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思考
广播电视是我国党和政府大政方针和政策传播的主要途径,与我们人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也备受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广播电视工作中,因为广播电视的制作和传输环节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从而给党和政府造也不良的影响。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广播电视工作者需进一步对影响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种种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的质量。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意义
1)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广播电视的传播因自身的特点,具有传播距离长,覆盖面广的特点。正因为节目能够在很大范围内传播,对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而通过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可以保障广播电视在传播过程中信号不被外来因素干扰甚至篡改,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从而更好为做到上情下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及国家政策法规的普及服务。
2)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丰富多彩,可以在人们紧张工作之余,丰富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这也是广播电视节目重要功能之一。如果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无疑对人们的文化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方面,而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需要广播电视工作者重视广播电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才能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
3)促进广播电视技术创新与发展。广播电视安全播放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持,尤其是通过广播系统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等来实现的。随着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也必然促进广播电视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节目安全播出,对广播事业中检测技术的提高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广播电视播放的特点
1)事件影响范围广泛。因为广播电视的传播范围广泛,一个较小的安全播放事故,就会被很快的扩大化,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其影音效果十分直观,其影响的深度也十分恶劣。如果广播电视节目在传播中被不良分子利用,其不良的影视画面或者负面的政治言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的。可以说广播电视传播的途径及其广泛性,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电视工作者更好地利用好正面的积极影响,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质量。
2)直播节目差错无法挽回。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也面临诸多压力。为了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广播电视节目也越來越多的采用直播的方式来制作,提高其收视率,如新闻报道、体育赛事、娱乐节目、新闻报道等。在直播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录制的内容是即时呈现于终端观众的面前,如果出现安全播出事故,势必给观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方面,主要有内容干扰、节目质量下降、信号突然中断等。如果出现播出事故,很难在短时间内给予解决,从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3)节目制播环节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播过程中,要经历录制、播出、传输、终端接收等一系列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专业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而复杂的操作、精密的设备、技术的要求等,都可能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产生影响。其中信号连接、格式转化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节目信号的传播又因环境复杂多变,也易受到线路老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主要因素
3.1广播电视节目制播人员方面
1)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随着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安全播出的重视,近些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有些工作人员就因此放松了警惕,有的甚至出现技术人员对领导反复强调的安全播出意识掉以轻心,认为一直这样操作都没有出现安全播出事故,不按相关流程操作或者简化工作流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安全播出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容易在安全意识淡化中,导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的发生。
2)对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存在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制播设备也极易获得,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使得广播电视制播简易化。而一些不良分子利用广播电视来进行非法宣传,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在这方面,广播电视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存在不足。对其反应的速度较慢,处于被动防御。而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干扰了人们正常的文化生活。
3.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方面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标准不健全。当前,虽然广播电视单位都对安全播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在其相关的技术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监控系统、备份系统以及指挥调度系统等方面,缺少统一化的标准体系,这样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使科学的结构体系与相关的技术标准相统一,对加强广播电视单位的安全播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广播电视制播的技术投入存在不足。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节目的制播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相关的硬件设备及设施、软件建设等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在广播电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技术的思想,这极易导致节目在制播过程,因硬件设施老化或故障,导致安全播出事故的发生。
