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特有的一丝不苟、专注敬业的思想品质。智能科技是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等科技手段,实现以人为本的信息传递模式。文章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创产品、服务管理、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以多个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新时期博物馆在发展中融入工匠精神和智能科技的价值意义,探寻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办法,旨在为推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博物馆;工匠精神;智能科技;新时期;
作者简介:曾智峰(1973—),男,文博馆员,本科,现就职于广州艺术博物院,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博物馆学。;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博物馆是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物陈列场所和地理空间概念,而是逐渐成为富有深刻文化意义和生命力的意象空间及人们的精神家园。它不仅具有陈展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一个区域、民族文化的展示,从而激活整个区域、民族的文化活力。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逐步增长,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要适应时代环境,通过转变思路和观念,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而以精良的品质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已开始迈向利用现代科技来促进博物馆发展的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博物馆要取得长足而可持续的发展,不但需要传承工匠精神作为博物馆的精神内核,更需要融入智能科技以提高博物馆的含金量。只有工匠精神和智能科技的相融共促,才能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展示、欣赏等功能。
1大数据时代,工匠精神和智能科技相融助推博物馆发展
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字化信息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应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而更好地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观众是博物馆的核心资源,也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所在,可以说,博物馆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博物馆必须借助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和获取观众的兴趣喜好等方面的精准信息,以观众的喜好和观众欢迎的形式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不断地创造数据,这些创造出来的数据成为人类开拓未来的基础。单天的数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长此以往形成的数据流则是相当可观的,这个数据流能直观地反映全局,再对数据流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会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大数据时代,对于中国的博物馆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就现状而言,博物馆在中国公众中的影响力还比较弱,自身数据积累较少。但若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先机,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将极大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也将逐渐增强。传统的博物馆应打破以往的僵硬固化思维,主动融入到当今大数据时代,将智能技术与博物馆展陈、服务相融合,赋予传统工匠精神新的定义,开辟出属于博物馆的新型工匠精神。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博物馆可以发现服务对象的喜好,获得观众兴趣爱好方面的精准信息,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博物馆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责任。同时,通过搜集和分析大数据,博物馆能够利用自身和社会的资源组织贴近观众喜好的展览,并将展览信息推送至网站以达到宣传的目的。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开发出满足观众需求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通过这些数据,博物馆还可以获取更多的声音和图像资料,通过整合总体资源,提高研究水平。因此,大数据时代给博物馆带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由此不难看出,博物馆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并不是只坐在博物馆一如既往地修复文物。新时期博物馆的工匠精神更多是要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使博物馆焕发新的活力。在大数据时代,博物馆要打破延续已久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传统的博物馆管理模式只注重文物藏品本身,工作重心是以物为本。而现在博物馆应该把观众的体验和需求作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将枯燥乏味的博物馆日常参观变为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体验,将传统的被动要求的参观,变为主动吸引大家前来参观。首先,应该增加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形式,增加娱乐性,寓教于乐,兼具教育精神的同时也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博物馆教育中来。其次,各个城市的博物馆应该突出自身特色,突出城市历史或者地方历史,将历史教育作为契机,将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色彩的历史通过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另外,应丰富博物馆的日常参观活动,使得单一的博物馆内涵变得更鲜活、更生动、更具特色。
2传承与创新,匠心独运讲好新时期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的社会公益性机构”,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它拥有宝贵的“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是人类历史与文明的记忆现场,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人类发展的见证物,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新时期它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它有能力成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交流与学习、激发创造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天的博物馆仍继续发挥着作为传统文化收藏机构的作用,珍贵的历史见证物——藏品,在这里得以保护、研究和展示。博物馆无论是开展研究、展览和教育活动,目的都是对藏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诠释,并以不同的表述方式与观众沟通。无论是讲述博物馆的故事,还是讲述文物藏品的故事,目的都是为了让观众通过一个个故事了解历史,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如何讲好博物馆的故事,这是博物馆人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每一个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蕴含着一个个丰富而生动的故事。讲好博物馆的故事,诠释的方式有很多。陈列展览可以说是博物馆讲好故事最主要的手段,无论是基本陈列还是临时展览,从展陈内容到表现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展览给人的整体印象。