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基础问题,认为贸易经济学科的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学科建设提出了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三化”问题:科学化、经济学化、中国化,认为贸易经济学科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前提下,积极展开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对话,在中国流通改革的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从而保持该学科的新鲜和活力。


  关键词: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7)10-0003-06


  一、引言


  贸易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这门学科曾经有过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学科建设却处于一种持续的低迷疲软状态,研究队伍、水平和情趣不断处于跌势。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对该学科的主观认识和学科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贸易经济学科地位冲击最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机构改革。商业部更名为国内贸易部,内贸部降格为国内贸易局,后又将内贸局并入原国家经贸委,这使得贸易经济这一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缺少政府机构支持。二是专业目录调整。教育部1998年的专业目录调整使得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个专业(目前全国有12所院校在目录外保留了贸易经济专业),许多从事贸易经济教学的教师纷纷转换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对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三是认识上的盲从。改革开放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流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理论研究的视线更多地从商品流通转向了货币流通,渐渐淡化了对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金融热”导致金融学不断升温,逐渐成为了显学。其实,“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货币流通本来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没有商品流通根本不会有货币流通,但现在人们似乎对商品流通不感兴趣,对商品市场很少关注,而对资本市场却倾注了过多的热情,货币流通受到如此重视是与证券热、股票热、上市热分不开的,这反映出了一种学术上的浮躁。


  上述外部环境因素对该学科的影响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导致贸易经济学科衰落的根本原因还是学科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必须看到,目前贸易经济学的学科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以往的商业经济学是一种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配给的方针政策,而现在的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过剩经济条件下或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商品流通过程;(2)以往的商业经济学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经济学,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商品流通所赖以依靠的体制基础发生了根本的转换;(3)以往的商业经济学是一种纯粹国内经济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即所谓国合商业,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所依存的所有制条件不仅包括全民、集体经济,而且包括个体、私营经济,还有大量国外商业资本进入后的合资、合作问题;(4)以往的商业经济学仅仅是一种消费品领域的商业经济学,研究的是有限领域的商品流通问题,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包括消费品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意义上的商品流通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学科背景条件下,贸易经济学需要进行不同层面的创新,充实基础理论研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材编写,提高专业特色,而且要注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但是,贸易经济学科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创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使得整个贸易经济学科收敛过度而开拓不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


  二、贸易经济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问题


  贸易经济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认,这门学科的创立取得了奠基性、开创性的重要成就,但与经济类的其他分支一样,一诞生就存在着先天不足:20世纪50年代学科专业设置与相应部委对口,贸易经济学对口商业部,以后由于内、外贸分离,商、粮、供分离,贸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窄,后来由于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的原因已经退化为内贸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甚至国合商业管理学了,贸易经济理论基础显得日渐虚弱。


  (一)西方经济理论缺少对流通问题的专门研究


  西方经济理论在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的认识上是有过反复的。重商主义认为生产从属于流通,关于交换的理论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成熟水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重视从劳动分工角度研究生产的效率问题,流通研究便后退了,处于一种被生产所决定的从属地位。新古典经济学转而认为流通包含生产从而又突出了流通的地位,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条件,使得它只看到了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简单商品交换”,而将以商人为媒介的发达商品流通从其理论体系中抽象掉了,流通也就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了。回避流通问题,以生产为主线来建立逻辑分析结构,这不能不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种缺憾。在西方非主流经济学中,对分工与交换问题研究较深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尽管这一理论涉及了诸如约定、集市、商人、商业企业等交换范畴,但它仍是从成本比较角度,把市场交易看作为企业组织的一种替代,而没有把交换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来看待,所以,交易费用理论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也有欠深入。


