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古希腊哲学教学问题思考特点探析论文(共5篇)

 

 第1篇:古希腊哲学视野下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特点探析


  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主要有两种:宗教和神话。哲学是从宗教和神话中产生出来的。当泰勒斯第一次回答“水是万物的本原”,神话变成了哲学,哲学也由此诞生。因此,早期古希腊哲学的主题也就此拉开。可以说对本体的认识是古希腊哲学诞生的标志,同时也以这一问题的探讨为主线发生着历史演变。


  一、古希腊哲学对本体的认识


  古希腊哲学对本体的认识上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逻辑演进阶段:


  1、“自然-物质”本体论。人在本质上都是求知的,自哲学产生以来就伴随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世界是什么。伊奥尼亚派创始人泰利斯第一个提出了世界本原是水。在泰利斯影响下,之后的许多哲学家将自然世界的本原解释为某一种或几种感性的、经验的物质。例如,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四根”,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德漠克利特的“原子”,以及晚期希腊伊壁鸠鲁派也属此类。由于这类哲学家们没有论证世界的本原如何构成物质世界,也导致了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多样性。在这种困境下,对世界的本原的回答需要突破感性的、经验的物质形态,去探究上述物质形态的存在本原。这促使对哲学的探究从物质本体论发展到了“属性”本体论。


  2、“自然-属性”本体论。在这一阶段,对世界的本原的追问并不局限于自然世界的范围,而是把世界的本原解释为属性,即世界的性质。开启这一先河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我们看到,数不在是客观实在,只是客观实在的属性和表征。而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巴门尼德。用“是者”这一属性来概括“自然世界的本原”,巴门尼德的“是者”比毕达格拉斯学派的“数”,更加具有思维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属性”本体论范围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人类-概念”本体论。在属性本体论之后,对本体论的探究逐步实现了两个转变:即从自然世界到人类世界,从属性到概念的转变。苏格拉底认为关于自然哲学的探究无法取得确切的知识,哲学应该首先关注人类世界。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物质本体论和属性本体论实际上将“世界的本原”转换成了“自然世界的本原”,而苏格拉底却将“世界的本原”转换成“人类世界的本原”。苏格拉底认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把“世界的本原”问题理解为“人类世界的概念”是“人类-概念”本体论的本质命题。它起始于苏格拉底,形成于柏拉图。柏拉图不仅全部吸收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说,而且将它明确地应用到本体论的解答上来。“概念”在柏拉图这里也最终实现对现象世界的统治,也实现了两个世界的最终分离。从亚里士多德至黑格尔,柏拉图确立的概念本体论影响和统治了哲学数千年的历史。


  二、本体论思维方式特征


  从古希腊哲学对本体的认识来看,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但是,本体论思维方式有以下特征:


  1、承继性。哲学思维是一个丰富发展的过程。古希腊哲学对本体的认识也一样,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古希腊哲学对本体的认识主要有三种类型。每一种对本体的认识以及三种思维方式之间都具有明显的承继性。“自然-物质”本体论。伊奥尼亚派的泰利斯第一个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并用经验证据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阿那克西曼德作为泰利斯的学生,在接受泰利斯物质本体论的同时也看到了水本原说的局限性,他进一步提出生成万物的本原被称作“无定”,它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他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在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气”本原。随后赫拉克利特的本原说没有简单的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他认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随后持物质本体论的哲学家对本体的认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深化。“自然-属性”本体论看到“自然-物质”本体论的困境,他们对世界的本原的回答需要突破感性的、经验的物质形态,去探究上述物质形态的存在本原。从而促使对本体的探究从物质本体论发展到了属性本体论。在属性本体论中,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巴门尼德的“是者”比毕达格拉斯学派的“数”,更加具有思维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类-概念”本体论中,柏拉图不仅全部吸收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说,而且将它明确地应用到本体论的解答上来,“世界的本原”也在这一时期最终转化为“人类世界的概念”。同时。每一种本体论之间以及每一种本体论内部的观点之间,都是在批判前一种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2、思辨性。本体论思维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是一种思辨性的思维。古希腊哲学家们所思辨的对象是变化世界的不变的本原,是复杂现象背后的单纯的本质,习惯于用不变的原则统摄运动变化的世界,万事万物都被归结为静止的、永恒的存在。从“自然-物质”本体论的泰利斯开始,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通过对气的运动生成火和水等,论证了他提出的气本原说。“自然-属性”本体论中,毕达哥拉斯派提出的数本原说具有更明显的思辨性: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先于事物而存在。巴门尼德提出的“是者”既可指示事物的存在,又可用作系动词,他又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的性质。“自然-属性”本体论中,苏格拉底把“世界的本原”问题理解为“人类世界的概念”,将自身纳入自己思维的内容当中。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说,将“世界的本原”最终转化为“人类世界的概念”。是人类自身真正成为自己思维的内容。


