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长达2~3学期,占整个培养周期的1/3~1/2,在课程设置上占有极大比重。学位论文写作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检验其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衡量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1]
一、目前体育类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篇好的学位论文的标准应当是:选题好;观点鲜明正确;资料新颖翔实;逻辑结构严谨;结论有说服力;格式符合要求;文笔流畅,语言水平较高[2]。笔者检索研读了体育教育、体育训练、体育人文、社会体育、传统体育及体育管理等体育类专业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近十年来的500余篇学位论文,发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选题陈旧雷同,内容缺乏新意,与现实社会与自身就业需求相距甚远,选题的难度没有结合自身水平,导致对研究的问题分析论述不够透彻深入;总体质量和学术价值不高,没有实用和后续研究价值;文字表述不够严谨,病句和错别字常现。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华南师大体育学院和广州体院230名体育类专业硕士生的访谈及问卷调查,超过八成受访对象认为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硕士生对学业的态度、就业取向及是否制定学业规划;学校是否开设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相关课程;导师的指导能力和责任心;学生的高中作文功底;校园的学术研究氛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硕士课程科目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很难吸引学生兴趣,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学术硕士的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学期,约占总培养时间(三年制)的一半。[3]而本科教育没有开设的体育研究方法类课程,是硕士生最急需学习的课程,但大多数学校到研二才开设,错失研一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时机;而且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讲解介绍,缺少实战训练。体育论文写作课程至今各校都没有开设,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导师,但导师往往同时带十几个,甚至二三十个硕博士,每个学生每学期平均见导师的次数不过2~3次,见面时间累计不过几小时,导师不可能具体指导每位学生的小论文写作。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体育类专业学生的高中作文功底都不太好,各校本科阶段又没有开设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课程,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检索、编写调查问卷,学士学位论文抄袭拼凑严重。到了硕士教育阶段,学校还是没有论文写作课程,硕士生仍然得不到论文写作的实训培养。少数高中作文功底好又愿意钻研、不断尝试小论文写作和投稿的学生,进步会显著些;大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实际上没有提高,到硕士论文开题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拼凑过关。欧美的高等学校在本科低年级通常开设必修课“科学研究方法”[4],而我国的本科教育中没有开设该课程,研究生教育也到研二才开设。丁英宏等2001年就发现缺乏科研方法知识和训练是导致国内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5]。可见十几年前就存在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难怪中国难出大师,研究生的就业难于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
三、体育类硕士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
1.开设学业规划课程。研究生在2~3年的时间里要完成各科课程,提高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合理而科学的学业规划尤显重要。调查中笔者发现,每年5月研究生复试基本结束,直到9月入学的这段期间,考研学子多是在旅游娱乐或兼职打工,开学后学校也没有引导要求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在整个研一、研二中,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不能从开设的课程中得到提升。到了研三,又要忙于求职、面试、实习、考公考博、出国等。论文虽然在研二开题,但实际上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研究,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质量。少数学霸虽然提前完成了论文,但因课程、开题和答辩时间安排固定,也不能提前毕业。因此,建议各校在硕士生入学初期就开设学业规划指导课程,让学生可以规划自己未来3年的学业发展,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业计划。实行弹性学分制,每个学期都可以开题和答辩,让一些优秀学生可以在2~3个学期内选修完全部课程,同时可以在第二学期开题,第三学期完成论文答辩提前毕业。
2.增设论文写作课程。创新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研究方法和能力,因此“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应提到第一学期开设,着重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法选定、调查问卷编写、SPSS应用等的实际科研能力。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按学生需求设课,增设能提高学生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自主选修相应课程。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术硕士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院校应针对学科特点,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期增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程,而且开设2学期60学时以上。论文写作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经过几十篇小论文的历练,研三很难高质量完成数万字的学位论文。现在各校在大一开设的大学语文,实际早已变成了高四语文,笔者认为最应该改成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提高本科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改变学士学位论文抄袭拼凑普遍的现状。
3.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目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仍然沿袭本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完全违背了培养研究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本质。学校应灵活设置专业课程,建立以课题为导向的研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通过提出不同问题和大致的框架、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式、研究式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行学术探究。
4.大力开展学生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是学生接受创新思维有效和重要的方式。学术活动的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所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位论文研究所必须的条件。[2]学术活动的形式相对比较自由,但对学生的知识扩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以及发现问题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建议各校充分发挥学术报告的作用,把学术活动设为特殊的课程,给予相应学分。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举办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建立研究生学术网络论坛,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和模拟辩论会。大力鼓励跨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以课题小组形式通过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术交流,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科研动向,增加知识储备,为确定学位研究课题提供参考。
各校应定期举行多种主题的学术论文讲座和写作竞赛,评选奖励优秀论文。学校要出台导师指导时间与工作量及工资挂钩的制度,确保导师增加对每个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及论文写作的指导时间,致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方艳.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l):114-116.
[2]甘国强.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3,(l):136-139.
[3]王嘉毅,陈富.硕士生课程设置及实施中存在问题探析——以甘肃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4):72-77.
[4]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l):21-24.
[5]丁英宏,胡玉峰.试论加强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l):21-24.
作者简介:张丹,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新疆哈密人,研究方向:高校体育;冯扬,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生,广东东莞人,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