一个好的陈列展览,需要策展人经过扎实、细致和系统的调研,然后提炼出展览的选题。这一选题必然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术的层次、展品的内涵、陈列的形式、观众的审美需求等。匠心独运的选题,往往是讲好博物馆故事的关键所在。策展人对选题、展示内容和陈列语言的把握是尤为重要的。策展人应站在观众的视角全盘考虑,把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而提炼出具有本馆特色、让观众耳目一新的选题,从而增加展览的吸引程度和传播效果。一个成功的陈列方式,往往通过一个场景就能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很多博物馆为了更生动地讲述博物馆的故事,最常用的就是在展馆内设立某个事件或某个时期的陈列场景,并在其中融合了多种展示手段,这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南京博物院新馆设立的民国馆,它不是简单的场景展示,而是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民国时期的街区风貌,再现了当时年代的市民生活。民国馆所呈现给观众的杂货店、银行、邮局、理发店、书店、照相馆、火车站等都是活态实体,连服务员的服饰都极具民国化。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让观众走在其中会有种仿佛穿越时空的错觉。据了解,民国馆的每个细节都力保民国化,所有细节都有据可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国馆所陈设的匾额、器具等都是征集来的民国文物。这种场景展示采用了全新的互动模式设计,能让观众走在一条民国的旧街,体会到20世纪30年代南京的各种风土人情。用真实的场景叙述故事的陈列方式,不但加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吸引力,更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再如,广州艺术博物院新近推出的展览“艺苑撷英——广州艺术博物院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展览以丰富的历代绘画和岭南绘画藏品为基础,主题展分为“历代篇”和“岭南篇”两个部分。“历代篇”以时间顺序,细分宋元、明、清及现代四个单元,从藏品中精挑细选最能展现时代及画家风格的藏品,以图、文(解说)并茂的形式,向公众介绍中国绘画风格的流变脉络。“岭南篇”也以时间为序,选取了广州艺术博物院所藏的广东地区明代以来重要画家的作品向公众展示,向观众展示岭南地区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配合这次展览,还专门举办了“专家带你看展览”系列活动,邀请了多位专家以导赏、讲座等形式讲述藏品背后的种种精彩故事。这种以讲故事作为展览切入点的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热情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博物馆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而博物馆馆藏资源都普遍存在着使用率、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如何更好地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传播知识、传播文化”,这是每一个博物馆人都在思考的问题。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当前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不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移动新媒体逐渐占据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的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媒体宣传工作应主动适应和融入移动化新媒体的时代潮流。在博物馆外部宣传工作的实践中,应该向新媒体渠道进行转型。由于移动终端的发展,读者变得更加喜欢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移动软件用户量庞大、交互性强、方便浏览。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发自己的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用各种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故宫博物院通过设计手机软件、利用新媒体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故宫的藏品和其背后的故事。故宫博物院通过运用大型高沉浸式投影屏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设备和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让观众走进虚拟世界中的养心殿与后寝殿,与“朝中重臣”自由对话,全方位鉴赏珍贵文物。
目前,很多博物馆为了方便观众更多了解博物馆的信息和知识,已经开始大量引入各种智能技术,通过下载app、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博物馆的各类信息。为讲好博物馆的故事,有些博物馆在创新科技方面更是别出新意,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办的“大汉楚王与南越王——江苏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就首次推出了机器人讲解员,令观众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3以工匠精神打造博物馆文创产品,让文物走进寻常百姓家
我国近年来对于文化产业极为重视,大力推动文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创产业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的衍生品,可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增加博物馆的营收。文博创意产品是现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也是博物馆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发文创产品,就是将博物馆具有典型特色的文物、艺术作品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在不同的产品上。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具有多元化、系列化和生活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理念也在发生转变。观众到博物馆参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参观展览,而是希望在参观后带走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文创品。观众希望把博物馆带回家,是观众对博物馆认同的体现。当这些文创品成为观众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这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使博物馆更具吸引力。文创产品是博物馆连接大众的最好纽带,它是由文物或艺术品发展而来,所以比一般的商品更具有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文创产品的创意和质量直接关乎到博物馆的形象,为观众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创产品不仅是每个博物馆的工作任务,而且是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已紧跟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潮流,瞄准市场需求,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创意产品,并组织了相应的文化创意活动进行宣传,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博物馆是一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的“矿源地”,具有由文化资源向文创产业资源转化的天然优势。但由于我国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整体发展起步较晚,而且专业的创意人才严重匮乏,所以,相比国外的博物馆,国内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在研发、设计、营销、生产、推广等方面积累的经验还不够多,尚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内只有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博物馆拥有自己的文创产品设计团队,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基本上是采取委托授权和整体捆绑招标的方式。从长期的战略发展考虑,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应该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加大培养文创设计人才,建立自主研发团队,树立文创精品意识,用“匠人精神”打造文创产品的品牌。
