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物理学史运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共5篇)

  

第1篇:物理教材中物理学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引言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物理学史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并通过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形式运用于教学中,尤其是文本形式的物理学史资源,其本身作为科学史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伪科学史现象,影响着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对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学史资源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在课外开发和利用物理学史资源的途径和策略,给一线物理教师一些启示,从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


  二.物理教材中开发


  1.开发利用物理学史资源的意义


  (1)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培养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同时承担着开发课程资源的责任。当前的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更多的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缺乏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其本身科学史素养并不乐观,在教学中倾向于借鉴互联网已有资源和材料,并未进行仔细考证和资源开发,这也导致了伪科学史教学的出现。教师对物理学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减轻自身的教学负担。


  (2)科学与社会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当前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理科教学中尤为突出。丹麦学者伊列雷斯(KnudIlleris)的调查表明,虽然科学技术课程带来了社会地位较高、薪水较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大多数青年人选择了诸如人文、社会、教育和人际交往等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来构建一种在学术内容和身份认同之间的互动。将物理学史资源融入物理教学中,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课外自行查阅史料资源,重走科学家探索之路,感受科学教育中的人文魅力,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陶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物理的热爱。


  (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开发物理学史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外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史料,观看影视资源,主动获取物理学史知识并进行考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进行学习汇报展示,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的案例分析


  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外开发和利用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学史资源。


  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以物理学史为线索呈现与相对论有关的知识点,包括“相对论的诞生”、“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以及“广义相对论简介”四节内容,详细介绍了相对论自诞生至完善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理论,第二节和第四节分别设置“科学足迹”和“科学漫步”栏目,在运用物理学史文本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涉及天文、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简单的阅读便能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但这种学习往往是浮于表面的,而不是全面而深入的,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2.开发过的“爱因斯坦与相对论”教学设计


  (1)精选物理学史文本资源


  作为科学史的一部分,物理学史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学科体系并孕育出丰富的文献资源。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中寻找适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的书籍,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所以需要教师精心研读各类物理学史文献资源,从中挑选出在内容、表达、思想等方面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本。本文选择四种不同类型的物理学史文本作为参考:国外物理教材《IntroductoryCollegePhysics》、科普类读物《邮票上的物理学史》、我国物理学史教材《简明物理学史》以及国外物理学史教材《物理学史》中有关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部分。


  (2)设计课外阅读主题学习活动


  以“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为主题,设计以阅读为主要形式读书汇报学习活动。教师向学生提供四篇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并给学生提出三维阅读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达到教学设计的目标。例如:在知识与技能层面,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了解相对论诞生的历史背景、知道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知道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论、介绍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在过程与方法层面,了解爱因斯坦思考和推演相对论的思维过程、理解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科学探究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体会在宇宙中人类的渺小和科学的巨大力量、明确实验是物理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3)学生分组阅读并进行汇报展示


  教师安排学生自由选择五人分为一组,给学生提供准备好的文本,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其中两篇精读,其余两篇根据学生能力自行阅读,向学生提出三维阅读目标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外开展阅读形式的读书汇报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活动作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的作业,选择其中优秀的作业,给予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的兴趣、能力等特点的不同和差异,在以后的教学中便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胡雨宸等

  第2篇: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于物理学史方面的研究不够完善,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笔者阐述了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旨在呼吁教师和学生重视物理学史。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件新鲜事物感兴趣,那么他会认真地学习、研究,勇敢地面对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史的兴趣。如教师可以把生活现象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物理学史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物理学史中方面的感人事例,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物理学史中也存在许许多多的感人事例。如居里夫人,她是第一个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科学家,但由于在研究过程中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最终因白血病而死亡。她的重要发现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其實,还有很多科学家为了社会进步,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是生命。教师给学生讲一些经典的案例,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了解这些科学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在物理学上取得成绩,必须付出努力和代价。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物理学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学物理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所以教师不应局限于教学具体的物理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入物理学史的相关知识。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物理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不断渗入物理学史,能使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家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还原科学发现的真实面孔。如在教学《光的本性》时,笔者介绍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若干看法,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赛。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想,增强学生逻辑的严密性,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物理史,能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爱因斯坦曾说过:“应该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不应以获得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并把这些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然后按部就班地讲授,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脚步走,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地渗入物理学史,学生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理学史上每一个进步,都是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批判、改进得来的。通过不断深入了解物理学史,学生们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物理学,从而养成敢于发问、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态度,并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并在学习中发展个性。


