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摘要]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禀赋、民族传统文化等条件,适合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就如何挖掘、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加快这些小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发展


  [作者]朱玉福,西藏民族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科研处副处长。陕西成阳,712082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2-0139-007


  2000年7月,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由这项研究和政府开展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引发人们频繁地使用一个新的概念――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相差很大,一些民族人口数量很少,有的只有数千人或几万人,相对于那些有几十万人、几百万人乃至上千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它们是少数中的少数,因此把这些人口很少的民族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具体指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民族,即高山、门巴、珞巴、京、毛南、基诺、阿昌、布朗、怒、独龙、普米、德昂、赫哲、塔塔尔、塔吉克、俄罗斯、乌孜别克、鄂伦春、鄂温克、保安、裕固、撒拉族。21世纪伊始,中华大地拉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帷幕,22个小民族也迈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蹒跚步履。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国家和全社会的努力,使这些小民族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并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进而实现自己的现代化?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今我国民族问题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口较少民族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多形式、多渠道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根据22个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域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禀赋、民族传统文化等条件挖掘、发展特色经济,是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引擎,也是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下面,就如何挖掘、发展22个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就如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人口较少民族人口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一)人口较少民族人口及分布状况


  我国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广西、福建、台湾lO个省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规模及地域分布情况如(表1):


  表1数据显示,除台湾的高山族外,其他21个民族2000年总人口为632434人,仅占同年全国总人口的0.051%,约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61%,其中,人口不足1万的有7个民族;人口最少的是西藏的珞巴族,2000年总人口不足3千;人口最多的是广西的毛南族,也只是107166人。


  (二)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较少民族政治上得到翻身,当家做主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系列战略的实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譬如,22个小民族中最不发展的西藏门巴、珞巴族2004年人均纯收入为1067元,已经超过千元关口,其中门巴族较为集中的错那县勒布办事处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7.94元。又譬如,云南的布朗族和基诺族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550元和800元增加到3025元和1096元。第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黑龙江赫哲族最为集中的同江市街津口、八岔和饶河县四排以及佳木斯市熬其镇熬其、抚远县抓吉镇抓吉5个赫哲族村为例,5个赫哲族村的通县通乡(镇)公路全部畅通,晴雨通车;5个赫哲族村都有小学(有的是乡中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5个赫哲族村全部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话、通邮;5个赫哲族村都有卫生院。第三,人口规模良性增长。由于国家的关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规模发展很快。其中,广西的京族和毛南族2000年人口分别达到2.25万人和10.7万人。《西藏统计年鉴2004》资料显示,门巴族人口由1964年的3788人发展为2003年的9584人,珞巴族由1964年的712人发展为2003年的3565人;两个民族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比重由1964年的0.36%增长到2003年的0.51%;两个民族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7.88%,其中珞巴族增长速度在40‰以上。第四,人口素质明显提高。随着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重视教育、医学等现代科学技术,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文盲半文盲越来越少,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第五,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形成了人心思归的喜人局面。党和政府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关心和帮助,极大地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口较少民族的血肉联系,坚定了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的信心,鼓舞了边境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士气,增强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巩固边防、强国睦邻的意识。譬如,与印度、尼泊尔相邻的门巴、珞巴族边民曾一度热衷于迁往境外,并将子女送往境外读书,随着对门巴、珞巴族地区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实际的成果树立了广大边民热爱祖国、建设家园的信心,形成了人心思归的喜人局面。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加之人口少、居住分散、弱小、基础差、底子薄等诸多因素,总体而言,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的绝大多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贫困问题仍较突出。2003年国家民委的调查显示,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640个行政村,2003年底年人均收入884元,人均口粮308公斤,145个村子没有通公路,90个村子没有通电,229个村子没有通电话,274个村子没有通邮,215个村子看不到电视,498个村子听不到广播,345个村子尚未解决温饱,284个村初步解决温饱但不稳固。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22个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二、人口较少民族资源禀赋及特色经济分析


  特色经济即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经济。特色经济与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是决定特色经济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地理、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就有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产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对特色经济的最佳阐释。要确定某个地方、某个民族的特色经济,必须建立在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分析之上。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自然、气候、民族、文化等条件,这22个民族的资源禀赋如下(表2):


  那么,哪些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特色经济领域呢?结合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以下经济领域可以定位为人口较少民族各自的特色经济(表2):


  第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几乎所有人口较少民族适合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民俗文化独特,民风淳朴,对外开放程度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藏在深山的密境,迷人的自然风光,神秘的人文传说,都是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最佳卖点。譬如,素有“西藏江南”美誉的林芝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苯教寺庙喇嘛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千年古柏王、红教的著名神湖、有冰山之父美誉的主峰高达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等景点,蓝天白云、冰川衬森林、碧湖映雪山、风景绝伦,这些自然风光与西藏其他地区迥然不同。又譬如,赫哲族聚居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地区不仅旅游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拥有独特的赫哲风情,可以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


