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探析制约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毕业论文是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形成学生统计专业综合能力最集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根据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要求,设计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训练,目的在于:第一,培养学生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优良的科学品质,以及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能力;第二,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第三,加强学生统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中外文资料的查阅、理论计算、统计实验、资料的查阅与运用、计算机应用、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等。因此,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显著性标志,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但是近年来,对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并没有像课堂教学那样受到重视,在教师和学生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现象,并且没有制度的保证,致使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和管理过程常常流于形式。


一、统计学专业论文的特点


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其他各类理科论文及经济学论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专业性。统计学专业论文往往产生于统计专业理论和实践,它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论证和总结的结果,体现了统计学专业特点;2、实践性。统计学本身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统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往往与统计实践相结合才能完成,其研究成果能够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创新性。统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来源于实践,但又不等同于实践,它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创新,论文中某些观点必然反映统计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至少完成一篇统计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并在第三学年内完成。第二阶段是在完成专业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占整个本科教育时间的1/8左右。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论文质量不高,表现在:


1.在创新方面: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通过统计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创造性地加以应用。然而,学生的文献综述往往只是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很少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绝大部分的论述主要根据书本或文献资料,进行简单地重复。虽然也有一些同学确实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思考和分析,但所写的论文不能很好地结合文献综述成果,阐明自己的写作目的,在论点、方法上有创新的不多。


2.在论文资料来源与实践方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只满足于图书馆的资料,闭门造车。撰写的毕业论文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更谈不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服务。在查阅参考资料时,多数学生一般都能做到阅读一定数量的中文文献,但外文资料的阅读、翻译就得过且过。有的学生甚至随便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外文资料,然后运用翻译软件或请外语较好的同学代劳,以应付学校对外文文献阅读量的要求。


3.在答辩方面:按常规的答辩程序,答辩人在简要报告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创新点的基础上,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中有关问题向答辩人进行提问;同时,还考核学生与论文密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毕业生真正落实答辩的不多,学生只就自己论文中一些问题进行说明,基本无法做到辩论;答辩前,很少有成员对论文进行认真的审阅;答辩中,也只是根据答辩者的简要说明,临时提一、二个问题了事,答辩基本流于形式。


4.在管理方面:1)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时,多数学生是就近分散实习或忙于找工作,学校基本失去对毕业生的监控及对毕业论文的管理;2)缺乏对指导教师必要的业务培训,致使部分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差、指导水平低,对毕业论文内容似是而非、对毕业论文题目把握不准,根本无法胜任指导工作;3)对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采取迀就的态度,成绩评判过于宽松,几乎没有不通过答辩的论文;4)一般将答辩结束认为就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全部工作,根本没有意识到一篇优秀毕业论文所蕴含的价值,及考虑如何发挥其作用。


三、制约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原因探析


制约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学生本身的因素,又有指导教师及教学主管部门的因素。


1.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态度不认真。目前,学生的毕业分配己经走向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很多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前就落实了工作单位,即使是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也认为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没有直接影响,因此部分学生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学校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近答辩时,匆匆应付、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等。


2.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无论是在专业文献综述阶段还是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均缺乏对学生的必要指导。往往有些学生在进行专业文献综述时,不知何谓文献综述”更谈不上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专业性文献综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师生的定期交流与审阅制度,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是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3.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它的构成与展开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统计理论与方法为依据,经过缜密的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而学生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普遍缺乏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功,很少把专业理论作为基础来学习,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在选题时,学生们往往只会选择那些理论性较强,或者那些容易找到参考资料的题目;不少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不知道他们究竟要研究什么问题,有的学生只能由指导老师替他们命题。在查阅资料时,有些学生只是把参考资料堆砌上去,很少考虑这些资料有什么内在联系,以及采用这些资料有何意义。在实践方面,很多学校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由于经费不足、时间紧张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极少数同学是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取得第一手资料,再经过整理、分析、研究后用于论文的推理和说明。相反,绝大多数同学仅仅是通过查阅期刊、文献来摘录一些第二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裁剪和拼凑,就形成了自己文章的内容。可以想见,如此完成的毕业论文很难有其独特的或者说具有新意的观点和论据。社会实践不够、占有资料不全、平时积累不足,由于这样的局限,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往往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加之其理论水平有限,难以突破专家、学者的观点,因此很难发现高质量的、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的毕业论文就不足为怪了。


