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初等教育专业基础化学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摘要]初等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小学教师。化学是该专业一门基础课程,为培养优秀小学科学教师奠定着重要基础。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设科学课程,预示着国家对小学科学课程越来越重视。化学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化学课,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师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针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化学教学现状的一些弊端,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可以更好地完善基础化学教育和为初等教育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启发。


  [关键词]初等教育;基础化学;科学教师


  基础化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学思维,积累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实验技能实操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基础化学课程与生活中的相关实例结合起来,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奠定基础。


  一、初等教育基础化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笔者调查,在初等教育基础化学教学中,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不扎实、不牢固,在听课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的学生思想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还有的学生存在课后作业抄袭的现象。


  (二)学生基础不扎实,缺乏化学兴趣


  化学的学习一般是在初三的时候第一次开设,刚刚接触到化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兴趣,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兴趣。这类学生的成绩普遍在中档或者偏下的水平,自身基础本不扎实,根基打得不稳,会导致他们进入高校后化学学习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知识脱节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本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掌握好,在课堂上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基础知识。


  (三)学生化学实验技能一般,动手能力不够


  化学是一门以动手实验探究物质性质为主的学科,因此,学生的实验技能对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中时的化学实验条件有限,一些学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验技能训练,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进入高校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室充满好奇,对于试剂和仪器设备又重新认识,会导致任课教师在上课期间所讲实验理论和操作安全等知识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部分学生在动手实操的时候不按规则进行,达不到锻炼实验技能的效果。


  (四)学校的奖惩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学生来自各地乡村,毕业后可以回到当地小学任教,学生觉得毕业后工作已有保障,加之学校对于学生旷课、迟到、作业抄袭等现象并没有出台明确的奖惩措施,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条款约束学生的自制力,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情况具体反映在学生刚刚进入高校的第一年普遍出勤率以及听课率还是不错的,但是进入大二,学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逃课现象,即使人到教室听课,心也在课堂之外。


  (五)教师授课及相应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校没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甚至是适合校情的教材。学生的程度不同,接收知识的快慢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均有差别。初等教育的学生听讲比较认真,但是需要逐细去讲解相应的内容,否则不仅达不到接受知识的效果,可能连基本作业都无法完成。笔者在授课的时候发现,单一讲授一个知识点,学生比较难接受,但是,如果结合实例去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该知识点,并可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


  二、改革策略


  (一)贴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听老师灌输相应知识。上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再去听教师讲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作业及探究开放题等,让学生课后主动思考,消化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改善,也可以培养举一反三的开阔性思维。


  (二)更改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从教能力


  1.教学方式手段现代化,全方位培养人才


  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平台,教师教案、课件及课外学习辅导资料全部上网,教学资源全面信息化共享。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在课后上网仔细研修,线上线下互相结合,全方位培育人才。


  2.课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根据本次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搜集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小组先自主讨论学习,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形成报告并制作PPT汇报。教师根据汇报的结果及形成的报告和是否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及相关知识的介绍给出评价,算出平时成绩,激励学生认真对待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任务。


  (三)加大实践培训,提高学生实践实验素养


  1.突出创新实践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开设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多门实践课程,实施“教育实践五年不断线”工程,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创新学院每年立项上百个创新实践项目,学生按项目组建创新实践团队,认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有限时间


  教师可以在有限的实践课时中提高效率,合理安排化学实验内容。化学实验一般归纳为三种类型: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其中验证型的实验可以适当减少一些,适当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此两类实验中一般都会包含观察实验现象和验证实验结果的步骤,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基础实验操作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强化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基础化学实验室需要强化的部分分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所谓软件是指教学团队结构的优化,需要学校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承担实验化学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般要求进校一年以后,经过在实验岗位上参与预备实验等工作的锻炼之后方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在刚进校的一年里也可以适当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积累一定的任教经验。硬件即为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条件设施。笔者学校现有实验教学中心下属化学实验室、准备室等8间,实验中心还在不断扩建中,其中对于化学实验室的投入也在相应增加。强化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学校提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的基础平台。


  (四)更改考核方式,督促学生不临时抱佛脚


  1.实行“学籍预警”,打破“保险柜”幻想


  笔者学校对每位学生每一学期的考试成绩都会作一个评估,成绩差的学生若达到《学籍管理制度》中警告、降级、劝退标准,学校都会给予提前警告,提前做思想工作,最终坚决给予警告、降级、劝退处分。如此一来,可以清除少数学生认为一经录取就进入保险柜,不认真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反正可以不交学费,还安排工作的“保险柜”幻想。


  2.微调期末试卷结构,偏向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笔者学校调整了试卷的结构,更改了以往的惯性思维,降低了基础客观题的比重,同时提高综合知识应用的题目分值。增加主观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调整后的试卷体现了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考核,更体现了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


  3.强化基础化学实验部分的考核,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基础化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只用期末试卷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基础化学的考核需要增加实验的部分。首先,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通过相应考试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其次,笔者学校每学期增加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50%,教师根据每位同学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的情况给出分数。最后,期末考试试卷中增加实验理论试题,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


  1.固守教育专业本位,认真调整课程结构


  笔者学校坚持“面向乡村,面向小学,面向教育”三个面向,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大幅增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课的课时,开齐开足教师教育类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如果教”的问题;本着“够用、适用、能用”原则,优化学科课程结构,稳妥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大力开发隐性课程,将专业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笔者学校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教师职业技能课外训练活动创新项目及学科竞赛活动等形式,开发大量隐性课程,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拓展学习领域,延伸训练时间,全面快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补充扩展教材


  各个专业的学生学情不同,现有的教材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于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化学的课程不需要过深,但是需要贴合实际,最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讲解,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教师可以先从校本教材入手,不断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再进一步修改。扩展教材的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于课外知识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简介]佟玲玲,长沙师范学院;袁柳,长沙师范学院。

上一篇:高专院校初等教育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