  3、终极性。哲学是一种终极性思维。一方面,哲学思维总是试图做出终极的说明或规定,给人的精神以一种理智上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哲学总是把自己的结论看成是不可移易的终极真理。古希腊哲学本体论从泰利斯开始的物质本体论,就在试图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做出终极、绝对的说明或规定,阿那克西美尼用气来规定世界的本原,认为气的性质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属性本体论的毕达哥拉斯派提出一个众多的、不变的数。将一切事物的性质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将数看成是一种不可移易的终极真理。发展到人类概念本体论时,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苏格拉底将“世界的本原”转换成“人类世界的本原”。认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最终实现了对现象世界的统治。


  三、小结


  古希腊哲学本体论作为早期的哲学本体论,对世界的本原的论述有巨大的贡献,但也有许多缺陷表现为本体论哲学仍然是把目光更多集中在外在客体方面,无法在理论上证明本体世界的真实存在,必然会导致理性的独断论。


  作者:孔晓婷

  第2篇:浅析古希腊哲学原子论与佛教原子论思想


  原子论(Atomism,古希腊语atomos,义为“不可分割”)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化为由两基本部分所构成: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无的虚空(void)。因为科学的发展主要受希腊哲学的影响,所以诸多地方以希腊原子论为科学原子论的起源。但不可否认当时其他地域的宗教哲学中不乏存在与之相近,甚至一致的元子构成世间万物的思想,甚至比希腊哲学更早提出。而二者是彼此互受影响,或是独立发展,至今仍是哲学和科学中诸多学者争议的话题,然而在这里因论文论点不同,所以不作过多细说详解。


  一、希腊哲学中的原子论思想


  希腊哲学也被人们看做科学的起源,所以提及科学元子论的起源,不得不探溯至古希腊哲学,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在西方文化中,普遍认为古希腊元子论起源于德谟克利特(Δημ?κριτο?,约前460至前370年或前356年),他是古希腊属地阿布德拉人,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于诸多学术领域都有所建树,后人称之为“百科全书式学者”,是一个重求知的学者,而正这一特殊的学识背景奠定了他对事物的探索能力与方法、视野的与众不同,原子论的提出也正巧妙的验证了这一点。然而据罗素推测,提出原子论的其实应该是留基伯(约前440年),而丰富和阐明这一学术的是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德谟克利特的继承者伊壁鸠鲁说不知道留基伯,这至少说明德谟克利特对原子论的贡献相当大。留基伯首先提出物质的构成为原子的学说,他认为原子是最细微的物质构成部分,它是细微的极致且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学生,他对留基伯的学说进行加提炼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观。他用多元和运动来解释宇宙:一切物质都由微粒组成,世上没有比它再小的东西,因此它是不可再分的。无数的原子在无限的空间或“虚空”中运行;原子是永恒存在的,相互间只有形状、排列、位置和大小之区别。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德谟克利特解释原子与虚空的认识论问题提出了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影像说”。他认为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不能再认识事物时,就需要理性的工具来推理认识。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因为在他看来,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他的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有残篇传于后世。虽然这一学说早已被科学实证推翻了,但它的提出,无疑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一大前进与发展。


  继此之后,从十八世纪道尔顿开始,原子论逐渐发展成为了自然科学理论,道尔顿认为:一、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棗原子构成的,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且保持独特性。二、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全相同。三、不同原子的质量与性质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基本特征。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他的学说与古希腊原子论有所差异的是道尔顿原子论的化学分析相结合,涉及不同原子重量和化合比例。这一理论造就了化学与物理学。后逐渐完善至今。


  二、印度佛教中的原子论思想


  原子论的思想古已有之。在古代中国,墨翟提出:“端,是无间也”。“非半弗斮,则不动,说在端。”整句话的意思是:端是没有占用空间的实体物质(有点类似数学上的“点”),不能再分半的东西,是不能再斫开的,把“端”看做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这跟古希腊的原子论有些类似。


  而与此同时的在印度的耆那教原子论开创者大雄在公元前6世纪提出,并将与其同时代的彼浮陀伽旃延和顺世派先驱阿夷陀翅舍钦婆罗的元素思想也称为原子论。之后于公元前665年释迦摩尼初次讲道便涉及了原子论这一本体论论点。佛教对于原子论的观点是基于前者的立论之上,与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极其相似。佛教小乘教派中的分别说一切有部与经部对于分子论的说法较为详细,分别说一切有部认为万物是由“无分微尘”聚集而成的,而所谓的无分微尘是一种存在于虚空,每一个无分微尘不可再分,是微粒的极致小。认为它是没有方向可分的,是无向的[1]。而有无方位之分这一点上,有大乘佛教认为有方位可分,于《中观总义》中破无分微尘实有讲到:在一个无分微尘的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各放置一个无分微尘,中尘和六尘相对,则中尘可以分为六面,成为有分;如果不和六尘相对,则六尘和中尘成为一体,无法堆成粗大的色法。这样把无分微尘抉择为空性。如《唯识二十颂》云:“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2]如此微尘再分六个表面,就成了可分微尘,就不是无分微尘,所以与它本来的无分性矛盾,因此无分微尘不能有不同的面向。说无分微尘存在于虚空时的虚空,其实就是真空。这与赫拉克利特的说法相近。


