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幼儿园幼师教育的整改论文(共2篇)


第1篇:幼儿园幼师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于幼儿园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幼儿师范学校,自80年代以来,就在教育计划、内容及方法等方面体现着改革精神。在这改革的十年里,幼师毕业了一大批学生,这批毕业生目前已占了上海幼教师资的人多数。她们的基本素质如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教改中的薄弱环节,为确定今后的改革方面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二、幼儿园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了科学地界定现代幼儿园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对目前上海市公认的优秀青年教师和不合格的青年教师作了个案调查,然后将这两类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了幼儿园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再组织由幼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参加的研讨会,对幼儿园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问题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根据多方面的调查、研讨,并从幼儿园工作的目标、性质和特点出发,我们认为现代幼儿园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思一素质。主要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幼教事业。


(二)道德品质素质。主要包括热爱幼儿,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等方面。


(三)知识技能素质。主要包括具有从事幼教工作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四)保教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具有较强的组织幼儿园各项保教活动的能力,善于了解幼儿身心状况的能力,进行教改的能力等。


(五)身体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上海市幼儿园青年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我们将以上青年教师基本素质的五个方面,共30条.对上海市幼儿园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共314人)。


基本素质五个方面30条中的每一条都有五个等第,每个等第均有易操作的文字表述(相当于: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第)。每条的满分为5分,每个等结依次递减1分。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表由各幼儿园园长填写。园长在接受有关的操作培训后,对本园每位青年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按不同等第给予评分。


从总体情况看,三个项目的平均分,均在五个等第中的一般略偏上水乎。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单纯的幼儿,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观点、情感必然要影响到祖国的下-代,因此,以上的政治思想素质现状,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幼师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容忽视。但在幼师的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状况还是客观存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形式、手段也比较陈旧,因此,政治思想教育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幼师对如何根据八、九十年代青年学生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系列的政治思想教育还研究较少,对如何结合幼师特点.在各科教学及学生的整个生活领域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重视道德品质素质现状。五个项目中除“自尊、自爱”一项以外,其他各项的均分大都属一般偏上水平,其中,‘热爱、尊重.理解幼儿”与“为人师表”两项得分为最低。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热爱幼儿,有正确的儿童观,这是检验幼儿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核心。但是综观幼师的整个教育体系,除了见、实习,组织一些专业报告,以及专业课的有关章节在理论上对这类向趋进行论述夕卜,在其他教育活动中,客观上较少注意对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与熏陶,即使是见习,也是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较多。在幼师的整个教育计划中,它现有的地位和应得到的重视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一些幼儿园园长也矣次提出.


幼师要加强师德,尤其是儿童观的教育。因此,这方面的教育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幼师自学生入学起,就注意了学生的师表意识教育,但青年教师这方面的现状却水平不高,原因何在?从幼师方面来分析,现在八、九十年代的青年学生比较注意仪表风度。但为人师表,不仅要有外在的仪表风度,更需要内在的修养深度。分析幼师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也是对表层的教育管理,如仪容、仪表,要求较具体,管理相对较严,而对深层的教育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与有力的措施。如:幼师学生食堂浪费粮食的现象为何屡次教育,效果欠佳呢?这一方面与深层教育比表层管理不易见效有关,另方面也与幼师对学生师表的深层教育不够重视,方法上也缺少研究有关。


在青年教师基本素质30个项目的调查中,“自尊、自爱"二项得分最高,从这一项的分布情况看,大多数集中在好与较好的水平(4一5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幼师的招生在学生的作风等方面已经过较严格的筛选,人学后,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变化非常关注,发现不良苗子,即组织各方面力量加强教育、引导,对个别变化较大的学生的处理也较严?学生毕业后,幼儿园领导对青年教师该方面的表现也较为敏感与重视。但是从图三看,还是有少数教师处在较差与差的水平(1一2分)。