  第二,特色农业。珞巴、赫哲、门巴、阿昌、布朗、毛南族居住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决定了生物物种多样而独特,适合生长水稻、蔬菜、大豆、青稞、马铃薯、杂豆、玉米、养麦、辣椒等农作物。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农林产品,正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食品和商品。譬如,珞巴族最集中的西藏珞隅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最低海拔仅为300米,常年多雨,气候温和湿润,也是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合水稻、旱稻、玉米、四季豆、马铃薯、芝麻、蔬菜等各种农作物生长。


  第三,特色林业及经济林果。珞巴、赫哲、门巴、德昂、基诺、京、布朗族居住地区适合发展特色林业及经济林果。这些民族地区生长繁衍着异常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橡胶、咖啡、甘蔗、茶叶、香蕉、核桃、花椒、竹笋等经济林果。譬如,被誉为天然动物园和世界生物基因库的西藏墨脱,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仅高等植物就有3千多种,其中楠木、红豆杉、樟木、乌木、铁杉等珍稀植物多达10余类,竹类有10多种,野生兰科植物80多种。


  第四,特色生物产业。珞巴、独龙、门巴、鄂温克族居住地区生物物种多样而独特,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比较适合发展特色生物产业。譬如,门巴、珞巴族地区药材种类很多,从高海拔地区的雪莲、虫草、三七、天麻、仙鹤草、蛇根草、灵芝、贝母,到低海拔地区的沉香、苦楝、丁香、水杨梅、五味子等都有生长;生长着天然木耳、银耳、蘑菇、灵芝、猴头菌、香菌、鸡丝菌、香菇等高档菌类。


  第五,传统民族工艺。22个人口较少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注定每个民族都有别于他民族的民族工艺品。譬如,保安族的保安腰刀、赫哲族的鱼皮制品、鄂伦春族的桦皮工艺品、毛南族的石雕、京族独弦琴。以门巴、珞巴族的竹器、木器工艺品为例,竹木作品有竹盒、竹席、竹碗、竹凳、竹筛、竹篓、木桶、木箱、木梳、木勺、木碗、木凳、木雕等,这些传统工艺品质优价廉,在西藏久负盛名,深受西藏和内地各族人民喜爱。


  第六,养殖业。其中,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鄂伦春、鄂温克、裕固、撒拉族、普米、毛南族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譬如,广西毛南族的毛南菜牛,不仅在广西有名,还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颇有声誉。赫哲、京族的渔业历史悠久,声名远扬。


  三、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特色经济成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辖有人口较少民族的省区实施了加快本省区小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机遇,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认真实施特色经济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生态、民俗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经济林业、生物产业等特色经济,经过精心运作和管理,这些特色产业项目已开始凸显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下面,以门巴、珞巴族为例,论述门珞地区特色经济取得的主要成绩。林芝地区自2004年以来,共投资7309万元,建成了以藏猪养殖生产和藏猪良种扩繁、藏鸡养殖生产和藏鸡繁育、藏药材生产、野生天麻人工种植、无公害蔬菜生产、犏奶牛养殖、朗县辣椒、察隅优质水稻、生姜、枇杷等绿色作物为主的14个特色产业项目,受益农户达3919户,占全地区农牧民总户数的19.5%,受益人数达22030多人;项目已实现年增收2816.69万元,户均增收7187.27元,人均增收1278.57元;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实现增收5339.69万元,户均增收13620多元,人均增收2420多元。特色农业已经为门巴和珞巴族地区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譬如,林芝地区藏猪养殖已达19万多头,年产值达4275万多元;藏鸡养殖已达26万多羽,年产值达520多万元;奶牛存栏数达21.9万头,牛奶年产量1.9万吨,年产值达1438万多元;蔬菜年均产量达1.7万多吨,年产值达2979多万元。同时,林芝地区还在朗县建成了,辣椒生产基地,为489户农户2020多人实现人均增收1750多元;在察隅县建成了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1500多户农户7500多人实现人均增收176.3元;在察隅农场建成了生姜生产基地,为41户农户216人实现人均增收2667元。林下资源、核桃、水果生产、藏药材产业,已成为门巴和珞巴族群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譬如,林芝地区为例,该县核桃年产值达882.4万余元,水果年产值达1116万余元,野生食用菌年产值达2304万余元,藏药材年产值达1202万多元。其中,朗县的农牧民仅种核桃一项,年收入就达到4000至5000元,以致于林芝地区广为流传“家有1棵核桃树,不愁油盐醋;种上10棵核桃树,就能娶上好媳妇;有了100棵核桃树,定有楼房任;种上100亩核桃树,小车开上路”的顺口溜。


  (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特色经济的若干思考


  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各自的实际,发展特色经济可以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能够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人口较少民族要发展特色经济,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国家和各地方要重视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国家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到,发展特色经济是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高度重视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特色经济,组织专家论证、挖掘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经济,加大对特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使特色经济成为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第二,抓住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黄金时期,大力培植、发展特色经济。随着2005年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新疆人口较少民族“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方案》、《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黑龙江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地方规划的实施,国家和地方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人口较少民族迎来发展黄金时期。中央领导的重视、专门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和地方性专门扶持规划的实施,对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也非常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


