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中国应采取

 一、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一)信息披露的格式化

  会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相关信息,而表达信息的工具或信息的载体是会计报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报信息,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报告的项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其信息供给量十分有限,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被“省略”掉,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反映。这种格式化会计报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第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项目都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所揭示的信息都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

  第二,被纳入会计报表的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非货币化或非数量化信息则无法反映。

  第三,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固定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法,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目前会计要素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如企业商誉、人力资源价值、绿色资产等,由于缺乏合适的会计规范,从而使这些价值无法确认,致使企业堆积大量隐形资产。

  据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资料统计,徽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485.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但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只有143.87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资产额最高的范尼梅公司资产总额(3510多亿美元)的1/25,按照表列数据,微软根本无法列入大型公司的行列。信息披露格式化的局限性可见一斑。

  (二)信息披露的滞后性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会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60天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也会变成无用的信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切追求高速、高效,财务会计报告的滞后性必将成为它的“致命”缺陷,巴林银行的破产也可见其影子。其次,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人员具体操作的,在会计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观的估计、判断在所难免,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业务水平等原因可能会对类似的经济业务作出有差异的估计、判断,而且对信息加工耗费时间,降低了及时性,再加上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三)信息披露的历史性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会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以小搏大”,蕴含着无穷机会与风险,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以提供历史信息为主,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恰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

  (四)信息披露的人为性

  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六大会计要素按国际惯例进行了更科学的重新定义,加强了会计要素确认的科学合理性,防止企业利用会计制度的疏漏,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但在会计核算所采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许多会计方法都带有人为因素,如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项目的潜在损失进行合理估计,计提必要的损失准备和减值准备等。这些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执行稳健性原则,消化风险,提高财务报告披露的质量。但由于会计制度给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留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致使信息披露的人为性无法克服。同时,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还受财会人员的学识、经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差异的制约,使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差错,如有舞弊行为,信息披露将会严重失真。

  此外,还有会计信息披露者方面的原因: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合理估计和判断能力较差,影响了会计判断的合理性;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方法,采用违规甚至违法的方式,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和虚减;CPA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审计的有效性。

  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一)采用多层次的“彩色”报告模式

  所谓多层次“彩色”报告模式就是将财务报告的内容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并依此灵活报告会计信息的一种披露体系。这一“多彩”的报告体系的具体思路为:

  第一层次,即核心层包括所有符合确认标准的信息(即同时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等的特征)。

  第二层次,报告那些目前不能可靠计量,但符合其他所有确认标准的信息,如研究与开发费用等的支出,这些支出可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这种未来经济利益的价值很难确定。

  第三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顾客满意程度,这种满意程度也有助于未来收益,它如与特定商标有关联时,可能满足资产的确认标准。

  第四层次,报告那些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特征,但不符合报表要素定义的信息,比如公司进行的风险经营。有关风险计量与分析,无论对公司还是外部信息相关者来说都是相关的。一方面可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描述信息的特点。


  第五层次,报告那些符合相关性的事项,如部分知识资本(譬如人力资源价值和员工培训价值)等。这些资本价值一般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为公司员工并不为公司所控制,而且,这些价值的估计有很高的主观性,通常不符合可靠性特征,但有助于帮助投资者作出有效的决策和充分实现资本的保全。

  (二)增加会计报表表外揭示内容,鼓励披露更广阔的信息

  财务报告原则要求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为此,财务会计报告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而且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而且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信息。法定会计报表囿于其固定的格式、项目及填列方法,难以满足用户决策所需的信息,这就需要大量增加表外揭示内容予以弥补。根据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附注的增长速度则达7.5%。可见表外揭示信息已是大势所趋。在按质按量完成法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外,可考虑增加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主要可包括:

  (1)编制增值表。为社会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和做出其他贡献,是企业目标之一。编制增值表是为了向公众表达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这种价值观念。企业存在不但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国家增加了税收收入,还让各类投资者得到了回报。

  (2)对改善生态环境信息的揭示。随着社会公众和企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企业揭示其在对环保支出方面的信息逐渐成为趋势,有利于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形象。主要应包括:企业对“三废”处理投入的人、财、物;企业在绿化、净化空气等方面的工作及其成就;企业在降低能耗,减少不可再生资源耗用等方面的成绩;企业对社会性环境治理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

  (3)对员工情况的揭示。企业的持续成功也要依赖于员工的贡献。因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等方面情况予以揭示是必要的。对员工情况揭示的内容包括企业对职工的培训、职工福利提高、劳动条件改善以及企业职工的有关情况等。

  (三)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倘若无法满足及时性,即使相关的信息也会变得不相关。一些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加速涌现,使得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周期过长,已经不能够及时地捕捉和传递重要发展信息。为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一方面缩短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缩短上市公司年报的报送时间,尽可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采用季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地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年度财务报告等;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并存的形式。在不断提升定期报告质量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审计的报告存储于因特网上,信息用户随时都可以联机上网,直接进入企业报告子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我国上千万的会计队伍中,会计人员素质低是一个不争事实。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保证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条件,正确运用职业判断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应当强化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深刻理解企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实质精神,克服重视专业实务培训,轻视会计理论的,使其知所以然,以减少会计政策运用差错带来的影响。同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自律约束会计人员行为、动机,减少会计行为失范,减少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带来的信息披露失真。

  (五)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披露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要求,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1)加强会计法规、会计规范的建设,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并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2)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再监督工作,对违规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巨额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并在媒体上进行公告;同时逐步理顺委托关系,改变由企业直接委托的方式,由信息使用人对事务所进行委托并支付费用,使事务所摆脱被审单位的影响,自主执业。

  (3)企业内部要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障系统,从法人代表、内审人员到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担负起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责任。 
  
 


陆竞红 

上一篇:谈谈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下一篇:关于贯彻实施《内部会计制度规范》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