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SCI收录统计评价研究

  [摘要]以WebofKnowledge平台的SCIE数据库收录的数据为依据,对2002—2011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SCI收录论文进行年度分布、学科类别、来源期刊、合作机构、论文被引频次方面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并与国际同类核研究机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逐年提升,但与国际一流核研究机构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最后,提出提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水平、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建议,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SCIE,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学


  科技文献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相关科学技术以及事物的现状与前景,因此,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可以对一个国家、机构及个人的科研水平、科技实力及影响力做出科学的评价。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建立的著名科技文献数据库。40多年来,SCI数据库不断发展,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的指标,是世界上评价科研实力与水平、反映学术地位的最权威的检索工具。个人或机构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的篇数及被引频次已成为衡量学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1-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CIAE)是一个以开展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核科研机构,对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原子能院的科研论文的产出情况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评价原子能院在国际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地位,比较与国际一流核研究机构的差距,为原子能院的人才评价、学科建设、奖励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ISIWebofKnowledge平台上的SCIE数据库为统计源,统计了2002—2011年原子能院以及7个国内外同类核研究机构的论文被SCI收录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论文收录年度分布、学科类别、来源期刊、合作机构、论文被引频次5个方面的文献计量学分析。7个国内外同类核研究机构分别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俄罗斯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KIAE)、韩国原子能研究所(KAERI)、日本原子能开发机构(JAEA)、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


  1数据来源


  本文的统计数据源来自WebofScience中的SCIE。检索日期为2012年7月30日,以“ChinaInstAtomEnergyor102413”、“ChineseAcadEngn&Phys”、“KurchatovInstandRussian”、“(OakRidgeNatlLaborORNL)andUSA”、“(LosAlamosNatlLaborLANL)andUSA”、“BhabhaAtomResCtrandIndia”、“KoreaAtomEnergyResInst”、“JapanAtomEnergyAgcyorJapanAtomEnergyResInstorJapanNuclCycleDevInstorJAEA”为检索式,对2002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CIAE:1674篇,CAEP:2703篇,KIAE:3317篇,ORNL:14815篇,LANL:18726篇,BARC:8782篇,KAERI:4619篇,JAEA:9524篇。


  2数据统计及比较分析


  2.1收录论文年度分布


  科技论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机构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SCI论文产出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研究对象科研活跃程度的变化发展趋势。表1列出了原子能院2002—2011年间SCI收录论文的年度分布。可以看出,2002—2011年,原子能院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量共有1674篇,其中以原子能院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790篇(占总论文数的47.2%)。10年来,原子能院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图1为2002—2011年间原子能院与国内外同类核研究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比较图。鉴于各机构的规模不同,图1的数据采用的是各机构每年人均SCI收录的论文篇数,即年度收录论文总数/员工总数。从图1可以看出,原子能院每年人均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与中国CAEP、印度BARC、俄罗斯KIAE的相当,但与韩国KAERI、美国LANL和ORNL、日本JAEA还有一定差距。


  注:CIAE:3000人,CAEP:10000人,BARC:15000人,JAEA:4400人,KAERI:1000人,KIAE:5000人,LANL:10000人,ORNL:4000人


  2.2学科类别分布


  通过分析SCI论文所属的学科类别情况,可以全面了解一个机构的科研学科分布,了解其研究重点、创新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重点研究领域以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分析,可能发现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点,即未来科研的新的生长点与科学前沿。分析发现,原子能院的1674篇论文共涉及56个学科类别,学科覆盖面虽广,但相对来说又很集中。从学科类别分布来看,收录论文数量大于30篇的学科类别有14个,主要集中在物理、核科学技术、材料、化学与冶金领域;其中核物理学科的论文最多,共有693篇,占论文总量的41.4%,如表2所示:


  2.3来源期刊分布


  通过对论文发表的来源期刊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机构的论文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对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该机构SCI论文的学术水平。分析发现,原子能院的1674篇论文共发表于113种刊物中。其中PhysicalReviewC中收录的论文最多,有175篇,占SCI论文总量的10.5%;其次是HighEnergyPhysicsandNuclearPhysics,有170篇。收录原子能院SCI论文数量均在30篇以上的期刊有12种,共收录论文971篇,占该所SCI论文总量的58%;这12种期刊,大部分都是属于物理、仪器仪表、化学和材料学科,具体见表3。比较这些期刊发现,原子能院物理学科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刊物的比重较大。国内刊物影响因子普遍较低,国外刊物的影响因子高,其中PhysicalReviewLetters的影响因子最高,为7.37。2.4合作机构分布


