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课程游戏化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究

  一、课程游戏化对教师专业具体要求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师专业的具体要求

  课程游戏化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其一,课程游戏化要求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其二,课程游戏化要求幼儿教师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其三,课程游戏化要求幼儿教师必须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游戏创作;其四,课程游戏化要求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涵盖的所有课程进行融汇贯通,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综合的能力,并具有进行再创作的能力。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幼儿园应加大课程游戏化的力度,促使幼儿教师实行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幼儿教学的需求。在《指南》中将幼儿教育课程分为五个部分,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幼儿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要兼顾到五大领域所涵盖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以上五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将这五大领域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游戏中。在进行课程游戏的创作和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幼儿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课程游戏化。


  二、以幼儿为本的课程游戏化是检验教师专业水平的平台

  课程游戏化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游戏是课程的载体,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的必然之路。同时,以幼儿为本的课程游戏化还是检验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平台。

  (一)课程游戏化坚持以幼儿为本

  课程游戏化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以幼儿为本,课程要按照《指南》的规定来设置,要考虑如何将课程转化为游戏。游戏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无拘无束。


  (二)注重课程游戏化的科学性

  课程游戏化要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要注重课程和游戏的科学性,一方面要考虑课程游戏内容的科学性,要考虑课程游戏设置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要让孩子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游戏。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观察动植物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也可以让幼儿做一些手工之类的游戏,如,搭积木游戏,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


  (三)注重课程游戏化的系统性

  课程游戏化要有系统性,帮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系统地给予幼儿相应的教育。要注意课程游戏化内容的衔接,要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中获取统一的善恶理念,而不能出现相悖的内容,否则孩子就会感到困惑或不解,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对游戏中角色的设计中。如,在游戏“大灰狼和小羊”和“小兔乖乖”中,狼始终被当成了反面角色,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对善恶有正确的认识,不至于产生歧义。注重课程游戏化的系统性就会让幼儿学习的课程不重复,幼儿的学习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节约教育资源,让教师的教育有的放矢。


  三、课程游戏化对传统幼儿教育模式的突破

  (一)课程游戏化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型幼儿教育模式

  课程游戏化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枯燥的课程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游戏,需要“俯下身”去参与其中。在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反复地说教而应积极引导,并成为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幼儿教师就像是幼儿的大朋友,与孩子们一起实施游戏。由于有教师们的积极参与,课程游戏化受到幼儿的欢迎,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幼儿易于接受的先进教学模式

  课程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受幼儿欢迎的教学模式,课程游戏化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游戏中去。唐代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课程游戏化的最高境界,而教师的教学也非常自然,让孩子没有任何障碍地进入教学中。如,在游戏《给娃娃洗澡》中,幼儿在教师的示范下,调动了自己对洗澡的记忆,很快就进入到游戏的情节中,非常认真地给布娃娃洗澡。应该说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的最高形式,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大受益,得到了心理上的愉悦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四、课程游戏化的创新与教师创造力的提高

  现代幼儿教育与传统幼儿教育不同,中国传统的说教式幼儿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幼儿教育规范,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游戏化,让孩子在玩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健康成长。课程游戏化需要创新,需要教师以专业的角度对游戏进行创新。


  (一)课程游戏化在主题方面的创新

  课程游戏化最重要的是要求对游戏的主题进行创新,要赋予游戏符合社会发展的新主题,以有利于幼儿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课程游戏化的主题是多样性的,要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到正能量,产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例如,在以“爱”为主题的游戏“带宝宝上医院”中,幼儿在游戏中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又增强了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意识,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幼儿得到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创新课程游戏化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凝练,更具教育意义,也更加受小朋友的欢迎。


  (二)课程游戏化在形式方面的创新

  课程游戏化形式多样,有艺术类的歌舞游戏,有运动类的体育游戏,也可以加入语言类的游戏。有的游戏可以事先设计,有的游戏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总之,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例如,艺术游戏“多民族歌舞串烧”,让幼儿穿上不同民族服装翩翩起舞,又唱又跳,孩子们觉得很新鲜,很喜欢。再如,语言类的游戏“森林里的礼貌”,大家互相说礼貌用语,互相致意,由于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扮演得特别形象。课程游戏化在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在课堂上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动起来,大家一起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新颖又活泼,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了很多知识,增强自理能力。


  (三)课程游戏化在内容方面的创新

  课程游戏化在内容方面也要有所创新。目前幼儿园有一些传统性游戏仍然作为保留游戏传承下来,这些传统游戏在形式是可以保留的。但是有些内容太陈旧了,与现代社会的生活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类游戏的内容应该进行大胆创新,以更加切合实际。例如,在对传统游戏“小兔乖乖”中加入了“幼儿打110找警察”的内容,使游戏更具现实意义,游戏提示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不应用消极等待,而应积极面对“狼外婆”,通过积极地找警察叔叔来实现自救。


  课程游戏化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型幼儿教育模式,是一个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过程,是幼儿教学回归自然的体现。教师在实行课程游戏化时必须要进行创新,要注意对传统游戏的创新,要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游戏化对教师专业有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与幼儿在课程游戏化形成互动,共同成长。课程游戏化要坚持以幼儿为本,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自主性,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使其在游戏中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潞.高平市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0,(01).

  [2]陈北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2010,(03).


  责任编辑满令怡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4期

  作者:吴艳


上一篇:学前教育服务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构建研究论文(共4篇)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