  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另一种从企业角度研究商品如何顺利出售的专门学科,这就是产生于美国的营销学(Marketing),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属于生产厂商在市场中的一种延续。现在国内市场受买方市场影响,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于是市场营销学长盛不衰。但我们认为,市场营销解决的是企业的产品如何进入市场的问题,而进入市场后如何处理复杂的交换关系,还是需要由贸易经济学来解决,特别是在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更为凸现。所以市场营销这种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不可能从宏观上涵盖整个社会的商品流转过程。由此,受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因素的影响,有些院校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后,用市场营销取代了贸易经济课程,我们认为是极其不妥的。


  (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如果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把流通摆在了生产的附属地位上,那么,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承认流通是与生产并列的一个特殊领域。马克思将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把交换问题独立出来进行了专门研究,这集中反映在《资本论》第2卷的相关论述中,在这里,马克思详细讨论了商业资本的流通,阐述了商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系统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可以说《资本论》本身就是一部经典的交换经济学。恩格斯也把生产与交换两种职能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象地比喻为“经济曲线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从而更加贴近现实的市场运行。所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迄今为止仍是最完整的流通理论体系。


  当然,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品交换,是对资本主义流通运行的概括和总结,但理论本身对社会主义流通运行具有同样的解释力,我们不能苛求马克思在那样的年代就对社会主义的流通问题作出详尽的解答。问题是我们对马克思“流通一般”的理论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而且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流通理论研究一直相当薄弱,甚至一段时期内“无流通论”、“有限市场论”思潮盛行。作为理论教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从一开始就把商业拿掉了;商业经济教科书里充斥着大量的政策解释内容。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商业部是管分配吃穿用的后勤部;认为生产资料只具有“商品的外壳”,所以物资部的统计数字只有实物指标,没有价值指标。对这种“无流通论”最先提出挑战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他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社会主义经济论》时,在讲了直接生产过程篇后,专门讲了流通过程篇。受历史条件限制,他的一些观点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重生产、轻流通”环境下,这是需要极大理论勇气的。


  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到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经济转轨和体制演变过程中,关于如何重新认识流通的地位和贸易(商业)的作用,引起了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省部级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朱钅容基同志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真正搞好,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只有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基本建成了。(注:参见:《经济参考报》1995年2月3日。)此外,李岚清、吴仪同志也先后就流通问题发表过重要讲话。刘国光同志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将由社会再生产中的末端行业升位为先导行业”的重要理论观点。所以,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流通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现代流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更需要我们培养出大量的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既懂商务又懂产业、既懂贸易又懂投资的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从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又首先要解决好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


  三、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贸易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对传统学科的改造和升级问题,贸易经济学如果不能彻底地从狭窄的部门经济学中走出来,不进行改革和创新,贸易经济专业和一些贸易经济课程就没有生命力。现围绕学科建设提出几点具体的构想。


  (一)贸易经济学科的科学化问题


  学科科学性的重要表现是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科学地定义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清晰地界定其研究边界,明确其研究任务,这是该学科独立存在的基本条件。贸易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理由还是充分的:就目前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来看,贸易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已基本上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有一系列独立的概念与经济范畴,与其它学科边界的划分也是清晰的,即它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可将其概括为所谓“关系及规律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活动论”、“产业论”、“结构论”“运行论”、“配置论”等,可谓见仁见智。目前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处在转轨时期,贸经学科的发展也处在变革时期,在学科理论体系的构造上,应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争论,不宜过早定型,待条件成熟时自然会形成理论上的共识,统一到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上来。在此也提出自己的两个理论观点。一是现在不少学者把优化资源配置作为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笔者以为这与强调经济运行并不矛盾,商品流通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资源配置过程。不过,经济关系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怎样研究经济关系,总之,要研究关系、规律、体制、运行。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在内外贸管理合一后,有学者提出把贸易经济学搞成所谓“内外贸合一的大贸易经济学或大商业经济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欠科学,也不赞成所谓“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的提法(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不在少数),这种提法作为工作用语尚可使用,作为学术语言有欠规范。贸易经济和国际贸易固然同属贸易领域,但两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是不同的。贸易(商业)经济学是站在商业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流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国际贸易显然不是研究产业发展问题,若将两者合二为一,则将失去各自的学科特色。贸易经济学应该在内外贸合一的视角下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不应强求生搬硬套的学科整合。内外贸学科的分与合,取决于学科本身的特性和研究领域的差别,而不在于密切跟踪政府机构的如何设置,不能机构分学科就分,机构合学科也合,这样的学科设置很难有什么科学性可言。