说明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与思潮必然也会影响到幼教队伍中,因此幼师和基层幼儿园仍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这对保持幼教队伍的纯洁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技能素质中,情况最好的项目是??语言表达水平”。这与幼师近十年来重视和加强学生口语的教学和训练有直接关系,如:单独开设语音课,由专职教师训练学生的语音和说话能力,充分发挥电化教具在口语训练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口语基本功的考核等。但是调查也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从“语言表达水平"的分布情况看,大多数是处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或较标准的水平(3—4分).能做到语言标准流畅,表达亲切,具有感染力(5分)的教师.仅占13%。幼儿的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与富有感染力,是提高教育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后幼师的语音教学,在这方面要引起注意。


从知识技能素质的总体情况看.得分相对较低的是“文化科学知识”和“总结研究工作能力”这两项。许多幼儿园园长认为,大多数幼师毕业生的弹、唱、跳、画能力尚已可以,并不一定要向高精尖发展。


而文化基础素质亟需提高。据反映,一些青年教师写的家园联系手册不符含要求.工作总结是流水帐,有的连写个象样的家长会通知都感到困难。不难看出.


青年教师知识技能素质的这两个弱项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总结研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为基础。


有了较高的文&基础,才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在改革与发展中,才会有不断接受信息,满足新要求的潜力和后劲。但这么些年来,幼师在以文化课还是专业课.艺体课为重点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对专业课,特别是弹、唱、跳、画等技能的学习较重视。就以语文为例,认为语音与将来工作有直接关系,而对一些象应用文之类的学习.虽然简单.但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因此出现了上述的一些状况是不足为奇的。这项调查还发现.青年教师中.善于总结工作经验.能独立进行教研、科研的仅占5%。这与当今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是如此地不相适应。这一现状提隅我们,幼师小一仅要加强文化课的教ff,使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发展起到潜在的作用.而且还有必要在教研和科研的方法h给学生以初步的指导。


四、几点建议


(一)更新观念,调整培养规格对年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调查已揭示了这样个事实幼教在发展,教育改革已深人到幼儿园.


幼教传统的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应幼教发展和整个社会对提高幼教质量的需求了。因此,幼师亟需更新观念,重新调整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上.不仅要考虑当今幼教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还应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以发挥幼师在幼教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先驱作用。


(二)坚持德育为首,把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调查中得知,幼儿园普遍欢迎的是热爱幼教事业,肯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毕业一。但从调查结果看,这方面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些思想、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在校所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因典,幼师要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办学方向,并从幼1)|的特点出发.把政治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电前幼师的德育要在形式、手段如何适应现代省年学生的特点上多作探索、研究以期获得良好效果.并努力形成系列化。不仅要重视显性教育,还要重视隐性教育,即发挥各科的德育功能,因此,在幼师还要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 )尽快进行课程改革,主动适应幼教发展的需要以上的调查分析已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师的课程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进行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但以往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方法是不足以改变现状的,必须进行整体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改,如:增设选修课、课外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注重实际能力锻炼……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现代幼教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师资.幼师的课程也才能主动适应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幼师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幼师要培养出适应幼教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幼儿教师,加强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目前幼师师资队伍亟待解决的:一是要更新知识。如:对幼教发展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的教育模式等,幼师的教师要学习、研究、分析;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要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汲取幼教发展的第一手信息,既能充实理论教学,又能为开展幼教科研积累资料。


作者:南林师范学校《幼儿园青年教师素质调查课题组》林方(执笔)


第2篇:幼儿园幼师教育的分析探索


随着《国十条》等政策的推出“幼教升温”已经让人清晰体验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师资问题再次突显,成为比幼儿园布点、园舍建设、课程建设等更为瓶颈、更为棘手的问题。于是,有人想到了通过发展中职幼师专业以应急的对策。笔者近期参加浙江省中职幼师专业联谊会,也赫然听到了“加大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的呼声。病急乱投医虽然可以理解,但却是非理性的。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中职时代应该到了逐渐淡出的时候了。


