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六要素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

  一、前言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创新,要求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規划的重要研究项目,“六要素”教学改革将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互动和发展。


  在职业学校中,普遍面临着如何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如何实现教学中人的主体性发展等诸多问题。笔者尝试以“六要素”教学改革思想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核心,具体应用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期望寻找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主体的发展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方向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跨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能强。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系统学习网络理论方面普遍表现为:学习兴趣低;不能长期坚持学习行为;不能将知识串接起来。理论学习的低效率又影响到实操技能的学习,在实操中表现有:严重依赖操作步骤指引;难以独立完成复杂实验;当实操条件发生改变时不知所措。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有效性、教学主体性发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六要素教学模式,以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三、六要素教学概述


  图1六要素教学即由“知识、能力、情意”三种教学思维方式和“主动、互动、能动”三种教学行为方式,六个要素构成的教学模式。其中,“知识、能力、情意”三要素主要阐述教师上课“教什么”的问题;而“主动、互动、能动”则阐述了教师应该“怎样教”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旦谈到教学内容就会马上联想到“知识、能力、情意”,相当于形成了内在的思维模式,而该模式与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相契合。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中,教师一谈起教学行为方式就立即联想到“主动、互动、能动”三要素,这种内在思维模式契合了新课程改革中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等理念。


  四、教学探索


  教学中首先关注的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目标至少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六要素”教学模式中,“知识、能力、情意”三个要素与之相对应,组成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活动要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首先要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积累与提升,知识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其次要促进学生的课程相关能力的形成与增长,包括完成普通活动的必备一般能力和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特殊能力。再次,要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专业态度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生命体验。


  1.使用建构主义学习方法达成知识维度目标


  知识是教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性内容。“能力”和“情意”两个维度是在“知识”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铸就的,因此,它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知识目标的设定应能够满足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参照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差异,知识目标要有一定的差异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应当考虑到知识的结构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将部分旧知识设定为目标的一部分。对于不同的知识分类,应当明确其掌握的程度。在课程知识目标的设定中,尽量遵守上述要求和标准。


  根据以上原则,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局域网构建》课程“制作双绞线”一课中,知识目标设定如下:


  ●说出双绞线有几条线芯,分别是什么颜色;


  ●说出EIA/TIA568A和EIA/TIA568B两种标准的线序;


  ●解释说明为什么线芯要两两缠绕;


  ●举例说明可用于家庭网络布线的双绞线类型;


  ●解释说明双绞线制作流程及要求;


  ●如果要用双绞线实现两台电脑直连,应当如何制作双绞线,请解释说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在知识目标的达成上,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问题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仿真性探索情景,辅以生动具体的语言,让学生有处于问题情境之中的临场感,从而学生在协作和交流中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完成知识目标维度的学习。


  例如,在“制作双绞线”一课中,采用以下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带领学生参观计算机机房双绞线布线设施;


  ●播放双绞线应用相关视频;


  ●发布制作双绞线任务;


  ●由学生扮演验收方,验收双绞线;


  ●由学生扮演提问者,咨询双绞线知识。


  2.利用项目教学法达成能力维度目标


  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还要同时关注学习者能力的成长。一般来讲,教学过程应当关注学习者完成所有任务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如观察记忆力、想象思维力、协调沟通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对具体某一学科的特殊专业能力,如网络课程的布线能力、配置网络设备能力、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线索,选定具有驱动性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制定计划,收集和整理开展项目所需各种资源,在工作环境中与同学、教师、专家协作开展项目工作,完成最终的任务并进行总结性报告。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是项目的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利用或创建合适情景,将学生带入到现实工作场景中,并与同学、老师、专业人士交流,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借助项目环境获取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而达成能力维度目标。


  例如,在“搭建家庭无线网络”一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计课程,将课程与部分学生家庭需要搭建无线网络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根据合作学习需要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项目,并将总任务分为如下几个子项目:


  ●家庭无线网络需求分析;


  ●家庭无线网络设计;


  ●器材和设备的选购;


  ●網络布线;


  ●设备配置;


  ●网络测试;


  ●总结报告;


  ●检查评估。


  根据项目教学模式,各组学生以具体在某同学家搭建家庭无线网络为项目任务,充分发挥“做中学”与“学中做”的特质,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而发展自己的能力。


  3.利用情景学习理论达成情意维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一样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灵活采用主动、互动、能动的教学行为方式。但是与知识、能力目标维度相比,情意目标维度具有渗透性、渐进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很难在每一个教学活动环节都能体现出来,并且它的评价方式也有所不同,难以量化评价。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概念性维度方面,学习者的活动和感知具有更重要的知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具有更高的教学有效性。将教学内容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景联系起来,选择真实性的问题,搭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解决情境性问题。教师像相关专家一样,不仅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料库,并且在必要时展示解决类似问题的范式,指导学生在探索中解决问题。作为问题情境的“合法的边缘参与者”,学生在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过程中,其情感中的默会知识与社会与物理情景互动,从而其情意得到渐进性的增长。


  例如,在搭建小型办公网络一课中,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要求每组同学根据“小型办公网络”的需求分析结果,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搭建小型办公网络,完成实际任务。课程设定目标维度如下:


  ●能感受计算机网络在办公中的积极作用;


  ●知道办公网络应避免那些伤害;


  ●养成爱护网络设备、自觉遵守计算机机房管理条例。


  具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计算机网络机房环境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创建问题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中一般通过鼓励、赞赏、关注等方式来实现情意目标,并通过观察法、谈话法等方式来完成对情意目标维度的评价。


  总之,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整体,是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具体某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教学思维方式上有特别的侧重点,同时采用的教学行为方式亦有所取舍。


  五、总结反思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六要素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总结如下:


  ●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增强,部分学生养成反思习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倾向于关注社会与物理环境下实际应用的计算机网络,具有一定的网络设计和搭建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鼓励、锻炼和提升,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产生浓厚兴趣;


  ●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个主体——教师,教学六要素成为内化的思维模式,同时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性角色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考虑到中职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水平因素,笔者更侧重于教学思维方式的思考和探索。而在教学行为方式的尝试则处于相对较弱水平,对于发挥学生“能动”水平、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今后应当注意和加强。


  作者:陈伟华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思考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