4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措施
4.1健全安全播出的保证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需要在广播电视系统建立科学的安全播出保证体系,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第一,在广播电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明确安全播放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相关制播传输环节的安全播放操作规程,明确相关责任,做好督查和检查核准工作,保证相关规定及规程的贯彻实施。第二,进一步完善安全播放事故应急体系。这方面工作应结合当地电视广播设备的性能、环境因素、技术发展等,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发生的安全播出事故进行科学评估,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以快速准确、有效为基本出发点,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安全播出事故处理的针对性和效率。第三,健全安全播放信息反馈系统。这方面需要做到对安全播出的影响因素及隐患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反馈,对广播电视系统进行调查和摸底,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为安全播出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4.2提高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素质
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任何一个人工作的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播出事故,因此,应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技术考核,来提高广播电视工作整体的技术水平。为防范安全播出风险发生,也必须将相关专业化操作流程进行细化,确保每一个工作细节不出纰漏。还要加强后备人员的培养,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与技术投入到电视广播行业中来,还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广播电视工作团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老结合的技術和管理团队,可以更好的跟上时代和技术发展的要求。
4.3重视广播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更新换代
在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中,相关设备管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架,其维护质量和运行管理对安全播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广播电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工作。通过建立相关的设备档案,及时掌握不同设备的运行特点,针对老旧设备或者超年限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以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广播电视设备的造成的安全播出风险。另一方面,应对设备维护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广播电视设备日常维护方面的财力与人力投入,确保电视信号在播放、传输阶段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5结束语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深入了解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上的不足,及时将可能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因素消除于萌芽。这需要广播电视工作者积极探索技术发展趋势,在保证设备和线路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我工作技能,强化监管,细化流程,从而圆满完成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
作者:张艳
第2篇:广播电视微波传输机房的供配电设计
微波传输是目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最有效和便捷的传输方式,有着开通快、费用低、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微波传输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供配电系统是否合理是保证微波传输方式高质量、不间断的必要条件。科学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执行保障了微波传输的所有时间都有效。
1.科学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在微波传输中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担负着传达国策、国情,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微波站易开通、造价低、受地形地面影响小。因此,以微波传输的方式进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微波传输的方式不会被取代,发展远景看好。而供电电源是所有设备运行的根本,科学的供配电设计才能为微波传输系统辅好基石,才能使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微波传输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原则
1)广播电视信号的微波传输方式首行必须符合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在此基础上进行供配电的设计。供配电设计是有专门的设计标准,在供配电设计时必须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2010年7月,我国实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同时废除GB-50052-95标准。
2)必须采用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要求来进行供配电设计。根据《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负荷分类的说明,当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设备损坏或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断电的负荷,应视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的工作要求是全天24h不间断,首先就是要保证电源的供给是不能出现任何问题的,若发生供配电问题将会给微波传输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供配电设计必须按照一级负荷的要求进行设计。
