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如何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探讨

摘 要: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世界科技革新的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低碳经济与高消耗、高排量的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低碳经济是碳排放量、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最低的一种绿色经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必然选择,下面主要详细进行分析如何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碳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它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进程中,能源需求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意义
1、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生的重要途径
    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实际上就是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变,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在传统的高碳经济下,很多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发展都是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是科学技术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形式只会导致环境的破坏、能源的消耗,并且也得不到持续有效的发展,所以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前提[1]。
2、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今天,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现代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创新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经济模式的创新应从经济发展的整体入手,以实现整体效益的平衡发展,并且经济模式的创新还应该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且能够体现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效益。
3、低碳经济是构建绿色和谐社会的保障
   构建绿色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文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新时期,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让我们的天空更蓝,让我们的城市更美”的前提和基础。2010年的上海世博园,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贯彻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的理念,实现园区的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是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绿色和谐社会的成功典范。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加快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是全面构建绿色和谐社会的保障。
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完成国家节能降耗的重要指标,也是完成环境保护的重要的职责,并且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能源效益的、发展新技术、新工业的要求。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后的一次重大的进步。因此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途径,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构建绿色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策略
1、树立低碳发展意识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转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戒除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引导低碳生活方式,要从加强节能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入手。例如,
2008年6月1日起执行的“限塑令”,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了“白色污染”。 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3]。要引导人们认识到“限塑就是节油节能”,增强环保意识,转变生活方式。另外,引导人们低碳的生活方式,还要从“节水节能”,改变“一次性”用品等消费嗜好入手。
2、贯彻落实低碳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和谐持续发展,我国为了响应《21世纪议程》中有关规定,制定了一些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在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以及在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并制定了相关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并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我国在2010年将会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4]。这些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开展节能减排以及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的优化以及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发达国家颁布的碳关税等我国应对低碳出口企业政府应实施补贴以及扶持等政策,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3、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有高碳黑色结构向低碳洁净能源绿色结构的转变,能源结构的优化的措施首先是应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减少以及降低能源的利用,然后应该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低碳化的新能源体系。
(1)为了能够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应该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化,不断提高设备、技术以及服务的研发制造能力,从而不断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大的产业链条, 并且还应该依据我国资源的优势,不断扩大新能源利用的比例,将太阳能、核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成为新的能源,从而推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并把煤层开发、洁净煤技术等成为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的重要的选择,不断降低对煤炭以及石油等高污染、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清洁、经济、稳定的能源体系.中国人口8226;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上一篇:如何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探讨
下一篇: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