  但与古希腊哲学中所指的原子不同之处就在于有无方位分这一点上,至于亚里士多德对于原子间不是虚空的理论产生前相比,两者是极其相近的。


  三、二者原子论思想的辩证关系


  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原子论思想必然也是属于唯物的,被后来的学者归结于机械唯物主义,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与佛教的原子论思想有细微的背景差别,希腊哲学中的原子论由于西方哲学思想固有的辩证和批判精神,使得其理论也不断在被后人验证或推成出新,原子论也不例外。原子论发展至今,原子不可分或是只有一种原子的理论都被推翻,如波尔(NielsBohr)在1931年依罗德福(Rutherford)原子中多空(间)而以正电性核子集中质量居中,与环绕周边的负电性电子(群)平衡的原子模型,提出量子论,从而发展成稳定性的原子的新模型。他不得不特选最简单的氢原子以便描述其唯一电子的定量轨道,其他原子都太复杂而无法算定。至于前述现代发现多于百种的基本原质,其中有许多似乎与不可分割的物质的观念吻合,但仍无足以说明一切原质的存在、性质、及作用的理论。多数研究者相信原子为少数电量仅及电子电量的三分之一的夸克构成。


  放射性原子可以细分极小质量而释放大幅能量,否定原子论的质量不灭说,放射性原子不同的轨道(轨道云)间能相互变化,转成为光子或射线放出相应于在了然情境下因量子或光子能阶差决定的能量。虽然这种计量法仍无法应用于更复杂的情境。量子论因尚无勃论而视为可用。


  至于古希腊原子论与佛教原子论相互影响,却是诸多学者研究和争论的要点。至今无论是哲学界,或是历史学界均无一公认的定论。


  作者:才让加

  第3篇:古希腊哲学中本体论思想的嬗变


  古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的认识。古希腊早期哲学就已经提出本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被称作“始基”,就是说明世界本原是什么。巴门尼德是本体论的奠基人,他是第一个将“存在”看作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体论思想的形成、繁荣与衰落构成了古典哲学兴衰史的一条主线。形而上学或本体论起源于“存在”这个概念,因而该问题是本体论这一概念的问题的核心。


  一、巴门尼德的“存在”


  巴门尼德他是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在他的哲理长诗一开篇,巴门尼德就借女神之口为众人指点迷津,希望把人们从黑暗带到光明中。我们的认识面对着两条路,一条是“真理之路”,一条是“意见之路”。“真理之路”以“存在”为对象,“意见之路”则以“非存在”为对象。“非存在”不是不存在,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自然事物。在巴门尼德看来,只有存在是可以思想和述说的,因为它与真理同行。因此,知识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存在之路。巴门尼德把以往的自然哲学都看作是“意见之路”,他现在做的是使哲学走上“真理之路”。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把寻求知识做为最高的理想,但是在自然哲学这一领域却难以达到这个高度,因为它局限于感性的经验和崇尚本原的无定性中,这使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为基础的知识成为不可能。如果说以泰勒斯为首的自然哲学家所追问的是时间在先,那么巴门尼德则扭转了哲学的方向,他追问的是逻辑上在先的本质,即“存在”。


  巴门尼德关于哲学的研究与论述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即便它的意义直到苏格拉底之后才得以显现。巴门尼德他对哲学的贡献有很多。第一,划分了两个世界。即现象世界与本质世界,这为以后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将“存在”定为研究对象,这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第三,区别于自然哲学家的武断地判定与宣称,他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这使古希腊哲学开始向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第四,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这一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者说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


  但是,尽管巴门尼德的思想为后期西方哲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当时却并没有被大多数哲学家所接受。他的思想在当时非常新颖、深刻,但与自然现象的千变万化相抵牾,所以,他的思想就很难被同时期的哲学家们所接受与理解。


  二、苏格拉底的概念论


  苏格拉底对本体论哲学的贡献在于他将巴门尼德所确定的一般的原则落到了实处,将它具体化为“是什么”的问题。


  关于希腊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是认识问题。在苏格拉底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自然哲学其实就已经陷入了困境。而苏格拉底用“德性即知识”来阐述获得知识的可能性,而以“是什么”的问题讲解获得知识的具体途径。


  根据柏拉图的记载,关于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多是以追问“是什么”为主题,例如,什么叫作勇敢,什么是节制,而什么又是正义等,但他追问的并不是具体的和特殊的事物,而是其本质。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的本质,他所理解的知识是对事物普遍的本质认识。在柏拉图记载的关于苏格拉底与智者希庇亚讨论美是什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二者分别代表理性和感性,当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问题集中在“是什么”上的时候,他就把哲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在了怎样从感觉经验中归纳抽象普遍概念。


  从表面看来,苏格拉底的哲学主要是从逻辑学的意义上区别澄清与道德相关的某些概念,实际上它也是具有深刻的本体论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整个西方哲学史确定了方向。同时,苏格拉底对于概念定义的探索也促进了柏拉图理论的产生,不过,他没有将普遍存在的东西从特殊事物中抽离出来,而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被称为“概念论”。