  (二)贸易经济学科的经济学化问题


  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条件除研究对象清楚外,还应有属于本学科的一整套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贸易经济学以交换、市场、流通、贸易、商业、价格、供求等为核心范畴,研究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总量规模、结构状况、运行规律和流通体制等问题,属于中观、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但是,贸易经济学最初是由前苏联的贸易经济理论移植并经过演化而来的,长期以来,它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流通领域的经济现象,过于重视政策层面和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过于追究所谓“纯理论”研究,因而在研究内容上相当一部分是对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的重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逐渐明确,贸易经济学逐渐恢复了生机,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贸易经济学从部门经济学向领域经济学转变,定位于中观经济学。二是贸易经济学学科对象由狭义的商业扩展到市场与流通,包容了广义上的交换,凡商品货币交换的范畴均被纳入了学科视野。三是贸易经济学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市场秩序、交易费用、零售业态、批发市场、连锁经营、政府采购、战略储备、产权改革、期货、期权、物流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概念、新现象、新问题均成为了研究热点。四是除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与定性分析方法外,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数理模型与计量方法均被广泛采用。着眼于该学科的长远发展,贸易经济学科要优化、调整、充实、提高,必须与现代主流经济学进行对话,吸收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流通问题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使贸易经济学成为基础经济学的延续和深化。但也应该注意,我们并不主张将贸易经济学全盘“现代经济学化”,在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时,既要使贸易经济学在各种不同的西方经济理论中吸收营养,又要保持其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基本特色。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现在有学者提出把“贸易经济学”改为“贸易学”,向商科方向靠拢。既然把贸易经济学定位为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学,就不应把大量商科内容即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的活动内容加进去,如果加进去了应分离出去。当然,部分商科的具体内容有时会与贸易经济学的某些内容有交叉,但角度会不同,有的可在教材中设而不讲。总之,贸易经济学不能搞“小而全”,也不能搞“大杂烩”,要建立或总结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分析线索。


  (三)贸易经济学科的中国化问题


  贸易经济学是不能引进的,它是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门以研究贸易规律、探讨贸易政策、总结贸易模式、指导贸易实践为己任的学问,这门学科正逐渐引起国外理论界的注意和兴趣,甚至认可和赞同。所以,不能“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该有”(实际上一些东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就有流通经济学),保持特色就是保持优势,贸易经济学科应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财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贸易经济学的发展要始终强调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一门本土化的应用经济学。其中国化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继承原来的。继承比初创更为困难,因为在习惯性思维方式中,对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区别出哪些是精华需要承继,哪些是阻力需要克服,往往是令人困惑的。尽管贸易经济学在计划经济时期存在以政策取代理论的研究“范式”危机,但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该学科的理论含量得到充实,理论体系逐渐丰满,要尊重现有理论成果并对其加以完善。贸易经济学的发展要有一个继承的基础,这种继承应围绕两点来进行。首先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市场、流通、商业的理论表述,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交换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为个案的,但我们要有一个从“流通一般”角度对马克思流通理论重新认识的过程,列宁关于苏维埃贸易的理论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键是要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其次,要加强对中国历史中有关商业、贸易理论的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且有价值的商品交换思想,“商理极深、商务极博”,商业史、贸易史方面的研究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是要借鉴西方的。西方经济学目前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影响力和地位正在不断上升,贸易经济学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来自西方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在组织市场商品流通方面的有益经验,但关键在于使其中国化。我们改革开放已经近三十年,应该说有能力和经验对西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改造,使之符合中国国情。那种缺乏学历准备的急功近利的引进、那种只要是西方的,也不管其学术价值及在西方的学术地位如何就予以功利性引进的做法,会形成大量的误读、误解、误导,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炒作”而已。比如科斯的产权理论曾经被业内人士“爆炒”了一番之后,反而把国外经济学大师们弄糊涂了。再比如流通费用问题。自从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交易费用”概念以后,这个名词在未经清晰界定的情况下被无限制地使用甚至滥用了:几乎无事不属“交易”,商品交换、市场波动乃至体制改革的种种支出、损耗、摩擦,一概被归入“交易费用”,而“节约交易费用”又成为抨击制度安排合理性的唯一标准。“交易费用”的泛化与虚化直接冲击了流通费用问题研究,生产性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的差别被抹杀了,流通费用背后的社会分工因素被忽视了,流通费用所体现的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被淡化了。所以,贸易经济学如若引进交易费用,那么如何认识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两个范畴的区别和联系?流通费用总规模的扩大究竟意味着产业结构升级还是经济效率下降?如何确定流通费用发生的合理性界限?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吃透理论,融会贯通,而不是仅仅搬弄几个新鲜名词。这里也引伸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贸易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基础的,引入西方经济理论后,要在两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之间寻找共同语言实际上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在“西化”的同时,把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抛弃掉。理论总是在发展的,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今后解决不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才能逐渐走向贸易经济学的彼岸。


