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章从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控制、预算分析和评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K大学的预算管理改革实践,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引 言

 

  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相同之处是都实行统一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财务的集中;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在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实行了院系分级管理。这种模式赋予院系相应的权利与责任,使院系的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提高了院系的积极性,但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鉴于此,笔者将以K大学为例,实例说明该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 当前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编制环节

 

  大多数高校编制财务预算是根据预算年度的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来预估当年的财力情况再进行编制的,且采用的编制方法大都是增量预算方法。增量预算就是基数+增长的方法,即以上一年度实际支出数为基数,加上一定的增长比例,形成预算年度下拨的预算额度。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计算的前提是假定上一年度基数是合理有效的,而不考虑它的决策导向是否正确、分配比例是否公平以及项目安排是否合理等,从而造成预算的偏差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以K大学为例,预算方法实行的是增量预算为主,零基预算为辅。预算的编制工作由各预算部门编制再由财务部门汇总。基本上各预算部门的预算申报数仍是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下达数为基数来进行测算的,而且各预算部门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认识不够。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各预算部门只是提供预算年度的部门经费支出计划或任务即可,缺乏对经费使用的长远性、连续性分析,没有意识到为学校节约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示范带头作用。

 

  此外,校内各预算部门在报送预算时,虽然使用的是由财务部门统一设计的表格,然后靠财务部门的人工审核,再汇总成学校的总预算草案,之后该草案还会经历反复修改直至最终确定。这个修订过程不仅加大了财务部门汇总预算的工作量,而且由于采用的是对电子版本的纯手工修改方式,无形中也增加了财务数据出错的风险。

 

  2.2 预算执行和控制环节

 

  目前,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使得部分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不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的竞争意识,不能合理有效地统筹安排有限的资金,缺乏节约使用经费的预算管理意识。而且在部分高校中,预算管理基本上就仅限于预算的编制,预算批复一经下达,就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完成了,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完全忽略。

 

  K大学就存在预算经费执行进度缓慢,历史结余资金偏大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各职能部门将预算经费二次分配给院系后,未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追踪,更谈不上对其经费开支范围实施控制。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院系认为争取到了经费,便落袋为安,没有之前申请经费时的危机意识,反而更倾向于积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3 预算分析和评价环节

 

  目前大部分国内高校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机制,即预算绩效考评体系。通常都只注重预算经费的投入,即预算编制环节,而忽视了对经费支出的管理,即预算批复后的系列管理活动。

 

  K大学虽在年终进行了总括的分析考核,但对各项预算经费的实际使用结果、效益并没严格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和监控。正是由于缺乏对预算经费投入后的监督、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反过来才削弱了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 完善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3.1 预算编制环节

 

  在校院两级管理、院为主体、重心下移的总体改革思路下,院系对具体财务工作应有其自主权,具体体现在自主编制收支预算、统筹使用资金的权力等。而且两级分权的管理模式所要求的分权,是指学校将财务、人事和资产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各个学院,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所以K大学目前的改革,只是实现了财务方面的部分预算经费的放权,其他方面的放权还有待于学校层面更深入的改革。

 

  另外,K大学在编制校内预算时,在现有的增量预算基础上,可根据部门或经费用途的不同,尝试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科研部门根据科学研究或国家科技政策的导向,可采取弹性预算法进行编制;基建部门因为基建工程的特殊性及长期性,可采取滚动预算法进行编制等。

 

  同时,编制预算的工具,也可以借鉴财政的部门预算申报系统,并结合高校的财务管理软件,嵌入开发有关校内预算申报模块,或者设计独立的预算申报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提高预算编制环节的速度和准确度。

 

  3.2 预算执行和控制环节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当制定相应的预算规章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的责任和预算约束力。严格执行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控制。学校财务预算一经审议通过,未经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审议,任何人和部门不得更改。对于学校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的环境变化因素影响,确需追加或调整预算的,应当按照预算追加的流程,由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审批,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维护高校预算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结合K大学的改革实践,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行使预算经费审批权的相关领导或项目负责人,要对预算执行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控制,以防预算支出执行缓慢或是超预算。同时学校在校级层面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证预算的有效实施。

 

  3.3 预算分析和评价环节

 

  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成立专门的绩效考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预算绩效考评组织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各预算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予以考核,并保持对执行进度过低项目的关注。考评的重点是要将考核的结果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在增收节支的前提下若预算执行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整体表现良好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若预算的执行情况缓慢或存在违反学校预算管理制度的情况时,则应给予惩罚,并要求其提出改善方案,督促其在预算管理水平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对于实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模式的高校,各个学院还应建立一套规范各类经费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按月或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定期向上级主管或职能部门汇报预算的使用情况。

 

  K大学的某试点学院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就最先出台了《K大学××学院预算管理办法》和《K大学××学院预算支出暂行规定》。这些管理制度不仅规范了办事流程,而且细化了经费的责任范围,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经费支出的有效控制,为其他院系甚至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随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新预算法的实施,高校的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趋势下,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存在的问题更值得研究。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对策外,还可以借鉴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的做法和经验,用以推进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作者:贺妮娜 来源:中国市场 201640

上一篇: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分析
下一篇:交通工程中经济管理的不足与规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