  由此可见,从巴门尼德到苏格拉底,从“存在”到“概念论”,古希腊本体论的思路是越来越清晰了。


  三、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继续发展了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以及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本体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念论。理念的基本定义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但它并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作为世界万物存在的实在。柏拉图认为,每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事物是多,理念为一,理念作为万事万物最根本的根据,是最完美的整体。因此,理念不会受到别的事物对其的影响,而且,理念和理念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因为理念是单独的自身的存在,不依靠他物,不变为他物。个别事物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而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必然的、绝对的存在。在理念与事物的关系之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根据与原因,事物是理念的派生物。他通过两种方式来证明理念的派生。


  一是分有,一是模仿。分有即具体事物分有同名的理念,模仿则是造物主根据理念进行创造具体事物。二者的区别实际上是有无造物主的区别。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柏拉图两个世界的理论发展了巴门尼德的意见之路与真理之路的思想,不同之处在于,柏拉图所谓的非存在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因此,比巴门尼德的思想更有深度。


  柏拉图的思想涉及概念与事物的关系问题。他所说的理念论实际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但是他的两个世界的划分是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尽管后期柏拉图对他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但理念论的矛盾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对立是无法克服的。晚年的柏拉图虽然苦于无法解决这两个世界的关系问题,但是他认为就知识而言绝不能放弃理念论的立场,因而他更关注的是理念之间的关系问题,于是他尝试进一步说明理念世界的统一性。


  四、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的论述是以“存在”作为他的研究对象的,他甚至把以“存在”为研究对象哲学叫做“第一哲学”,后世的人们经常由此出发来确定哲学对其他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在研究应该如何认识“存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困境。而认识事物的关键在于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能够认识事物的“是什么”,而认识“存在”也应当如此。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却不能够像认识具体事物“是什么”那样去认识存在“是什么”。因为认识一事物“是什么”其实就是给该事物下定义,而我们所谓的“下定义”就是通过形式逻辑“种加属差”的方式对其做出规定。所以,我们无法认识存在“是什么”,只能够认识存在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存在的“存在方式”。我们知道存在有两种存在方式,即“偶然的存在方式”与“本然的存在方式”。举例说明“这位老师是有德性的”,“这位老师长得很漂亮”,这些都是表述一位老师的“偶然的存在方式”,因为一位老师的“本然的存在方式”是具有她本该具备的知识技能,至于她有没有德性,长得漂不漂亮,与身为老师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本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存在本身必然所拥有的存在方式。于是,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立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也称之为“范畴”。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关于事物的十种描述方式,也就是十个范畴。这十个范畴是最基本的。在这十个范畴中,有一个范畴最重要,它就是“实体”。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规定,“实体”指的是事物的“是什么”,或者是事物的“是其所是”,相当于我们说的“本质”。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关于事物之外存在着分离的理念的观点,他主张具体个别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后来经过研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个别具体的事物还可以再分析,可以分为质料和形式。这就需要再追问在个别事物中,究竟是质料还是形式是第一实体?在具体事物中,质料是处于生灭变化中,因而是不可定义的,而真正定义的是事物中的形式。所以,“形式”是第一实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实体善,唯有理性才能把握善,就其最完满的状态而言,理性与善是同一的,当然唯有神是这个同一。尽管我们把亚里士多德关于最高实体的学说称为“神学”,但他所说的“神”并不是后来基督教的人格神,而是指最高的实体、最完满的现实性、最高的目的。


  从“具体事物”是“实体”,到“形式”是“第一实体”,再到“神”是“最高实体”,这是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的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与巴门尼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从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研究对象,经过苏格拉底再到柏拉图对“是什么”的研究,再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它为整个西方哲学定下了基调。古希腊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为西方哲学史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哲学精神,为以后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人们发现了哲学对人们生活的启示,进而启发人们的思维,为哲学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宏大的发展史,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更多优秀的成果,为哲学的发展增添一抹亮色。


  作者:韦秀萍

  第4篇:古希腊哲学中萌芽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本性是哲学在任何一个历史维度下都不可或缺的一个本质要素,而其内在的核心或本质则在于对主体性超越的本体追求和终极关怀的理性至高追求,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性原则萌芽于古希腊时期;彰显于近代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提出;绽放于德国古典时期,它孜孜不倦地推动着西方哲学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其理论的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使其陷入了困境,现代西方哲学家竭尽全力挽救或给其寻找安身立命的稳固的基础使其摆脱困境,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源头来反思主体性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


