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自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就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计。纵观三十多年来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我国的城镇化大体经历了由政府推城镇化到政府引导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走过了从最初政府只确定大政方针,较少有明确的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政策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到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城镇化建设政策,引导城镇化建设合理、有序发展的集约型道路。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城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和发挥重大作用。
从统计层面来看,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中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递增,快速的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仅仅从数据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如以大城市带大郊区的的成都模式:通过对土地产权制度的明确,建立土地交易市场等,立足发展较好的区域的带动,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势产业,并使之集群化。同时还通过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建设,确保农民权利得到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又如依托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中心镇地位,或县城的中心地位,发展专业镇,通过优势产业的集群效应,带动人口的积聚,从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广东模式,等等。从整体来看,这些模式大都具有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村土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以及土地的有偿转让使用的特点。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纵观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高速度发展。造成高速度发展的原因,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的需求,也有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导致。当然,快有快的好处,如通过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方式迅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的道路,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可以快速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助推国民经济向更好、更高的层次发展。然而,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过快的速度,也必然导致一些问题出现:如在中国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1)土地高消耗,人口低吸集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将城市化简单化为造城运动,而没有相关行业容纳农村转移人口,很多农村人口还是转向更大的城市寻找出路。(2)片面经济城镇化,结构失调的问题。如有些地方曾过于依靠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助推城镇化经济,曾经迅速集中城镇化的规模效应,但随着能源产业优势的丧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的大量转移,造成了很多“鬼城”的出现。(3)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的滞后问题,即人口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市民的休闲生活、教育条件的满足,公共服务、社会参与的协同,相对于迅速实现的经济的城镇化,人的现代化速度过慢。
此外,还出现了诸如环境破坏、土壤污染,功能分工、区域布局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都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降低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三、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归因与出路探索
我国的城镇化在高速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然而作为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农村城镇化又不能简单地从高速度上慢下来,其实从本质上讲,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的有些环节是慢了而不是快了,例如人口城镇化、人的现代化、人的积聚效应等,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城镇化發展的速度。因而,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并不简单的是降低速度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好“快”与“慢”这一对矛盾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对矛盾,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改变纯粹以土地的扩张和物质形象表现出来的表面上的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并不简单的是盖高楼、发展工业这样的标志,而是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这些要素包括人才、技术、资金、农村、制度、就业、生态建设等经济、政治、文化的诸多方面。真正的城镇化是一种由人口集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进步为特征的实质意义上的城镇化。这需要决策者在制定城镇化目标时,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二)有效的产业带动,是城镇化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保证
发展现代工业产业,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有效途径。有了就业保障的城镇化建设,才能在解决一批转移人口的生存问题的同时,让农村的土地实现集体经营,进而进一步提升农村城镇化的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探究适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模式,实现从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虽然有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的城镇化模式可资借鉴,但生搬硬套而不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的城镇化,最终都是失败的。只有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套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四)加强政府监管,防止滥用土地的倾向,抵制无吸纳人口功能的伪城镇化
这就要求政府在考核评估环节,对于那种毫无实质意义而只有表面意义的城镇化,对于那种占用土地、浪费土地,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可能的城镇化,在决策层面时就给予制止。
四、结语
总之,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只有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快”与“慢”的矛盾,才能让城镇化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助推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能量。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4期
作者: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