  三是要汲取实践的。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并且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内需主导型的贸易大国,“内贸是基础,外贸是延伸”(吕福源,2003)不同区域之间特别是相邻区域之间有着庞大的贸易需求,国际贸易远远不能承担全社会的贸易活动,特别是县域经济更是以内贸为主。所以流通领域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完成,生产领域的矛盾已经让位于流通,生产决定型经济已转向流通主导型经济,据专家测算,就多数商品来讲,从流通时间看,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不到10%,而90%以上的时间被物流过程所占用;从流通费用看,物流费用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30-40%,并进而提出了向市场和流通“要利润”的口号。而且,现代流通的发展使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原有的相对独立的边界愈益模糊,生产和流通的相互融合使生产成为流通当中的生产,正所谓“生产生产着流通”、“流通流通着生产”。传统经济理论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交换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流通刚好把原来经济运行的首末端颠倒了过来,满足消费需求成为经济运行的起点,流通所以成为启动生产、引导消费的先导型力量,其道理就在于此,因此我们可以说,“重生产、轻流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流通产业的先导型决定了贸易经济专业存在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给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个任务,贸易经济学要更加关注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要走出部门商业的狭窄空间,适应贸易主体的多元化、贸易对象的扩大化、贸易范围的广泛化,要研究贸易中的新现象、新概念、新问题,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将会使这门学科失去生机和活力。贸易经济学既要重视规范分析,也不应忽视实证分析,学科建设要紧贴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社会商业的发展,将人们在流通实践中反复探索所取得的成熟经验提升为理论,并将其适时充实到贸易经济学教材中去,以达到厚基础、宽领域、重应用、有特色的目标。


  总之,贸易经济本来是离市场经济最近的一门学科,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受到削弱,甚至要被取消专业设置,这是不公平的,是与当前的“贸易强国”“人才强商”“科技兴贸”战略背道而驰的。当前流通领域问题复杂,矛盾突出,许多难点热点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准确的回答。贸易经济学科要从国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注意基本概念的创新、研究方法的革新,从流通实践中提炼新的范畴,发现新的规律,这样才能保持学科的新鲜和活力,使贸易经济学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作者:王晓东


  参考文献: 

  [1]纪宝成.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加强贸易经济学学科建设[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1):11-15. 

  [2]宋则.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发展述评[J].财贸经济,1995(7):60-61. 

  [3]晁钢令.论新形势下商业经济学的地位和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2(5):17—19. 

  [4]韩耀.“流通创新和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3):103-106. 

  [5]洪涛.创新贸易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34-259. 

上一篇:去产能格局下出口贸易摩擦及其防范
下一篇:关于我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