  最后,物理学史与物理这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能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科学的方法要比单纯地掌握科学知识重要得多,这也正是当前教育倡导和研究的重点。这里的科学方法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指如何解题的“解题方法”。如在理想实验下,教师有意忽略非主要因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思维训练;再如通过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与太阳系的类比,能让学生了解利用已知事物去推断未知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中这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总而言之,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四、结语


  素质教育在中国得到了普及,物理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物理学史在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讲解物理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习物理学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作者:盛泽恩

  第3篇:简议物理学史融入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一、中学物理教育的现状


  物理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很多人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觉得物理很难。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事实上,物理的确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中学物理所学内容的历史范围比较长,而且知识面比较广,理论也很多,定量分析与标矢量运算结合。对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语文的阅读理解、数学的计算逻辑、数图形的转化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等。如此多的能力要求,让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怯弱、自卑等消极情绪,严重的甚至直接放弃。就物理课程的学习而言,要想学好它,需要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真观察、平时上课要认真听讲、多练习题并学会归纳总结。物理学习之所以难,是因为学好它需要集观察、思维、应用能力于一体,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具备这三点。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觉得物理枯燥乏味,自然而然也就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应当合理的添加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例如融入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这个物理定律、公式的来源,它背后的小故事,这样更能吸引中学生的兴趣。


  二、融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1缺乏兴趣


  物理需要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和对数图形的分析转化能力。很多人不喜欢抽象性的思维,一开始就对物理失去了兴趣,一大堆的理论和公式看起来十分枯燥乏味。于是乎,每次上物理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很多问题是不懂的,因为对物理不感兴趣,不懂的也不会去问老师,更不会自己认真学习去弄懂,由于物理学习是比较系统的,要是一直这样下去,物理就会变得一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由于学生对物理本身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来花时间学习物理学史了。


  2.2心理障碍


  一些人在一开始物理的时候,因为还没有明白它是什么,所以就会觉得物理很难。老师讲课的时候听不懂,而且越往后面越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于是乎,他们开始胆怯了,认为自己在物理学习这一方面是没有天赋,甚至是无能的。打心里他就对物理开始排斥了,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再怎么学也不可能学懂物理,再怎么挣扎都是没有用的。心理上,他们已经对物理抗拒了,把自己关在了物理“城堡”的“门”外,别说是“门”了,连“窗户”都摸不着,所以进不来物理这座“城”。心理上的自我否定严重影响了物理的学习。


  2.3思维障碍


  学习物理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思维和对数据、图形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些人在学习物理的时候,由于数学思维的定势,常常将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考虑事物的的自然规律和物理意义,将物理意义完全扭曲。在学习物理时,学生非常容易按照平常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常常凭经验看题做题,结果往往都是错误的。


  三、解决方法及其作用


  3.1培养兴趣,提高积极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提不起任何兴趣,那么,他是不可能会在那件事情上有好的表现的。天生的兴趣是没有的,兴趣也是经过生活中的经历培养出来的。想要做好一件事,有了兴趣,当然会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物理学习也是。首先,你要是对它有了兴趣,你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它,才能有机会提高你的物理成绩。对物理的兴趣也不是说来就来,这需要的去挖掘物理学的奥秘,好奇心是兴趣的基础,物理学史世界的神奇之处一旦被你发现,那么,兴趣也将随之而来。


