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少年刑法中的年龄界限问题

  摘要:近几年来犯罪主体逐渐出现了低龄化的显著特点,尤其是部分犯罪主体处于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最低界限以下,因此不会受到处罚,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社会大众对于刑法第二章中第十七条的适用性产生了质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热议。该文将从犯罪认知和控制力的角度深入分析犯罪低龄化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讨论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条件之下,是否应该对刑事犯罪最低年龄界限进行调整。


  关键词:刑事责任;少年刑法;年龄界限


  近几年来,未成年犯罪比例的提升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也严重阻碍了未成年人身心的正常发展,针对于此情况,社会上兴起了关于刑法年龄界限是否应该进行适当调整的话题。


  一、刑事责任年龄概述


  未成年人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在认知能力以及自主控制力上还十分不足,因此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刑法对于犯罪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未成年犯罪人年满十六周岁就需要负相应刑事责任;对于那些造成社会严重危害的八类暴力犯罪者,将年龄范围缩小了两岁,也就是说这类犯罪人只要年满十四周岁就必须负相应刑事责任;当犯罪者处于十四周岁到十八周岁之间时,可以依法对其惩罚进行适当减轻;那些因为不满十六周岁而不受处罚的未成年犯罪人,需要其监护人进行管教;条件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通过分析这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普通罪责来说只有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才需要受到刑法处罚,若是发生对社會危害性极大的八类暴力犯罪,比如故意杀人、贩毒、强奸等,则将年龄界限调整到十四周岁,而年龄低于十四周岁的一律不得实施任何刑罚。因此罪犯只有达到刑法规定的年龄界限才需要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刑罚,这时他们才能为其所做的恶劣行为付出相应代价[1]。


  二、从未成人犯罪案例中发现的刑事责任年龄问题


  (一)后果严重而惩罚程度轻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犯罪人年满十六周岁就需要负相应刑事责任;对于那些造成社会严重危害的八类暴力犯罪者,将年龄范围缩小了两岁,也就是说这类犯罪人只要年满十四周岁就必须负相应刑事责任;当犯罪者处于十四周岁到十八周岁之间时,可以依法对其惩罚进行适当减轻;那些因为不满十六周岁而不受处罚的未成年犯罪人,需要其监护人进行管教;条件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一法律条文的实施,让很多罪行恶劣但年龄低于法定界限的未成年人成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2]。


  (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与社会发展脱节


  刑法第十七条的制定环境与现在的社会发展有所出入,那时充分考虑了未成年人在认知和控制上的局限,未成年人无法正确辨别犯罪的性质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且对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存在违法阻却事由。但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部门加大了普法力度,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即使是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对于法律的认识也有较大提升,所以刑法第十七条对于现代社会环境来说是不适合的。


  (三)刑法成为未成年人罪犯的保护伞


  随着普法力度的加大以及普法方式的丰富,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更加全面,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开始寻找法律漏洞来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很多青少年对于某些事物的了解甚至要超过很多普通的成年人,因此很多未成年人对于犯罪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所以他们极有可能在明确知道自己犯罪后果的情况下凭借刑法第十七条的保护成功逃脱罪责,避免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情况下法律就无法实现它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刑罚中的刑事责任年龄修改措施


  应依据刑法典关于正常罪犯的处罚规定对负完全刑事责任的罪犯进行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年满十六周岁时,就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对于这类罪犯只能对其进行刑法处罚,坚决不能实施死刑。


  对于有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要重新综合分析其认知能力和自主控制力。对于那些有刑事责任的未成年罪犯应对其犯罪认知以及自控能力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再进行定罪惩罚,一定不能忽略其已经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社会危害性,因年龄因素进行减刑时应在其原有处罚上适当而为不可过多,并且要根据其危害严重性给予被害人相应的赔偿,这样才能杜绝犯罪免于惩罚,受害人却饱受危害之苦的情况发生。


  对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犯罪人应根据情况实施惩罚。对于完全无刑事责任的未成年犯罪人,可以对其进行管制、拘役或罚金处罚;对于完全无刑事责任却对犯罪具备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且犯罪意图明确的情况,可以对其实施可缓刑、假释的有期徒刑。


  对未成年人罪犯坚决不可处以死刑。对于死刑的判决是针对于那些犯罪后不知悔改并对社会大众造成恶劣后果的犯罪人或者那些不处以死刑会引起社会恐慌,无法遏制此类犯罪行为的犯罪人。但是未成年人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具备极大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他们一个改邪归正、改恶为善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违反法律就可以不受惩罚。


  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和缺点及时完善和改正。在法律方面,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相应的法律也能遏制经济的向前发展。所以一定要加大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完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建构起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体系,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几种特殊情况下刑法因果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如何理解刑法意义上的“凶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