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为教学内容和主旨的课程”[1]。“原理”课程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要化解抽象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就必须把握住“实践性”,也“只有联系实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2]。为了更好地诠释和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其活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原理”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把握“原理”的实践性,合理并灵活地运用实践教学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其并未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看,受课程内容的制约,课堂教学始终是其传统而主导的教学方式;受其课程特点的制约,实践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所有的实践活动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而言,可根据条件选择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亦可根据大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搭配。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界定为:以学生为主导者、教师为指导者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活动、微视频制作、小品表演、专题演讲、主题讨论、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从教学空间上分为校内课内实践、校内课外实践、校外课外实践三种类型,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和展现该课程的生命力。
二、“原理”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作为独立的两个教学环节存在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互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单一、运用模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致使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教育都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的手段单一
從“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来看,大多数高校采取了课外实践的方式,校内或校外由学生自己选择,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实践手册中,教师根据实践及论文完成质量评定等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财力、物力、人力、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集中的校外实践活动组织难度较大、次数较少,即使组织学生校外参观,大部分也是流于形式无所感触。而分散的实践教学操作性强,但受师生比的影响无法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加上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在论文的写作中敷衍了事,且抄袭现象越发严重。
(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从“原理”课教学方式来看,实践教学则是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独立设置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按照实践选题进行实践,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实践手册。实践教学在课外,针对其过程的监管与指导基本在课外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对实践成果的展示与教师对学生实践成果的反馈环节,势必会影响整个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中占主导地位,且在教学中确实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难免会出现“满堂灌”“堂堂灌”“一言堂”的局面。一般院校都以每周3节/1次的节奏进行教学安排,三节课的时间里大量的抽象理论的讲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两者在教学中实际呈现出“相互分离、各自为政、互不干涉”[3]的状态。此外,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重课内理论讲授,轻课内(外)实践的问题。
(三)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模糊
在高校中,社会实践一般是指由团委、学生处等机构组织学生进行的团委、学生会活动,如暑期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在“原理”课的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社会实践的环节,学生针对所选主题,在校内外进行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两者在过程中的相似部分使学生产生了替代感或重复感,进而影响了课外实践教学完成的质量。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厘清实践教学的内涵,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不清及关系的混乱。
三、提升“原理”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拓宽实践教学内涵,规范实践教学制度
1明确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制度
准确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并充分诠释实践教学的限度是解决实践教学现实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笔者所明确的实践教学的内涵,在“原理”课的实践教学方案中明确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界限,确定明晰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机制。具体表现在:改变原有单一地以课外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者论文作为唯一依据的考核机制,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外实践与课内实践两个独立的部分,课外实践可以根据各高校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存在,而课内实践则明确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有机地与课内理论教学相结合。因此,要在课内专门设置实践课时,并用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且课内实践的实施与考核要在课内进行和完成,并将学生参与课内实践学习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中的重要部分计入期末的总评成绩中。
2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实施中的有机统一
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实施,理论上来说是独立的两个实践教学方式,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首先,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正确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生活学习中的“智慧”。其次,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片面地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课外实践时间灵活,无论是自发还是有组织、零散还是集体、校内还是校外,其课外实践的过程都是感性的,可视之为素材融入在课内实践之中;而课内实践因受其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将课内实践中有价值的主题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去展开。
(二)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依据“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丰富和发展、选择和制定既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又能够展现其实践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或者手段。
1经典著作研读
“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4]教师在研读中选出有代表性、可以震撼学生心灵的经典片段推荐给学生研读,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展示,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与讨论。读原著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好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在经典著作研读、讨论中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2情景剧表演
情景剧的设计与构建,充分体现并实现了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主导地位。选取现实社会中的突出问题或者热点事件中结合原理相关内容,通过明确主题、设计构建、创设情境、自主实践、成果展示、作品反馈等阶段开展此项实践教学。例如,在阐述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可以以相声的形式展现一个家庭几代人对于就业观念的变迁,也可以选择以小品的形式展现一个家庭几代人择偶观的变迁。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导甚至自拍,以情景剧或者DV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不仅“适应了青年人活泼好动的特征,因而也极易激发大学生求新求异的积极性,容易触发他们进行理性思维的兴奋点,从而促使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5]
3课堂辩论赛
课堂辩论赛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按照教材顺序完整地、体统地传授知识的模式,在辩论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充分梳理教材的基础上,选出在社会中广受关注的、有争议的、适合辩论赛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班中进行动员、组织、开展、点评。例如,针对“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的观点或者科学技术利弊之辩为例展开课堂辩论赛。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
