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交通违规行为的心里学研究

  摘要:计划行为理论是解释和预测行为的一种重要理论,本论文将该理论应用在大学生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上。通过问卷调查,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进行结构建模,利用SPSS16.0、Amos7.0等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系数,为我们将来的交通安全教育,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俊辉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信度;效度


  引言


  1934年,Lapiere在对美国的餐厅、宾馆和汽车旅馆经理的邮寄问卷调查中,询问“是否会接待中国人”,发现这些人在问卷调查中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行为完全没有关系。这项研究颠覆了人们认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的常识。[1]但是,随后几十年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大多符合人的常识,即二者存在关系。许多研究围绕如何解释和预测二者的关系而展开,其中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是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2O世纪8O年代,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TheofReasonedAction)的基础上,增加知觉行为控制变量(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形成计划行为理论,并且上世纪9O年代以来,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和艾滋病相关的风险承担、乳房的自我检测、慈善、避孕套的使用、控制烧荒政策、折扣卷的使用、毒品/酒精成瘾、健身、快餐消费、健康相关行为、道德行为、戒烟、睾丸的自我检测、暴力控制、选举行为、女性职业行为等。[2]


  1、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


  (1)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还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


  (3)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如下图虚线所示),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


  (4)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概念上可完全区分开来,但有时它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它们既彼此独立,又两两相关。用结构模型图表示计划行为理论如图1(为了方便,在此只呈现结构图的主要部分)。


  2、TPB在大学生交通违规行为中的应用


  2.1设计问卷调查表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行人违规行为问卷调查表[3],调查大学生交通违规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交通违规意向与违规行为的情况。问卷内容包括5个潜变因子,23个可测指标,采用了Likert7极等级评分模式。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4分表示一半,7分表示非常可能。若受访者得分介于5~7之间,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高的倾向;若得分为4,则为普通;若得分介于1~3之间,则表示对于大学生违规行为有较低的倾向。此次调查在昆明理工大学白龙区进行,调查对象为昆明理工大学生白龙校区的学生(包括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为78%。具体的问卷模式如下表所示:


  2.2结构建模


  根据上述问卷,利用LISREL软件建立结构模型图:其中,方框内AB1、AB2、AB3、AB4为态度(AB)的观察变量,SN1、SN2为主观规范(SN)的观察变量,PBC1、PBC2、PBC3、PBC4为知觉行为控制(PBC)的观察变量,BI1、BI2、BI3为行为意向(BI)的观察变量,VB1、VB2、VB3、VB4、VB5、VB6、VB7、VB8、VB9、VB10为违规行为(VB)的观察变量。椭圆形内的态度(AB)、主观规范(SN)、知觉行为控制(PBC)、行为意向(BI)、违规行为(VB)为观察变量的潜在因变量。单向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双向箭头表示相关关系。


  2.3结构分析


  利用SPSS16.0对上述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的信度指标如下:


  在进行因子分析时,AB3、PBC1、VB3、VB4对整体数据的解释度较低,予以剔除。


  然后利用Ammo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得出:


  BI=0.20AB+0.43N+0.32PBC


  VB=0.30BI+0.62PBC


  由上可知:态度对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仅为0.20,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却为0.43,这说明在校的大学生,主观规范性很强,能很好的接受交通管制,受违规行为的态度影响不大。同时可以看出,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对违规行为都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s[J].SocialForces,1934(13)230~237.


  [2][美]艾肯著,何清华等译.态度与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