一、淡出的必然性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业化,因而看这个问题也需要专业化的视野。中等职业学校的幼师(幼教、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幼儿园教师来源的主体。直到今天,就在职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构成来说,这种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但中职最终淡出教师教育领域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结果。国际上,20世纪下半叶起,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思潮,从国际组织到国家政府,从专业学会到各种机构都在提倡和推动教师专业化。在这种背景下,必然形成两种影响幼儿园教师教育的趋势:一种是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趋势,另一种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趋势。


1.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趋势专业化教师的成长必须有专业化的教师教育作支撑,因而教师专业化的潮流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潮流应该是相伴而起的。也就是说,为了满足教师师专业化的需求,教师教育也需要专业化。


战后日本实行的是“开放式”教师培养制度。0这一制度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由大学承担培养教师的责任;二是教师资格证的颁发实行开放制。日本教师的培养机构包括国立、公立、私立的师资培养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部、一般大学、短期大学。幼儿园教师主要由300多所四年制大学和二年制的短期大学培养。此外,还有3所教育大学的大学院(研究生院)及18所国立师资培养大学的大学院所设的学前教育研究部,开设硕士课程,为培养高学历幼教师资和幼儿园教师在职研修服务。其资格证颁发的开放性体现在:只要在设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大学完成了规定学业、取得相应课程学分的学生,都可以平等地通过考试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这些都体现了日本幼儿园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现状。


美国学前教育在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指导下,其师资培养方式不断改革并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相继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到1998年全美1/3的州幼儿园教师学士学位以上的比例达到98%,其中硕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29%,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也有6%。3美国政府2002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建议各州学前教育师资在2006年之前达到学士学位水平;2008年重新签发生效的《高等教育机会法》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独特性与重要性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指出要加强与确保不同阶段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施。此外,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多采用非营利性权威专业团体机构所开发的教育标准为评价准则,以确保师资质量。如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评价细则根据美国幼儿教育领域权威专业机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简称制定的《幼儿教育职业准备标准》来实施。


为培养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正规高等教育分别设计了三种职前标准:初级许可证标准(本科学士水平)、高级许可证标准(研究生硕士或博士水平)、副学士学位标准(专科水平)。也就是说,无大学学历就没有入职幼儿园教师的起码资格。


正在形成中的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走的也是大学化、开放化之路。上世纪中叶形成的中师一师专一师范院校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发展到上世纪末叶过渡为师专一师范院校二级师范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后“教师教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成为共识,5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渐渐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并逐渐从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体系转型,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实行教师资格制面向全社会遴选优秀教师。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大学化、开放化。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也是沿着幼师一幼专一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系(或隶属于师范院校教育系或心理学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道路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独立幼师成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中等幼儿园教师教育在结构类型上更加多样化:除独立幼师外,普通师范学校附设的幼师专业和职业高中幼师专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等幼师通过升格或合并进入高等幼儿园教师教育领域,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也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与中小学教师教育不同的是,中等师范学校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大学化时代的到来迅速成为历史,但幼儿园教师教育由于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原因,也由于中等幼师在升格合并过渡过程中留下的师资培养空档,中职幼师专业在上世纪末叶本世纪之初获得长足发展。不过,随着全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诉求的提高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迅速扩张(2010年,仅浙江省设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高校就达到9所),中职幼师专业的市场必然萎缩。


未来的前景已经明朗:教师教育专业化必然导致教师教育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趋势必然对中职幼师专业继续留在幼儿园教师教育领域提出质疑。


2.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趋势当然,也会有人以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为由提出反质疑。提出反质疑者无非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从事幼儿教育无须太高的专业水准。这里涉及到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一是幼儿教育特殊性的理解问题;二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理解问题。