3)优化配置,节能环保是供配电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经济方面和节约资源方面考虑,在供配电设计中必须安全可靠和有效节能,提高单位电量的使用率。
3.供配电设计的要求
微波传输方式按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是全天24h不间断高质量的传输方式,一旦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符合按国标GB-50052-2009中负荷分级和供电要求的规定的一级负荷的设计方式进行供配电方式设计,同时具有不停机可维护、应急供电设备不停机、电源选择非单一的设计方案。
1)收集用电设备数据,进行用电分析。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的特性、供电距离等因素,收集微波机房设备包括收发信单元、复用器、编解码设备、光端机及其用于传输系统的外围设备、监控系统设备、电源系统设备、动力环境设备、照明用电设备及必备的工作中的普通用电设备的信息,收集好以上信息后,对微波机房的用电设备做好归类整理。收集好用电数据是设计方案的前提,做好设计前的准备,才可完成科学的设计。
2)采用来源不同的双路供配电系统作为微波机房不同的供电电源,互为备份。《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2009》3.0.2中规定一级负荷应采用双重电源供电,当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双电源供电保证负载连续性,而采用不同来源的供电电路,则杜绝了“假性的双电源”供电,防止了同一个供电所停电而造成两路外电同时期的不可用。两路不同外电,不仅必须加入具有自动切换功能设备的安装设计,而且还必须满足设备的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满足设备允许中断供电的要求。经过科学的供配电设计,为开关电源、UPS、蓄电池组以及其他用电设备提供不同的电压。
3)不间断供电能力。采用UPS和蓄电池组为主要设备提供不问断的稳定电源,在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储备的一定量的电源满足了一定时期的供电。根据微波机房的一般用電情况,建议采用10kVA双变换在线式智能化正弦波不间断电源系统的UPS,为机房用电设备提供可靠、优质的交流电源。UPS的优点是装配方便,可以为塔式或机架式,兼容单进单出和三进单出,可以满足一般设备用电需求。蓄电池组的优点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免维蓄电池更加的方便。采用UPS冗余设计和配备蓄电池组的结合是微波机房供配电的首选。
4)具备应急供电能力。应急供电系统在外电均不可用、UPS、蓄电池等储备的电源电量不足以维持供电需求时,应急电源则起到了“救世”的功效。应急电源的不常用性,决定了应急电源的维护保养、开机试车的重要性。出台相应的操作规程规范,是保证应急电源性能良好的重要保证。比如,应急发电机的配备。应急发电机顾名思义,是为解燃眉之急。所以为应急发电机制定维修制度和规则是十分重要的,其制度和规则是应急之需的前提和保证。
5)根据各设备用电信息,区分用电功能区。将微波机房供配电系统划分功能区,更加合理的为设备提供合适的电源电压。机房用电按传输系统的功能分为工艺用电、动力供电、照明用电3种。在设备接入电源前,根据用电的要求不同,划分等级,合理放置,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用电的等级,接入工艺用电、动力用电、照明用电不同的电源输出区并以配以电源柜,使得设备排列整齐、技术维护方便、易做标识。
6)可靠防雷接地设计、防静电设计排除由此产生的危害。天线是微波传输系统中的收发部分,天线一般安装在室外的高处。我国雷电天气较多,受雷电灾害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造成传输受阻,经济损失。静电放电会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因此,为保障机房各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防雷接地和防静电工作显的尤为重要,是供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方面微波机房所有的配电柜和配电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需接地可靠。外电源进线至机房电源管理间时,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连接。另一方面机房地板优先使用耐磨防静电贴面的防静电地板,抗静电性能较好,长期使用无变形,地板间通过全钢材质横梁精密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地板下接地铜牌连接,机房墙面刷防静电涂料,安装金属吊顶板,都能起到静电屏蔽作用,防止外界强磁场的干扰。
7)节能设计,提高经济效益,绿色环保运行。节能环保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并执行的问题。在供配电的设计中加入节能技术,在节能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是社会发展的方向。科学供配电电路设计,杜绝线路浪费、多次投资、设备摆放不合理造成的用电材料损耗。在选择设备时,要选择带有节能认证标志的设备;在选择照明灯具时要选用绿色照明灯具和节能灯。
8)供配电参数提取功能。配备可以提取供配电设备的用电信息的智能终端,随时监测用电设备的性能及供配电情况,为用电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使用数据采集器将输入的工作电压、电流及输出的电压、电流收集起来,并上传实时数据,便于察看用电情况和电源运行情况。
总之,微波传输机房的供配电设计是一个细致耐心的工作,包括很多微小的方面。在设计准备前要精心筹划、多研究、多探讨,做一个科学、有效、节能的可行的设计方案,才能为今后广播电视微波传输事业的发展奠定稳定的良好的基础。
作者:郭君茹等
第3篇:广播电视台业务网络网间安全方案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在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泛使用,各台均已实现了采、编、播的全程文件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播出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广播电视台业务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相关资源得以合法访问,使业务网络系统免受病毒、恶意软件、黑客或其他不良意图的攻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既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将内外网络物理隔离,解决好网络的安全,而又能实现各网络的信息系统数据方便地安全交换呢?我们常常采用下列方法。
杀毒软件也称反病毒软件或防毒软件,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计算机威胁的一类软件。杀毒软件通常集成监控识别,病毒扫描和清除、自动升级病毒库,主动防御等功能,有的杀毒软件还带有数据恢复、防范黑客入侵、网络流量控制等功能,是计算机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杀毒软件适用单机使用,方便易用。但存在漏杀和误杀、工作效率低、升级有风险等不足。
防火墙是最常用的网络隔离手段。防火墙设计原理来自于数据包过滤与应用代理技术,工作在OSI七层协议的1至4层,主要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可以通过设置ICMP或TCP/IP参数对数据包IP地址或MAC地址进行过滤。防火墙的逻辑是在保证连接联通的情况下尽可能安全,不对数据格式进行深度检测。防火墙对于安全要求初级的隔离是可以的,但对于需要深层次的网络隔离就显得不足了。另外还存在物理通道、未设置策略无效、协议漏洞威胁、无数据的检测等问题。
网闸即采用隔离卡架构,以物理方式将一台PC虚拟为两个电脑,实现工作站的双重状态,既可在安全状态,又可在公共状态,两个状态是完全隔离的,从而使一部工作站可在完全安全状态下联结内、外网。网闸做到了物理上不同时连接,对攻击防护好,但协议的代理对病毒防护仍然依赖当前技术,只适合定期的批量数据交换,不适合多应用的穿透。另外,无数据的检测、低级名单识别、数据威胁需要辅助、无广电特点是其硬伤。