4.生源质量与数量是影响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间接因素。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指导教师不足的情况越来越突出,指导教师的工作强度、工作难度较原来明显增加,很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统计学专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而且随着进一步扩招,毕业生的质量也呈现参差不齐的局面。这样,就很难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全面提高。


5.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一般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只有六周左右的时间,而且与学生的毕业分配同步。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毕业前夕忙着找工作,导致了论文拼凑”掺水”现象严重,质量下滑。


四、提高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路


全面提高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及各教学部门、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做到转变观念、精心组织、严格训练、认真考核。


1.提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通过建立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指导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从选题、采集资料、确定论点、结构语言到表述方式等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规格、要求以及基本方式。?


2.树立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过程的观念。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专业基础,而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论文写作阶段能解决的问题,这有赖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四年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从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入手,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以良好的师资力量为条件,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和优化学生统计专业知识结构。从而奠定学生良好的统计专业基础,为论文写作服务。


3.加强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的训练。在制订统计专业培养计划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统计专业课程论文与大二及大三学年度学年论文的撰写,锻炼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导师”可以教研室为单位,在网络上向学生公布导师”信息和各教研室的研究特色,供学生选择,并较早地介入教研室与导师”研究工作,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同时,也把学生有关的成绩、特长、兴趣等情况挂在网络上,供教师选择学生,实行双向选择。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为下一步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前作好准备。


4.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1)为加强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几乎每个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计划、选题、格式、实习调研、指导、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总结、研究分析等工作,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完整规范的制度、科学的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系统,关键是要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应让学生明白对待毕业论文必须严肃认真,对所使用的任何资料哪怕是其中的一个数据都应该仔细核查,确认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指导老师还要建立严格的约束制度,勤于督促,敢于批评,掌握好论文工作的进度,保证论文的质量。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应对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既要对学生检查,也要对指导教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确保各项制度与措施的贯彻执行。


2)严格把好命题关,逐步完善论文选题管理办法。题目可由学生和导师”一起确定,以教研室为单位,在保持各教研室传统题目基础上,适当增加新的研究题目。这样,一方面可继续保持每个教研室自身发展的特色,另一方面使学生切实掌握研究论文撰写的基本原则。


3)严格评分标准。可按各教研室的研究特色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同一方向由两位指导教师联合评阅,在科学规范的评判标准以及严格的审核下,根据毕业论文的实际设计结果合理评定学生成绩。首先根据评分标准,分出等级;其次规定对于优秀论文、不合格论文以及意见分歧较大的论文必须提交院系)专家组讨论。


4)严格答辩程序,使答辩工作落到实处。在认真选拔答辩委员会委员、认真评阅学生论文的基础上,按既定的一系列答辩工作规则和答辩程序,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合理地进行答辩,详细记录答辩内容,客观地考核、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对于优秀论文和不及格论文,实行复议制度。杜绝把质量一般的论文,尤其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论文评为优秀论文。同时,建立毕业论文的奖惩制度。优秀论文的奖励体现了对学生努力学习和指导教师认真工作的肯定;对于不合格论文的指导教师所负的责任也要进行客观地评价。


5.限制招生规模,控制生源质量。如果无限制地扩招,将会给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各高校应根据统计学专业现有的教学资源状况,严格控制招收总量,通过制定合理性制度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6.探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新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统计人才需求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同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论文,利用他们的统计资源、经费、场地和科研力量,共同指导毕业论文,积极探索论文指导工作的新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用人单位和学生间的互相了解,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如何,不仅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的成败得失。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不能从单方面去考虑,应从学生入学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抓起,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只有及时发现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也只有在学生获得较好的统计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当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乃至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与关注。


作者:白先春,朱龙杰(南京财经大学)

上一篇: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下一篇:统计学教学中的互动渐进式综合实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