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摘 要:

关键词: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的课程,也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可以在观察实验的活动中获得直观、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如何很快把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获得较好的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实现“六大解放”,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所谓“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的眼镜,开阔眼界,使学生看清事物的真伪;解放大脑,打破固定的思绪模式,张开思想的翅膀,求真求实;解放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让学生充分动手进行实践,尝试其中的奥妙;解放嘴巴,让人人都能享受言论自由,使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去寻求真理;解放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解放空间,让学生飞进大社会、走进大自然去放眼世界,寻觅丰富的“食粮”。为了实现这“六大解放”,笔者认为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问题情境
  俗话说:“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观察、去思考,带着疑问去领略课文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要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课堂上唱“主角”,这样才能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淀粉的踪迹》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讲课前我们在每张课桌上放置两个小纸包,然后告诉学生,你们课桌上放的两包粉末,一包是淀粉,一包是滑石粉。可是老师忘了贴上标签,你们能把这两袋粉末区分开来吗?如果能区分的话,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这一问题情境迅速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也很快投入到下面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之中。再如:在教学《磁铁的游戏》一课时,我们可以把一粒小钢珠放入放入小口瓶当中,由于瓶口小,学生手伸不进去瓶内。我们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快速把小钢珠取出来。预习过课文的学生可能会说可以用条形磁铁“吸”出来。这时,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磁铁为什么能把小钢珠“吸”出来呢?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学习“磁铁的性质”这个内容了。
  第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必须提供丰富的材料,实验器材,安排足够的时间,设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其间,为他们提供动手、动脑、观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在兴趣及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并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探讨摆在面前的问题,有些问题会迎刃而解,而且印象会极其深刻。例如,在组织学习“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家庭进行自我调查,每人以一个月为标准,记录每个月的用电情况,分析浪费的情况,可节约的可能性,提出节约的办法,并如何在家里推广和实施节约用电的措施。第二个月,让学生配合家长把家庭灯具换成节能灯,进行节约用电尝试,看看节约了几度电。再让学生互相介绍节约用电的好办法,并推广开去,坚持下去。并将节约用电的好办法到亲戚朋友家去宣传,到社区中去宣传,让节约用电的好办法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对学生进行了勤俭节约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发电厂进行参观,使他们了解电的产生过程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珍惜发电工人艰辛劳动的朴素感情。
  第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讨论空间
  课堂讨论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是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学生引入探究的环境,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估,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启发,都主要靠讨论。小学生往往胆子比较小,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各抒己见、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让他们谈出自己的所观、所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我们可以介绍古代人“天圆地方”学说,让学生讨论这一学说的正误,并开展辩论。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在空间的形状,并用地球仪让学生说说地球的形状。由于,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很快就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在讨论时也就能大胆发言,课堂气氛也就会很活跃。
  第四,在研讨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学生们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求同”和“求异”的统一,辩证地对待“同”和“异”,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继而解决,把创新和创造作为目标,在以后学习中加以研究、消化。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笔者用录音放一些声音资料,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传递给我们的是什么信息,然后再让学生补充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特别的声音和所传递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科学课题,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第五,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结论进行发明创造
  教师要适当安排时间,把学生放飞到社会活动中去,使他们放眼世界,开拓思维,从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中获取灵感,根据精心选择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利用科学的结论进行发明创造,这样,不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训练,而且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热爱发明创造。
  总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努力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六大解放”,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使小学科学教学扎上灵动的翅膀。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渗透科学教育
下一篇:小学科学考试评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