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结论的获得来自于细致准确的观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获得来自于教师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观察能力;能力培养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现问题和发明创造的首要步骤,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积累知识的基本方法。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对于发现和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其特征,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更加重要。本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指导有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
在实验中,如果不加指导地让学生观察,大部分学生则出现无目的、无要求、无方法的漫不经心的观察。他们只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或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现象,而放过实验中实质性的内容。对于已观察到的现象,也不能完整地描述,更谈不上依此现象去思维和形成化学概念了。例如在为形成化学变化此概念做的镁条燃烧实验中,如果让学生无目的地观察,则常只注意到镁燃烧发出的强光,而没有注意到还有白色物质的生成,也就不能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变化是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可见,无目的地观察,是不利于形成化学概念的。教师应善于运用类似的实例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在观察时,先明确实验目的,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这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关事物上,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
“全面观察”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现物质变化所使用的仪器装置等都要进行观察。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不但要观察氧化铜的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还要看试管口的倾斜方向,试管口是否用橡皮塞,导气管通入试管内的长短,酒精灯的加热位置,以及在整个实验中,通氢气、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氢气这一操作顺序。只有全面观察,才有助于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便于从中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同时,也有利于发现特殊现象和新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分清主次”就是根據实验目的的要求和实验内容分清实验的主要现象的次要现象。这样观察时才不至于忽略了主要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主要现象。例如,在做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但该沉淀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现象会依次出现白色、浅绿色、绿色乃至棕色。因生成白色沉淀是主要现象,所以在观察时就应集中注意力,捕捉这一瞬即逝的现象。
三、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观察活动
化学上对观察含义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眼看,还应包括用鼻闻(气味),用手摸(软硬等),用耳听(声音),用口尝(应在已知安全的情况下)等。应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才能全面、深刻、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越全面,就对该物质的特征越清晰,在与其他物质比较时,就越能找出它们的区别。例如,观察稀硫酸溶液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时,简单地用眼看,都是无色透明液体,就不能区别了。如果用手摸,稀氢氧化钠溶液有滑腻感,而稀硫酸无滑腻感;如果再动手用紫色石蕊试液去检验,又可用眼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稀硫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样,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就区别出两种溶液了。
四、指导学生学会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
化学变化是比较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观察时,要一边观察一边运用已学知识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进行的程度,并对物质及其变化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它们属性的特点和异同,以形成清晰感知,获得正确全面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可靠的感性材料。例如,为了学习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可分别加热盛有下列物质的三支试管:在第一支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氯酸钾,在第二支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在第三支试管中盛有等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热过程中,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各试管中有无氧气放出,并对比其放出氧气的速度。再检验第三支试管,反应完全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然后分析综合得出二氧化锰、氯酸钾的属性。这样就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提供了全面、正确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综上所述,教师在化学实验中应让学生积极调动各种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全方位观察,同时在观察中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观察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
作者:裴学兵
[参 考 文 献]
[1]刁锡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学与美育[J].现代教育,2011(Z1).
[2]王长才.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