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结合研究论文(共6篇)

  

第1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CAI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数学教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传统的数学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个死板的过程再配上一堆堆抽象、深奥的公式、定理,使人望而生畏。而在CAI教学环境中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利用CAI的图形、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声音等。用形象、准确、精美的图像取代以往提着的小黑板上画就的框框和图形,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口沫横飞的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必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扫数学课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性质的应用涉及到人造卫星的问题,用计算机以动画方式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又比如,《立体几何》中,讲授圆柱和圆锥、球的定义时,学生不易想象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通过计算计模拟矩形围绕一边、直角三角形围绕一条直角边,半圆围绕直径旋转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即可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平面图形在空间变化的印象,学生学习有了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作者:袁锐

  第2篇: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超声诊断技术教学


  不断出现的医学超声诊断新技术和新方法,拓宽了超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范围,超声医学已成为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诊断技术。超声可以动态连贯观察脏器的运动和功能状态,不受体内脏器成像分层的影响,且可避免辐射危害,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超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较强的图像编辑、文字处理美化、音频动画运用等功能,可更加方便、快速承载大量的图文信息,直观显示教学或培训内容,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1]。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超声诊断技术教学的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具有方便、生动、直接的优点,但也发现诸多的本身固有的不足和负面效应。为此,该研究总结分析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超声诊断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存在问题


  1.1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问题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排版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自己制作或网上下载不经修改直接用于超声诊断技术多媒体教学。受工作、自身技术、年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授课老师制作或下载的教学课件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或者制作水平较低下,或者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甚或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的教师将教材上的文字内容、图表以及表格复制出来,作为教学课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的教师直接应用教材配套课件,不经筛选,课件内容过多,与教授内容出入较大,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2]。


  1.2多媒体教学千篇一律


  教学课件是电子版,复制粘贴简单方便,大多授课教师教学课件没有创新,都是机械式地按照课件内容复述,有的老师甚至照本宣科式地复读课件内容,完全没有个人观点,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毫无意义,不可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3不利于师生互动


  恰当的师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且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入教学活动,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良好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是课堂教学的精要之处。但是,有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一味讲解将超声诊断技术教学内容,整堂课变成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完全提问学生、启发学生和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只是一味的播放多媒体课件,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认知与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成为一堂以自己为中心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1.4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的语速急缓、音调高低等语言以及眼神、手动作等浮云,可以适时提醒或指导学生把握授课内容,注意听讲重点和难点。但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超声诊断技术教学,大多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课件播放或演示速度和频率过快,加之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排版和动画、音频等因素往往会吸引大部分注意力,大多数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很难把握重点内容。同时手机的普及,一大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当其感觉听课费力或聽不懂时很容易拿出手机浏览游戏、网站等。


  1.5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


  与传统教学比较,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目前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并以时尚和新颖的特点将其作为一种潮流,以至于目前不管什么课程讲授何种内容,教师基本都使用多媒体教学,完全是为了多媒体技术而使用多媒体教学,以至于多媒体教学处于被滥用的状态。


  1.6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用多媒体教学易使学生和教师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教学课件上,教师难以发掘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气氛,不能及时主动地调节讲课的内容和方式。同时学生也容易被教学课件所影响,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能消化吸收老师讲授的知识,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提高授课质量。


  2超声诊断技术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将枯燥的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有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动画效果,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明、变枯燥为生动活泼,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课程的重难点,激发想象力,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3]。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备课环节中,多媒体技术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宽知识视野,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课堂问题和练习。教师在预设学习方案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源查找相关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融合课本知识、实践知识和网络知识,提高预习效果,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医学教育节约了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充分展开课堂活动,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围绕教师制定的方案展开有序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活动。


  2.2培养学生规范操作习惯


  超声诊断仪操作步骤正确与否,操作方法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教学和适应临床岗位的关键。在实验教学中,只通过讲解或演示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及早掌握超声诊断仪操作的基本技能[4]。


  2.3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为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赢得了大量时间,可在同一屏幕或短时间内展示多个画面,用电脑下载或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图片或相关教学节目,可扩展学生课外知识,了解超声医学前瞻性知识,这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变得轻松愉悦,增多学生动手、动脑、辩论机会,能在有效时间内改正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4培养自主探究性学习


  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①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②多媒体传授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启发性,结构严谨,环环相连,层层反馈,理论和实践互相联系,新旧知识互相同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③多媒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教育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动手、动口、动脑等过程自主获取知识。④多媒体的人机交互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5]。


  3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诊断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是以解剖为基础,利用超声波非侵入性照射来獲取活体组织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的一门技术,其涉及知识面广,对影像学理论和抽象思维要求强,学生学起来既难以理解,又枯燥乏味。因此在超声诊断技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还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教学误区[6]。