  3.2心理暗示,增强信心


  已经是中学的水平了,那么,应该是不存在天生的大脑发育不良而导致智力缺陷问题的。所以说,高中的你是不存在智商问题的。但是,关于物理,你却自卑沮丧了。这并不是因为你的智商真的有问题,而是由于你自己在心理上已经否定了你自己,大脑会受到心理情绪的影响,你的内心否定了你自己,当然大脑也会罢工,不再去思考有关任何物理方面的问题。所以你的物理变得越来越差。这时候,你要想挽救你的物理,首先就得调整你的心理,让自己相信你是可以学好物理的,同时,想一想那些在物理学史中熠熠生辉的伟大科学家们的事迹,经常暗示自己:我可以!在行动中一步步向他们靠近。学习物理学史的作用正在于此。


  3.3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有些人平常思考问题太过于简单或者是思维方式单一,常常一个题明明可以用多种解决方法,但是他只会一种,有时候能做对,但是,有时候就行不通了。平常应该注意多练习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经常归纳整理有关物理的笔记,适当的记住一些题型,题目反反复复地训练其实并没有太大效果,如果下次再遇到重复的题时,可以试试用不同的解答方式,这样不仅拓展了思维,还有助于更加全面的去学习物理。日常的物理学习中,应该多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这样才能激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让自己的思考更加的系统、全面。


  【总结】中学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中学课程的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做好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的的基本,整个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做好物理实验是非常关键而有必要的一个任务,同时也更能体会到物理学史的深远意义。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物理学史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物理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和感受到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思想,这些对于中学生物理的提高和物理思维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在中学物理学习中把物理实验研究清楚是很有必要的,合理融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育意义重大,铭记物理学史中科学家们的伟大事迹和创造,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促进和启发意义,对中学物理教育的发展进步意义可见一斑!


  作者:马铭冀

  第4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学史的渗透研究调查


  调查背景


  新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增加许多跟物理学史有关的知识。这些物理学史的知识能否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加的物理学史知识能否帮助教师增加他们的教学环节的生动性,趣味性,能否完成大纲中要求的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完成德育教育的功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角度,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学史知识对物理教学是否能都能够提供帮助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被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答卷时间20分钟,问卷收回后,获得有效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物理教师问卷。


  (二)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学生问卷从物理学史的学习对他们的学习帮助情况,获得物理学史的途径,学生的需求等几个方面编制问卷;物理教师问卷从物理学史在其教学过程中帮助情况,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功能以及对影响其实施因素的认同情况,教师对教材中增加的“阅读材料”的形式、内容以及教学现状的看法等几个方面编制问卷。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的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物理学史对学习帮助情况的测试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获得物理学史的途径以及学生需求的测试题。


  对于第一部分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47.2%的同学认为物理学史知识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25%的同学认为根本没有作用。81.8%的同学表明很喜欢听老师讲物理学史故事。93%的同学认为老师适当讲一些物理学史故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对问卷的第二部分处理显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物理学史的教学,而同学们对物理学史的了解主要是老师们的介绍。调查表明54.5%的学生认为特别希望教师在教学中介绍某个领域的主要科学家及其关键性的发现。48%的同学认为在介绍概念时需要介绍清楚概念内涵的发展过程。65.8%和64.4%的同学很希望了解物理学发展事迹和学习物理学家的事迹。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近现代的物理学史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前沿高科技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减负的教育背景下,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育人功能是符合教育要求的,也是多数同学希望的。教师在讲授新领域的知识的时候可以首先介绍该领域的简单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方法的介绍,并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能唤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原理,真正掌握知识。


  (二)物理教师的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物理学史在其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帮助以及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功能以及对影响其实施因素的认同情况的测试题;第二部分主要是教师对教材中增加的“阅读材料”的形式、内容以及教学现状等的看法。