值得注意的是,总体上,在课内实践知识点的选择上应倾向于学生通过学习较熟悉、素材较多、难易程度较为适中的内容,在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务必把握学生主导地位不动摇,把握总结、点评在教学活动完整性中的重要地位。“只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与单纯的理论教学相比,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注入一定能激活思政课的活力,当然可能有程度之别,也需要经验和时间的磨砺。”[6]
(三)因“才”施教,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才”施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开学第一周,通过网络问卷等形式对授课班级学生能力与需求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筛选出适合该教学班的实践教学方案,能够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确定该课堂的教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可操作性以及最大覆盖面为原则,但要绝对避免“多而浅”,而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在一个学期中选择完成3—4个方案为宜。在学期初确定小组和人员安排、将3—4個方案分散在每一个知识体系中,合理安排其间隔的周期与课时。
总之,在“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实施方案、保障机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既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准确性与时代性,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又要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处理好理论课时与课内实践课时的比例,实现“用新的实践经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感,让青年学生从现实生活和发展的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
四、结束语
客观地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还存在着诸多充满现实性的困难。就教师而言,首先,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和科研压力,实践教学期间的指导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复杂的考核方式也会加大期末的工作量;其次,每个教学班的授课规模也在100—150人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增加了难度。就学生而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能不能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关系也值得商榷。尽管存在着诸多现实的困难,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上所做的努力可以带来课堂状态的改变,带给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改变,带给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
作者:马洁
第2篇:探讨一下大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大学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理论性比较强,内容知识点比较多,里面抽象的概念也比较多,而且内容枯燥,让许多大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难,尤其是让理科生望而却步;那么怎样学好它掌握它呢?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其基本框架结构,其次,对于其重点的知识内容加以整理,了解并背熟其基本概念,在课堂上把老师讲的重要的内容记下来,多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加以联系,这样学习就能事倍功半了。接下来本文详细介绍一下学习马原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马哲哲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要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观点和立场,其理论来源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而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总共有三块知识内容,他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体系。那么,我们怎么学好它并运用其理论知识呢?
首先,学生应该从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入手,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内容,也就说先要学好基本原理,然后再结合实践来运用马哲的原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知识内容是探讨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或者说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入手来形成他的其他理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学好掌握好这些内容,再根据对其的实践应用,后面的原理就很容易掌握。例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该门课的理论知识来学习原理,在高教版的课本中,给唯物主义的定义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学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学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由此把哲学划分成两大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应。例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联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学生可以把这些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太阳、月亮、星星;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看作是物质,把社会关系——人和自然地关系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人们通过主观的意识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明确人类认识自然地目的是改造自然,学生明确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还不行,还要根据马原的哲理进一步明确人类改造自然界,获取人类需要的物质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的特征,不能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之后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学生把握了以上原理后,在把这些原理加以运用,哲学的学习目的和效果就能显而易见了。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几个辩证原理及其辩证关系。例如,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接下来本文举例说一下,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让学生明确怎样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进一步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什么是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而矛盾的对立性讲的是矛盾的斗争性,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例如,同学们可以联系社会生活来理解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在某一阶段,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工人为了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同资本家作斗争,表现为矛盾的斗争性;当他们的需求被满足时,他们和资本家的矛盾缓和,表现为矛盾的统一性;这就体现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而又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取得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其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同学们在把握矛盾规律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在事物发展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这里的和谐不是否认矛盾,也不是意味着矛盾双方是绝对统一的,而是指和谐所含的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意思,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基本原理的学习,就能够把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学好了,其他的哲学原理以此类推,学习其精髓,就要下功夫——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然后才能谈得上去运用理论知识。
再次,这门课还有两块知识内容需要同学们掌握并学习,怎样学好呢?这两块知识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涉及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等理论知识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这些知识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这两块知识内容时,应该联系第一块哲学的知识内容联合实际生活,再结合自己的方式加以运用,学习哲学的知识内容时就像剥洋葱一样,对其理论要由浅入深,那么学习第二块内容和第三块内容,要深入浅出,这样就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这门课的重要的知识点,再加以运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学好运用好,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这门课对其带来的用途和这门课应有的意义,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对其中的哲理能够深刻理解,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知识修养水平以及使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涵养得到全面提高。通过学习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当代大学生就能够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在提高他们自身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同时,从而也间接的对社会主义的道德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模范作用,对于我国目前急剧滑坡的社会道德起了预防的作用。
