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很难见到中国中型企业的身影,他们很难去接触客户,他们是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销售,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全球的网络。”在10月17日于北京举行的“2016中关村全球创新论坛”上,德国著名管理学家、《隐形冠军》作者赫尔曼?西蒙如是说。
作为国家双创周系列活动和2016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的主题论坛之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创新?协同共享”,多名中外权威政商人士围绕中国双创和创新全球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剖析。
亟须实现全球资本
与创新资源共享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亮点众多,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园区和政策服务不断增强,各地创业企业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在新经济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双创背景下企业成长不同于传统方式,企业表现出非线性爆发式增长。“这迫切需要集成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双创企业健康发展,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实效,有力支撑和服务新经济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孟景伟也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主席在G20峰会开幕式上谈到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并提出积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如何激活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在全球范围开展创新合作,实现全球资本与创新资源共享融合,是我们今天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张志宏和孟景伟的“新课题”源自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正在呈现的快速增长趋势。据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侯云介绍,近5年来,中关村平均每年产生25家上市公司,新创办科技企业也逐年增加。201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创新企业的100强中,中关村企业占到一半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分享经济领军企业。近两年新产生了40余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高度活跃,目前活跃的2万多名天使投资人占到全国80%。中关村每年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案例及金额均占全国的1/3以上。
“开展创新,协同共享,加强全球科技合作是中关村20多年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始终秉承的发展理念。”侯云说。
中国企业如何借鉴德企的
成功之道
西蒙教授被评选为德语国家最具影响力的战略思考者,他此次演讲围绕“隐形冠军为什么如此成功?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等进行展开。
30年前,西蒙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隐形冠军”概念。他将“全球前三或所在大洲的第一名、收入少于50亿欧元,且不为大众熟知”的企业,称之为“隐形冠军”。他在演讲中表示,“全球化所取得的商业成功依靠的并不是大企业,而是像隐形冠军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创新能力和成本竞争力是隐形冠军成功的关键因素”。
西蒙教授回答了他眼中德国企业成长之道。“首先要有成为世界上最佳的宏大目标,第二步就是要有聚焦领域,第三步是要全球化,这是三个最重要的因素。”西蒙说,“当然我们还有创新、亲近客户这些因素,但这些是实现全球领先地位的方式而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随着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深入发展,有5个现象正在长期化: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低迷长期化;二是低利率乃至负利率长期化;三是通货紧缩长期化;四是债务长期化;五是去全球化。
李扬特别强调,未来全世界最主要的竞争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有效,能有效动员科技的力量并引领创新,这个国家未来就会领导这个世界。”李扬
中关村如何才能赶上硅谷?
“要成为硅谷那样的全球创新中心,中关村连接顶尖资源的能力还要极大加强。”在“2016中关村全球创新论坛”现场,资深的“中关村人”、盛景网联集团董事长彭志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彭志强说,中关村如何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必须首先对标硅谷。“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它的核心是能够连接全球最顶尖的创新资源,所谓这个连接就是走出去,请进来。”赫尔曼?西蒙
硅谷吸收创新资源的能力给彭志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彭志强告诉记者:硅谷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创业者。而这些创业者40%以上首次创业都不在硅谷。
彭志强强调,另一个方面来讲硅谷有全世界最好的风险投资和最好的投资人,他们愿意去看未来的趋势。“他们会从娃娃抓起,从天使做起。硅谷的基金都是长期基金,有一个中关村跟硅谷的数字对比,在硅谷每3块钱投到VC阶段,就有1块钱投到天使阶段;在中国是每30块钱投VC,只有1块钱投天使。”
“此外,硅谷还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化的能力、最强的营销能力,硅谷的创业者全球化思维很强。”基于此,在彭志强看来,硅谷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征是同时具备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虹吸效应就是把全世界最好的人才、技术、方法论,以及钱都吸进来。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有强大的溢出效应,硅谷的这些创业公司开到了全世界,他们的理念、思维、技术、产品传到了全世界。彭志强
彭志强表示,今天中关村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已经是相对领先,在全球创新中心来讲也有了一席之地,但要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高地,或者说中关村的视角如果想跟硅谷平起平坐的话,在全球资源的吸引引进方面,以及中关村资源向全国以及全球的溢出和输出方面,还需要极大地加强和提升,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作者:曹煦,本文来自《中关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