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充分意识到特殊院校德育工作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本文对特殊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制度和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学情境法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32-02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于大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还应该具备一个优秀的情操。当下,特殊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开展相应的情境教学活动。主要是针对特殊学生的真实情况,引入情境,拉近学生同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知识,从而达到一个高效的教学目的。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到特殊学校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展现的基本内涵


  情境教学法就是将课堂布置为某一场景,在课堂上展现出问题化、生活化、表演化等重要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投入到思想品德学习当中,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构建出课堂教学的场景,展现出生动、形象的真实情境,给予学生丰富的情境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扮演教材中存在的某一人物,生动地刻画出这一人物的特点,在扮演过程中感受到教材人物所具有的优良品质,自主形成较高的精神素质。在特殊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模拟出真实的场景,分析每一个特殊学生存在的性格问题,了解到他们的学习需求,需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良好的精神品质,将其内化为自我的良好修养,进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情境教学法被应用到特殊教育学校当中,成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形成良好素质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特殊学生的思考,给予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特殊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各个教材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学习到教材人物的精神品质,不断思考教材中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积极向这些人物进行学习,感受到榜样教育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精神素质。其次,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一些特殊原因所产生的难点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探索教材的内容,积极动脑思考每一章节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将自我的缺陷隐藏起来,或者克服自我在心理上存在的缺陷,逐步向着普通人的发展方向迈进。最后,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给予特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增加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让特殊学生愿意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一同探索思想品德课程的重点内容,共同研究思想品德教学所讲授的道德品质,将所学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我的综合素质,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流露出自我的真情实感。


  二、情境教学法应用到特殊学校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换位教学法,内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


  特殊院校的学生,大多身体或者是心理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同普通人相比,对于知识的理解过于落后,思维无法跟上实际行动。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小学生的个人特点,采用换位情境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融入到整个活动中,这样在活跃氛围的时候,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换位体验法中,教师最好结合具体情况,让同学们在转变身份的时候,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由于特殊学生在直接感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若教师采用直接灌输的方法,学生很难接受到这些知识,而换位体验法的应用,会给予特殊学生一些真切的个人体验,强化对道德知识的系统性认识。


  例如在培养高年级学生意志力的时候,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在接收新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对学习开始丧失信心。所以,教师要构建活动式的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让特殊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其中,获得知识,当他们在互动的时候,听力缺陷的孩子就可以用眼睛去看;不能发声的孩子则是用耳朵去听,将自己看到、听到的通过手语的方式表示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种互动式的课堂环境中,能够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勇气去表述出自己的看法,学会在交流的时候,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二)构建问题情境,激发特殊学生的逻辑思维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强化学生思维逻辑的一个主要场所,大多特殊学生都存在着一些自卑的心理,由于自身的缺陷,所以对于外界的许多事物都会存在着一种悲观的态度,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低。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找准时机,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特殊学生的想象能力,主动参与达到各类活动中。


  例如在“伸出爱的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主要是让特殊学生真切地感知到残疾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成功,比一般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于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低年级的特殊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过低,会将重点放置在形象思维上,教师就要适当地降低理论性说教,注重收集一些资料,扩宽文本内容,尝试着提出一些具备实质性意义的问题,培养特殊学生的逻辑思维。播放视频,残疾人在春晚上的千手观音,然后教师开始提问:小朋友们知道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是谁吗?向大众呈现出这类艺术节目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然后开始引出特殊群体的话题,正式进入到这堂课的学习中。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后,开始感受到每个人在成长的时候,必然会经历许多的挫折,虽然自己不是那么的完美,可依旧要怀有一颗热烈、赤诚的决心,这样才能真正突显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问题情境法的构建,没有一个确切的准则,所以教师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最好是将问题意识同参与意识衔接在一起,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创建一个极具人文内涵的课堂氛围。