  古希腊哲学是建立在自然哲学的基石之上探究万物产生的本原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裂变为真理的“逻各斯”和意见的“自然”,巴门尼德的真理与意见构成了形而上学的基础,“他总结了早期自然哲学家的各种理论形态,从中提取一个抽象的概念来界定世界的本质,这就是‘存在’概念。在他看来‘存在’的存在是‘真理’之路,‘非存在’是意见之路”至此形而上学的本体论(Ontology,其中on便是存在)雏形得以展现,经验世界产生了“意见”,“真理”是依据抽象思维而形成的,这样强调理性思维的唯理主义认识路线清晰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沿着此路线前进,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走向了形而上学,主要体现在对逻各斯的深层分析之后,问题研究的重心已经转向了“逻各斯”背后的人和神,人的伦理生活和社会生活纳入了哲学的研究视野。巴门尼德用逻辑的思维方式给予原始质朴哲学以前进的内部动力,但是这时的哲学仍然在“自然”的范围,后来的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等也涉及到人的问题,但是均未从根本上发现人的主体性。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认为苏格拉底第一次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他的意思是说,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开始将眼光从自然界转向了人的道德世界。然而实际上普罗泰戈拉在苏格拉底之前就这样做了。[1]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在这里尺度、逻各斯通过人来建立,这对于追求本体的古希腊哲学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同的声音,一个崭新的思维向度-主体纳入到了哲学研究的视野中来,万物依据人的逻各斯而存在或非存在,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同时它也是古希腊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的崭新形态。虽然人的主体意识有了一定的觉醒但是这仍然不是主体能动性的觉醒,而是感性方面的理解,人仍然是形而下的存在。


  苏格拉底的“思维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孕育了人的主体性思想,他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标准,苏格拉底引用镌刻在德尔菲神庙门前的名言来号召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使哲学的研究视角转向了人,苏格拉底将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承认了人的力量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认识的途径、认识的可靠性的条件等问题的研究。因此,主体性思想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获得萌芽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对理念论进行了批判之后将哲学理解为一切科学的汇总,并将其分为理论科学、实践科学以及艺术三部分,形而上学则存在于理论科学的体系之内,他认为人的认识是经过经验(一般知识)、技术(普遍知识)、理论最终到达知道的智慧(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并建立了以实体为核心的关于“存在的存在”本体论哲学,他的形而上学研究对象是存在本身即“存在的存在”,这种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得以高纯度的发展,他试图建立一个远离尘嚣的“本体”世界。但深入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进行剖析,我们会发现其内部结构中对主体性的关注。亚里士多德提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前两个命题表现出亚里士多德力图通过人的形而上追求来建立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的鸿沟,同时也为知识论提供了根基。第三个命题“人是政治动物”则将至高无上的形而上追求给予了现实的根基,“人是政治的动物”强调了人对社会整体的依存性。这一点也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研究找到了本源性的证据。“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即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使用人类自己制造的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动,亦即生产劳动,更广泛一点讲,即人的实践活动。”


  古希腊时期的形而上学发展路线是在理性提纯至最高点的本体论或存在论哲学,其中主体性思维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主体性蕴含在实体和属性的关系之中,主体性思想在古希腊时期仍处于潜在和萌芽阶段。而到了近现代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形而上学的发展脉络发生了颠覆性的翻转,意识论的形而上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主体性思维开始走进了形而上学研究的视野中来。


  作者:郭晓君

  第5篇:趣谈古希腊哲学之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人所共知,勾股定理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他的一套哲学理论是欧洲后来神学基础,也是希腊第一个公开宣称自己是神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下面将一一论述。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萨摩岛,他的富商父亲送他到埃及巴比伦学习数学,又到雅典学习过音乐和诗歌,他拜访了泰勒斯,也曾师从于他,但是他依然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兴趣。毕达哥拉斯在雅典不光拜见了当时的社会名流,也平生第一次见识到了宗教的力量,当时大部分雅典人都信奉奥尔弗斯教,这个教的主神是酒神巴库斯,其来源是希腊民族的原始信仰,最初是崇尚沉醉的快乐,但是后来由于受到新宗教的冲击,逐渐转向禁欲,毕达哥拉斯没见过这场面,当场就被镇住了,于是决定自己也创个教玩玩,所以他就开始了今后的教主生涯,自命为神,到处传教。


  下面摘录一些毕达哥拉斯教派的戒律:


  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3.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


  4.当你脱下睡衣的时候,要把它卷起,把身上的印迹抹平。


  ……


  这些戒律在今天看来,有些莫名其妙,有些还自相矛盾,但这些就是毕达哥拉斯所下达的神谕,不容违抗,也不容质疑,否则就会遭到神的惩罚,这些几近荒谬的教义自然有人无法忍受,就想反叛,反叛的下场很惨,最著名的两个倒霉蛋就是梅达彭提翁和希巴索斯,他们两个违反戒律在出远门坐船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些教徒就说他们受到了神的惩罚,神震怒了。最后并没有查清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不过我可以大胆的推论,很有可能就是那帮狂热的教徒干的,为了捍卫自己主神的尊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教派的极端性。


  毕达哥拉斯所创造教派,男女都可以参加,财产共有,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必须懂数学,数学不好,免谈,因为他认为纯粹的数学可以使人获得心灵的愉悦,就像酒神巴库斯带给人们的一样,是通往理性的唯一道路,他更是说过,不懂数学的人,不配研究哲学,他的这一理论深深地影响了苏格拉底及其弟子。


