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裝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经典创作之一。小说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惧事、惧怕革新,一心想做一个纯粹的、牢守现行制度的“规矩良民”——别里科夫。通过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以及伦理选择等,探索构成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悲剧成因。
关键词:《装在套子了的人》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中的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成为固执守旧、俱怕一切新生事物的典型。该小说以以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以作品中人物回忆的方式去叙述。别里科夫,他总是对现实生活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得到所谓的安全感,他总是把自己包在一层壳子里,强行给自己制作一个所谓的安全的套子:晴天他穿着套鞋、撑着雨伞,他的雨伞、手表、小刀等等凡是能包裹的东西总是包在套子里,他把脸藏在竖起来的大衣领子里,这仅仅是他的抵抗恐惧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所有的言论,只有被政府明令禁止时,他才感到安心。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他永远活是活在“套子”里的人。本文将用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来分析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在于对文学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是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批评方法,着重对文学作品中人和社会的伦理价值进行挖掘。在特定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中,分析和解释文学作品人物的伦理选择过程及其结果。在伦理义务与自由意志产生碰撞时,便会产生伦理困境,比一样的选择必然会造成比一样的结局,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分析契诃夫的小说,可以更深刻地挖掘其中的社会及文化意义。
1伦理环境
聂珍钊认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有其固定的属于特定历史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
家庭环境:在亚速海岸半岛的塔干罗格城,契诃夫出生在了一个贫穷的小商人家庭。由于家庭贫困,迫于生计,还在读中学的契诃夫去给人做家庭教师。读大学的契诃夫靠着写文稿卖文稿补贴生活。这样贫穷的生活经历,迫使他很早的独立生活,体会了太多的人间百味,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他励志考入医科大学学医,拯救百姓。
社会环境:十九世纪末,正值俄国历史上沙俄统治黑暗的高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制度与经济生活产生矛盾。在政治制度上,俄国虽然还是封建专制统治,但是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沙皇俄国的反动统治与时代大流做着垂死挣扎。他们对书刊的检查力度加大,便衣警察紧紧盯住人们的一举一动。沙皇俄国政权坚决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其的言论。他们害怕革命的火种蔓延开来,于是加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统治。于是,一些试图宣传革新的革命分子,以及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遭到严酷的镇压,他们有些别关进监狱,流放或者判刑处死。在这种被黑暗统治笼罩的气氛里,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大多数人都极度想改变现状,却又因为自身力量渺小,无法与强大的沙皇专制统治抗衡,因此人们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极力忍受着这一切。契诃夫就生活在这种残酷专制的环境里,一方面,他深深地厌恶沙皇的残暴专制统治,另一方面,他又为人们的逆来顺受和麻木不仁而感到痛心。他想要通过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去唤醒人们麻木的意识,不想看到封建专制扼杀人们美好的本性。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契诃夫在经历了年代末沙皇日益残暴的专制统治后,为寻求新的社会出路,他决心去流放罪犯的库页岛,与近万名的犯人和流民深入接触,这些经历使他对沙皇专制进一步了解,此时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他的写作题材得到大大提升。九年代成为契诃夫写作的黄金时代,《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此时代的作品,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契诃夫浓浓的个人情感。
别里科夫生活在专制统治环境下,他的思想收到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的洗脑,他认为人们就应该跟他一样,麻木不仁的生活着。时时刻刻把自己隔离起来,与外世隔绝,这样他和整个世界才是安全的。
2伦理身份