作者:王艳霞
第3篇: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路者”。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枯燥、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而且当前在很多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还较为传统,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活化,以日常生活作为中心点,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形象化、生動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效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尽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是很多高校和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过于看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性,而将教学目标定得超越现实。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更多地将教学目标定义为理想的宣传工具,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
1.2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
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的概念性、理论性较强,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枯燥乏味,采用传统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生活气息。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教学过程只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符号”传递,学生接收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架空”,致使很多高校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1.3教学评价过于形式化
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评价形式主要采取的是论文、考试两种形式,老师对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也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属性,使得学生们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考试课程,重视成绩的通过与否而轻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过程。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活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融入和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从生活中挖掘相关素材和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初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是动态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基础上,在与时俱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2.1确立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指路标”,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第一,要坚持社会和个人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对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学生的个人思想状况相统一,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第二,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和价值,不能仅停留在学生的理论学习上。第三,注意理论和生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项宏伟的理想化蓝图,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2构建生活化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核心环节,优质的教学方式往往能明显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效率。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抛弃过去传统的单向性教学方式,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多媒体播放为媒介,老师可以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图片、资料等进行下载并制作成幻灯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兴趣度。
通过组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研讨会、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等实践活动,以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对生活知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思考,加深对政府文件、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比如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唯物主义辩证法知识点,那么可以以“贸易保护主义该不该存在”作为主义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以“贸易保护主义应该存在”为内容,反方以“贸易保护主义不应该存在”为内容。通过正方和反方的准备资料、自由辩论、进行总结阶段,对于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矛盾观点、联系观点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政治经济学中的对外贸易内容也有加深。
2.3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中,有关于“发展”的知识点,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现实生活中出发,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丰富化。当然,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突破教材内容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进行针对性地整理和组合。
一方面,要精细挑选合适的生活案例。通过合适的生活案例,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将学习理论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比如说,讲解历史唯物主义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的知识点时,可以生活化的数据像中国每平方千米有多少人等将“人民群众”的概念进行量化,从而让学生在惊叹之余更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多大。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生活实践具体内容。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变化,将学习理论和个人生活相结合。比如说,在讲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知识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们日常购物为例子。有同学花3元钱买了一支水笔,3元钱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水笔就是劳动产品,在交换中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在买卖水笔的过程中发生了商品交易。这样通过和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例,让学生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又更加直观地认识。
2.4丰富生活化教学评价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评价就是以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础理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体系中来,而不仅仅是以写论文、考试的形式。第一,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评价。学生对自己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给予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价。当然,為了保证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学生自主打分的权重不能过高。第二,老师的客观评价。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出勤率、纪律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客观打分。第三,“系统”的客观评价。这里所说的“系统”是指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表现,根据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论赛”或者相关研讨会等相关活动的表现情况,给予客观分数。这部分评价分数更能反映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应该扩大所占比例。
3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和形成的核心力量。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工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生活化”,通过确立生活化教学目标、构建生活化教学方式、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丰富生活化教学评价,从而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效率的目标,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作者:燕智文
