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始终进行着探索。近年来众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表明阅读心理学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著重要意义。旨在从阅读心理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着手探讨,进而深入分析阅读心理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运用。
关键词:阅读心理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3-214
在论述文章开始之前我需要对阅读心理学进行简单的阐释。首先阅读可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而被广泛应用到阅读教学中,而本文所指的阅读心理学就是从心理学研究中直接引用,在概念上可以定义为“对阅读活动中的各种心理想象及其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阅读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从阅读中获取信息或者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探究。
一、阅读心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阅读心理是指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于阅读的理解以及阅读过程中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一个人在六岁以前语言能力发展很快,成长到10岁以前也会以比较慢的速度继续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语言能力变慢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在并行发展。语文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已经进入语言的学习当中,学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将生活中耳濡目染得来的知识资料转化为人文素养,如何掌握阅读技巧。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偏差在于过分地强调了积累,而忽视了科学的整合,阅读心理学的引入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二、阅读心理学实践性教学措施
(一)改变固有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下,在阅读理解中取得高分是第一目标,因此教师的主要训练方向是阅读技能,以应试得高分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对阅读的心理需求,要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悄悄发生着很大变化,比如学习压力的骤然增大,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巨大变化,他们渴望从书本中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这时教师还是一味压制他们的阅读兴趣,不让他们阅读自己需要的书,这样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失去了对阅读的主动追求,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平时有时间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不能任由自己的喜好去阅读书目,只能疲于应试,读一些和考试内容相关的书目,视野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导致他们的阅读心理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显然是弊大于利,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改变过去只看分数的教学方式,而是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开始对阅读有一定的动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
初中语文课本每一册后面的附录都有每学年、每个学期的必读名著,这些能开阔学生视野,指导他们的人生之路,益处多多,但是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因为课程时间紧张、阅读会浪费很多课时、名著题考试分值不大等原因没有引起重视,并不强调对于名著的阅读。改变教育观念之后,许多老师开始注重起对于名著的学习,重新调整方式,开学以后阅读时间紧张就充分利用寒暑假、周六日的时间,让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完成名著书目的打卡,并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堂上定期开展“名著读书会”,交流自己最近在看的书目章節,以及内心的想法。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中这个承上启下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刚刚开始形成,读一读《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他们明白伟大祖国当初发展、建立的不易,油然而生一股爱国之情,从伟人选择人生道路的行为中获得启示,明白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未来。对于喜欢探险的同学,九年级下册的名著《格列佛游记》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惊险刺激的游览探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身心发展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心理学的实际性作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
(二)遵循心理规律,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广大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中最大的助力,对一个科目有了兴趣就会想要积极主动地探求答案,相反,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任由教师说得口干舌燥还是不为所动。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对阅读感到恐惧和抵触,而是产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寻求阅读理解的方法。
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开始延续小学高年级的小说学习,选录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于小说的学习兴趣,从人物身上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品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孤独之旅》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他原本生活在一个家庭条件优渥的人家,物质的富足加上成绩的优异,曾经让他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但是家里突然的变故,让他不得不被迫辍学,跟父亲去很远的芦荡放鸭子,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两位同学分别表演杜小康和父亲,通过舞台剧的表现,让大家更加直观地看到他所经受的一切,从而感悟人生,感悟成长,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培养阅读能力,扫清阅读障碍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就不会主动学习,在不得不面对阅读时,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阅读时会遇到极大的障碍,难以将阅读进行下去,进而产生对阅读的恐惧感,失去阅读兴趣,最后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完全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并且抵触阅读理解。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渗透足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阅读理解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一败涂地。例如按照课本单元知识点的设置,教学生怎样按照文章题材,一类一类学会文章的阅读技巧,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经典的名著小说,老师课上可以选取《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教学生怎样阅读小说,通过对于小说六要素的寻找,明确故事的发展、经过和最后的结果,理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好地把握文章。
三、結语
初中生的阅读心理近年来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心理的重要场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现实教学发展的需要,重视对于学生阅读心理的构建,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措施,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初中生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