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林业经济管理发展因素及结构影响论文(共3篇)

 

 第1篇: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对策研究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的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林产品林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因此林业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林业经济管理是以林业生产周期为基础,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在符合国家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应该制定林业管理标准,利用政府力量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和群众利益。坚持生态建设与优化产业布局,林业经济管理能够促进林业的发展,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总结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林业经济管理力度,为人民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服务,使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实现科学发展。


  一、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林业资源过度开采问题严重。虽然我国在林业资源开采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禁止过度砍伐树木,将森林开采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但是在我国林业资源实际开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化建设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林业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没有得到保障,这样就导致了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林业资源生长的速度小于开采的速度,森林质量下降。森林蓄积量不足,人均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使森林资源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2.我国林业资源产业化水平比較低,技术推广应用有待加强。林业产业化水平低是我国普遍问题,没有统一专业的行业规范,经营方式为分散式,缺乏有效的经营机制。导致林业与市场接轨过程遇到更多阻碍,阻碍了林业向着市场化发展的步伐,对林业产业化发展没有益处,也给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失衡和区域间差异大,在经济发达地区,林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形成基本的产业链。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管理上较为缺乏,无法与市场接轨,阻碍了林业总体的发展。传统的林业管理技术跟不上现代发展需要,无法发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3.我国林业资源执法不到位,管理力度不足。林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保护林业资源,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要,有效的林业管理能够随时监督林业资源的开发使用情况,对林业资源使用有一定影响。在实际的管理中,我国林业监察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没有为林业提供发展平台,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林业法制观念淡薄,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地,忽视林业工作,对林业经济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


  1.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立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营林周期相对比较长,承包契约必须在长期是有效的、可信的,必须保证其未来产权,确保其未来收益的稳定,制定激励政策激,促进激励机制产生最大的效果。确保林农收益,针对营林造林存在的风险,建立合法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林业在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的作用,增强林业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加大对林业承包生产的支持,选择现代林业产业,建立现代林业产业模式,加入科技的投入,加强新造林抚育管理,让让林农切实进行林业维持生态平衡。


  2.深化我国林业资源科技体制改革,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林业,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济化之路。建立起适应林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林业科技管理体制,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林业的发展问题。加大对林业的投资力度,重点研发林木良种选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既要满足科学发展的观念,又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引进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和资金,引导各地林业部门实施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并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完善现代林业产业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为后代的和谐发展提供林业资源。


  3.强化我国林业资源执法力度,加强管理。依法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监督管理,避免乱砍滥伐,严格控制木材采伐和使用管理,杜绝无证运输等一系列违法情况发生,对于毁林开垦的情况要限定期限实现还林。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处罚,严厉打击。提高专项打击整治力度,做好提前预防工作,以标本兼治为方针展开行动,扩大打击整理范围。严格按照相关林业经济管理法律执行,强化林业管理力度。根据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情况,建立现代化的林业管理制度。确定林业的产权制度,激发林业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的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虽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较少。由于分布不均衡,林业结构不够科学,会引发水土流失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为了更好的推进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力度。在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的林业经济管理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改善森林资源的管理方式,加强林业管理制度、执法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针对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管理,避免过度开采林木资源的现象出现,保护森林资源。在林业管理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佘洪军

  第2篇: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猛,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也越来越显著。而林业经济有其产品的特殊性和功能复杂性,使其位于国家经济的一个特殊位置,担负着经济和生态双方面的任务,但是我国目前的林业产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生态方面,而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这值得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2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分析


  2.1区域单位林地面积林业总产值泰尔指数分析


  泰尔指数是广义熵指标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刚开始是用来计算各个国家差异的,如今在各个领域的差异分析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近几年,我国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差异性一直都很大,其泰尔指数都在0.6以上。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林业经济差异最小,中部地区最大,而且还呈现上涨趋势。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总差异的区域间贡献率大于区域内贡献率,这就说明我国林业经济差异跟地区有极大的关系[1]。


  2.2区域单位林地面积林业第一产业产值泰尔指数分析


  林业第一产业的区域内差异性先减小后增大,三大区域中,中部地区的差异性最大,西部地区最小。林业第一产业的差异性中区域内的贡献率大于区域间的贡献率,说明林业第一产业的差异性主要是区域内差异引起的。


  2.3区域单位林地面积林业第二产业产值泰尔指数分析


  林业第二产业的总体差异性非常大,其泰尔指数都在0.94以上。东部地区差异性逐年减小,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逐年增大。2006—2013年区域内的贡献率小于区域间的贡献率,说明中国林业第二产业发展的差异性目前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引起的。


  2.4区域单位林地面积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泰尔指数分析


  中国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差异性主要是由区域内的差异性引起的。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的差异性较小,中部地区的差异性逐年上升,逐步成为林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导因素。


  3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和区域的整体经济是不一样的,所以两者的发展模式不同,理论结构也不能照抄照搬,林业经济发展还应该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


  3.1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是各个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业也不例外,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林业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各个地区都应该遵循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将林业人才朝着专业化方向培养,让林业产业管理更加系统、科学。


  3.2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含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衡量其森林资源的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同时,衡量过程中应该将正在培养的林地以及将要培养的林地计算进去。而上述几个指标也能够对区域林业经济进行初步的评估,总而言之,森林资源是林业的重要资源,对于林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3.3林业方面的政策


  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所以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对林业发展做出了长远的计划,并建立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从而对区域林业经济发展予以指导和控制。林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地的气候、森林资源等,所以风沙的有效控制以及当地动、植物的保护以及水资源非常关键。我国也针对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法规,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2]。