第4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翻转课堂实证分析与反思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自传入我国以来,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而一直备受我国教育领域瞩目,围绕其开展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日益增加。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的特征以及大二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特点,同一个学期先后在两个教学班实施了同一内容的“商品经济及其价值规律”的翻转课堂,设计进行了包括“课前学生自学、课堂互动交流、课后评价反馈”三个阶段的翻转教学环节。所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调查问卷均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THEOL),在平台上两次总共发放了15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中男生72人,女生79人。
一、課前自学分析
按照翻转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属于知识的传递阶段。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达到对某个学习单元基础知识或技能的接受与理解。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习资源,例如微视频、案例材料、教学讨论等引发学生自学兴趣和思考,并通过在线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为课堂学习阶段做准备。此次问卷针对这一阶段内容的实施效果,特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了实证调查。
课前自学阶段,教师上传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完成情况的关系调查分析。学生对于“课前学习阶段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源是否足够”的回答,认为“合适”的占67.63%,认为“偏多”和“偏少”的比例分别是9.25%和19.65%。对于“你对自己此次所安排的在线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怎么看”,有49.13%的人选择“完成得一般”,有37.57%的人选择“完成得较好”,“很好”和“较差”的比例都在7%以下。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有67.63%的学生认为网络提供的各类在线学习资料合适,但却有将近50%的学生认为网上自学任务完成得一般,前后回答出现了相互矛盾之处。
通过问卷的主观题的相关回答以及和学生面对面访谈,其矛盾出现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第一,学生花时间学习的长短与自学完成的情况有内在相关性。问卷显示,对于“你此次花了多长时间进行课前在线学习”,有56.07%的人选择20—40分钟;24.86%的人选择20分钟以内;有11.08%的人选择40分钟以上;也有7.99%的人表示不愿意花时间课前自学。可以看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20—40分钟进行线上学习,而且网上自学任务完成得一般,这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第二,其他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因素与自学完成情况有关。例如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影响你此次进行课前网络在线学习的因素有哪些”时,由高到低依次是:“个别问题有难度”(32.91%),“学习材料比较多”(28.69%),“没时间”(15.61%),“不感兴趣”(12.24%)。
二、课堂交流互动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习是第一阶段的深化,师生、生生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知识内化的程度由以下三方面要素所共同决定:首先,教师教学设计所供课堂讨论的题量多少。由于课题互动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讨论能否深入进行首先与课堂讨论题量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调查表明,对于“此次翻转课堂讨论的题量是否合适”的回答,认为“合适”的占76.3%,认为“偏多”的占16.76%,“太多”与“偏少”的均在10%以下。其次,课堂学习的模式关系知识内化的程度。两次翻转课堂均采用了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协作讨论的方式。对小组讨论的方式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18.5%的人认为“非常满意”,53.8%的人认为“较满意”,23.12%的人认为“一般满意”,前两项之和为72.3%。表明这种课堂学习方式是有效的。最后,知识内化的程度还与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如何分配有关。关于“对课堂讨论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满意”的问题,有49.71%的人选择“合理”;34.68%的人觉得“不大合理,时间有点紧”。关于整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传统教学模式。调查显示,在关于“通过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比,以下两种教学模式你更喜欢哪种”,有57.23%的人表示“喜欢传统教学模式”,42.77%的人表示“喜欢翻转课堂模式”,表明翻转课堂对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新鲜事物,在应用当中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对翻转课堂的理性反思
自从2012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这一研究主题以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迅速成为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一学期的两次的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笔者发现翻转课堂既具有其先进性又存在着应用中的局限性。
(一)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首先,翻转课堂能够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翻转教学能够凸显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因此能调动教与学双方教与学的主动性。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更感兴趣,翻转教学由于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学习感受,它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他们对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较容易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从教学模式上看,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听讲、一对多的单一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互动模式”[1]。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上演“独角戏”,而成为课堂的“导演”,统筹布局,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焦点。学生通过建立协作学习小组,课前先进行商品经济内容的自学,上网络学习平台浏览学习材料并在答疑讨论区讨论,课堂上则进行小组成员间的问题探讨以及探究结果的分组展示,课后进行自我学习反思。这一系列活动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翻转课堂使学生和教师个性化得到体现,能够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实证研究发现,课前自学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课余时间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把握学习节奏,从而主动掌控学习;而且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都发生着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学生自学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时通过上网搜索或者参与网络平台师生、生生间的答疑讨论来寻求探索解决;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可以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充分地与组内成员、教师交流,形成单元知识的建构;课后学生和教师对翻转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评价反思。整个过程呈现出学生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特点[2]。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既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某个教学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组织和管理,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的教学思路,打造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通过将教学设计落实于教学实践,教师在翻转课堂的组织、引导、管理过程中不断验证思维的正确性,恰当的教学设计甚至能够通过“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产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效果[3]。整个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师个性化风格的同时也兼容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
再次,翻转课堂在“马原”课教学效果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课程,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对话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形式与之相配套,以实现课程性质、特点和形式的一致性[4]。通過两次相同内容的教学实践过程,笔者发现翻转课堂教学全过程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的沟通、对话和情感的交流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势较为明显。一是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31.4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8.17%)、“沟通能力”(21.26%)的培养和提高。二是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学习效率“非常高,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完成任务”(13.27%);“效率较高,能按时完成任务”(47.22%);“效率还可以,但感觉浪费时间”(29.30%);“效率较低”(8.96%)。三是翻转课堂具有较为显著的学习效果。关于“课堂上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你对所学知识点掌握是否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问题,有13.82%的人选择了“很全面和深入”,57.85%的人选择“较全面和较深入”,选择“一般”的比例为23.20%。“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你认为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怎样”?两次调查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34..91%)、“能够学到比课本上更多的东西”(28.18%)、“有利于知识掌握得更加长久”(24.29%),“没什么区别”(9.5%)。上述这些表明,翻转课堂无论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其学习效率、效果相比于传统课堂具有优势。