幼儿教育确实特殊。其教育对象是幼儿,而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小”就等于“简单”。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有一次与儿童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作了一次关于儿童游戏本质的谈话。在听完了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研究的有关发现一7一的介绍后,爱因斯坦深为其中所包含的那些隐秘而深刻的生命内容和文化信息所震撼,他不无感慨地说:“看来,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这则轶事提醒人们,无论从生理、心理、行为还是文化意义上去考察,童年现象都远远不像许多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科学和经验都证明,幼儿期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但却极易被成人忽视;幼儿期充满活力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却又非常脆弱极易被错误定向;幼儿期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却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而这种增长极易被成人过度“保护”而扼制。


幼儿期的生命特性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不仅不比其他任何阶段逊色,反而显得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恰恰证明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许多人还想当然地认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师所需要的“专业”水平也是由低到高按此序排列的,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与其他各类教师比,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照这个逻辑推理,大学教师专业水平最高,他理应可以担任任何阶段的教学,去幼儿园带班应该更不在话下了。


可是,让大学教师去幼儿园带班试试?肯定玩不转!所谓术业有专攻,各个阶段的教学都各有特点、各有千秋,都不可相互替代,这才是“专业”


的特征。其实,看教师的“专业”有两个维度,—是学科专业,二是教师职业专业。教师在职前培养期间学习文、理、工、艺等,从教后担任语文、数学、物理、艺术等课的教学,这是从学科的角度或者说是从教师“教什么”的维度看教师专业。


但教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怎么教”的问题,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各个年龄段的教育教学都有特殊的规律,这里不仅要注重科学,还要注重艺术,这就是教师的职业专业。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反过来当然也一样。一个幼儿教育专家,主要不在于其学科专业方面的造诣而在于其在幼儿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智慧上的卓越。更何况即使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看,幼儿园教师的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更具有基础性、广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小学、大学教师只要侧重于某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以为从事幼儿教育其专业水准、学历水准就可以低一点的人,实在是对教师专业的理解有偏颇。


专业化还涉及到从业者的社会地位问题。专业化程度越高,专业边界越清晰,入职门槛也就越高,职业的社会地位也越高。学前教育师资如果能够达到大学化及其以上学历水平,即与其他专业工作入职学历相当,就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事业。


既然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趋势是必然的,那么,中职幼师专业淡出教师教育领域也是必然的。


二、淡出的必要性


在专业化的视野中考察,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首先体现在教师教育机构具有专业资质。教育部不久将出台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但尚未公布我们还不知其详。标准体系依据不同的理念会有不同的结构体系,但考察其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等方面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否具有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资质应该是每个标准体系都必不可少的。笔者近期就是侧重于这四个维度,调研了杭(杭州)、嘉(嘉兴)、湖(湖州)的17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幼师专业。这些学校的幼师专业设置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30年,最短的只有两年。通过问卷统计、查阅文档、访谈等方式,笔者加深了对这些学校幼师专业办学状况的认识,调研所得对了解这些专业是否具有培养专业的幼儿园教师的资质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1.关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被调查学校的专业介绍或教学计划中能明确表达办学理念的只有1所;教学计划中能明确表达培养目标的有14所,且大多表述为“为幼儿园培养合格师资”,其中9所学校在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技能特长””教学计划中对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只字不提只直接列出课程、课时的有3所。至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则更为五花八门。笔者发现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升学为主类。升学方向分为艺术和学前教育两种。艺术方向是为考艺术院校作准备,这实际上不能称为“幼师专业”了;学前教育方向主要是为升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作准备,这个方向开设的课程并不围绕“幼教”展开,而是围绕升学而设。二是升学和就业兼顾类。这类学校的课程既要保证学生的升学需要,又要考虑部分学生的就业需求,到第三年实行分流。三是就业为主类。这类学校大部分(12所)只开设两年的课程,第三年就让学生去幼儿园实习。虽然课程的设置上以幼教为主,但是由于学程短,学生的基础差,专业课只是蜻蜓点水。


