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危机与现实选择

  摘要网络的发展势如破竹,网络文化的蔓延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作为活跃在网络世界前沿的大学生,扮演着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网络文化的迅速普及,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文章诠释了网络文化的内涵意义和网络文化的特征,分析了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伦理道德面临的危机,并对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从原因出发提出了应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危机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7)21-0088-0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次发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首要表现就是伴随互联网规模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花费在网络世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7年6月,我国有网民7.5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4.3%,比全球平均水平49.7%高出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占网民规模的96.3%[1]。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观念、伦理道德,甚至是改变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网民学历结构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达20.7%,从网民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比最高,达24.8%。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文化消费和创造的生力军,网络文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伦理道德观念。因此,开展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对切实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意义重大。


  1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的概念非常复杂,不同领域的学者都试图从本领域的视角来给文化下定义,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得到公众认可的定义。中西方的百科全书中通常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于文化的分类,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人们对网络、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网络文化的来龙去脉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只有理清这些概念,我們才能够进一步研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果丰硕,网络文化研究在国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将网络作为新兴事物来介绍的流行网络文化研究阶段;二是以网络虚拟社区和网络在线身份为研究热点;三是以批判的眼光研究网络文化的阶段[2]。而国内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开始于1996年的“数字化浪潮”,国内学者开始大量的翻译外文著作,国内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网络文化研究专著,例如郭良的《网络文化丛书》(1997)、刘良海的《网络文化导论》(2005)和黄新国等主编的《穿越时空的美丽:大学生与网络文化》(2008)。国内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网络文化起源、内涵和特征的探讨,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等方面。


  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论述。美国学者DavidPorter认为网络文化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3]。但是,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则是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文化概念:“文化或文明,从广泛的民族性来讲,应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4]陶善耕等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在网络世界自由进行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文化形式产生影响活动。”[5]刘阳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网络精神创造,它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网络文化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仍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中,这或许正是网络文化难以定义的原因。对于网络文化的内涵诠释,归根结底是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进行理解,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网络文化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体现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各种文化现象、过程的综合。


  明确了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明确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因为网络文化的发展依附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因此网络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形态文化的显著特征:1)虚拟性与现实性;2)开放性与共享性;3)有序性与无序性。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带来的危机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养成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打开知识大门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是大学生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便利和益处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十分突出,因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稳定,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所以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首当其冲。


  2.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带来的危机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新的特点,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在网络世界延续着。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世界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流和碰撞中进行选择和被选择,其后果往往是多数大学生开始变得迷茫和无所适从[6]。有些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的绝对优势以及扩张本能,潜移默化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甚至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颓废思想,对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极为不利,对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造成冲击。长期受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网络文化的影响,会让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产生质疑,甚至崇洋媚外。长此以往,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的随意性被强化,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进行一些有悖于现实道德,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发表过激言论、散布谣言、制造混乱等,这些都是网络无政府主义的表现,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和政治素养的提高。


  2.2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带来的危机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世界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摆脱现实世界的道德束缚。这也让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外来思想、外来观念有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必然产生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尤其是在我国网络话语权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塑阶段的大学生长期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势必会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逐渐接受、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导致伦理道德观念的错位;网络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世界日益成为人们宣泄情感、聊天交友的主阵地,这种“人机交往”的模式,必然会导致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疏远和淡化,造成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冷漠;由于网络道德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立法的严重滞后,对各网络行为主体还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大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已屡见不鲜。


  2.3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带来的危机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主要是指过度依赖和沉溺网络造成的危害。沉迷网络会让人性格变得孤僻,逃避社会现实,失去对学习和娱乐活动的兴趣,容易把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和喜怒哀乐寄托到网络世界,正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感情淡薄,人格异化;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使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喜欢独来独往,和家人朋友的关系疏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习惯于在网络世界表达思想和宣泄情感。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果不能很好的实现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自由转换,很容易发生心理错位,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这些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7]。


  3大学生易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归因分析


  3.1对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归因分析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的职业结构来数据显示,学生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4.8%,可见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


  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网民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认知模糊,在思想和行为上仍然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和识别能力。与现实世界相比,在网络世界大学生或许更容易找到宣泄情感的出口,但是他们的非理性情绪也被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所放大,容易产生情绪化和感情用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使他们难以抵挡形形色色的网络诱惑,甚至在明知道自己行为不妥的情况下,仍不愿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可塑性大,开放的网络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对网络文化自身特点的归因分析


  伴随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花费在互联网上面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建设,使得大学生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必然遭受一定的冲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西方国家以网络为手段强势输入西方世界价值观念。西方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强势话语权,企图利用网络手段输入西方世界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成为各种势力重点拉拢和影响的对象。


  2)现有网络监管体制无法对网络主客体形成有效监管。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的网络消息进行有效的识别,加上网络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取巧,使得不良文化、垃圾信息充斥互联网,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势必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产生冲击[8]。


  3)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放大了网民的随意性。网络的虚拟性和随意性,使得很多大学生戴着“面具”上网,其在现实世界遵守的规则和束缚,在网络世界可能会被其完全打破,做出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4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互联网的综合治理体系,为全社会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运行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必须根据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1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运行环境


  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运行空间,需要法律的保障。坚持依法治网,在法律的基础上去规范、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9]。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多数网络主体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网络行为失范,政府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來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实现依法建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差距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措施方法不灵活、缺乏可操作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始终滞后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对新出现的网络现象不能及时跟进。各网络主体只有受到法律法规的制度约束,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不断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汲取新营养。


  4.2强化网络素质,实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法律和道德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加强网络立法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础,法律发挥的是他律的作用;提高网络素质,增强道德自律能力,是从自律角度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除了法律强有力的保障,还应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实现他律和自律相结合,让其主动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识别并做出选择,进而全面规范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行为。


  伦理道德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律性,强化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必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让大学生自觉筛选和抵制不良信息,减少因为主观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10]。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文化真实面貌,知道在网络世界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应该禁止,通过增强道德自律,减少或避免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这是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唤起大学生网络文化主体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通过自我约束,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觉履行道德责任的信念,从而指导自身的网络实践活动,规范网络行为。


  4.3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如何适应网络文化、积极运用网络文化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网络文化环境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需要根据网络文化环境中体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来增加教育内容。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网络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也要因时而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观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应该强化的教育内容,要善于运用网络的传播手段,把这些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融合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更需要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中,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不断挖掘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树立大有裨益,从而抵挡外来文化的渗透侵蚀。

上一篇: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思路研究探讨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