  (三)借助多媒体的应用优势,提高特殊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


  特殊学生同普通孩子相比,课堂上的精力很难集中在一起,而且对于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不高。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获取外界知识的途径比较少,缺乏一个辨别是非的能力,长时间不和同伴交流,就会出现自闭的情况,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重心,对于特殊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其构建一个丰富的视听环境,为沉闷的课堂增添一些活力,将图片、文字和声音结合在一起,采用视频的方法播出来,当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被其中美丽的图片、美妙的歌声所吸引,从而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


  关于“亲情”的教学中,播放特殊少年王××的视频,王××父母的双目失明,自己也患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是他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每天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自己在学校的成绩也非常优秀。由于主人公同小学生的年龄比较相似,所以播放这样的视频,更容易让学生在情感上同视频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形成强烈的敬佩之情。当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以后,教师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王××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中,自己也是一名特殊学生,但是他没有对生活失望,而是认真、努力的过好每一天,这一点值得班上的每位学生学习。通过多媒体辅助设备,将一些理论性的道德知识同真实的情感体会衔接在一起,让学生领悟到亲情的可贵之处。


  (四)通过生活情境,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从过去的发展来看,特殊学校品德课堂的教学,教师习惯性的采用“填鸭”的方法,导致学生根本无心参与到其中,最终的教学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对此,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为特殊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方便他们获得最直观的体验,消除学习上的陌生感。


  以“劳动感受”为例,部分特殊学生可能会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基于此,教师利用周二大扫除的时间,将学生分为4-6人一个小组,有的小组负责扫地、有的负责倒垃圾,还有的是搬桌子。活动结束以后,将这些学生都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将活动的体验写出来,说出自己的劳动体验。通过生活实践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大扫除的活动中,体会到劳动光荣的道理,最后,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在生活情境下,特殊学生逐渐意识到劳动者的不容易,对每位劳动者都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敬佩之情,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有价值的参考标准,这样也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五)创建出故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特殊学校中,特殊学生很难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未能真正理解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当挖掘出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出故事化的教學情境,以故事吸引到特殊学生的学习目光,在课堂上讲授与思想品德课程相关的故事内容,利用故事构建出课堂教学的情境,带领学生投入到故事情境当中,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例如,特殊学校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构建出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引入了“陈景润”的故事内容,讲解了“陈景润”为数学事业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带领学生阅读以下内容:“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同时,教师还引入了“屈原、布鲁诺、司马迁”等重要人物的故事内容,带领特殊学生一同探索这些故事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帮助他们摆脱自我当前所处的劣势。


  (六)创建表演化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角色的体验


  表演化教学情境增加了学生对角色的体验,使特殊学生融入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当中,体验到教材角色的一言一行,将教材角色的言行内化为自我的修养。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应当分析出当前特殊学生的性格特点,认识到他们在性格上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孤僻等性格缺陷,创设出表演化教学情境,使特殊学生融入到剧本表演当中,在表演中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将剧本作为另一种人生体验,敢于挑战自我,勇于表现出剧本人物的性格。在此过程中,学生深入思考剧本人物的性格,分析出不同的性格在事件处理上产生的问题和优势,积极学习优良的品格,进而提升特殊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创建出“小红帽”的表演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帽、大灰狼等人物角色,复原“小红帽”的情节发展过程,体验到小红帽所面临的危险,形成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此情境中,特殊学生认识到表演中自我安全保护的重要性,注意到日常生活中不能与陌生人说话,建立起一定的防范意识,需要作出日常的防护,懂得保护自己,更要保护他人。同时,特殊学生应当注重保护自我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明确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在特殊教育中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认真接受教师的悉心教导,进而提高特殊学生的自保能力,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结束语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特殊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兴趣的时候,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教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应该按照每位特殊学生的不同点,努力构建一个活泼、真实,而且具备个性化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其中,取得一个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小玉.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都市家教月刊,2016(1):170.

  [2]徐海波.关于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0):227.

  [3]刘玉芝.根据聋生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 黑龙江教育(中学),2013(z2):63.

  [4]徐婧.“情境教育”让特殊教育合“情”合“理”[J]. 现代特殊教育,2016(10):49-51.

  作者简介:葸住花(1977.10-),女,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特殊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以师德建设促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下一篇: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