USB隔离采用两台PC机作主机,分别连在内、外网系统上,在内、外网主机之间,使用USB双端电缆连接,在两台主机上分别安装USB驱动程序和专用程序,用于存储转发芯片的控制和文件检测、传输,但USB隔离在防攻击方面存在问题。一是PC机系统自身的防病毒、防攻击稳定性问题;二是黑客进入外网主机破坏USB驱动程序造成网桥中断工作;三是采用通用的USB协议取代TCP/IP协议;四能阻断网络攻击但容易传播USB病毒;五是无深度检测,需配杀毒软件做辅助检测;六是病毒库升级需连接外网,安全与风险并存。
系统异构是指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并发控制、访问方式和通信能力等的不同,这里主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系统不同。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操作系统交换数据是采用先杀毒再导入的工作模式,适用环境有安全要求的节点。异构网络存在不足:先杀毒再导入的模式;系统病毒和文件病毒毫无隔离功能;无深度检测,需要选配杀毒软件检测。
综合安全隔离应该是软硬结合的安全隔离,主要是进行通道控制,并实现内容检查。通道控制主要采用物理隔离技术,内网与外网没有物理连接;依靠电子开关和数据缓存池分时导通,隔离开关摆渡传输数据,保证在任意时刻内外网都是断开的。内容检查的核心是检测数据文件真伪和是否有夹带,首先根据扩展名对传输文件与特定数据格式进行分析、比对,判断文件的真伪。在确定文件真正身价后,再全文扫描,确认文件是否有夹带,比如含执行代码语言等。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病毒数据的扩散,保证了内网的安全。
安全方案比较
以上几种安全解决方案各有优缺点,各机构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解决方案。根据我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各类网络系统中采用综合隔离方案。
一、制作播出安全隔离。综合安全隔离设备部署在制作网与播出网之间,制作网向播出网传输的播出素材,必须通过综合安全隔离设备的检测后,才能够进入播出的二级存储中,再通过转码软件迁移到播出服务器中。通过该设备可彻底杜绝来自网络通道的威胁(网络攻击及木马程序等),并依靠数据深度检测彻底避免非法文件及病毒的入侵,进而全面保护播出网,保证播出安全运行。
二、外部素材安全导入。综合安全隔离设备部署在广播电视台外来素材的安全导入环节。通过安装在不同部门的上传工作站进行外部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可以避免因需要导入外来数据而带来安全隐患,避免因使用外部介质(U盘、移动硬盘、P2卡等)而带来的各种病毒进入内网。
三、外网数据安全交互。部署多台综合安全隔离设备用于广播电视台各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隔离,其中有部署在广告中心和制作网之间的,也有部署在几个不同的制作网之间的。保证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同时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
四、远程数据安全上传。部署综合安全隔离设备,通过FTP方式,将外地数据素材上传到外网上载客户端,之后上载客户端经过综合安全隔离,将素材传到内网服务器。通过安全隔离设备安全地将广播电视台的数据素材传输到非编网中,保证数据的安全交换,同时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
五、文稿數据安全交互。综合安全隔离设备部署于内部网络与制作网互联,办公网用户使用自动上传方式向制作网上传文件,将客户端安装在FTP服务器上,用户通过ftp将文件传输到服务器上各个账户指定的自动上传目录来传输到安全网络中。每个记者使用自己的特定ftp账号,互相之间看不到任何有关传输文件的信息。
随着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方式的不断变换,任何防护手段都是相对的,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多方面采取安全措施,不断研究探讨新的防护手段,不断更新提高防护技术,才能保证内网与互联网安全、高效交换信息。
作者:刘海芸
第4篇: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价值探讨
一、引言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外宣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和选送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宣传工作早已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地方都希望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把当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典型经验、工作成就以及当地的产业优势、发展潜力、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人文地理等宣传出去,以扩大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及内涵
(一)新闻策划的重要性。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策划已成为各广播电视媒体提高新闻节目竞争力的一项必要手段。进入信息时代后,新兴媒体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纵横交错,笼罩了所有能发生新闻的时空,独家新闻在日益开放的社会语境和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越来越难得,新闻的同源化现象开始蔓延。如何在新时期创造性地发挥新闻策划的作用,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应更多地依靠新闻策划,以独特角度、独特见解、独特思考,在同一或类似的新闻事实中,挖掘出不同的独特视角,采写出有别于同行的不同新闻,这才是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基础。
(二)新闻策划的内涵。新闻策划是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将新闻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一种稿件或节目的组织方式。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通俗来说,新闻策划就是新闻策划人员对将要采访的题材和新闻事件从采、写、编等各个环节事先做出谋划,对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构思,制定出最佳报道方案,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策划并不等同于“策划新闻”,更不是“制造新闻”,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新闻策划要求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在尊重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而“制造新闻”则是违背新闻规律,无中生有地编造新闻,这在新闻工作中是必须严厉杜绝的。
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与创新文章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与创新
(一)新闻策划要突出选题的新颖性。新闻的选题决定了新闻的报道方向,在整个新闻制作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选题的新颖是内容新颖的前提条件。策划人员要在选题上下功夫,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突出选题的新颖性,力求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受众的思考。新闻策划人员需要尽量避免选择陈旧的题材,并且尽量选择与人们生活贴近的新闻内容。在媒体竞争的大潮中,大家都在努力追求“独家报道”。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在传播效果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电视媒体则常常因为镜头、画面等因素,使得一些好的题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呈现。
