学术型硕十研究生培养方案

  2.1确立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软件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特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主要进展;具备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科学总结,从中提取正确信息并能够利用获取的知识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及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参与科学问题讨论的能力;能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和答辩,能较为熟练地利用母语及英语等至少一门外国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2.2明确研究方向

  根据目前东北大学软件工程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兼顾IT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同时考虑国家对相关新兴学科的扶持政策,设立以下6个立足基础、兼顾发展的研究方向:①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技术;②多媒体应用技术;③大数据计算与应用技术;④网络与信息安全;⑤可信软件技术;⑥虚拟实现与仿真技术。学术型研究生通过从事上述方向的研究培养创新能力。

  2.3规划学制年限

  针对2年研究生学制存在的弊端,我们将硕士研究生学制调整到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一般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答辩时间距提交开题报告时间不低于1年。在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允许硕士生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具体条件如下:

  (1)提前毕业的最长提前时间不超过半年。

  (2)修课学分不低于30学分。

  (3)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中所列的A类、B类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以中国计算机学会于硕士生入学或申请提前毕业的年度公布的目录为准。

  (4)导师同意并推荐,经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批准。

  2.4设置课程学分

  确立学分要求及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允许以不同的学时标准计算学分。

  (1)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包含“学术报告与讲座”)、专业基础课(至少修2门数学类课程)。增加了“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课程,并要求国内教师和国外教师各承担一半的课程,从不同角度使研究生加强学术修养,更好地掌握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数学类课程由原来的两门必选改为3门选2门,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对数学的要求。“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改为“学术报告与讲座”。课程体系将文献综述作为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必要环节,明确研究生需要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其考核方式。考虑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学习过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相关课程,学院删除原培养方案中的“网络互连及Internet技术”课程。

  (2)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增加“二外英语”课程;“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将“软件过程改进与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进行整合,形成“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将“SOA与服务计算”“IT服务管理”两门课程整合为“服务计算”一门课程;将“信息检索”改为“信息检索理论与方法”,从原来的16学时加大到32学时,删除原方案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根据目前研究热点,增加“移动云计算技术”“软件重构技术”选修课;根据我院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特色,增加“数字媒体理论和技术”“虚拟现实与人工交互技术”“可信软件开发技术”等选修课。

  (3)补修课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身份录取的硕士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安排按本科教学计划执行。补修课是教学改革的全新设计,原培养方案没有。

  2.5重视学位论文

  1)文献综述报告。

  硕士生在第一学期由导师确定研究方向。围绕研究方向,硕士生须查阅不少于15篇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必须撰写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的9月底(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为第二学期的5月底)前完成,并由导师组织考核。

  2)开题报告。

  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或技术难度,具有先进性和实际意义,能体现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科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内容包括课题来源、主要参考文献、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论文工作计划安排、预期效果等。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的9月底(提前毕业硕士生为第二学期的5月底)前完成。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由导师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

  3)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完成情况及阶段性学术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研究进展等情况,应在第四学期的4月底(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为第三学期的11月底)前完成,并由基层学术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4)学术研究成果。

  科研训练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在毕业前须至少完成以下4种学术研究成果中的一项:

  (1)通过学术会议或期刊发表(或录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论文须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或EI、SCI、SSCI源刊,或ISTP检索的会议论文集,要求学生排名前二;

  (2)申请专利1项(学生须排名前二),要求公示或授权;

  (3)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学生须排名前二):

  (4)经学院认可的其他学术成果1项。

  以上学术研究成果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符合选题方向。硕士生满足提前毕业条件的成果,与满足学术研究要求的成果不能重复使用。

  5)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完成并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研究成果要求等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环节,课程成绩合格,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要求按照《东北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与提交归档论文的基本要求》《东北大学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工作细则》的规定执行。

  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3.1培养方式

  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模式。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硕士生的方案制订和培养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2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按教育部和学位办相关要求,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课程要有区分度和各自特色。我们参考“一级学科水平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企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行业组织、培养单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协作、案例分析、现场实践、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修课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不低于24学分(含专业实践6学分,专业实践要求在企业开展)。学校在企业建立硕士生专业实践基地,企业制定专业实践课程方案,方案由学院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原有的培养方案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基础,充分考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对课程做如下调整:将数学类课程由原来培养体系的两门必修,改为3门选1门;删除原方案的“SOA与服务计算”和“IT服务管理”两门课程;增加“软件工程案例分析”必修课程,并要求企业教师承担该课程,学术型研究生不开设该课程;将原方案中的“实践环节”课程(4学分)改为增加“专业实践”课程(6学分),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比重,该课程要求学生到企业从事实践活动不少于半年,企业提供该课程的培养方案,由学校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企业安排专门人员承担该课程,课程结束时企业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评价。“专业实践”课程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要求“学术报告与讲座”。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相同。

  3.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学院引入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等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硕士生专业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1)专业实践的持续时间与形式。

  研究生应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在导师的安排下开始专业实践训练。专业实践的持续时间J保证不少于半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专业实践场所。

  研究生可在导师的安排下进入校内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或校外导师及其所在单位的科研平台进行实践训练,也可进入学院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现场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深入地应用理论、方法和新技术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同时融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

  3)专业实践基本要求。

  硕士生于第三学期10月底前(提前毕业硕士生为第二学期6月底前),结合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并向学院提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经学院审核通过后开始实施。

  硕士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填写专业实践活动工作日记。专业实践中期检查由学院统一组织,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进行专业实践总结,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填写并提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

  专业实践考核由学院组织,最迟于第五学期9月底前(提前毕业硕士生为第四学期3月底前)完成。专业实践考核分为过程表现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成绩比例各占50%,。其中过程表现根据硕士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考核,实践成果采用答辩形式进行。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不合格的硕士生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毕业。

  专业实践过程中,学院在安全教育、安全保障、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和措施,要求离开学校从事专业实践的同学签订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并要求为研究生购买保险。硕士生提交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等材料由学院存档,一般保存期为3年学院从专业实践申请、监督、成果验收和评估等方面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专业实践的有效实施。

  3.4学位论文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研究成果的要求有别于学术型,研发成果作为研究生的重要考核指标,硕士生在毕业前至少要完成以下6种学术研究成果的任意一项:

  (1)独立开展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实际应用课题研发,取得学院认定或已被应用的研发成果(需提供研发成果验收单或应用证明):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学术会议或期刊至少发表(或录用)l篇学术论文;

  (3)申请专利1项(学生须排名前二),要求公示或授权:

  (4)获得软件著作权l项(学生须排名前二);

  (5)在企业实习期间为所在企业撰写相关建议书1份并被企业采纳;

  (6)经学院认可的其他学术或研发成果1项。

  以上学术研究成果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符合选题方向。研究生满足提前毕业条件的成果,与满足本学术研究成果要求的成果不能重复使用。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1)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

  (2)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答辩时间距提交开题报告时间不少于1年。

  (3)硕士生完成并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环节,课程(含专业实践)成绩合格,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4)学位论文由两名与本专业类别(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其中校内1人,校外行(企)业或实际部门1人,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与本专业类别(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l~2名来自行(企)业或实际部门的同行专家,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4结语

  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依据。东北大学软件工程学科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体现了全日制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区分度和特色,符合国家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为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2篇: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及改进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

  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

  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

  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

  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

  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党校研究生培训的思考论文(共2篇)
下一篇:高分子化学教学现状与变革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