一所够“格”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在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方面要能反映世界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基本趋势,自觉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充分体现对专业化幼儿园教师在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文本中能清晰地表达这些要求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目标陈述,在实际执行中能落实到位。若按此“格”,则被调查的学校无一够格。


2.关于课程与教学调查发现,17所学校均有课程教学计划,而且技能课均比较注重。但以下三个视点则存在明显差异:一是课程体系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且结构合理;二是各类教学活动是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三是能力训练及实践教学活动是否安排合理。


结果是,大部分(15所)学校存在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匹配、教育类课程支离破碎结构不合理、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随意性很大、过分突出技能课程、实践活动安排不合理、没有实习基地、实习时间常常随意被挤等问题。有1所职校除了学生毕业前安排了一位园长作了半天讲座,整个三年没有组织过一次去幼儿园的实践活动,职校负责人的解释是这个班级是“以升学为主的”。


课程教学的设置合理及其过程到位是培养专业化教师的重要环节。按够“格”的标准,其设置应该符合《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或有这样的意识;从事幼教工作相关的教育类课程应构成体系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幼儿观、幼儿教育观及幼儿教育质量观等理念;技能训练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而且技能也不能仅仅理解成只是艺术技能;实践活动应作为专业成长的重要课程进行精心组织,要有数量充足的固定实习幼儿园和指导队伍。按这样的要求,被调查的学校显然都不能达到。


3.关于师资队伍本次调研在这17所学校的幼师专业统计了159位教师的基本状况,其结果是: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37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包括在读教育硕士6人,其中2人为教育专业背景并在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4人为语数等基础课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包括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17人,拥有幼儿园教学、管理、研究等经历之一的教师11人。很显然,师资队伍整体职称偏低,学历偏低,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幼儿园实践经历的偏低。至于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前瞻性规划并持续实施的学校属于绝少数,大部分中职由于对幼师专业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缺少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缺少执行力度,更缺少与幼儿园实践一线开展合作教研的机制。调查中还发现,有12所学校的专业理论课教师一个人需要承担教育类、心理类、教法类的所有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有4所学校甚至没有1个专业理论课教师,其课程或者由专业技能课教师充任,或者请一线的幼儿园教师来承担;更有甚者,有1所学校的专业理论课在课程计划中有,在课表中也有,但学生说从没上过这类课,基本上由技能课替代,原因是没这类教师配备,校方的解释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当然,根本的原因是认识不到这是“专业”。


4.关于学生发展学生发展作为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资质认证维度有两个基本的观察点:一是生源质量;二是毕业生质量。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普通高中升学无望的学生,而幼师专业与职业学校里的烹饪、服装裁剪、休闲服务类专业的生源基本类似。被调研的17所中职均有三个以上的专业,查阅近几年的录取成绩,幼师专业与其他专业无异,而杭州都是“直升(不用参加中考)”当问及幼师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时,回答频度最高的是“女生集中度高“艺术突出”,而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这些推动学生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则无明显优势。生源质量对于人才造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特别应指出的是,生源质量从源头上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园教师未来的专业成长,进而影响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


中职幼师专业的毕业生这几年的就业情况倒是相当“乐观”。这17所中职2009年毕业了1084名学生,其中41名升学,占4%,982名在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就业,占90%。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业去向、从业评价和未来走向,就相当不乐观了。中职一9一幼师生这几年绝大部分流向了农村幼儿园、低层次的民办幼儿园和早教机构。这说明在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还比较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大量补充到幼教一线的情况下,中职幼师生在幼教机构做教师还有市场。在占浙江省8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还存在民间资本为节省成本宁聘中职幼师生而弃高校毕业生的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业评价则整体较低,职业责任心、上进心、成就感弱,流动性大,自控力、坚持力差,自卑等心理问题突出,专业发展障碍重重。这种现象是不能持久的。


凭心而论,大部分有幼师专业的中职学校是很想把这个专业办好的,他们也会以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当下的就业需求为依据说明其办学的合理性。确实,所谓专业资质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中职幼师作为一种独特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但这种模式发展到今天,在社会发展和幼儿教育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意识到的背景下,也确实需要思考其原有办学条件、目标定位的合理性,探讨其淡出的必要性。


因为教师教育是一项前瞻性的事业,不能像中职的其他实务类专业那样可以只着眼于“当下”。不是说“最耽误不起的是孩子”吗?