  3.1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超声诊断技术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高职高专医学生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要注重课件、板书、提问和互动等交叉使用;同时还要放慢授课速度,以给学生有充分的消化时间。如果学生素质较高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将重点放在开启思维、扩充知识上面,要更加注重与学生间的提问和互动环节。


  3.2提高课件制作质量


  教学课件的制作质量可以显示教师综合能力的高低。因此老师要注重课件的排版设计,要让课件做到内容和图片丰富而有条理,将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转变为易于接受的图片或动画、视频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但这种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不宜过多,要适可而止,否则会过多吸引学生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教学。


  3.3注重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动态特性


  超声诊断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授课老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大量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那些难用文字、图片等讲清、讲透的知识点。这时教师应该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做成动态图像或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给学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或视频化,这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4注重合理运用板书


  在超声诊断技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能全程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切忌只操作电脑课件或机械式地泛读课件内容而疏于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放慢速度讲解重点和难点,并以板书形式在黑板上书写重要的或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能与学生增加互动,给学生留出较多的当场消化吸收的时间。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技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教学趋势,比传统教学更加方便,易于为学生接受,应该被广泛推广应用。但是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要始终明确“教学主体是学生,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曹阳

  第3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得广大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对语文教育工作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课程进行讲解是常见的模式与方法,教师口若悬河一番之后,学生们得到的相关知识就表现得极为空泛。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厌恶这种方式,认为语文教学索然无味,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其本身具有诸多的优势,比如,能够充分地组合各种声、色、光、动画,给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一种新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觉得身入其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以朱自清的代表作《春》为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通过阅读文章中的语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春天的活力,感受了春天带来的生命气息。经过一番巧妙的诵读之后,将学生的兴趣提升上来,通过形象逼真的教学方法,在视觉角度上拓宽教学,使原始的教学方法得以有效改善,有效激发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有效吸收相应的教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让相关的教学知识可以被很容易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


  二、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合理地处理教材,不仅能有效地最大限度的利用教材,而且还能简化程序,增加较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我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了更好地表现父子情深这一主题,我就有意识地把“父亲过铁道,攀栅栏,买橘子”的场面制作成课件,学生就有直观形象的感觉,教师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创造性的表达画面的内容。学生再结合课文,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把握人物的形象。所以说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课件还能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信息同步进行的优点。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突出达到的。语文教学中,我就利用这一優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再如,我教学《安塞腰鼓》时,便利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简单的“陕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网页。分为“黄土高原民”,“黄土高原风”,“黄土高原情”三部分,通过资料及影像的显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通过阅读课文,再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口头表述,然后再展开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的旋律。


  三、运用多媒体开展主题阅读,拓展语文天地,开阔学生视野


  网络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大容量地提供更多的主题阅读类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思想。


  比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笔者搜集了他的其他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篇,如《春望》《石壕吏》《无家别》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杜甫这种牵记民生的厚重深情;笔者还特意找到其他的爱国诗人的名篇名句,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屈原的《离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近代如周恩来、鲁迅等人物等,让学生看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人们,正是因为有这些仁人志士的出现,人民的生活才一步步走向安宁和稳定,正是他们以这种唤醒,才让后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民众生存和安国需先安民的重要性。小小屏幕,天地开阔,多媒体的充分利用,确实将语文学习的天地拓展到无限宽阔,大大增加学生知识的容纳量。


  四、全面考虑,注重人文关怀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很多教师曲解了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只是把多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教学课件只是大篇幅的文字,一上课就照着“满堂念”。学生在下面顾得上抄,顾不上听,更别提思考问题。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大量的思想教育,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巧妙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岚

  第4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数学教学相对抽象,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很方便、直观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最关键的是要如何设计和合理使用课件,真正使课件能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做到有利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和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终身学习所需的知识概念体系,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近几年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围绕教学目的,精心选择课件内容


  使用多媒体就要突出其优势。主要针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地位重要、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才使用多媒体课件。如:行程问题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解比较枯燥和难理解,但用多媒体技术把运动过程设计成动画形式,使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设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须从如下几方面来考虑和确定实现目标:


  1、深入钻研教材,找出重点和难点,使课件能根据多媒体的功能,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把握好学生,了解其知识、能力、使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


  3、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其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的功能为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显然是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定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拼图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作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让它们运动并分别与边长为a、b、c的正方形拼成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由面积公式,学生不难证明出勾股定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比如说:对长方体顶点、棱、面的认识用多媒体就远不如教师动手切萝卜来得自然。我认为:合理、有效地组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二、选材宁“精”勿“滥”,精心选择表现形式


