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特殊教育论文2300字_特殊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特殊教育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往往大多数人都会显得不知所措的,而且写作出优秀的农村公路工程论文也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的,因此在写作之前必定会大量的阅读相关的资料,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见识,本文分类为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特殊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特殊教育论文2300字(一):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特殊学校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采用关爱教学的方式,坚持做到树立自信,消除自卑;营造关爱学生的氛围;和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关爱教育


  一、树立自信消除自卑


  在对特殊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自信,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帮助特殊学校的小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指数。在特殊学校上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身体上,智力上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身体上的,智力上的缺陷,导致小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导致学生没有勇气和他人进行交流,不和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老师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树立自信,慢慢的消除小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例如,在学习《整洁的校园》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们去参观学校,首先让小学生们体会到特殊学校的环境的美好,老师就根据小学生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等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老师就可以夸奖学生,对学生们的劳动成果进行赞扬,让小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使得学生对自己产生自信。老师在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的环境之后,再针对《整洁的校园》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小学生就能够很清楚的理解老师上课讲述的内容,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减少之后,学生就会越来越愿意去学习数学知识了,进而会打消学生内心的自卑心理,提高习质量,知道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它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二、营造关愛学生的氛围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氛围相当重要。特殊学校的学生通常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让特殊学校的学生能够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净化小学生的内心,让特殊学校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特殊学校的小学生在身体上,智力上和普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要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在生活上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样能够让特殊学校的学生感受到安全感。老师增加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小学生能够主动的为小学数学老师敞开心扉,向老师吐露心声,这样有利于特殊学校的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爱能够给予一个人力量,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勇气,让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从而更急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我学会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让学生一起去完成一幅画一智慧树,这幅画围绕着班集体进行,数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做对一片叶子上的数学题,就在上面签上自己名字,这样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下,把自己的姓名有条理的写上去,然后老师再次带领小学生对这个签名纸进行加工,比如老师组织每一个学生为这个签名添加色彩,最终就能够得到一幅完美的作品,这幅作品是全班的劳动成果,然后老师就可以对学生们及时鼓励;“同学们,大家还厉害呀,大家共同创作了一幅画”,这样老师能够在一定从程度上活跃数学课堂气氛,然后老师再次对小学生说,这副作品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老师就可以对这副“作品”进行分析,比如说,这上面每一个名字就能够代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然后这就说明我们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学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为小学生营造出爱的氛围,然后老师就可以对小学生说,在这一节数学课上,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学生们就会肯定老师说的话,进而对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进行了团结合作的教育。


  三、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通常情况下特殊学校的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因为小学生内心存在自卑心理,它们很少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退化。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而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数学老师应该把数学课堂变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老师给予学生关爱,在生活中接近学生,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


  例如,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在为小学生讲述到《我的三餐》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把小学生的生活带入课堂当中,这样小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自己的关心。比如,数学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前一大的早餐、午餐、晚餐吃了什么,这样小学生在课上就会对自己吃的饭进行回忆,然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小学数学老师能够把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课堂完美的连接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寄托,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充实其小学生活,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绘本阅读在特殊教育艺术领域中的教育价值论文


  【摘要】近年来,绘本在特殊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图文并茂的表现样式非常符合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需要,在特殊教育各个学科中都有极强的引导价值。本文以绘本《一起玩形状游戏》为例分析绘本在特殊教育艺术领域的运用情况,通过绘本内容的衍生,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引领学生进入艺术表现的感知领域。


  【关键词】绘本;特殊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73-02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绘本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普通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近年来,绘本在特殊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语言和明快的画面,给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带来鲜活的生机。笔者尝试在绘本中挖掘学生喜爱的教育素材,通过绘本《一起玩形状游戏》教学,提高班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力。


  一、在绘本主题的艺术活动中发现特殊儿童的艺术观察力


  形状是构成一幅作品最基本的元素,正因为是最基本的元素,所以每一个图形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相信每一个读过《一起玩形状游戏》的孩子,都会迷上这个简单的游戏,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故事中随手画出的形状在小象妹妹和大熊哥哥的创意下变成了各种形象,有胖乎乎的犀牛、美丽灵动的蝴蝶、活泼可爱的小狗等。