(二)新闻策划要创新报道视角。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各个媒体都会尽其所能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如同一场厨师大赛,面对相同的食材,厨师们会绞尽脑汁烹饪出不一样的菜肴以期獲得评委的认可。独特的新闻视角,可以使我们的报道在众多相同题材的报道中脱颖而出,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果。千篇一律的报道角度在市场竞争中是站不住脚的,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打破陈规,创新宣传模式,才能更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在选取独特角度的同时满足受众需求,将社会效益放到最大,这也是对新闻策划人员策划能力的一项最重要的考验。两会报道历来都是媒体和市民关注的焦点。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各个媒体都会在创新、创意上做足功夫。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卫视就做了积极探索。比如,在探访两会新闻中心的报道中,《湖南新闻联播》没有局限于中心陈列布置,采访接待、通信网络等传统的报道视角,而是从《谈治国理政》这一书籍为切入点,来展现海内外媒体记者对全国两会的高度关注,记者还通过进一步探访代表和委员的房间,了解他们在与会期间的饮食、生活用品配备等细节,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两会节俭的新风。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创新是新闻策划的立身之本和成功之源,是策划的核心和灵魂。要突出一个“新”字就要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出精妙绝伦的奇思妙想。以便通过创新新闻策划内容、形式和采访吸引受众的关注,引导社会舆论,继而更好地提升新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李玉芬
第5篇:我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优化措施相关思考
引言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后,各地政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制定并实施了整套的政策与措施。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文化生活没有城市那么丰富多彩。收看电视就成为了农村人口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限于种种客观因素,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国家制定了农村有线电视、有线广播村村通策略,旨在推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1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现状
1.1信号不稳定
农村偏远地区,条件简陋,许多地方虽然布设了卫星信号接收装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收看效果不理想还比较严重,接收信号不稳定,许多电视频道画面模糊、音质不清晰的情况十分多见。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降低了電视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效率,无形中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通常而言,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设备在使用前没有经过细致、准确的调试,导致各类技术参数不达标,设置不准确,设备未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所造成的。
1.2维修服务跟不上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广播电视的硬件设备往往会发生一些故障。如果是在城市中,这些故障问题会有专门的单位人员进行修理,但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相应单位、人员的缺乏,一旦广播电视设备出现故障,就会面临得不到及时维修的情况,从而影响电视广播的正常收看、收听。
1.3安全事故多发
我国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用电安全事故多发的地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农民缺乏安全用电的意识,主观上就对用电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客观上做不到安全用电。私自更改电力设施、设备,私接电线、电力线路老化严重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行为都会造成电网波动,供电质量下降的结果,甚至会导致意外停电。而上述这些,对于电视广播设备的正常运转都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损害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农村地区地势开阔,许多地方还位于山上,是雨天雷击事故多发区域。经常有电视广播设备因为遭受雷击而损坏的情况发生。这种损坏对于电力设备来说,无疑是十分致命的。
1.4基础设施建设困难
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农村村村通电视广播网络的建设,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诸多限制。许多地方因为地理条件原因,施工难度很大,成本很高,这都给村村通网络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阻碍了工程的迅速推进。有的地方,因为施工条件过于艰难,至今还无法施工,设备不到位,电视广播也自然无法正常开展。
2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优化措施
2.1建立监督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监督领导小组,对工程实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顺利、安全、优质实施。财政局和文体广电局要做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作,对工程进行认真勘测、科学设计、严格预算、精心施工,达到设计有所超前、造价经济实惠、质量总体优良,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和规范,并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科学组织施工,制定竣工验收、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
2.2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工作
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领导,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文体广电局,并具体抽人办公,负责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无线发射覆盖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建设方式,争取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加强广播电视宣传,进行舆论引导,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心与支持。
2.3培养广播电视覆盖专业技术人员