  下面来说说他的灵魂不朽论,他的灵魂不朽论深深地影响了苏格拉底和基督教神学,首先他说,灵魂是个不朽的东西,它可以转变成别种生物;其次,凡是存在的事物,都要在某种循环里再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新的;一切生来具有生命的东西都应该认为是亲属。这就像是圆周率一样,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引述一段伯奈特的观点来说明毕达哥拉斯的轮回理论,他总结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异乡人,身体就是灵魂的坟墓,然而我们决不可以自杀以求逃避;因为我们是上帝的所有物,上帝是我们的牧人,没有他的命令我们就没权利逃避。在现世生活里有三种人,正像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的也有三种人一样。那些来做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高一等的是那些来竞赛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因此,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唯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学家,才真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这恰恰很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他说:世界上有人,有神,也有毕达哥拉斯这样的生物,他把自己置于人神之间,目的是通过净化的力量使自己得到提升,达到与神同在的目的,毕达哥拉斯心中的神是完美的,美好的,纯粹静观的,深深地影响了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也被基督教部分吸收。


  但是有一个人非常不赞同他的观点,这个人叫色诺芬尼,他编了个故事来讽刺毕达哥拉斯,他说啊,毕达哥拉斯有一天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打狗,那狗叫得十分凄惨,毕达哥拉斯就制止他说,不要再打了,这只狗的前世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一听它的叫声就知道,那个人就笑了,说是吗,拿出证据,毕达哥拉斯哑口无言,继而色诺芬尼说了这样一句话,任何我们从神明那里得到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即使有人现在说出貌似很有道理的话,那也是无用的,除了猜测没有任何东西,我认为这句话评价十分到位,用来评价佛教也很恰当,毕达哥拉斯创造的教派和佛教是很类似的。


  他是西方第一个提出完整轮回体系的人,他显然受到过希腊原始宗教、奥尔弗斯教的影响,奥尔弗斯教有地狱,有轮回,但还是比较原始,不成体系,神秘色彩浓郁,毕达哥拉斯把这个体系规范化、体系化了,提出了生之巨轮的概念,第一次把自己放在人神之间,兼具人性和神性,这就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他又规范了轮回的完整流程,这个流程,和佛教的轮回体系十分类似,关于这一点,学术界仍存在着怪论,不过,我要说的是,他对一神教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子远

  第5篇:浅析古希腊哲学中的数学因素


  毋庸置疑,现代科技的源头在古希腊,更准确地说是存在于古希腊的哲学和数学之中。翻开古希腊的历史,不难发现:古希腊的数学家就是哲学家。从泰利斯、毕达哥拉斯派到芝诺、麦加拉派,再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无一不重视数学,数学不仅是他们追求真知的内容,还是他们的哲学主题,或是他们的哲学思维工具。因为数学对象的参与,古希腊哲学有了全新的突破与飞跃;因为数学知识的渗入,古希腊的哲学有了科学与理性的内涵;因为数学方法的结盟,古希腊哲学有了独特的逻辑与雄辩的口舌。


  一、毕达哥拉斯派创立的数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研究对象转移的中介


  大家都知道,毕达哥拉斯之前的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都以具体的自然实物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被公认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泰利斯的“水本原说”就是早期这类自然哲学的开山之说。这种哲学完全是从经验观察的事实出发来寻求对世界万物的合理解释,探讨的焦点集中在对自然的本原与万物的关系上,具有浓厚的朴素性与原始性。故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用研究自然作标志的“自然学(physics)”属于哲学的早期阶段或初级形态,只有研究“在/是”和它本身(beingasbeing)的学问才称得上是“第一哲学”。


  据考证,“毕达哥拉斯是最早从事于数学研究的人”,也是第一个使用“爱智慧”即“哲学”这个词的人。他的所谓哲学就是指对数的本性的把握。亚里士多德指出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的原理就是所有的事物的原理。因为在这些原理中数目在本性上是最先的,……——这样几乎所有其他事物的整个本性,似乎都是按照数来塑造的,而数是乎是整个自然中的第一位的东西,他们设想数的元素就是所有事物的元素,而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音阶和数目”。“这些思想家认为数是本原,既作为事物的质料,也形成它们的变形和它们的永久状态,并且主张数的元素是偶数和奇数,而它们中后者是限定的,前者是不限定的;‘一’贯串于这两者(因为它既是偶数又是奇数),而数是从‘一’引出来的,还有,正如已经说过的,整个天就是数。”从这可知,毕达哥拉斯派的数哲学主张:数目在存在和可认知性上都先于整体自然和万物,是构成事物的质料,它能生成实际的自然物;并将一切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变化归结为三类数的规定性:其一是数学比例关系,它决定了事物构造以及事物之间的和谐,并将之与永生的灵魂联系起来,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从和谐的音乐中发现数的原理就是毕达哥拉斯派最天才的发现,他第一次把事物的性质归结为数量关系,发现了用严密的数量关系可以确切规定事物及其性质和运动。其二,是数学中的对立关系,如偶数和奇数、“一”和多等。这一思想已具有了朴素的对立统一思想,标志着“有”、“无”问题已开始提升为哲学的主要论题。其三,毕达哥拉斯派将从1到10这十个自然数定为认识自然与伦理世界的基本准则。如:1是点、2是线、3代表“面”和“全”、4代表“体”和“正义”、5代表“婚姻”、10代表“完满”。这一规定为解释宇宙、自然和人事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启发。