(二)翻转课堂的局限性
首先,教师是影响思政课翻转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教学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要求更高。作为整个翻转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管理者,教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选难度适中和生动形象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材料,以调动学生课前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知识、理论素养、思维方式关系到教学的设计和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的恰当性,诸如网上讨论问题的难度如何掌控,学习材料的数量以及材料能否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形式、讨论主题的选择以及课堂讨论时间的分配,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次,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导致翻转教学应用的局限性。自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合并为四门课以来,“马原”课的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就一直存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从程序上看,需要展开“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学习活动,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花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如果没有充足的课时保证,要在既定的课时内进行既定内容的翻转学习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再次,“马原”课程哪些内容能进行翻转的问题。众所周知,翻转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
式,其中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主体自身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则侧重于社会文化因素对知识建构的影响[5]。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带有主观性的认知差异对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产生深刻影响,虽然课前自学和课堂讨论环节师生、生生也进行了思想的沟通交流,但是,诸多学生产生的诸多差异性的认知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得到完全的整合和统一,因而会影响到思政课统一意识形态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做翻转,那些具有内在连贯性、现实性较强,意识形态性不强的内容不适合做翻转。
最后,班级学生的数量、学习习惯、教学评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思政课普遍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多,影响小组协作学习效果;马秀麟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6];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了被动思考、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加上一些学生不合理的学习动机和惰性心理等使学生课前自学的效果难以保障,影响了翻转教学的实效性;现有的翻转教学评价机制的科学性有待完善。
(三)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现路径
鉴于目前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局限性,当前情形下包括翻转课堂在内的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和传统的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是“马原”课较为适合的教学模式。两次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回答“在线学习材料中,哪些学习材料必不可少”的问题时,选择“案例材料”的比例最高,为30.62%;选择“教学视频”的为25.62%,相对较低。这表明与教学视频相比,学生更愿意进行案例材料的讨论。分析其原因,是教师自身由于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等,没有呈现出较高质量(例如教学视频要避免冗长,要生动形象,便于学习,易于理解)的教学视频,导致学生不愿意多花时间观看教学视频。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既可以根据“马原”的学科特点、教学要点及学习者特征自己录制教学视频,也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选用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如把网易公开课等作为教学视频来源。思政课既属于思想意识形态,也是社会科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是达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力途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终端设备,如手机APP,随时与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思想交流,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
本研究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某一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证分析研究。当前教育条件下,受诸因素制约,翻转课堂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是否可行,能否收到像国外那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作者:陈卓
第5篇: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从教学体系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被归类于文学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教师通过讲解等传统形式来传递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能力息息相关,即教学受到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并且不同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解读时会夹带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情感,即教学受到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模式墨守成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具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大多教师都是直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举出原理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透彻,甚至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没有学习的必要性。实际上,基本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学习以后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只注重学生专业素质与技能的提高,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专业课程设置较多,而人文类课程设置较少,且课程之间重复性高。这样一来,虽然高校学生有着不错的专业素质,但人文修养不够,缺乏基本的政治涵养,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但是缺乏良好的时事政治分析能力,他们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缺乏实践经验,最终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过去,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教学效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可以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的双重享受,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其基本原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还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录像,方便学生课后复习,随时随地温习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或者马克思主义学习成果展示进行录音或者录像,让学生有效利用零散时间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进一步反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能力。
(二)重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首先,教师要懂得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现象,然后展开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挑选表现优秀的小组做示范演说,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考验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与调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与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其中的深意,加强理解与感悟。虽然这个过程花的时间可能较长,但是能够大大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其次,教师可以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成果的展示活动,活动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可以设立相应的奖项与奖品用于鼓励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