别里科夫生活在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之下,似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被沙皇俄国政府的便衣警察监控着。事实上,他知识一所中学的一个普通的史学教师,他的本职身份应该是专心教书育人。而他却把自己当成是一个传播政治力量的专制统治者。他似乎在监控学校里的一切,在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怕他。他不准女教员与男教员私自呆在一起,不准男学生与女学生坐在一起,甚至看见女教员骑自行车时,他都会漫骂几句:“成何体统,女教员竟能骑车穿过街道,太不可理喻了。”每晚,他都会戴着他的“套子”,挨家挨户的去学校职员家庭里静坐上几个小时,一声不吭的监控者职员家里的一切。像是告诉什么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一样,大家都怕极了。他的伦理身份出现了混乱,虽然他是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教育的人,但是他并没有认为自己是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而是一名工作、生活的政治监控者。就是这么一个永远身着黑色外套和黑色雨鞋的人,却使把整个中学管制了长达十五年之久。何止是中学,整个街道、整个辖区,人们在吃斋期都要受着他的安排。在生活中,他的伦理身份本应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市民,而他却把自己当成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的便衣警察,监控着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别里科夫就像影子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人们战战兢兢的生活着。
校长太太和周围人的伦理身份也出现了混乱。他们本来应该是普通市民的身份,而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婚姻,使他们的伦理身份变成了善于嘲笑的一群“看客与观众”。他们长期受制于别里科夫的黑监控下,他们甚至已经麻木了,认为生活是无聊的。当瓦连卡出现的时候,他们无聊的生活出现了一丝丝新奇感,他们甚至想去撮合这一对。他们并非真正的想去撮合,而是在一潭死水的生活环境中出现了另人活跃的事情。他们仅仅想去看看一贯严谨的别里科夫碰到活跃的瓦连卡会出现什么样子的火花而已。他们好像忽然发现了生活目标。出于“观众”的好奇,出于无聊至极,好像这么一件平常的婚事也能成为生活的目标。于是他们继续撮合着这一对。
3伦理选择
别里科夫总是逃避现实,把自己装进自己的“套子”里。他畏首畏尾,因循守旧,惧怕变革。无论是下雨天还是艳阳天,他总是穿着他的黑色雨鞋、撑着他的黑色雨伞,哪怕是白天坐马夫车,他也要让马夫把马车上的帐篷撑起来。他总是活在过去,总是念着过去有多么多么的好。这仅仅是他认为外在安全的表现。就连言论,他认为一定要刊登在报纸上的言论才算是正常的话语。一切没有经过刊登的言论,都應该被禁止。他每天活得忧心忡忡,他觉得生活和工作使他透不过气。他只是一味的选择逃避,而社会生活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他并没有进行一次正确的伦理选择。
瓦连卡是一个敢作敢为、敢于创新、热爱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人。在沙俄黑暗专制统治下,她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追求自己所热爱的生活。她讨厌死板固执、反对新事物的别里科夫。她骂他是“蜘蛛”。可是她的活泼开朗阳光,打动了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在瓦连卡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鲜事物,他蠢蠢欲动了。在身边人的撮合和鼓励下,别里科夫决定追求瓦连卡。此时的瓦连卡也做了不一样的伦理选择,她决定跟这位固执的教师谈恋爱,她想去寻求不一样的感觉。
可是当瓦连卡在街上挽起别里科夫的胳膊时,别里科夫浑身的难受,像是有一百只眼睛在盯着他一样,他恨不得把他自己蜷缩进他的“套子”里。
爱情本来是美好的,可是在别里科夫眼里这份爱情却充满了讽刺和嘲笑。而别里科夫和瓦连卡得爱情却是唯一一次促使别里科夫去解除他套子得举动,然而,他再一次失败了。他在跟瓦连卡弟弟的一次争吵中,瓦连卡的弟弟将他推下了楼梯,正好被瓦连卡看见。瓦连卡无意中的“哈哈”笑声,就像是戳中了别里科夫内心的死穴。他疯狂的逃避着,跑回自己的小阁楼里,几个月后,他死去了。
校长太太以及周围人,并没有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他们在这场注定失败的爱情里推波助澜,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想解救出别里科夫,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他们只是想做旁观者,在这场畸形的爱情的获得一些鉴赏的快感。
4结语
《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描写一个胆小怕事、惧怕革新、抗拒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告诉我们要用别样的眼光去洞悉社会,揭示了当时沙皇俄国的人们的劣根性和麻木性,让我们重新审视社会的“套子”。通过结合文学伦理批评理论,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人生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和守则,我们在约定俗成的社会里生活着,千万不能作茧自缚;人要有远见、要理性、要敢于质疑、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困难要积极寻求办法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要善于反思、破除迷信和盲从、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感染身边负能量的人,使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