现阶段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卓有成效,但从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是当务之急。我国广电技术的相关专业在各个高校已开设多年,培养了一些专业的广播电视人才,但面对广电覆盖工程快速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加快对专业的高级检修和维护人员的培养,并在新技术发展进步的同时,建立起广电覆盖工程的在岗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提高其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广电覆盖工程的建设打好基础。专业的技术人才是解决我国技术落后问题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广电覆盖技术创新进步的主力军,加快健全广电人才培养的机制,是对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响应,也是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促进。广播电视作为当代主要的传播媒体之一,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是其覆盖工程技术进步的根本。
2.4完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技术发展机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广播电视基础工程的建设,推进覆盖工程的建成与完善,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之一。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务必要重视起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源的投入,引进国外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借鉴其成熟的技术发展机制,推动覆盖工程应用技术向着创新、先进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健全覆盖工程中对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其责任制,为技术的发展、进步打好基础。广播电视产业有着宣传、教育和监督的功能,是大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技术发展机制,务必加大对其内在资源和设备的投入,重视其外在的管理制度等的发展,从技术发展的根本上创造好发展条件,促进覆盖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进步。广播电视的建设利国利民,加大对广播电视的建设力度,发展新形势下适合我国国情、顺应国家发展的广播电视新媒体是时代赋予广播电视产业的新任务。
2.5推动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科学技术进步
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我国广播电视可以全面覆盖的基础,也是我国广电产业健全发展机制的基础。我国的广播电视信号主要是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进行传播的,要将覆盖工程的建设进行到底,可以将有线信号的相关设备全面铺设,但相应的工程量大,维护工作相对繁重。发展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数字化技术,将无线的卫星信号顺利进行接收,就避免了一部分有线设备的使用,降低了设施铺设的成本,推动了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并且还要发展广电覆盖工程信号的抗干扰技术,避免在恶劣天气、太阳风暴等的情况下,大众无法顺利的接收广播电视的信号。同时发展广播电视信号的接地技术,减弱其他电子信号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影响。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应用的技术是当代广播电视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加快相应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满足大众对获取广播信息和观看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总之,对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进行进一步优化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的覆盖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是由于政府对此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将会为此次优化进行长期、全面的准备,投入更加庞大的资金,致力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面积的进行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丰富我国农民的日常生活,拓宽其视野,宣扬现代化精神。
作者:韩国军
第6篇:广播电视工程接地重要性及应用注意要点分析
前言
接地系统是广播电视系统建设的重点也是要点,以往由于接地问题所导致的广播电视系统故障不胜枚举,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尤其是在国家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广播电视系统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当做好广播电视系统接地系统的建设,确保广播电视系统接地系统的接地质量,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
1广播电视系统做好接地系统的必要性
接地是电力和电子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播电视系统中的接地部分主要是通过扁平钢带与大地进行联通,从而实现对于广播电视系统保护。广播电视系统接地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中,保护性接地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广播是一种主要用于传输声音的传输方式,而电视则主要应用于传输声音和图像。在对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广播电视工程来实现的。广播电视工程是诸多用于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设备和器材的总称,这些设备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实现对于广播和电视信号的传输。在整个广播电视系统中为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输主要采用的有两种形式:有线传输和无线信号传输。在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时,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被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后通过光纤或是导线传输到远方,这一形式与有线电话的形式相类似,在采用此种信号传输方式时具有信号传输稳定、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高等的特点。