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立足师范学校教学实际,剖析了师范学校学风淡薄及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重点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师范学校课堂教学现状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都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常规的问题,但这在今天的五年制师范学校似乎有了特别的意义。曾几何时,培育师资的师范学校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教学质量在悄悄地下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堪忧。

 

  笔者身在师范任一线教师多年,常听众多老师上完课都在抱怨同一个问题,教师在上面讲得兴致勃勃,而学生总是没什么反应,睡觉、聊天、做小动作的大有人在,他们不关注教师讲什么,讲得好不好,甚至被提问时会毫不犹豫并毫无愧色地回答我不知道,脸上表情分明写着别烦我,忙着呢。就连考试这样的头等大事,如今有些学生也并不在意,考试时交空白卷的、看半小时就走人的大有人在。这些情况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降低。这样的学习状态不用说和中小学比,就是和十年前师范学生比也有巨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值得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出现问题,如下这些原因一定存在:一是没有升学压力,考试得过且过,直接导致没有学习的动力。简单考察便可发现师范学校里认真学习的学生都是立志参加专转本考试的学生。二是学生进校后情绪低落、思想消极,对未来毫无信心,充满自卑感,这当然跟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息息相关,这种社会现状和心理是导致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重要原因,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到时都就不了业。三是近年来,由于取消了师范生分配制度,师范招生日趋困难,师范生生源素质一直呈普遍下滑趋势,淡薄的学风一届更比一届盛,这些因素导致校园里人心浮动、学风淡薄。在这种情况下何谈教学质量呢,教师再认真,学生无向学之心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教学质量绝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就能提高的。所以笔者认为师范学校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应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二、对策

 

  ()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寻找出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学校要切实为学生寻找出路,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变要我学我要学。这里的出路包括帮助各专业学生考级考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多数学生参加专转本考试和本科函授学习,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需要,制订合适招生计划,侧重和定向培养社会急需专业人才,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等。学生对未来有了方向,便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要考虑的就不是学生不愿学,而是要考虑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的努力。

 

  教师的努力当然是解决此问题关键的一环。外国文学课是师范学校的大系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作为教授此课多年的一线教师,笔者就以此为例谈谈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相信对师范学校其他课程都有借鉴的意义。外国文学是一门比较前沿的学科,它向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它的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陌生感、距离感,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困难,教学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多,教师往往在内容处理上面面俱到,缺乏对教学内容详略主次的科学把握和合理取舍。其次,教学模式传统,由于这门课较为陌生难懂,也少有学生通读外国文学作品,教师课上只好满堂灌,学生听得昏昏入睡,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后,考核方式单一,期末考试一张卷子,内容死板,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试全都还给老师,这样的考试忽略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搞好外国文学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外国文学教师都面临的严峻课题。既然师范教育已经发生如此变化,面临如此困境,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做全方位的思考和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外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外国文学史教材也内容庞大,教师首先应该融会贯通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切实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外国文学史分为东、西方文学两大块内容,由于教学时间、师资等原因,师范学校一般只教授西方文学部分,即欧美文学部分。欧美文学又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一般认为,其中近代史是重点,现代史是难点。然而,重点中又有重中之重,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千年噩梦一朝梦醒的时代,成就巨大、大师辈出,应重点把握,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性更无需赘言。但古代史就能忽略吗,古代史是学生的入门课,是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讲好了,学生就能对外国文学这门课产生极大的兴趣。纷繁复杂的内容到底该如何把握呢,笔者认为,外国文学就是一棵大树,教师应首先把这棵大树成长的脉络展示给学生,理清整本教材的结构和脉络,总结出几千年以来文人思想发展的轨迹和文学发展变化的轨迹,然后展示大树上的绿叶和繁花,学生追踪理解起来会容易许多。即使由于时间关系,教师讲不完教材上所有内容,学生只要掌握了大树的脉络,也可以找到花实现自我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2.提供新观点,营造课堂讨论氛围,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往往是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并乐于思考的。教师仅仅照本宣科,肯定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外国文学是一种异质异源文化,作品中充满了新鲜的人物、语言、风俗民情、伦理道观、哲学观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及时抛出一些甚至不同于教材的新观点供给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有所得。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及科研有更高的追求。比如在教授《包法利夫人》一节时,多种教材都认为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完全是由社会造成的,这种观点显然陈旧落后,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细读文本后提出新的解释。尽管学生观点不同,但他们兴致勃勃,深入思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文学的感悟。类似的机会其实很多,比如在教授《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研究讨论,哈姆雷特这么一个视荣誉为第一生命的中世纪的王子,为什么面对着弑父仇人却一次又一次坐失复仇时机,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中世纪的核心价值观人文主义及那个特殊的时代。在教授《威尼斯商人》和法国作家拉辛的《费德尔》时,可以对比着阅读,引领学生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个他们极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3.改革考核方法。

 

  一直以来,外国文学考试方式都是一张卷子,内容死板,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完全扔给老师,这样的考试对教学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考核考核方式必须改变。在设置考卷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相联系的题目,比如请你复述一下维特与绿蒂初次见面的场景,这样就促使学生不得不读原著,品滋味,润泽心灵,这样才是触摸了文学的精髓,这也是开设文学课的初衷之一。

 

  4.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手段似乎特别适用于外国文学这门学科。多媒体课件、影视片断等音像资料可以在瞬间让抽象变得具体,让朦胧难解变得一目了然。比如在讲述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个大题目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一望无际的蔚蓝的爱琴海和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两相对比,学生就可以领悟为什么中西方有如此大的不同,因为大海是希腊人的老师,一望无际的令人绝望的大海恰恰培育了西方人科学、严谨、富于开拓性和侵略性的民族性格,而相对安静富饶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让中国人不必远离家乡只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可以维持生活,从而培育了中国人保守、圆融、不具侵略性的民族性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性格恰恰是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之处。

 

  5.灵活使用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吸引学生最为重要的一点,语言表达不好,一切努力都白搭,教师的语言,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准确、流畅、通俗易懂、抑扬顿挫、适当的幽默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年制师范进行教改的呼声很高,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核心之核心。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发现才能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要能认真探究,必能摸索出一套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作者:刘媛媛 来源:考试周刊 201692

上一篇: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下一篇: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艺术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