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

摘要本文对就如何写活经济新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经济新闻 新闻写作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how to write the economic news vividly.
  key words economic news news writing
  
  说到经济新闻,有人就会把它与农业“四季歌”、工业“三部曲”联系起来,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政策条文+措施办法+数字效果”的计划报表式的报道,象八股文一样枯燥无味。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大可以涉及到一项新的经济政策的宣传,小可以是一条市场信息的提供。因此,好的经济新闻不仅应可读,而且应耐看。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运用材料,当好“翻译”。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地掌握受众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找到、找准结合点。
  过去,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报道:某条路、某项工程竣工,某领导剪彩,工程投资多少,原计划多长时间建成,对全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建设过程,读起来十分乏味。这种报道的不足,就在于它没有站在读者的立场看问题,没有对读者真正关心的事物进行解答。
  合众社曾发过一篇稿件,是写伊丽莎白女王主持泰晤土河水闸落成典礼的。这篇文章就跳出传统写法,进行了创新。
  伦敦正在一寸一寸地下沉。它成了造成英格兰北部从海中上升,南部下沉的一次大地质“跷跷板”运动的受害者。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伦敦下沉的具体数字。但在伦敦大桥附开挖罗马时期修建的码头的考古学家发现,1900多年以前,这些码头比现修建的码头低5米。
  也就是说,每一百年大约下沉23厘米。
  而威尼期在上个世纪只下沉了20厘米。
  由于北海汹涌海潮可能淹没正在下沉的伦敦市,伊丽莎白女王本周末将主持泰晤土河10个水闸的落成典礼。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可以在30分钟内升高挡住向伦敦伍尔韦奇倒灌的海水。
  这条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水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也不仅在于伊丽莎白女王将主持落成典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活动式防水堤能保卫下沉的伦敦的安全。而这,也是读者关心的焦点。
  前不久,重庆市工商局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规则条款很多,从哪个角度报?怎样才能跳出工作报道的老框框?《重庆日报》记者选准了新规最大的亮点进行报道,一下子就让报道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
  昨日,市工商局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给首次“闯红灯”者一次改过的机会,是新规最大的亮点。
  “按照新规,遇到几种情况,工商执法人员对违法者要先责令其改正,而不是一罚了之。”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如果违法者在规定整改期限内,改正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工商就不再处罚了。
  随后,文章对哪些行为在此之列,以前这些行为会遭遇什么处罚、以及市工商局实行“先改后罚”的目的——更多的还是出于保护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考虑,给企业营造更宽松的环境,这样就把一篇工作报告写成了读者关心的新闻。
  当好“翻译”还应转变话语体系。
  现在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章因而显得枯燥无味,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要克服这一弊病,做到吸引读者,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领导活动等之中的精华“翻译”成群众想要知道的东西,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
  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厉以宁给我们做出了范例。
  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重组时,他是这样解释的: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长板发挥不了作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长板锯下来补在短板上,这叫“资产替代”;二是把木桶拆了,长板和长板放在一起箍一只桶,短板与短板放在一起箍另一只桶,这就叫资产重组。
  还有一次,讲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厉以宁又打了一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

  厉以宁这两个比方给我们写经济新闻两条深刻的启示:第一,通俗是沟通的灵魂;第二,要让别人明白,自己首先要弄懂。
  例如在对资源节约的报道中,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谈通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有多少企业节约了多少度电,而是换一种说法,这些企业节约的电可供同样规模的企业再用一个月;在谈到燃气空调的推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报道燃气空调用户已有多少家,他们使本来十分紧张的高峰供电减少了近1/10的负荷……这样,读者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些,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西方经济新闻通俗化运用的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①使用普通而熟悉的词,如用“偷”而不用“偷窃”,用“死”而不用“故世了的”。②句子简洁,要避免使用结构复杂、过长的句子。 ③段落简短。④尽量不使用“行话”、“专业术语”,对于一般读者看不懂的地方,包括实在不能避免的专业名词,要在文章中进行必要的解释。
  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
  经济报道的确有其专业化、抽象性的特点,比其他新闻更重视数字性、规律性的东西,更具有理性色彩,但这决不是经济报道就可以不写得好看的理由。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不仅仅要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服人,更要通过精彩的故事、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诸多的细节转变来感染人,让经济报道脱掉以往过于严肃的“外套”。
  如曾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西方电讯《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就很注重细节的运用:
  家园沉入水底,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家具飘在水上。
   缓慢上涨的洪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是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可以看到,文字就像摄像机的组合镜头一样,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无声胜有声。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又如《香港快报》的一条消息,反映的是江西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它在细节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开头是这样的:
  从上海出发,经浙赣铁路,进入江西境内,就看到大地逐渐呈现出铁锈颜色。有些地方红壤荒坡连绵成片,有的地方,一层又一层的梯田盘到了山顶,几乎看不到高树丛林,不少已被干涸的溪床划得七沟八壑。一下大雨,混浊的水流急骤奔泻。土壤中宝贵的有机质被冲走了,留下来的只有赭红色的沙砾。
  试想,如果将开头写成:江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然后罗列一些数字和缺乏现场感的事实,文章表达模式就陈旧得多,读者接受起来也就难得多。
  三是表现手法要有创新,写法上要有突破。
  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一篇报道《京郊出现“科学热”》,至今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北京农业大学,有机会看到水稻专家廉平湖教授一个星期的工作记录。摘录如下:
  3月21日,星期一,与家业局水稻顾问团谈水稻高产;
  3月22日,星期二,去海淀区讲授水稻泡沫塑料育苗技术;
  3月23日,星期三,到房山县讲水稻育秧;
  3月24日,星期四,去河北省涿县研究制定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3月25日,星期五……
  廉教授说,不仅我一个人这样,今年以来,京郊各县纷纷与我们农学系联系,邀请讲授家业技术知识,培训家技人员,简直踢破了门槛,使老师们应接不暇。仅3月7日这天上午就有三个单位派人派车来校商谈关于技术咨询的事宜。
  64岁的廉教授说:“解放30多年来,北京郊区从未出现过这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作为我们来说,尽管忙些、累些,但心情非常愉快。”
  文章角度选择十分新颖,从工作记录这一细节入手,跳出了一般反映这一主题的场面描写的俗套。
  四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背景、原因、事件的全过程及随之而来的深刻影响,单纯对其中的信息片断进行报道,往往是不全面的,读者也难以理解事件的深层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组织经济报道时,特别强调要从提供零散的信息片断向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转变,让读者了解某一决定及政策的出台的背景及深刻意义,才能获得读者的支持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在一年的“两会”上,市长王鸿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降低重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那么,高速公路收费为何要降呢?《重庆日报》推出了一个整版的大型报道,从合川人大代表牟少伦的议案说起,谈到了过高的收费给合川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谈到了太极、力帆等企业在加速扩张过程中遭遇的困惑;谈到了南岸、渝北区政府重复投资决策的苦衷;谈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水平的调查……通过有理有据的讲事实摆道理,从而得出结论: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顺民心合民意的。
  稿件见报后,得到了上级部门和读者的好评。有关部门认为报道从多个方面解读了政策,重点突出,报道充分;读者则说,报道有新意、有“看点”,他们爱看。
上一篇:防范高校非法宗教渗透的有效途径研究
下一篇:宏观经济学与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