  绘本故事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游戏过程形象化,吸引学生拿起笔来,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形状游戏中。通过绘本的演绎,这个游戏的规则和操作都变得非常简单,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不论学生是在教室还是在家里,不管时间是长还是短都能玩。就像格式塔心理学说的那样,对物理的形状进行创造性知觉和表现,实际上是经历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复杂的过程。在这个绘本中,艺术不仅仅是美的体验,更是学生观察力的一步步提升[1]。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关于形状的教学活动有非常多的教具可以使用,但学习形式非常枯燥。而绘本通过故事开展,非常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跟随绘本故事,看看大熊哥哥和小象妹妹如何玩形状游戏,由绘本延伸出“什么是形状”,认识有规则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四边形、梯形、椭圆形等,接着把学生的目光引入现实生活,观察“黑板是什么形状”“钟表是什么形状”“衣服鞋子上都有什么形状”等。关于形状的游戏能让学生善于感知和发现形状,在生活中锻炼艺术的观察力。


  二、在绘本主题的艺术活动中发现特殊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绘本故事中大熊哥哥和小象妹妹玩形状游戏的道具也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是作业本的格子纸,还是撕开的牛皮纸信封,甚至是一个贝壳、一小段树枝。形状游戏不只是画纸上的游戏,也可以衍生至万物。为了让学生的想象力有更廣阔的施展空间,教师可以设置丰富的实操环境,帮助学生玩出“个性版”的形状游戏。


  (一)有限创意版——自制七巧板


  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A、B、C组。能力较强的A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先打方格再画斜线的方法,在白卡纸上画出七巧板,然后进行裁剪,自制七巧板;能力稍弱的B组学生在已经画好线条的白卡纸上按照线条裁剪出七巧板;C组学生直接使用已经制作好的成品七巧板。通过老师给出的模板,用七巧板完成相应图形的拼搭。


  (二)平面创意版——拼贴画


  随着学生对图形组合游戏的认识不断加深,教师可以将拼贴画引入学生视线,首先引导学生用剪刀把彩色卡纸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状(三角形、圆形、四边形、梯形、椭圆形等),然后让学生用一张卡纸做背景,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剪好的形状拼贴出图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作出调整,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加入更多的创意,而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达到精细运动锻炼的目的[2]。


  (三)立体创意版——生活中的形状游戏


  在衍生活动中,深受学生喜爱的应该是用实物开展的形状游戏。教师带领学生收集身边用得上的大大小小的物品,圆形的月饼盒、细长的树枝、旧快递盒甚至是衣服,都可以变成学生手中的素材,学生可以利用收集到的物品在地上拼出一幅场景。这个活动对学生的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最好采用团体游戏的形式。教师在PPT上展示一些作品,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设定场景主题,在指定的区域内每个学生可以为这个主题增添一件物品,教师再在细节上轻微地进行调整,最后经过全体师生的一起努力,共同创作一幅作品。


  通过一系列的衍生活动,学生在把图形玩起来的过程中,不断为这些原本单调的形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通过绘本,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与实际心理状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绘本为依托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与作品共鸣,提高艺术水平。


  《一起玩形状游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把抽象的想象力具化成了一幅幅简单的画面,学生非常容易理解。通过电教手段对绘本进行渲染,学生的眼球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绘本帮助教师创设了一个精彩的教学情境,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艺术是寻觅、追求、创造和幻想的过程。当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时,老师就开始带领学生想象、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图形作品。在对图形创意画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教师能看到儿童的创造力。每一个作品都色彩斑斓、造型各异,充满了童真童趣。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创造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随着长达一月的主题教育,这个关于图形的游戏已经结束,但是学生的创意梦才刚刚开始,学生逐渐用发现美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这个活动让他们认识到美源于生活,要学会用探索的目光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是艺术领域特殊教育的较高层次。

上一篇:特殊教育职称论文推荐评审(共3篇)
下一篇: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工作的发展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