(三)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要严肃课堂纪律,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创造高效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任务,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尊重每位学生的自主选择意愿。课堂上的严肃与课堂下的活泼相结合,更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似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探讨来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也促进了与生活的结合。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应该有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且要明确教学目的,能够合理安排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与复习的交替过程中学有所成。此外,马克思主义教师尤其要重视提高自身的言传身教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感受其贴近生活的魅力。
三、结论
总之,如今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制约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深化改革发展,更制约着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促进马克思主义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优质学生。
作者:周涛
第6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治国理政中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治理中国的新思路、新战略,对中国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两会以来,根据两会精神,对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做出了系统性的总结,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各方高度评价,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从“精准扶贫”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来源,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来源,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最终推动者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变革的发展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最基本论述。党的群众思想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理论来源的基础源泉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经典论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形成及其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明,贫困情况不清楚,解决贫困的方案没有针对性,由此导致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却依然十分巨大,扶贫任务仍然十分严峻。扶贫要做到“精准”,最早是在考察湖南湘西时提出的重要指示,随后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重点提出了要推出一批能够得到群众认可,叫得出同时又能站稳脚跟的硬招实招,正确处理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勇于突破“中梗阻”,防范不作为,让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能够充分显示出来并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于全国各地大部分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除建立精准的扶贫措施,建立贫困人口档案,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意识,培养自我发展能力,还要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加强融资扶贫,真正实现从根本上减少贫困人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实施“十三五”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中国才算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充分重视人民幸福感,着力提高人民的获得感,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做到了“以人为本”。
二、从“新常态”体现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中国的发展要始终依据中国的国情,“依国理政”一直是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他在解答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指出:“要特别注意掌握蕴含其中的辩证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充分贯彻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上,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做到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以及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到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做到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实现统筹发展;做到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关系,实现全面发展;做到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基础是实事求是。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和贯彻十八届五中精神专题研讨会上最先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要论断,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我国经济不断突破旧格局,产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状态,新的发展阶段正逐步形成,体现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是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完全符合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新常态”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上的新的追求和目标,遵循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针对我国经济即将进入新常态,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低迷的新方案。有新的问题,就要有新的应对方案,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有效处方。强调,必须做到透过现象寻求本质,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准确把握中国改革的脉络,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应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关系、改革与发展以及人才与创新的问题,做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三、从“一带一路”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不断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具体实践推进社会发展。自“十三五”规划颁布以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中国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进行合作,让沿线国家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的发展,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的支持,中国的更多政策也在以实际行动回馈着世界。“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就是很好的证明。“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开拓道路,为中国构筑安全屏障,为中国寻求更大的资源市场和合作伙伴,而且能够惠及广大沿线国家,符合沿线国家的愿望,为其发展提供机遇,做到各个国家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维护国家的安全,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就是应对世界发展的与时俱进。这一战略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各国应携手共合作、同舟共济,这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
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握住当今时代的内涵,站在时代的桥头,才能用更为宽阔的视野回顾历史并且畅想未来,才能用更全面更具体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将中国融入世界,在世界中看中国,做到解放思想,达到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应对中国新情况的新决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与时俱进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马克思所论述的发展观,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要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主体的自主创造性,还要认识到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党情,善于分析中国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前提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彭彩霞等
