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第2号具体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本文介绍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成本法的帐务处理方法。
[关键词] 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准则与1项基本准则,其中的2号准则是《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可以分为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当企业之间存在下列两种关系时应采用成本法。
第一,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007年的会计师任职资格考试在即,作为考试大纲的内容之一,《长期股权投资》无疑是重点内容,在此,为了便于广大考生与实务工作者更好的理解“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的核算,我特向大家介绍一下“成本法”核算的简易方法,以供参考。
纵观准则原文,仅有第七条对成本法的核算予以了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由以上规定,我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归纳如下:
1.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宣告分派现金股利额)
长期股权投资(借或贷)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不难看出,成本法账务处理的核心应为分录2,而分录2中又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数额确定为关键。下面,我以例题的方式对难点内容加以说明。
例题1:a企业2001年1月1日向b企业投资80万元,占b企业表决权资本的10%,若b企业每年4月宣告发放股利,投资后b企业相关资料如下:
解析:由于a企业对b企业的投资比例为10%,所以我们首先应按投资比例将以上所有数据乘以10%。另外,正确理解成本法的首要问题是:搞清利润与所分派现金股利之间的对应关系。需明确的是,企业当年分得的股利实际是由上年的利润分配而来的,如2003年的股利来源于2002年的利润,2005年的股利来源于2004年的利润,由于a企业是2001年1月1日投资的,b企业00年的利润中没有属于a的部分,故2001年分派给a的股利3的利润来源为0。现将企业实现的利润与所分派现金股利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数轴表示如下: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利润减去股利,得出+、-差异。(2001年0~3;2002年3~2;2003年5~6;2004年6~2;2005年3~1;2006年4~9;2007年10~1;2008年5~8)
第二步:找出欠账与还账。(核心)
第三步:结余额
2001年:上年无余额,-3为欠账3,表示为(-3),年末余额为-3。
2002年:上年余额为-3,+1应还账,表示为(+1),年末余额为-2。
2003年:上年余额-2,-1为欠账,表示为(-1),年末余额为-3。
2004年:上年余额为-3,+4应还账,但最多将-3还完,表示为(+3),年末余额为+1。
2005年:上年余额为+1,+2无需还账,年末余额为+3。
2006年:上年余额为+3,本期-5,形成真实欠账额-2,表示为(-2),年末余额为-2。
2007年:上年余额为-2,本期+9可用于还账,还账额为2,表示为(+2),年末余额为+7。
2008年:由于上年余额为+7,本期-3未形成欠账,年末余额为+4。
得出如下分录:(单位:万元)
2001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80
贷:银行存款80
2001年~2008年每年宣告股利时:
“应收股利”为当年分派数额,凡是还账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借方,欠账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贷方,最后倒挤“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