三、淡出的可行性


“淡出”是“渐渐退出”,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就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来说,就幼儿教育事业作为“专业”的内在发展需要来说,退出是肯定的;二是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教师教育机构办学条件的不同,允许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多层次性,允许退出有先有后。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2010年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仍有“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不过,随后教育部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三章《设置程序》第十三条特别强调学前教育属国家控制专业“应严格审查其办学资质”“应当符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条件”,体现了底线的要求,又给条件较好的地区提升教师教育层次提供了空间。其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在政策方面限制了中职幼师生直接进入幼儿园教师行列。浙江省教育厅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学历视为不合格学历。而事实上早在世纪之交浙江省内的三所幼儿师范学校都已与高校合并成为高校的二级学院或学前教育系,那就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在浙江省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


淡出后的中职幼师专业向何处去?可行的选择方向有两个:一是与高校相关专业联合办学;二是向邻近方向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所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模式与浙江省内多所中职的合作办学已有多年的历史。五年制模式由于是初中起点、学程较长,非常利于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养成,实践证明是一种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好模式。即使在现代幼教发祥地的德国,这种模式依然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渠道。。]2010年颁布的《国十条》也提出了“积极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的意见。五年制的前三年相当于高中段教育,后两年是专科段教育,这样正好可以发挥中职和高校各自的优势,高校也可以摆脱直接招五年制生带来的招生、办学空间、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窘境。五年制的整个学程纳入高校教师教育的统一管理,中职在前三年主要夯实高中水准的文化基础,高校在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而专业精神熏陶、专业技能训练、幼儿教育实践则在五年中细水长流。由于是以高校的名义招生,中职在各自的地方上可以争取到优质的生源。尽管从形式上看,这种合作使中职幼师专业“淡出”成了高校的依附,但这种依附使中职找到了自己的办学提升空间。


所谓向邻近方向调整培养目标,就是说,虽然退出幼儿园教师教育领域,但仍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在学前教育领域找到相应的培养取向。比如保育员的培养。日本幼儿教育质量好,与其对保育员质量的重视也是分不开的。其《儿童福利法实施规则》对保育员的培养机构、招生对象、应修科目、学分数及应试资格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保育员必须具有保育员资格证,并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即各都道府县开办的保育员养成所。全美幼儿教育协会2005年4月正式公布了重新修改的《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标》,这个标准体系把幼儿园教学人员分为教师、助理教师(相当于保育员)等,并规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助理教师需要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我国对于保育员的任用和培训总体说来还不够重视,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保育员的任用资格作了规定,但可操作性不强,也缺乏专门的培训机构,以至大量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生在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情况下便走上了保育岗位,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保育水平。在幼教升温的当下,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培养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幼教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必然需要大量合格的保育员。为此,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成立专门的培养、培训机构,制定相应的培养、培训规划,确保保育水平的高质量将是一个大趋势。相关中职能意识到这一点并提前规划布局,提前转向,将可蠃得先机。


还有如育婴师、营养师的培养,类似美国的“日托中心”英国的“学前游戏班”英国的保育学校、日本的“保育所”等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也是可以研究跟进的。


总之,对中职幼师专业来说“淡出”的过程实际是寻找更合理的定位的过程。在幼儿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这个领域的人才需求也会更多元化,中职应该可以大有作为的。


作者:步社民(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上一篇: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共2篇)
下一篇:融入民间艺术提高幼儿园美术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