  4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的对策


  在我国东部地区,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也应该加强对人工林业的管理力度,提高对低产林改造的重视,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提高区域林业的生产率。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应该着重加强大径级用材林、人工用材林的开发和培养,中部地区油茶种植很多,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充分利用好林业资源。而我国的西部地区因为水源有限制,森林比较多,所以应该加强水源的开发和保护,将森林系统进一步开发,在开发制度、补偿机制等方面需要明确,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规范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


  4.2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对策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而且地理位置优良,所以其应该对技术进行更新,才能提高林业产品的加工水平,提高林业产品的价值,同时还能节约能源损失,最终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我国中部地区应该在原有的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大第二产业的开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因为其森林系统很丰富,应该利用这点优势加强旅游产业的开发。


  4.3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与经济对策


  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林业产业很容易受到风沙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着重防沙治沙,针对区域的实际情况,拟定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推动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强天然林有效保护和科学经营,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林业相关政策上,国家应该遵循林业产品的市场情况,包括产品的多元化、林业服务的市场化等等,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去制定,才能做到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良好开发,最终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各地区之间是相对平衡的,但是也存在绝对的不平衡,差异性很大。而区域失衡发展问题追根结底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各个区域的发展上,每个地区发挥自己林业产业的优势,不仅做到生态平衡,还能达到林业经济的增长,最终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作者:朱柏生

  第3篇:浅谈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分析


  1当前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林业管理改革不到位。


  改革开发加快了我国林业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林业体制改革仍局限了局部,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出资建立了专门从事林业管护等工作的国有林场单位,这些单位大多扮演“亦政亦企”的角色,既是国有林区的经营主体,又是国有林业的管理主体,这就造成政企职责部分,产权和经营权不清的问题。随着2014年我国进行林业全面改革深化,通过取消和下放林业行政审批项目36项,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等举措,加快了林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但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现行的管理措施仍不完善,对林木的流转与经营、林权登记管理、资源评估等服务还不到位,这不利于对林业资源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1.2林业产业政策不健全。


  林业产业政策不健全主要表现:从资金政策层面而言,存在主观部门对林业工作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因资金缺口较大,一些技术人才待遇较低,留不住优秀人才,同时资金短缺造成设备陈旧、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资金问题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政府管理层面而言,一是存在着管理机制不顺的问题。林业产业涉及的部门繁杂,部门之间的分工和职责不清,在监管中容易产生推诿扯皮或错管、乱管的问题,管理的混乱使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二是管理方式不适合林业发展的要求。在管理方面,关注点过多地放在林业建设上,投资需求很高,但一些投资过于盲目,不符合林业资源发展的特点,导致资金的浪费。三是法规政策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林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很多政策已不再适应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3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林业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也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总体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和粗加工始终占据主要位置,对林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精细加工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林业经济产业化经营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龙头带头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林产品深加工转化率低,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率和转化率过低,导致林业经济利润空间小,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从种植结构来看,林业种植结构呈单一化特点。很多地区的林地大都种植一些杨树等树种,品种单一且产生的经济效益低。果树种植中偏重于大众水果的种植,一些市场比较稀少、经济价值大的品种种植较少。苗木、花卉等种植发展缓慢,种植多以大众化、简单化的品种为主,名、优、特产品种植较少,这就容易造成销售困难,市场竞争力不强。


  1.4林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生产技术方面。一是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弱。目前我国大多依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林业技术,一些机器设备也大多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二是技术应用研发推广不够。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研发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差,一些新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林业生产,或投入生产的周期过长,还有一些农户过于保守,对新的科学技术不认可,推广困难,这都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科技兴国是我国的基本战略方针,不仅适用于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同样适用于推动林业的迅速发展。现阶段的林业科技相对完善,以林业发展的科技应用不仅包含线下的生产与管理,互联网的线上林业管理模式也已逐渐形成,大部分的林区也均实现了林业区域的全面现代化网络覆盖,为林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应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林业技术方面,应采用符合林业发展的需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对林业管理及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其次要在林业现代化设备方面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采用先进的林区病害防治与监控设备,升级现有的林区基础设施,使其能够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最后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及时的做好相关的强化措施,将林区的信息管理技术深入基层,进而构建完备的林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2.2建立林业科技体制创新制度


  林业经济结构较为特殊,一旦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将导致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因而需要相关部门根据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林业管理体制与林业规划制度进行创新,使其做到与时俱进,进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林业发展时刻需要向规范化与标准化迈进,而维护规范化发展的根本在于体制的改革,通过不断的创新,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对林业体制进行优化,以科学合理的眼光看待林业体制中的问题,从而建立可靠的林业体制创新制度。


  2.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林业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强基础研究对于提高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需要根据林业分布的实际情况,对区域的林业发展做专项的基础研究,不应以一窝端的模式,统一的进行规划,以便基础研究能够在林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林业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主要从三个方向抓起。第一是生态系统方向,应以构建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为基础,进行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研究,进一步解决生态系统维护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第二是苗木种植方向,要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将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培养水平。第三是生产加工系统方向,要对现有的木材加工系统进行优化,从加工与制造方面出发,对工艺与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使其木材的经济价值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促进林业产品出口与销售额度,提升林产品的基本层次。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依然存在着较多的管理缺陷和问题,相关林业经济效益不高,需要在今后的具体管理工作中,切实加强对于林业经济管理各个方面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加大监管和培育力度,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作者:黄海峰

上一篇:新形势下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管理目标初探
下一篇:推荐优秀的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范例(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