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笔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辨证论治为方法,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内科学》中也大量引用了《内经》的原文,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意义

 

  1熟读经典是名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这是《思考中医》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张锡纯等无不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内经》等经典理论的重要性。

 

  2《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根基

 

  《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运气学说等内容,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涉及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内容,所以说,突出《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内经》指导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内经》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了诊法学说、病证学说、治疗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只要熟读内经条文,在临床中遇到疑难杂症,头脑中就能想起相关的理论学说,犹如在夜行中找到了指路明灯,明确了诊断、辨证、治疗的方向,往往灵机一动,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二、具体运用

 

  1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

 

  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如呕吐的病因,《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寒热皆可引起呕吐,且有呕酸、呕苦之别。

 

  2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经》对内科疾病症状的描述较丰富,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如对消渴的描述,《素问·气厥论》认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刺热》对肾热病的症状描述为先腰痛,口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关黄疸病证的论述也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并且明确指出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3指导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首先望诊,《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有鹅羽,不欲如盐……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告诉学生望色要注意一要有光泽,二不要浮露。再讲闻诊,《素问·宣明五气》:五气为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字以外都是闻诊,而且反映五脏的病变。然后是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说明古人也不能仅靠切脉就能断病,告诉学生问诊的重要性。最后是切诊,《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脉诊的重要和时间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说明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指导疾病的治疗

 

  《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个方,但却更多在病机、治法等方面给我们治病的启发。以《中医内科学》第六章第三节自汗、盗汗为例,自汗有一种证型为肺卫不固证,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此处可以结合《内经》理解,以一汗出偏沮案为例。刘某,女,35岁,患者左侧半身自汗,而右侧半身无汗,遇天冷时自汗益甚,伴一身畏寒,其出汗的手足明显厥冷,半身及左肢明显麻木。病已三年不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出汗是发生偏枯的先兆。《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营卫不调是半身汗出麻木的原因,故选方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补气温卫阳。药证相符,患者用此方后得以治愈。

 

  三、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结果反复修改而成。共有9个项目,涉及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3个维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52%。回收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反映结合《内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8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71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适应医生工作角色;83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1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内经》理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热情,提高了自学能力。在经典案例分析中引入《内经》理论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显著地缩短了学生临床工作适应期。

 

  2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结合《内经》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此,教师授课前不仅要熟背《内经》等经典著作重点条文,还要经常临床实践,做到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结合病例,条分缕析。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经典条文深入浅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胡明亮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8

上一篇:“二本”与“三本”内科学与护理成绩比较分析
下一篇:微课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