  据上述分析可知,毕达哥拉斯派把“数”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使人类的认识第一次触及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开创了用非感性的数的概念来描述整个世界规律的先河,显示了人类早期文化与智慧的原创特色,推动着古希腊哲学转而开始崇尚理性。故恩格斯这样赞叹毕达哥拉斯派:“数服从于一定的规律,同样宇宙也是如此。于是宇宙的规律性第一次被说出来了。”


  但是,毕达哥拉斯派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研究的对象仍然是自然,只是他们是把非感性的“数”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因此亚里士多德说:“毕达哥拉斯派处理本原和元素问题不同于那些自然哲学家(原因是他们从非感性事物找到本原,…)然而,他们的讨论和研究全都是关于自然界的。……与那些自然哲学家是一致的,即存在恰好是所有可以感知的,并且由所谓的‘天’所包含的那些事物。但是,他们提出的原因和本原,正如我们所说过的,是能够也应用于更遥远的一类存在,而且的确比起对于自然的理论来,它们更适于存在。”这就是说毕达哥拉斯派所创立的“数哲学”是位于“自然哲学”与“第一哲学”之间的中介。


  二、芝诺的数理悖论开创了哲学的辩证逻辑思维之路


  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和忠实的义子,其最大的功绩是在哲学上首次用数理悖论反诘对立的观点,从而从反面为其老师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辩护。所谓悖论,就是存在于思维中的结构性矛盾;它意味着对一个命题的肯定表述的同时又是对它的否定表述。芝诺的悖论涉及到运动学、认识论、数学和逻辑学问题,它的特点是:从对方所假定的前提出发,推论出两个自相矛盾结论来驳斥对方。故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将芝诺的这种辩护策略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芝诺悖论是以古希腊人对运动等的常识为基础,以数学语言为工具而展开的逻辑思辨性诘难,属数理逻辑。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二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龟的悖论、“飞矢不动”、“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的悖论。


  这四个悖论都关系到宇宙时空无限性与有限性矛盾,但它们都涉及到数理的推论,特别是第四个悖论,纯属数字游戏,其余三个则可以用无穷收敛数列表示。如“二分法”表示的是1、1/2、1/4、1/8、1/2n……(n是趋向于无穷大)的数列。可以说其中有的悖论直至今天仍是数学分析中十分棘手的难题。这些悖论都是在人们的运动常识中鲜明地揭示出连续与间断、无限与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并体现了一种执著的理性精神;悖论中,芝诺对时空无限可分割性的片面强调激起了各种哲学思想的论战,深化了哲学与数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了辩证思维的基本骨架。从此时起,古希腊人关于运动与时空的思维才进入本质并理性地清晰与严谨起来,使人类的理性认识与智力进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动。芝诺悖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用逻辑思维来理解现实的运动和矛盾,并以其逻辑上、数学上特有的理论魅力引导着古希腊哲学家走上了理性的逻辑思维之路去寻求真理,如后来的苏格拉底同人对话的方法就来源于此。因此,亚里士多德称芝诺为“辩证法的发明者”。


  三、柏拉图数学型相论的创立。形成了古希腊哲学中归纳与演绎的雏形


  “柏拉图认为数学是一切知识的最高形式。他的影响曾对那样一种广泛传播的见解起了很大的作用,那种见解认为,知识必须具有数学形式,否则就根本不是知识。”据说,在其创办的学园的门楣上就刻有“不懂几何者莫入门”警告,接替他学园事业的侄子甚至企图用几何学取代哲学。他的著名的“四线段喻”、“洞穴之喻”等无一不是用几何图形来表述他深邃的哲学思想,他认为“神永远按几何规律办事”,数学是构造世界的基石。


  但是与毕达哥拉斯派不同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或“型相”,其“理念学说是一种能够解释数学真理的显然综合性质的企图”。他认为理念是数,但它和数学的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理念数是与具体的感性事物相分离而独立的存在,是抽象的、永恒的。他认为数学的数与之相比是低级的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即数学是“把灵魂拖着离开变化世界进入实在世界”的阶梯。因为数学数研究的数量和形状须借助于可感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仍保留着感性色彩,心灵利用这些肖像才能洞见型相。因此,他坚信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概念组成的永恒不变的先在的理念型相。在《斐多篇》中,柏拉图就这样说过:“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比如,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只能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型相;——。”这就是说,可感事物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他分有并摹仿了存在理念。理念被认为是既可与观察实在的事物相比拟,同时它又高出于对实在事物的观察,并在逻辑上具有先在性。所以“相”成为了柏拉图哲学的主要对象,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开始自觉地从特殊中求普遍、从个别中求共性的认识上的飞跃,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为了确立“相”,他开始系统地研究辩难中应遵循的逻辑方法,这是他对哲学的又一大贡献,同时这些方法也对几何学的逻辑问题透露了一种深刻的卓见。柏拉图强调数学的抽象性,他在辩证法中发展了“划分”和“假设一演绎”的方法,即从一些大家公认或假定的型相的存在出发,无须感性事物的帮助,就可以进行理性的逻辑推论。他的从假定的东西上升到最高的相,又从最高的相下降到最低的相的方法已形成了归纳和演绎的雏形。但是他把整个归纳仅视为“从相到相而止于相”的纯思维活动,其逻辑出发点是在数学思维中自然形成的,但片面地强调了认识对象更为本质的方面,从而忽视了经验是思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批判。


