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的指挥设计与排演实践

通过笔者对《怒吼吧,黄河》的案头分析、指挥设计、排演实践,更清晰地了解这首音乐作品,使笔者在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都得到极大提升。笔者深知合唱指挥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而且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在排练和演出时才能为观众展现出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

绪论

(二)研究创新点

笔者查看历年的文献资料,归纳出《黄河大合唱》及《怒吼吧,黄河》主要在作品分析上叙述较多,而关于合唱指挥技法理论的论述比较少。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其作品背景和社会影响力的解读、对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梳理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指挥技术难点,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设计全曲的指挥动作,继而在排演实践中对演唱者声音的训练方法进行总结,更深层次地在实践中提高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对于如何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合唱指挥并在实践中增强自我职业素养,有更好地指导意义。

第三章《怒吼吧,黄河》的指挥设计

第一节指挥基本技术处理

一、起拍和收拍下的指挥处理

起拍,是要调整整个合唱团的呼吸,要使演唱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准备演唱。起拍分为正拍下的预备拍和弱拍下的预备拍,即起拍。如谱例3-1,第54小节。正拍下的预备拍,双手摆在身体中线位置并做好准备,无论是快速还是慢速,都要在心里提前默唱。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从中线位置向下挥拍,根据作品的不同速度随之起拍的速度也各不相同。起拍的挥拍动作反射到肩膀,到达肩膀和中线中间的位置并同时跟演唱者们一起做吸气的动作,演唱者们在落拍的同时发出整齐的“但是”。弱拍下的起拍,如谱例3-2,第59小节,“誓死”为2/4拍弱拍进入,起拍的准备工作跟正拍下的起拍无异,需要在唱到“团结起来”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后面弱拍进入的问题,指挥者需要在第59小节的第1拍做预备同时起拍,落拍的演唱点要在指挥图式的第二拍。

第四章《怒吼吧,黄河》的排演实践

第一节呼吸和气息训练

呼吸作为合唱团中最基本的条件,每个合唱队员都应该掌握呼吸的多变性。无论怎样,都必须要有比较好的呼吸支撑点。每个合唱队员的音域、力度、呼吸的方法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所以在排练的过程中,合唱指挥首先要做到了解每个合唱队员的声音特点,才能使得声音和谐统一。演唱一首深入人心的合唱作品的前提就是对呼吸方法的掌握。合唱中的呼吸包括局部式呼吸、循环式呼吸和整齐式呼吸三种方式。在排练一首合唱作品如何选择和运用何种呼吸方式,合唱指挥就要在排练前仔细研究和斟酌。

整齐式呼吸,这是最基本的呼吸方式。50-60人的合唱队要同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呼吸,并做到进气口完全一致,这种呼吸情况就需要合唱队员有高度的集中力和专注度并与合唱指挥的默契度极高。在《怒吼吧,黄河》中的第一部分“怒吼吧,黄河”、第三部分“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松花江在呼号”、第四部分“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等,这几个部分都是正拍进入,因此在排练时,合唱指挥必须要求四个声部的进气口整齐划一,准确地表达整齐式呼吸的要求。

局部式呼吸则是以声部为标志做呼气、换气的方式,在《怒吼吧,黄河》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出现了局部式呼吸的方式,第二部分的声部进气口应该注意四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和休止符是否准确。第三部分的声部进气口需要保证呼吸和乐句之间是连贯的。当进入下个声部,要保持演唱声部的延长,声部之相互倾听和保持清晰。

第二节哼鸣和半声演唱训练

哼鸣训练是排练时最有效的开声方法,并且可以很好地使合唱演唱过程中气和声达到统一。如果哼鸣训练是较为正确的,那么演唱者的声带和气息会比之前有更好地平衡,显著地解决演唱弱力度低音区位置偏低和强力度高音区位置喉咙发紧的情况。在《怒吼吧,黄河》中的几个结束的长音位置上都需要在排练时单独用哼鸣的方法训练,来加强气息和声音的统一。

半声演唱法在合唱排练中也尤为重要,半声即半真声半假声,不只可以使演唱者保护嗓子,还可以发出弱而不虚的好声音。运用半声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使演唱者调整共鸣器官和声带的张力,形成高音区的完美音质。在《怒吼吧,黄河》中的第二部分“啊”字的演唱,主要使用到的是半声的演唱方式,需要对于真假声有一定技巧的运用,才能够更好丰富作品的意蕴。

结语

《黄河大合唱》是一首艺术表现力及其丰富、气势磅礴的雄伟之作。中华儿女一次次从失败中爬起,在屈辱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以黄河一样伟大的生命力谱写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崛起的史诗。其中第八乐章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更是对合唱指挥者学者难上加难的巨大挑战。如何为观众更完美地诠释一首合唱作品,这是一个很值得所有合唱指挥者来深思的问题。合唱指挥不仅要运用课堂学过丰富的理论技术知识,还要对音乐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与解读,更要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历练,最终凭借合唱指挥者的二度创作后成为一首经典之作。

以《怒吼吧,黄河》为例,主要从背景解读、作品分析、指挥设计、排演实践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实践的经验相结合,进行研究和思考,现总结如下:

1、背景解读方面主要研究了创作背景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在作词方面,光未然是一个写“新体诗”的爱国诗人,他一直在抗日救国的第一线战斗。他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疾苦。他的作品感人至深,大多内容以宣传抗日救国为题材。在写作时,他借鉴古典诗词、民间俗语,注重民族化的写作手法,情感细腻充沛,表达出身在其中的情感。在作曲方面,作曲家冼星海把自己的歌曲创作比作人民的呼声,由此来反映出现实生活的悲苦,激起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由,无论从创作风格、创作形式、创作意义,《黄河大合唱》及《怒吼吧,黄河》无疑是中国合唱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

2、作品分析方面主要研究了音乐作品分析和文本分析两个方面。作品曲式和声分析和文本分析为合唱指挥排练前的案头准备工作。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多段体,注重段落变速作为情绪转变并与诗歌的语言韵律相结合;调式调性上以主调为主,民族调式相交织,丰富了音乐情绪,推动了音乐的发展;钢琴伴奏方面相对独立并与合唱融合度极高,使作品成为诗、乐、钢琴三位一体完美结合的声乐体裁。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网络)

上一篇:闽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探讨——以泉州市青少年宫为考察中心
下一篇:艺术歌曲《我已被世界遗弃》的音乐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