第7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对现实的启示研究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传播扩散形成了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这些虽然冠以马克思主义的词缀,但是在实践作用的方向以及作用效果上却与马克思主义的要求相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厘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正名。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结晶,它既保留着前人的思想痕迹,同时也凝聚着后人理论研究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代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以及方法论,提炼出了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人的思维发展的一套完整的规律,对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但并不是这三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入在这三个部分的理论逻辑中,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成果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强调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脱离了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范式,重新确立的理论将更加科学化地掌握自然和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中将对哲学规律的掌握以及运用的主体交给了人类,在其理论范式中主要是那些无产阶级的劳动者。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通过对英国以及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证实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对普通无产阶级的剥削本质。这同时奠定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而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必将是人类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部分逻辑上是一致的,体现出了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人类发展的宏观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部分,它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但是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能够清晰可数可以量化的几条条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其基本原理始终发挥着界定何种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何种理论又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独特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所强调的特殊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类提供了认识的思想方法以及原则。首先,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有正确认识的指导才能够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认识论的介绍立足于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条件的影响和束缚,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脱离实践,人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认识论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把握对事物的客观认识能够正确地指导实践,从而发挥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人类发展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发展影响。从而确定了从经济的角度来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阶段和水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规律。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成果,它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其揭示出了自然、人类思维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基本原理不会因为社会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失去效能。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变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环境以及空间场域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不变的,具有稳定性以及持久性。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理论场域中不断演变形成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观点以及意识形态立场存在着些许的不同。判断各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标准就是理论体系是否满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套完整的逻辑演绎出来的理论必然存在着前后一致的部分,尽管时间变化,空间不同,但是这种理论交集却是共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国情所产生出来的适应国情发展的理论,但是本质上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外延。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理论形态。虽然称呼不同,但是满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独特性、革命性以及实践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华,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国情而衍生出一套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实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对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因为其揭示了自然界发展、人的思维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其理论价值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基本的效能不会弱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又能够发展新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理论形态。我国从新民主义革命到国家建设以及改革开放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所以能够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取得胜利,就在于采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指导着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各项活动,当代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仍然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作用。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的理论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年代,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革命与建设时期取得重大突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的,因此在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两种矛盾关系。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是指导党员行为,推动党的思想发展以及党内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必然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含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了指导,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且世界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正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現经济发展的意识才造成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造成人类在发展中将以更大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社会的发展等等问题都可以利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指导,能够促进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发展,实现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也有助于培养人的自觉性,积极融入和谐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改造社会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高堂之上的形而上学式的理论成果,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同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被广泛地宣传,使普通群众能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将原理的精神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来改造世界。如在面对处理社会事务中要坚持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辨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在看待事物时要能够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避免对事物的片面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源于实践生活,同时也指导着实践生活,对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广泛运用,促进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以及客观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对改造世界、促进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也将在不断的运用以及传承中得到延续。
作者: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