  在《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中,柏拉图对所列举的“通种”(gene/genus)(“是者”与“非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等)所进行的普遍概念表述和逻辑分析,不但打破了爱利亚派在“是者”和“非是者”、“动”和“静”、“一”和“多”之间设置的悖论,而且使这些基本哲学概念融会贯通,对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一,它强调把抽象概念作为认识和思维的起点,柏拉图哲学中的数不是数学中的数,而是抽象的理念数,从而第一个提出概念独立和概念思维的思想;第二,提出了确立概念的方法:分类、划分和下定义的逻辑方法;第三,采用了归纳+演绎的逻辑理论化体系”,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用更严谨的逻辑方法证明了辩证思维,也证明了辩证法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探求真理是极有必要的。


  四、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成熟了古希腊数哲学思想和逻辑思维


  亚里士多德虽然在他的《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第十三卷中批判前人的数哲学思想,尤其是柏拉图理念数论的观点;但是他认为数学对象在定义方面先于可感觉的事物,而且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分离地存在。由此可见,在亚氏看来,数学的抽象概念是人们逻辑思维的起点,具有先在性、限定性,在这一点上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他在对毕达哥拉斯派和柏拉图等人的数哲学的批判中形成了自己的数哲学思想:数学是理论科学、是研究数量的科学,数学对象是抽象存在的,数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属性。这一思想为此后两千多年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所沿袭。


  亚氏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把第一哲学的对象确定为“是者”,成功地把形式逻辑和哲学史结合起来,用“是者”概括了诸如“本原”、“存在”、“本质”、“一与多”、“是与不是”、“不变与变”、“善”、“真理”等研究对象。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学是他的本体论哲学的方法和灵魂。


  对于数学是不是亚氏逻辑的起源,学术界存在着争议,有的认为起源于自然语言逻辑系统,有的认为起源于数学语言。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的形成是时代智慧的产物,饱受同时期各种知识体系的影响,作为当时古希腊最高科学成就的数学自然是影响最大的。亚里士多德自己也这样认为,一切科学都是证明科学,而证明科学的最高成就是几何学。虽然有人以欧几里德的公理化几何体系的成就在其之后便一口否定数学方法在亚氏逻辑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忘了古希腊的各种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发展到亚氏时期,各种思维观念已汇集,当时只是缺欠一个使之系统化的人。正如数学史论家M.克莱因所说:“希腊人在搞出正确的数学推理规律时就已奠定了逻辑思维的基础,但要等到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学者才能把这些规律典范代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外,现在著名的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认真鉴定亚氏的三段论的标准形式为:


  如果A表述所有的B,


  并且B表述所有的C,


  那么A表述所有的C。


  很显然,三段论就是代数公式的抽象形式结构的翻版。而且之后在自然科学领域,这一方法也只在数学王国里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由此可知,数学是亚氏第一哲学逻辑思维的基础。


  由于这一逻辑方法的创立以及亚氏对“是者”的逻辑分析,标志着古希腊哲学思维实现了大的突破:辩证法从对话发展到严谨的演绎推理。它使哲学不但第一次有了“是者”这样一个统一的对象,更主要的是使哲学第一次从数学和逻辑运演的角度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性研究,从而给世界以一种定量的、精确的、逻辑的描述方法,标志着理性思维的真正形成;同时这一思维的形成,使人们认识到自然是有规律的并能为人们所认识的,从而促使人们更为积极地在从事这种理性研究。由此,哲学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切科学的总汇,成为现代科技的理性源头。


  可见,数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追求的真理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哲学思维的语言与工具。当然,哲学也影响和指导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就源于毕达哥拉斯派以数为基础的宇宙模型和数是可公度比的发现;芝诺关于运动的悖论则是数学“极限”概念的萌芽;亚氏第一哲学中形式逻辑思维体系的建立则指导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编撰……故赵敦华先生说“希腊哲学的样板是欧几里德几何学”;另有人则把古希腊的哲学家称为有哲学思想的几何学家。综上所述,古希腊的哲学与数学是一对忠实的盟友,数学给予哲学以科学与理性,哲学则给予数学以冷静与睿智。因此,要真正解读古希腊哲学思想中的智慧,研究其中的数学因子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曹玉娟

上一篇:国外汉学研究重镇
下一篇:老庄哲学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