  对于第一部分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84.2%的教师认为以物理学史作为教学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65.8%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物理学史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拥有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热爱科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5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机会很多。26.3%的教师认为在教材中增设物理学史内容没有必要,42.1%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其他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对问卷的第二部分处理:目前物理教材中增設了物理学史内容的覆盖量,教材中新增加的“阅读材料”“科学足迹”“科学漫步”等小版块主要是讲述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物理学史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是教材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教师普遍认为这些小版块不属于考试内容、考纲里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考试无关紧要的,所以没有必要花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讲解的多少都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课后看看就可以了。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物理学史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帮助很大,但是由于教师习惯于中规中矩的讲课方式,加上物理学史在实际的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多,教师也就忽略的这部分知识的教授。多数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但均是考试考什么,上课就讲什么,这样就忽略了书本上的关于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与实际的教学目的脱轨了。


  三、综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物理学史在教师教学的整理过程中非常有用。第一,物理学史的引入激发同学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第二,在学习新课前,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二)同学们对物理学史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希望在真正的学习中能了解更多历史知识。通过体验经典的实验,他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物理思想。


  作者:高远

  第5篇: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提高,今天的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日益现代化和多样化。而物理学史以其独特的内容及丰富的教育因素,在众多物理教学手段中独树一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引入物理学史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已得到众多物理教师的认同。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并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运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随着对高中物理的深入学习,很多学生感觉到物理越来越玄妙、越来越难理解,进而导致对物理学越来越缺乏兴趣和热情,影响了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这主要是由于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有许多不同,高中物理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概念更强、物理方法更多,更多的借助于数学的微积分等工具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进行描述和研究,并且研究对象也由中学中的常量变为变量。这些都加重了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和恐惧程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物理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如果结合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所学课程内容相对应的物理学史的知识和奇闻趣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消除对已有的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和僵化认识,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其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借助于物理学发展史来掌握物理学中的疑难,了解到物理学与数学、天文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从而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物理学的学习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物理学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科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的纽带,使整个物理学体系浑然一体。


  在教学中,与物理学史相结合,使学生用物理学家们的思维方法和探索途径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比如,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将物体抽象为质点、刚体、点电荷、试验电荷、理想气体等理想模型,这在物理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比如,在物理学中,类比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说,类比的方法贯穿整个物理学发展的始终。法拉弟用磁力线类比提出电力线,从而提出“场”的概念,成为电磁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麦克斯韦类比流体力学方程,建立了电磁理论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物理学中将这些物理思维方法融入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思维方法比掌握物理理论本身更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奠定科学基础,提高科学素养。


  三、运用物理学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物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充满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行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斗争,物理学史正是一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科学史。


  物理学史中有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际例证。比如,光学理论最初是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先是微粒说占上风,以后波动说又战胜了微粒说,稍后电磁说又代替了波动说,后来发展到量子说。光量子说在物理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物质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关系,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它表明事物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们的认识总是由初浅到深入、由片面到全面,由实验到理论,由现象到本质,永不穷尽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讲,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出发,都来源于实践,人类总的认识规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物质第一性、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以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等等的教育,使学生从中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讲牛顿力学时,应阐明机械运动同其他事物一样,内部充满了矛盾,物质“运动”与“静止”这一矛盾正是物质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形式之一,外因(外力)只有通过内因(物体本身)才能促使矛盾转化,引起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讲到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时,让学生理解任何规律都是有条件的。


  四、运用物理学史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科学精神


  物理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又是一部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数物理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毕生的心血。在物理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知识,利用榜样的力量,以及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名实验室(卡文迪许剑桥大学物理实验室测引力常数等),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评价、欣赏科学事业,激发其探究科学的热情、勇气与欲望,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勤奋不息的好学精神和不知疲倦的实干精神。


  “从粒子到宇宙”虽然在知识结构上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是其间物理探索之路的曲折,物理大师们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坚韧执著的科学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给学生一次心灵的洗礼,其效果远“空洞说教”所能及。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在工作和事业上,成年累月在实验室从事物理学研究,常常几个月不出实验室的大门。爱因斯坦为了完成相对论的建立工作,一连十几天呆在小楼上没下楼一步,精心写作,饭菜也是由夫人送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应巧妙有效的运用物理学史的有利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李福成

上一篇:图书馆室内设计实践论文(共2篇)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方法运用研究论文(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