而在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式时,通过将广播和电视信号通过广播电视工程转换为相应的无线电波信号,充分利用无线电波能够在空间中自由传输的特性实现其在空间中的任意传输,而在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接收时,只要接收地点的电波强度足够强就能够实现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相较于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无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具有信号传输距离远等的特点,但是不足之处则是广播电视信号容易受到空间磁场强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此外,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一些大功率设备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造成极强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在电磁干扰中较为突出的干扰是在导线与电源之间形成的相互耦合的干扰,比如说电感性耦合、电容性耦合、电磁场辐射等的干扰形式,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如何做好上述干扰的防护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是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和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对于广播电视工程接地防护的建设确保接地质量用以增强接地系统的抗干扰性。
广播电视工程信号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电磁干扰EMI主要指的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传输质量的电子噪音。一般可以将电磁干扰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传导干扰主要指的是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导电介质将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中。辐射干扰主要指的是干扰源通过空间将信号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中。当广播电视设备受到信号干扰后将会导致传输性能下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以广播和电视为例,雷电对广播电视信号造成干扰容易导致收音机等产生噪音或是电视节目出现雪花、图像传输模糊等的问题。通过对电磁干扰源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干扰类和人为干扰类。其中自然干扰源主要来自于大气层的天电噪声、地外空间所产生的宇宙射线等,上述这些干扰既是组成地球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对广播电视无线通信质量和空间技术造成极大的干扰。人为干扰源主要来自于人类所构建的机电类设备或是其他的人工所能发射电磁能量干扰的装置,为确保广播电视的传输质量应当加强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接地防护。
2廣播电视工程中接地系统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常用的接地方式主要有:浮点接地、单点接地、混合接地等的多种方式。对于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系统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需要注意广播电视系统中信号地和其他接地之间的连接次序。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由于需要进行大功率的信号发射因此其中包含有一部分的大功率设备,这些大功率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对周边设备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这种在电源和导线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耦合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其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干扰。因此,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当做好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接地防护,通过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大地之间建立起接地连接从而将干扰对广播电视系统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以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2)在构建广播电视系统的接地系统时要注意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接地的连接次序,构成广播电视系统的各设备对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音频、视频设备在安全地和功率地方面使用较小的接地电阻即可,而信号接地由于需要杜绝杂波对于信号的影响应当选用较大的接地电阻。在上述接地电阻的选择过程中如接地电阻选用不当将会对广播电视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困扰。尤其是电子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各种高精密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而这些精密的电子设备则对应接地电阻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广播电视工程所使用的数字设备中,有些会要求有独立的数字地或是模拟地,而在接地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求将数字地或是模拟地进行分别接地后在汇聚到一起,对应接地的位置应当与公共接地母线相靠近。对应广播电视系统中所使用的信号设备,应当将设备机柜外壳的地线和系统外壳相连,最后将安全接地螺栓设置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确保设备接地系统的顺畅,在接地系统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广播电视设备的外壳接地进行简单的连接,而是应当根据设备的不同及接地电阻的不同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其进行合理的连接。(3)在广播电视工程的接地系统中应当注意使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保持零电位,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由于广播电视系统中各设备的负载用电量和用电特性的不同,将会在三相中各相造成不同的负载,如果中性线接地不好将会导致三相电源中性线电位偏移,而中性线电位偏移将极有可能造成单项供电的设备因电压的不均衡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在广播电视工程系统中确保电源中性线的可靠接地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确保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保持零电位。对于广播电视系统中的设备其机柜内的工作接地线应当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是电缆,避免使用无绝缘保护的扁钢、扁铜等。对于设备中的工作接地线应当与保护接地线相分离,确保接地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结束语
广播电视工程的接地系统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接地系统在广播电视工程中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接地系统在广播电视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介绍。
作者: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