  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画面越多越复杂越好,重要的是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情感特征和兴趣的呈现方式,使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课件设计和使用时,要注意内容、深度、分量的恰当,选材时要在“精”,而不在“滥”;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否则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尽管有许多长处,但不是万能的,必须精心设计,对每一幅画面的呈现方式都是要反复研究。如:怎么用?是否需用动画?选用什么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选用什么例子才能表现定理规律的内涵外延,突出其本质特征,抓住教学中心?怎样引起学生理解和明白教学内容?尽量使设计的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师、学生等构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三、要注意选好切入点,精心设计课件的演示顺序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论到实践,归纳到演绎,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中学数学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无序或不适时的使用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无意义的机械学习。我们应根据上述规律,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程序和时机做出精心安排。在导入、重难点、知识和思维的过渡与转换处,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淡化和思维控制时使用课件,以凝聚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过程和规律,保证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诱导与启发相结合,精心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利用多媒体教学“角”一节中,屏幕呈现画角时两边无限延伸的动画,在此演示过程中,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这样的延伸会有尽头吗?”这种在教学内容呈现过程中,适时插入问题,即使不期望学生回答,也能产生促进其思考的效果,从而在学生顺畅思维的引发下,推动其自然的、积极的参与。上述事例说明,多媒体教学应坚持演示与点拨相结合。为此,在课件设计中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有声语言,把使用语言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在演示课件时,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都是要适时运用语言的控制功能,有步骤地指导观察、思考、探究、然后总结、表述,这是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关键。教学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然而,獲取这些信息并不是教学的目的。何况单一的演示往往欠深刻,单纯的讲解往往太抽象。因此,教师既要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使演示与讲解点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本质和规律,加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要留足师生活动的空间,精心调节快慢“节奏”和“容量”


  多媒体技术具有对动画、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料有重复演示功能,快现、慢现以及逐步展现等调控方便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按需使用,合理控制课堂容量和进程,使学生既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又留有观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演练的机会,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如,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上述特点,有机地快现、慢现和重复,并安排一些练习,既能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在练习中有的放矢地解决个别与集体地差异,使在讲授中对难以照顾到的个别学生,在练习中发现其障碍所在,并及时排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充分发展,使师生真正成为教于学的主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数学课的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叶未未

  第5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着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开辟数学教学的新途径


  多媒体技术集成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按照某一个主题集中在一起,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环境中,强化感官刺激,兴趣浓厚,效果明显。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几何角的成因,教师采用了如下步骤来进行教学:首先,给学生展示含有角的实物,如红领巾、量角器、书本等;然后,多媒体展示实物图像,利用多媒体CAI课件的动画光点,闪烁图片中实物的角型;接着,抹去实物图形,只保留轮廓;最后,抽象出几何意义上的角。


  上述课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多媒体CAI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的角,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明确几何角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


  二、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性为数学学习提供方便


  多媒体在组织知识点的结构方式上采用了一种以主题为核心的网状结构,把这些单一的声音、图像,文字[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运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4-0095-01等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根据学习需要,随时查阅相关资料,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如教学“圆柱”时,教师使用PPT进行演示教学,首先呈现圆柱的定义。然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圆柱体的图片,明确圆柱体的组成及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最后通过Flash动画演示圆柱体的形成过程。


  上述课例中,教师先呈现文本,利用了文本清晰、有逻辑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接着,教师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识圆柱体的形状和各部分的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全面、轻松、准确地掌握了圆柱体的有关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形象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利用屏幕展示题目,并设置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动画和声音。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时,可以用“你真棒!”“太好了!”“你已经通关了!”等语句进行鼓励,配上一些烟花燃放的情境和声音,让五彩缤纷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渲染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给出错误答案时,可以用“你行的,再来一遍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语句进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上述课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Flash软件,自主设计和创作了具有互动性的课件。在练习中,学生经过自己的计算与多媒体的答案进行核对。多媒体给出了激励人心的语句、画面和音乐,学生的兴趣盎然,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四、利用多媒体的网络性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教师应寻找一些网络资源,将其合理运用到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如教学“圆周率”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放学时间上网查找圆周律的相关知识。学生找到了如下内容:1.有关圆周率的中外历史;2.圆周率的来源;3.圆周率的运用;4.考试时候圆周率的易错题;5.名师讲解圆周率的教学视频等。


  上述课例中,多媒体的网络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可以学习到文本式的历史、动画式的来源体验到视频式的教学。比较关心考试的学生可以通过易错点的学习得到启发。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多重器官得到了充分的刺激,求知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满足,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得到有效的培养。


  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集成性、超文本性、超媒体性、网络性的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优势。教师应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创作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课堂呈现给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许水凤

  第6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方便、形象、生动、丰富等优势,使多媒体技术很快地被应用到教学中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不足,具备很大的优势。然而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


