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行政效能提升探讨——以常州G高职院为例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常州G高职院为研究对象,围绕组织效能、成本效能、决策效能、执行效能、程序效能这五大指标对常州G高职院行政效能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高职院校行政效能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益启示。

第1章绪论

1.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说到效率,最初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是管理学。就如管理学家邓肯所说:“如果说人们把一个词与管理联系得最为紧密的话,那么这个词就是效率。”①有关行政效率的研究,始于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他将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并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尽可能高的效率②。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开始研究“行政效率”“如何提高政府绩效”,一系列理论应运而生。

要想定义效能,也得从效率的概念着手。效率原本是一个物理概念,表示投入产出比。后来,效率概念被主张科学管理运动的学者运用到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代表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到,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操作以及对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效率③。随后,公共管理学家深受启发并尝试将科学管理理论及方法运用到行政管理领域,以此提高行政效率。美国行政学家伦纳德·D·怀特表示,应该通过精简机构,减少协调工作的数量和难度来提高行政效率④。

随着研究的深入,行政效率的内涵得到丰富,“质”的特征愈加明显,“政府效能”的概念由此产生。西方发达国家习惯把政府效能称为“政府绩效”,认为政府绩效是政府生产和管理活动取得的业绩、成就和实际效果,并对政府绩效实施科学的评估①。上世纪80年代,西方掀起政府改革运动。受“新公共管理”改革模式的影响,各国开始重视政府绩效评估。这场运动主张以企业家精神改造传统的政府部门,倡导政府学习运用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来进行自身的财政收支评价,从而提高政府效能。其中,戴维·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认为,将企业讲究效率、追求质量、崇尚服务的经营理念运用到政府部门,对政府进行革新,激发其活力,从而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西方各国在进行行政改革时,都将提高政府效能作为改革的目标,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了探索、创新。这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无疑为我国政府行政效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3章常州G高职院行政效能现状调查

3.1常州G高职院概况

常州G高职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2010年被确认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8年入选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69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共开设43个专业。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余人,副高及以上230余人,博士80余人(含在读)。人事管理方面,学院持续完善人事管理体系,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由专任教师转岗而来,对所在岗位的职责标准理解上存在偏差;学院已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但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考核指标唯课时、唯工作量,激励作用发挥不足,目前在逐步改善中。教职工培训、学历提升方面,学院已出台各项鼓励政策,例如《常州G高职院攻读博士、硕士学位进修管理暂行办法》。然而,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政策不多。组织教职工赴境外研修,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交流切磋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教职工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学生培养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理解能力、吸收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学院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优质职教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推进产教融合①。通过在校授课与企业实训帮助学生更快理解知识、掌握技术,从而为社会培养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第5章提升高职院校行政效能的对策

5.1促进组织效能的提升

5.1.1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

要想提升组织效能,必须精简现有的机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组织形式为科层制。这虽然有利于学校政策的执行,但过于突出层级,缺少灵活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会使部分行政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与领导拉拢关系上,忽视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滨州职业学院以扁平化管理为目标,自主设置内设机构和岗位。重新修订各单位职责,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其做法,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适当减少组织内的管理层级,将业务相近、职能相似的部门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不仅能让基层工作人员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也能使各层级的职责划分更清晰,从而提升行政效能①。另外,学校应实现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有机联动,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系统,使各机构间协调运作,有效发挥各自职能,实现整个组织的高效运转。

另一方面,明确各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责。目前部门间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主要是由于部分职能重叠,遇到好处抢着上,遇到困难绕着走,只想揽功不想担责。因此,需要由学校的质量管理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组织教职工梳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再由质管办审核、汇总、公布。这样各部门能清楚知晓其他部门的职能,对于部分交叉业务,由部门负责人预先沟通,再进行任务分配,避免多头领导。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

5.2推进成本效能的优化升级

5.2.1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流程化、绩效化

要想提高成本效能,预算管理必须科学化、流程化、绩效化。财政部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应该以文件精神为指导,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要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全过程。二是,根据学校发展目标与年度工作计划,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同时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三是,对照预算及绩效目标严格执行。高校应加强预算执行和绩效跟踪的“双监控”机制,确保各项目按进度实施①。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对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执行规范性、预算是否要调整进行监控;另一方面要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绩效目标是否要调整进行监控。四是,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高校要压实资金使用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化对预算绩效的考核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行政效能问责相结合,与年底考核、职务晋升相挂钩,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2展望

总书记曾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可见,职业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常州G高职院的个案研究,旨在提出能够提升高职院校行政效能的对策,研究结果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由于本人研究能力和理论素养的局限,本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一方面,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有一所高职院校,研究结果是否普适于其他同类高职院校,有待检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行政效能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行政效能方面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行政效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网络)

上一篇:大学教育行政管理中执行力缺失的问题与建设策略论文
下一篇:分析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个性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