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提高中医肿瘤学临床教师教学素养探析

  摘要中医肿瘤学的发展要求临床教师的教学素养进一步提高。中医肿瘤学临床教学应从熟读中医经典、吸取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重视临床实践、学习现代医家治疗肿瘤精髓,密切结合西医、做到中西医融会贯通,做好科研工作、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等4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治疗恶性肿瘤的高级中医人才奠定基础,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肿瘤;中医;教学素养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针对恶性肿瘤的西医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尤其是针对晚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尤显重要。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全面研究肿瘤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及预后的学科[1],正以其独特的辨治思维成为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笔者在多年临床教学过程中总结了提高中医肿瘤学教学质量及临床教师教学素养的经验。


  1熟读中医经典,汲取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


  中医经典论著是中医先贤们在大量临床实践活动基础上总结而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中医古籍中对一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均有记载,至今对中医肿瘤学教学有较大的参考和指导价值[2]。如“癌”字首见于宋朝东轩居士著作的《卫济宝书》,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中的“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十月之内死”,《外科大成·论痔漏》中的“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病情类似于肺癌、直肠癌晚期表现,指出其预后极差。《证治准绳》中的“大抵治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意即分三期施治:初治“客者除之、散之、行之,虚者补之”,中治“必以补泻迭相为用”,末治“若块消及半,便从末治,即停攻击之剂,因补益其气,兼导达经脉,使荣卫流通,则块自消已”,高度概括了恶性肿瘤的治法。中医经典论著中对恶性肿瘤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病因、病机演变、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应从中医经典古籍中发掘临床诊治知识,用以指导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工作,丰富临床诊治方法。但在中医肿瘤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个别临床带教老师不重视背诵中医经典著作,很难做到对学生详细传授经典古籍中的中医肿瘤知识,这在中医肿瘤学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所以,临床带教老师必须熟读中医经典,做到融会贯通,切实将经典结合临床,这样才能在教学生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必须要求学生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景岳全书》、《濒湖脉学》、《本草纲目》、《医林改错》、《傅青主女科》等古代医书,并对以上书籍及其他古籍中涉及肿瘤的部分精研细读,真正把握古代医家对肿瘤的辩证分析思路、遣方用药经验,切实打牢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医基础。


  因中医古籍较多,临床带教老师除了自己勤学苦读以外,还应要求并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详细做好学习笔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医学论坛或沙龙,交流学习经验;要求学生及时向带教老师或研究生导师汇报学习心得。


  2重视临床实践,学习现代医家治疗肿瘤精髓


  中医肿瘤学临床应用性很强,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临床技巧性[3]。学习中医肿瘤学必须勤于临床并多加思考,无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必须进行大量临床实践,从中总结诊治方法、发现演变规律,才能真正领悟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切实掌握中医肿瘤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最新进展,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肿瘤学的教育也必须秉承中医学临床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临床实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现代很多医家总结了目前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如适用于围手术期、放化疗治疗期间患者的中医防护治疗,适用于有合并症、老年PS评分为2、不能耐受多药化疗而选择单药化疗患者的中医加载治疗以及中医巩固治疗、中医维持治疗等理论对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总结古典医籍、结合现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出版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对中医诊治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均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的临床医师总结的应用人参养荣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也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4]。临床带教老师必须经常查阅资料,紧跟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前沿,掌握中医诊治恶性肿瘤的最新进展。在带教学生进行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将最新的医学名专家经验、诊疗指南等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临证中进一步总结掌握,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应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老专家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协作病例讨论等,增加临床实践机会,开拓临床视野,这样才能丰富自己治疗肿瘤的经验和思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医古籍经典中治疗恶性肿瘤的记录,还是现代医家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内容均十分丰富,而且近代医家在诊治恶性肿瘤的过程中,由于着眼点及考虑角度的不同,诊治经验也不同。这就要求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抓住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规律、理清肿瘤各个阶段的演变思路,自己了然于胸才能教会学生。而且,虽然学生已经书读百遍,但是在临床上还是会出现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刚参加临床的学生仍可能出现抓不住诊断头绪、理不清治疗思路的情况;有的学生可以熟练背诵上千首方歌,但也会出现临床上却开不出一个方子的尴尬情况。所以在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过程中,带教老师要结合实际病例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待学生确实掌握了一定的诊治经验后再允许其放开思路,深入学习,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在掌握老师经验的同时经常温习经典,做到经典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拓宽中医诊治恶性肿瘤的临床思路。


  3密切结合西医,做到中西医融会贯通


  西医诊疗恶性肿瘤方法及药物层出不穷,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其作为主流医学也深深影响着中医的辨证及施治。手术会伤及患者气血,尤其是胃癌、大肠癌等行腹部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脾胃不和;全身化疗也会导致气血两虚、脾胃不和等;而肺部肿瘤的放疗早期会导致患者血热、远期会导致患者血瘀等,均明显影响中医师针对肿瘤患者的辨证施治。中医在治疗西医西药的副作用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如应用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可以明显缓解恶性肿瘤患者为减轻疼痛而服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林洪生教授认为肺癌患者手术后应以益气、活血辨证调补,能够加快患者体质的恢复,提高免疫功能;化疗期间应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并滋补肝肾,能够减少化疗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提高化疗的完成率和疗效;而放疗期间用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的方法,能降低返料毒性,提高放疗的完成率和疗效[6]。在带教学生学习中医肿瘤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完全熟悉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及药物的特性,尤其要了解其副作用,比如要明确掌握化疗药物的分类及各种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的时间及强度,从而才能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了如指掌,做到辨证施治时掌握好方寸。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对西医的治疗及副作用了解详细,应努力向他们学习,比如肺癌患者在行放疗后容易导致放射性肺损伤,解放军总医院杨明会教授团队应用凉血活血法能很好地预防放射性肺损伤,帮助患者完成全部放疗,提高了放疗的完成率;针对靶向治疗药物导致皮肤损伤的中医药治疗经验也逐渐丰富[7-8]。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西医疗法的特性及药物毒副作用,能够有预见性地应用中药防治其副作用,帮助患者完成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是中医肿瘤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4做好科研工作,解决临床实践问题


  科研工作和临床工作密不可分。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带教老师要总结临床经验教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更好方法。而且,教学相长,对于已经有一些临床经验的学生,带教老师要与其多加沟通,互相启发,鼓励其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重点思考、开发思路,通过科研方法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从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科研思路来源于临床,最终也将回归临床,临床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将开拓中医肿瘤学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际工作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急需科学研究寻找答案。比如,化疗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较长时间不能缓解,肿瘤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难以按时进行下一疗程的化疗,IV度骨髓抑制导致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等,甚至危及生命;化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反应使患者持续恶心呕吐,难以进食,严重影响患者的体质及生活质量;年轻患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甚至出现抑郁症;化疗药卡培他滨损伤皮肤导致手足综合征、奥沙利铂导致神经毒性等也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9-11],甚至让患者对化疗产生畏惧心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于科研工作提出了很高而且极为迫切的要求。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化疗药物的代谢时间等分析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严重程度的时间曲线图,从而可以根据时间节点来预防性给予中药治疗,从而减轻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根据女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段来分析肿瘤相关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有预见性地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虽然对于这些问题临床上已经有一些解决方法,但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带教老师深入思考,开启思路,带领学生通过科研工作找寻最佳治疗方法。


  中医肿瘤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发展很快,但很多临床问题还需要通过科研途径来寻找答案和最佳解决方法。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增强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中医肿瘤学临床教学质量具有很有力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膀胱肿瘤论文(共2篇)
下一篇: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