  2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初中体育教学通常是以教师讲述和以身示范的方式进行。首先由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和分解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练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不规范之处进行纠正,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动作。由于传统的体育课堂形式单一,内容较枯燥乏味,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主要受教师自身知识面状况、动作规范程度的影响。因为体育教师所能讲述的内容源自于其自身知识的积累,传统的体育课堂上以教师为教学内容的源泉,而教师则是常年重复着早已烂熟于心的几个动作,教学内容难于拓展。同时,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動的中心,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有时教师的示范不准确,学生学到的动作亦不规范,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此外,课堂教学过程中,旁边或者后排学生看不清教师的示范,无法掌握动作要领,这也是影响传统体育课堂的一大因素。


  体育课本应该是让学生放松和锻炼身体的课程,而传统的体育课堂中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热情,使他们产生抵触和逃避心理,进而使得体育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身体无法得到锻炼。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是指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习、教学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此基础上以多媒体信息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达与学生,从而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并最终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将体育课堂发展成兴趣驱动下的乐园。而多媒体自身具备的娱乐性正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特点,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原本单一而枯燥无味的体育知识以声、色、影、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丰富而生动、形象而直观的特点,使课堂更有趣,更有感染力,学生对体育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乐此不疲地投入体育课堂中。


  比如在一节田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播放奥运会上我国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的风采,王军霞、刘翔等人在奥运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让学生为之喝彩、激情澎湃,使他们也产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想法。


  突破教师自身限制,解决教学重难点传统体育课堂中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模式,教学效果受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广度、动作示范规范程度等条件的约束。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1]。


  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多媒体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为依托,具有强大的交流性和互动性功能。多媒体课件共享给学生或在课堂上播放时,可以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便捷的互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体育学习中。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多种信息交互释放的特点,师生之间交互的信息交流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体育知识经过对某一动作由整体感知到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有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发展,减轻教与学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2]。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遇到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初中体育多媒体教学中仍有许多十分实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设备普及程度、课件数量质量以及传统体育教学观念这三个方面。


  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条件多媒体设备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依托。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内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学校已经基本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系统,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学校因财力受限,无法购买先进的设备,使用的计算机屏幕较小,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教学成果。


  课件的优劣与数量课件的制作对于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课件制作者能对体育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此外对生理学、竞赛规则等体育相关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涉猎。因为很多体育教师制作的课件质量不佳,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课件数量的匮乏也是我国初中体育多媒体教学中的一大问题,由于相关人员对体育课程多媒体课件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出的课件数量又少,无法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有一些教师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教学过程仍停留在单一的身体练习和枯燥的课堂理论上,不愿做出改变,对多媒体技术的重视十分不足,导致体育课堂停留在老套的形式之上,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4解决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有力推动者,对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故而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身并在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多下功夫,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较差的问题,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尽力改善;在加强教师技术学习、强化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也同样做出相应的努力。


  摒弃落后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打破只重视体育基本知识传授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使得体育教师认识到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巨大优势,并积极投入多媒体体育教学中去,利用文字、图画、视频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的体育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资讯,比如重大体育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赛况、我国在哪些体育方面发展较好、国际体育状况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使体育课成为学生释放压力、走出课堂的趣味课程,更好地享受体育课堂的乐趣。


  精心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要发挥好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让教师在课前做好多媒体课件。流畅课件要求制作者要在熟练掌握体育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内容丰富的课件要求制作者具备较强的资料收集、筛选、整理能力,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和梳理;内容有趣、学生喜爱的课件,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制作出吸引学生群体注意力的课件。


  总体来说,制作出流畅、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课件,对体育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水平出发,以“内容第一”为原则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抛去花哨的形式,丰富实际内容。同时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提升计算机操作技术,从而制作出画面流畅、学生简单易学、吸引其注意力的精致课件。


  学校督促教师进取,解决设备问题作为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的新型教辅手段,应用到教学中有着新颖、有趣等诸多优势。而从目前来看,初中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做好监督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勵和督促教师适应新科技、新手段,不断学习和钻研现代信息技术,比如采取课件检查、听课等措施。


  对于部分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质量较差这一问题,这些学校可以向政府部门或者一些社会机构求助,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机构的支持,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外部资金,以解决设备问题。


  5结语


  面对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发挥的重要优势,将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势在必行。针对我国初中体育多媒体教学中面临的多媒体设备问题、课件数量质量问题以及传统体育教学观念问题,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应当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不断提高课件的质量和数量;其次,学校应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提高多媒体设备质量上多下功夫,积极引进资金,并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和进取。只有这样,才能将体育多媒体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陈军

上一篇:个人电脑的主宰者
下一篇: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综述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