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出现了喜人的发展势头,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些博物馆不但主打以馆藏精品作为品牌的衍生产品,而且利用举办大型文创产品博览会以及本馆举办临展、特展等机会开发文创产品。例如,2017年12月在广州举办的第三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博览会上,全国近百家博物馆的精品文创产品齐聚广州:有故宫博物院新开发的“千里江山图”主题系列文创产品及“朕的心意”点心、“妃常暖”姜茶文创食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陆羽白瓷功夫茶具、青铜犀尊卡通卡套及存钱罐、杏林春燕纯银项链、胸针、手镯首饰套装,上海博物馆的“乐游陶瓷国”文物游戏绘本、小博乐U盘,河南博物院新开发的新文房器度、七宗罪清心祈福除罪橡皮擦……这些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令观众大开眼界。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博物馆从2011年开始借鉴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广州亚运组委会的经验,策划并构建了国内博物馆首创的文创产品特许经营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广东省博物馆依托文物藏品、专题展览、新馆建筑等文化元素成功引入社会资金和产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开发,主要以授权开发的模式进行。经过三次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招募,现已有特许生产商30多家,目前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超过千种。这一开发和经营的模式为其他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让纪念品突显博物馆的特色,让更多的观众记住博物馆,一件小小的文创品,它承载的是一份难忘的回忆与厚重的情谊。把博物馆带回家,让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将成为博物馆文创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让工匠精神和智能科技相融共促,激活文物新生
从中央电视台2016年推出的热播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到2017年底推出的深受观众热捧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观众在寓教于乐的节目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增强了观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果说我们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看到的是对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那《国家宝藏》讲述的则是博物馆文物的故事,它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它追求的就是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节目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大量运用高科技,精密地向观众解读蕴藏在文物中的文化基因密码。节目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高大上的技术,让每一件国宝文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那些常年“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彻底活了起来。节目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为观众展示国宝风采,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进行充分解读,让观众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我们要让观众感觉文物像一个历经风雨的人,是有性格和生命的。它们不仅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性格、价值观,有些还在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观众能够触摸到文物身上的温度,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通过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这类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博物馆不缺少文物,我们的文物也不缺少故事,缺少的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展示方法和手段。目前,博物馆的馆藏利用率普遍较低,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由于展出场地所限,故宫现有的180万件文物藏品至今仍有八成以上从未被展出过。其他博物馆也存在场地限制等原因,很多珍贵文物只能长期深藏库房,观众无法欣赏到它们。如何让更多的藏品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何发掘出藏品中蕴藏的巨大的潜在价值,这是目前博物馆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物要变得更有吸引力,拉近文物与人们的距离,就必须拓展人们欣赏文物的渠道和深度,使文物更接地气。首先,博物馆要加大常设展览、临展的科技含量,树立现代展陈理念,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多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的活动项目,增强藏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使观众能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到艺术欣赏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对较少展出或尚未展出的文物藏品,博物馆可以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实体博物馆内搭建数字展厅以实现传统展览不具备的展示功能,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网上虚拟博物馆实现藏品的在线展示。再次,应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对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和活动进行分享、传播,以实现文博动态信息更高效、快速、便捷传播的目的。例如,南通博物苑通过引入三维虚拟等新技术,通过新版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以全新视角展示馆藏文物和基本陈列。该馆的“馆珍遗韵”展厅展示的都是馆藏精品,如果只观看展厅的实物,只能看到展品特定的几个角度,而通过手机登陆南通博物苑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观赏到3D文物,各类文物珍品可以在指尖上随意缩放、旋转,360度无死角展示,文物顶部、底部、细节都一览无遗。建馆百年,南通博物苑实现了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智能科技的密切相融,馆藏文物和基本陈列都已信息化、数字化。南通博物苑以数字手段保存文化印记,以0.01毫米精度采集了多件馆藏文物珍品,囊括了越窑青瓷皮囊壶等在内的所有一级文物。三维虚拟实景展示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博物馆的文物珍品,这种高科技、全方位展示文物藏品的先进手段很值得其他博物馆借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新的历史时期,博物馆的发展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如果说传统的工匠精神是博物馆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智能科技的融入将加快博物馆发展的步伐。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博物馆承载的是一座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博物馆只有注入新的动力,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来自《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