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哲学社科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目标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潮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中国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科、理论话语体系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同时,高校也在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国际化。因此,正确地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内容和目标,对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认识方向上出现了偏差,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反面效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现象

 

  教育国际化的指标并不只是送出去了多少学生、招收了多少留学生、引进了多少种英语教材、开设了多少英语课程,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如何通过教育国际交流,去别人、影响别人,而不是被别人、被别人影响。有交流必然就有相互影响,但是如果在交流中没有了主体性,失去自己的东西,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那么交流的意义就没有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由于交流双方强弱地位不一样,往往出现彼此相互影响效果的不一样,这是正常的。所以,教育国际化看上去是一个平等交流的概念,但是争取对对方产生更大影响却一直贯穿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

 

  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对人、社会、国家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积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本来意义应该是促进和提高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它不是以一方的知识体系取代和覆盖另外一方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持续深入地交往来扩大交往双方的认识格局。通过国际化增强的是人们的文化自信,而不是文化自卑,促进的是文化相互欣赏,而不是文化相互贬损。此外,在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知识交往中,提高自身对外部世界和他国国情的认识、理解和解释能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拥有自己的一套成体系的对外部世界独特理解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建立在其与外部世界来往中的逐步积累,绝不是幻想和想象的产物。这套知识体系越接近世界的现实,而非偏见、想象、歧视,也就越有助于这个国家更好地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提升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也不可或缺。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哲学社科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并非如上述概念所呈现的那样,完全就是平等交往的状态。国际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内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属性等,都会渗透在国际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哲学社科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难以脱离一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冷战时期乃至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特色的哲学社科研究和教育借着国际化的名义,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输出,成为和平演变的工具,实为真正的学者所不齿。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内涵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大国。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要避免两种倾向。

 

  第一种认识倾向是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英语化、西方化,因而热衷于英语教学、用英语发表文章、不加鉴别地照搬别人的概念和理论,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得到国际承认,有国际影响力,要能国际对话,必须要用英语在英语学术界发表论著。历史上,以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是寄托在用别人的语言写作、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来实现的,实践经常证明,等到一个国家的学术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改用别人的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学术本身已经沦为别人的一部分了,因为连表达思想的载体——语言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本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进而言之,这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不是国际化,而是文化的一种自损行为。

 

  第二种认识倾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输出。这是一些西方国家擅长做的。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当然不能这样去做,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力于推进以我为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呢?

 

  首先,要有志在世界上逐步形成汉语作为学术表达语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共同体。

 

  可以设想,英国在1819世纪时,如果为了与当时法语的国际影响接轨,学术和外交都借助法语进行表达,就不可能有后来英语作为学术和外交语言的国际影响力。或者再进一步设想,如果英国的学术采用与法语接轨的方式,那么英国的崛起将会从文化方面大大巩固法语而不是英语的世界影响力。就此来说,孔子学院便是一项功在后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由此得到的启发是,我们不是要排斥现有的同外部世界的交流,而是同时要着力于构建汉语作为学术表达语言的国际期刊、出版、评估评价、合作研究、学会、荣誉奖项等机制。

 

  其次,加快构建自己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能否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并不是由是否得到了英语学术界或所谓的国际承认而决定的,关键是我们在各个领域要形成对自己的道路、制度、发展等经验的自洽的解释体系。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过于依赖英语学术概念来开展对自己的研究,一些学者担心如果不用西方的概念而用中国本土概念来研究和表达自己,外国人会听不懂,容易自说自话,闭门造车。

 

  必须要改变这一主观认识,否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很可能会越走越偏。我们反过来想一想,现在国内学术界流行的外来理论和概念,哪一个不是早期的海外留学人员带回国内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我们应从自己的道路、制度、发展经验中提炼出越来越多标识性的理论和概念,融入到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教材和教学之中,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完全有可能成为传播汉语学术标识性概念的主力。等这些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形成一定影响力之后,就不存在别人听不懂的现象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一味地用从西方传播来的概念和理论教授来华留学生,那就很难达到传播自己东西的目的。一些来华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已经意识到,在中国大学里学到的基本是来自西方世界的概念和理论,那么他们会想,既然来中国学的是英美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那为什么不去英美留学,何必留在中国呢?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要注重打造和传播自己的标识性概念。

 

  “一带一路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国际化的机遇

 

  在国际化过程中努力推动自己的东西走出去,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如何让自己的东西走出去,是一门学问。通过国际化来提高我们自己对世界和其他国家问题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从而在对别人的合理解释及合理化建议中,促进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走向世界。

 

  哲学社会科学要为自己的国家咨政育人,也可以为别国提供咨政育人的功能。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有一套独到、深刻、有用的解释体系,在中为洋用的过程中才易被人接受。为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关键还在于要逐步积累和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简单地说,目前用汉语储存的人类知识,要远少于用英语储存的人类知识。一个只会英语的外国学生,基本上可以不需要阅读汉语记载的中国知识,只需阅读英语记载的中国知识,就可以写一篇研究中国的硕士论文。但一个外国学生,利用汉语记载的有关巴西、哈萨克斯坦或尼日利亚的知识,大概是写不出一篇研究巴西、哈萨克斯坦或尼日利亚的本科论文的。

 

  知不足而后勇。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以我为主,而不能戴着西方知识体系的眼镜去认识世界,这个国际化是在掌握和吸纳客观平衡的外部世界知识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提高我们整个民族对世界的全新理解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睁大眼睛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一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对世界上大片地区的认识和知识储备原来如此浅薄,只有去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地区,才会对这些地区的事务有发言权,才能让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顺利走出去。

 

  当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知识体系时,才能为世界生产更为博大、先进的文化。

 

  作者:苏长和 来源:神州学人 20171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
下一篇:道家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