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汉族的伦理道德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文章从汉族的历史叙事、神圣视域和文化定位探讨研究汉族伦理道德文化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积淀,以期揭示汉族伦理道德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提供向善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提供文化的土壤,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文化的对话和世界文明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的智慧。


  关键词:汉文化伦理道德当代价值


  在考察山东曲阜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本文通过探讨研究汉族伦理道德文化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积淀,以期揭示汉族伦理道德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促使其为当代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动力和方向。


  1.汉文化的历史叙事及其当代价值


  汉族是上古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的结果,汉族因此被称为“炎黄子孙”。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原位于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2]。正如费孝通总结的那样,汉人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不断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华夏族本身是由各个少数民族互相同化、互相融合而形成的[3]。从汉族形成和发展看,汉族从源头上是炎黄两大族群融合的结果,汉族历史离不开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这种历史叙事为汉族理解自身和他者提供了广阔深厚的历史视野,形成了汉族独特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汉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产生“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等哲学和信念,提倡包容他人,学习他人并乐于更新自我,所以尊重外来人所看重的不同的价值、信仰、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各美其美”走向“美人之美”。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4]。在汉文化中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伟大传统,为我们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文明冲突论”的新视域。多元文明应该在开放中相互欣赏、不断学习;在包容中相互尊重、自我发展,不是在文明的冲突中消灭异己,而是在文明的对话与竞争中完善自我,成就他者。


  2.汉文化的神圣视域及其当代价值


  说到汉族的神圣叙事,一般人认为,汉民族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事实上,当我们打开先秦的经典著作,就不能不承认汉人的精神世界是向天、道开放的人文主义[5]。在商文化中,“上帝”是一个至高的存在,对人世间握有终极性的权柄。周人把“天”与“帝”互用来代表至高神,摈弃商人思想中“帝”作为祖先神的含义,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天命”思想。“天命”观念的提出,将王权的重点从“神权”转化为“德治”。君王应该体现至高无上的道德,代天为民父母师长,以道德理想教导百姓。中国人之所以自称其国为中国,不仅有地理学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暗含了一种道德上的蕲向[6]。周秦以降,儒家将传统的“天”概念衍生的“德治”理想进一步转化为人伦道德的理想,原先只属于“天子”一人的道德要求,进而转化为适用于一切人的道德理想,即人人都应该效法上天、成圣成贤。正是因为在汉人的心目中王化德治的精神追求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使命感,所以汉人在任何艰难困苦中,永远保持希望,保持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信心,进而勇于接受新的挑战,不断在开放变革中吐故纳新,吸收接纳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在凤凰涅槃中重生、走向辉煌。


  3.汉文化的文化定位及其当代价值


  谈到汉族文化传统,就不能不谈汉人的自我定位——“华夷之辨”,即天下中心的华夏中国,支配周围的“四方”、“夷”、“四海”等地域。华夷之辨的标准是文明程度,而不是种族。合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夷。在处理华夏与四夷文明的冲突时,汉族先民往往会遵循儒家经典和孔子教诲,即“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曲礼》),“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汉民族古老的天下中国观和“华夷之辨”仍有其当代价值。在汉人的中国天下观中,中国和四夷的关系,更多是文明意义上的自我定位和對他者的理解。古代中国不会以文明的冲突为借口,去征伐其他民族,反而是用自己较先进的文化吸引其他民族来学习,甚至自觉接受华夏文明体系,完全融入这个文化传统。这对于解决国际纠纷,特别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极有借鉴意义。


  4.汉族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伦理”二字,就其内容而言,是对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划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天地间秩序的反映。“道德”连在一起就是遵循天道、天理而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形成循道而行的品格,逐渐达到合乎人之本性和天道自然的境界。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举例说是这样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人伦的五个方面。在践行人世间的伦理责任时,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伦理身份有不同的要求,当我们履行这些伦理义务和道德要求时,就会形成不同的道德品格。朱熹说:“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也,恭也。夫之所贵也,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家训》)不同的伦理关系会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引导人形成不同的品格德性。在天人之际,人要“顾諟天之明命”,存天理、灭人欲,效法上天。在人的情感意念方面,人要扩充“四端”,将人的道德情感的萌芽,培养仁、义、礼、智的德性和品格。《尚书》为官吏总结了为官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虞书·皋陶谟》)。在国家层面,管子最早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在汉族的道德文化传统中,人们不仅对天命天理、人性之善有深沉的信仰,对现实世界的罪恶与人性中的幽暗意识也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张灏认为,儒家的幽暗意识可以说与成德意识同时存在,相为表里。从正面看,它肯定人性成德的可能性;从反面看,它蕴含着现实生命缺乏德性的可能性。张灏对儒家传统中的“幽暗意识”的揭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开出民主、法制、宪政精神提供了方向[7]。


  汉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其根本在于天理人伦,其道路在明德新民,其目标在于至善大同。因此,汉族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可以为当代中国人提供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在天人之际,汉文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不断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开放创新,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天下人间,汉文化继承“华夷之辨”的传统,明确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怀着“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心态,“修文德以来之”,创建新的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在道德层面,张岱年先生将汉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归纳为九个主要美德: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并主张将“九德”视为当代道德规范建设应当继续发扬的内容[8]。张灏认为中国“幽暗意识”、“罪恶意识”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当代民主传统的形成和法制精神的建立。汉族博大精深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确实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基因,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5.结语


  汉族伦理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从汉族的道德文化形成的历史叙事中,概括出汉族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从汉族的神圣叙事中,发掘其信仰的核心——敬天法祖,以及顺应时代变化的智慧——“阐旧邦以辅新命”。从汉族的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中,指出汉民族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自信,又以和平的方式与其他文化对话交流,促进文明的竞争而不是冲突。在汉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天理人伦彼此关联,人的道德行为关乎万物的生长变化,人的道德品行与家国天下的兴盛衰亡密切相关。汉族文化的道德伦理,既有基本道德规范,又有职业道德规范;既有家庭伦理规范,又有文明礼仪规范;既提倡正面的道德修养,又对人性中的罪恶意识有所察觉。因此,汉族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中,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基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汉族文化传统中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修文德以来之”的谦和态度,还为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明仁,肖云.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N].光明日报,2013-12-4.


  [2]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M].北京:三联书店,2010:33,67.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09.


  [4]叶朗.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J].北京大学学报,2014(3).


  [5]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新版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0:1-2.


  [6]傅佩荣.儒道天论發微[M].北京:中华书局,2010:56-57.


  [7]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6-27,34,42.


  [8]张岱年.试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建设[J].道德与文明,1992(3).


  作者:王怡   韩思艺

上一篇:老年人养老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论文(共4篇)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