  第三,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实际,科学确定特色经济领域。确定哪些领域是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特色经济首先是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而特色产品是特色产业的基础。不管是工业经济、还是农林经济,亦或是畜牧经济,从市场的竞争力、占有率和赢利率来看,发展特色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是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根据以上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领域的分析,旅游业、特色农业、畜牧业、林业以及经济林果、特色生物产业等经济领域可以作为各自的特色经济。当然,到底哪些是本地方、本民族最有特色的经济领域和产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界定,切忌妄做决定,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四,把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纳入地方特色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近些年,各地非常重视发展本区域的特色经济,大打特色经济牌,把特色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涵和支柱产业。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务必与本省区特色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借助本省区特色经济的强势,助推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快速发展。以门巴、珞巴族特色经济为例,除了矿业、建材业外,门巴和珞巴族的特色经济领域与西藏其他四大特色产业基本一致,完全可以纳入西藏特色经济的盘子之中,这对门巴、珞巴族特色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其一,把门巴、珞巴族地区旅游资源纳入西藏旅游的盘子中,以西藏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带动门巴、珞巴族地区的旅游业。其二,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使其成为西藏特色农业的重要资源,门巴和珞巴族地区的特色农业特别是各种瓜果菜蔬,不仅可以供应藏区,而且可以推向国内市场。其三,依托以藏医药为主的西藏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带动门巴、珞巴族特色生物产业良性发展。以虫草、藏红花等传统藏药材为核心原料的藏药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非常明显的传统优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生物资源极其富有的门珞地区,完全有条件成为西藏藏医药业的一部分,从庞大的市场利润中分到一杯羹。生物产业方面。西藏大力发展高原食用菌、红景天、人参果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门珞地区拥有高原食用菌、木耳、红景天、人参果以及经济林果等丰富的高原生物资源,完全有条件成为西藏高原生物产业的原料基地。其四,独具特色的门巴、珞巴族的民族工艺品,是西藏民族工艺品的重要补充。门巴、珞巴族的竹编、木刻等传统民族工艺品,可以使西藏民族工艺品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重视特色经济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特色经济要立足市场,具有竞争力,必须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特,你的产品特殊我的更独特。可以说,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色产业是特色经济的支柱,而特色产品是特色产业的基础。特色经济依赖于特色技术的开发,发展特色经济,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特色产品的开发上。因此,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特色经济,要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以西藏门巴、珞巴族生态旅游业为例,要不断拓宽旅游区域,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对于西藏的旅游资源,人们熟识的是布达拉宫、大昭寺、珠穆朗玛,对林芝的“江南丽景”、墨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等知之甚少。又譬如,地处西双版纳州基诺山的基诺族,可以凭借西双版纳这一强大的旅游资源,完全有条件发展以民俗为主的旅游业。


  第六,整合特色经济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化经济体系。整合特色经济优势,形成专业化特色经济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关键。其核心是要打破地区、行业、部门的界限,切忌单打独斗,搞大丽全。经过科学的研究、筛选,冲破地区、行业、部门的界限,整合出能够支撑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一旦确定,就从资金、技术上向整合优势产业倾斜,大力推行特色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气候,打出特色品牌。对此,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要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创新思路,整合特色经济优势,形成专业化特色经济体系。譬如,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围绕区域布局,按照“以县为重点、以乡为连片、以村为集中、以户为专业”和“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开发本地区的特色农业。又譬如,开发旅游线路,必须通盘考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拳头产品。


  第七,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广现代农林科学技术。一定的技术是任何特色产业产品开发的必然要件,这就要求从事特色产业的群体必须具有某种技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特色经济尤其是农林牧业、民族手工业,其主体是当地的民族群众。而总体而言,无论是聚居的还是零星散居的人口较少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整体偏低。2000年人口较少民族的文盲率(15岁以上)非常高,其中,门巴族56.21%、保安族55.94%、珞巴族50.79%、撒拉族49.11%、怒族32.02%、普米族30.06%、独龙族26.80%、布朗族23.43%、德昂族21.25%,而全国平均数为9.08%。绝大多数人口较少民族劳动者的技能状况难于满足培育特色产业和开发特色产品的要求。因此,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广现代农林科学技术,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环节。譬如,通过技校、夜校培训。现场指导,培训一大批思想开放、观念新、有文化、懂技术、信科学的新型农民,为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又譬如,积极开展职业学校技术教育,开设诸如农林技术、畜牧技术、旅游、民俗、民用建筑等专业,或者农技下乡等方式,加强劳动技能的培训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特色经济发展要求、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口较少民族技术人才。本文来自《世界经济研究》杂志

上一篇: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
下一篇:基于高校转型背景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