  合作有利于学术与科研的发展,了解合作的科研产出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交流。分析发现,原子能院比较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原子能院的SCI合作论文中,除了与国内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外,与57个国家有合作。其中合作发表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为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匈牙利、印度、意大利和瑞典,见图2。表4列出了与原子能院合作最多的前20个国内外机构。


  2.5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国际上衡量基础研究成果水平常用的标准:一是在顶尖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二是已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对论文被引证情况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还能揭示论文的学科走向和发展轨迹。图3为原子能院的SCI论文年度被引情况。截至2012年7月30日,原子能院2002—2011年间的1674篇论文累计被国内外后继SCI论文引用13272次,年均被引次数1206.55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7.93次。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统计结果[3]“2011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相比,原子能院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已超过的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平均值仍有不小差距。表5列出了2002—2011年间原子能院与国内外同类机构的SCI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从表5可以看出,与国际同类机构相比,原子能院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高于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机构,但远低于美国机构。


  科学评论索引(ISR)认为,阐述一种理论的论文被他人引用达50次,那么这种论文可作为所在学科的经典论著;一般的看法是,关于一种继承性研究而发表的论文如被他人引用达到10次,那么这些论文的总学术价值相当于专著[4]。2002—2011年间SCI收录的原子能院的1674篇论文中,被引次数超过50次(含50次)的论文有52篇,其中以原子能院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2篇。超过10次(含10次)的有269篇,其中以原子能院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76篇。表6为被引总量位于前10名的以原子能院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统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2002—2011年间原子能院的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及引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一流核研究机构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近10年来,原子能院被WOS中的SCIE数据库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从人均SCI收录论文的统计分析来看,原子能院的论文数量与中国CAEP、印度BARC、俄罗斯KIAE的相当,但与韩国KAERI、美国LANL和ORNL、日本JAEA还有一定差距。


  从收录论文的学科类别来看,原子能院的论文涉及56个学科类别,高产论文及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核物理、核科学技术、材料、化学与冶金学科,其中核物理学科的论文最多,基本形成了以核物理、核技术、核化学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从论文发表的来源期刊来看,原子能院的论文发表在113种刊物上,平均每种来源期刊载文量为15篇,载文量在30篇以上的期刊有12种,占SCI论文总量的58%。


  从论文影响力来看,科技论文的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也在逐年提升。截至2012年7月30日,原子能院被收录论文的总被引次数为13272次,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次数为7.9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国际一流核研究机构相比,超过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机构,但远低于美国机构。按第一作者的论文进行统计,则原子能院与国际一流机构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论文合作分析来看,原子能院比较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地位逐步提升。10年来,原子能院除与国内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外,与57个国家有合作。通过国内外的合作,原子能院大大提高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2002—2011年间,非原子能院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数占总论文量的52.8%,而且占高被引频次(≥50次)论文量的96%。


  3.2建议


  3.2.1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原子能院作为国家核科技研究基地,要实现“创造一流业绩,造就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核科研基地”的发展目标,应该加强在创新制度、人才引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政策体系等软环境的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核物理、核化学等重点学科以及薄弱或新生学科的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如加大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奖励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渊博知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潜力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并带动整体学术水平。


  3.2.2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广泛交流与合作是提高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原子能院应继续加强院内各部门及与国内外相关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应充分利用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等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的研究院来院开展基础性的、开创性的工作,促进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联合,提高原子能院的科研产出,提升原子能院的科研水平、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3.2.3发挥图书馆智力支持和学术价值功能图书馆应设置论文收录专栏,每年定期公布原子能院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包括论文数量总体情况、学科分布、部门分布、各类基金资助产出情况、核心作者分析、论文被引情况分析及跟踪评价、与国内外同类核研究机构的比较等),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论文的引证情况及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原子能院论文产出情况及国际学术地位。另外,图书馆应针对原子能院的学科分布,统计各学科的所有期刊种类(包括刊物的特点、收录范围、影响因子等),每年更新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从而方便科研人员了解各种核心期刊,以引导科研人员根据科研成果具体情况,尽量选投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发表档次。[作者简介]夏芸,女,1977年生,副研究馆员,博士,发表论文24篇。杜静玲,女,1977年生,馆员,硕士,发表论文7篇。艾丽娟,女,1962年生,馆员,发表论文3篇。白英,女,1959年生,馆员,发表论文5篇。乔东玲,女,1960年生,馆员,发表论文3篇。本文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杂志

上一篇: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专业测评改革探索
下一篇:浅析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