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内容多、难度大是宏观经济学课程最典型的问题之一。作为经济类、经贸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通常都被安排在大一或大二。在短短一两个学期内就要求初进高校的大学生认知和理解近80节的内容十分不易。此课程在财经类专业中属于安排课时较多的一类,比如经济类专业的国际贸易、经济与金融中的《西方经济学》有112课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则各有56课时,分为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两部分讲授;而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其他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则共有56课时,通常在大二上学期授课。如此短促的教学时间对应近80节内容的设置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委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如此,由于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宏观经济学几乎是纯粹理论知识的集合,也是众多数学符号、模型的组合。除非少数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其余多数大学新生面对排山倒海般的理论与模型往往头大如斗,更不用说进入财经、经贸或工商管理专业就读的大一学生中还有不少文科生。
二、“支点法”教学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积极意义
正如物理“杠杆原理”具有以小搏大的特性一样,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找到一个个“支点”就如同找到了突破传统陈旧教学痼疾的端口。“支点”的生动、灵活甚至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发现一门纯理论科学的僵硬外表下其实也有一颗灵动的“心”,由此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卓有成效的教育无一不是在学生兴味盎然的基础之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结果。借着“支点”的引导与辅助,学生不仅可以重新燃起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热情,更能一改畏难、疲乏甚至敷衍了事的错误心态,从相对被动的强迫式学习转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自然,这种良性的教学环境无疑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支点法”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找寻真实客观的“支点”
要在纯理论学科教学中使用“支点法”教学,则“支点”唯有越真实客观越有说服力。而学生也唯有在面对有理有据的“支点”时才能真切地感知宏观经济学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种呆板僵化,而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实的归纳总结、提炼概括。
比如在教授GDP的概念与应用时,不妨选取美国2014年GDP数据惊动全球的例子。当年的“平安夜”前夕,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第三季度GDP的统计数据:年化率为正增长5%。相较于此前已经调整过的两次估值3.9%,5%显然大大超出了市场和多数人的预期。这一数据不仅堪称21世纪第一次金融危机以来长期低迷徘徊的美国经济的跳跃式增长,甚至其已成為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正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加之二季度4.6%的GDP增速,美国已连续两个季度增速破4,是11年来的最高值。
而造成美国GDP数值惊动全球的原因则比较复杂。先看主要原因,新闻原内容显示,造成三季度GDP增速5%的主因是消费水平提升了3.2%,足足超过政府之前预计的2.2个百分点。而美国人消费提升的原因则是在接连两年中美国人工资实现了连续增长,带动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高。于是“家庭杠杆率”下降,又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配合之前美联储推行的货币宽松政策,美国人家庭总资产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出现的就是个人信贷恢复、消费增加、美元指数走高、物价下跌、进口成本下降等。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促成了物价的二度下降,由此居民支出在消费比重中减少,个人消费继续增加又激发出更多的消费欲望……
“5%”更加直接的影响则是数据公布当天美元、美债、美股攀升——道指、标普创历史新高;10年期美债狂涨10个基点、两年期美债则创下三年来新高;洲际交易所美元指数突破90大关。反观黄金行情则截然相反,数据公布前曾上行至1184.73的金价在数据公布后调头下落至1170.59,连带SPDR黄金持仓更跌至金融风暴以来最低点。几乎可以说,美国因一个GDP数据打了个“喷嚏”,世界主要经济、金融界就跟着“抖动”了一下。
2.“支点”需要足够的生动性
要使“支点”一出现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支点”还需要具有足够的生动性,甚至可以是一些真切的“轶事”。比如教授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知识时,可以用中国医学教授黄家驷的生平故事为切入点。
作为知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本可以在美国功成名就,但报国心切的他在抗战刚结束便赶回国内,当时国内经济一片混乱,即便是上海这样繁华的都市也物价飞涨,甚至出现一口袋钱在早上还可购一袋米,到下午就只能买一个鸡蛋的现象。于是,上海街头便出现了专门兑换“袁大头”(银元)的人,走街串巷摇晃着口袋里的银元招揽生意。为了生存,即便是如黄家驷这样的医学家也不得不在百忙中挤出宝贵的时间造访这些小贩。而在这些同病相怜的专家、学者群里,逐渐对这些小贩有了个无奈的称呼“马路天使”。
从黄家驷苦中作乐的生平故事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抗战后的国民党政府疯狂敛财乱发货币,才造成了全国性的经济混乱。由此可见当货币供求打破平衡时,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就会随之变化,且变化的幅度相同。即在商品价值保持恒定的前提下,遭遇通货膨胀时,商品价格会全面上涨。倘若遭遇的是相反的情况即通货紧缩时,则商品价格全面下降。这其中不会出现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也不会出现幅度不同的上涨或下降。但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都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程度严重的通胀或通缩还会波及行业发展、社会稳定等更多层面。
3.走“生活化”道路找寻贴近现实生活的“支点”
要让“支点法”教学产生更强的吸引力,还可走“生活化”道路找寻贴近现实生活的“支点”。这种生活化的“支点”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亲近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感受度与认同度。比如教授“贫困和经济”时,可以借用时下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系列纪录片《一带一路》。这其中有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内容,有一集讲述的是一对中国“父母”和他们的非洲“女儿”的故事。但故事的奇特之处在于这对中国“父母”并非夫妇,其非洲“女儿”安娜也不是中非混血儿,而是地地道道的肯尼亚女孩。事实上,安娜是个孤儿,她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只能和姐姐与侄儿共同生活在十平方米的小屋里,而安娜的姐姐还是个单亲母亲。全家的生活极度拮据,安娜也根本没有条件上学。
但是,当中国的“一带一路”进入肯尼亚后,为当地人设计和建设道路的中铁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向当地的贫困儿童伸出了援手。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王“爸爸”和李“妈妈”共同承担起了资助安娜上学的重任。如今安娜正在读高中课程,未来的理想是上大学读工程设计专业,有朝一日到中国看看她“父母”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屏幕上拍摄到的安娜一家所在地是一大片贫民窟,房屋低矮破损,尘土漫天飞扬,环境十分恶劣。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相对于人的生存生活的需要,满足的手段永远是不足或有限的,也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始终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而当这种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了贫困。要促使经济发展,除了劳动力素质,还有资本、技术、效率等因素。中国的“一带一路”正在为包括肯尼亚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带去资本和技术。而当越来越多如同安娜一样的贫困人口受到资助接受教育后,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这些贫困人口与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逐渐提高。可以说,中国的“一带一路”不仅给广大落后国家带去了物质财富,而且正在让这些国家整体经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结论
某种程度上,“支点法”教学与中国传统武术中“四两拨千斤”的精妙手法在本质上存在共通之处,即找到一个或若干具备引申价值的“支点”,引导学生从相对浅显直白的现实场景进入严谨客观的理论世界中。对宏观经济学之类的纯粹理论研究的专业学科而言,“支点法”教学无疑能够让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符号、公式、模型等一改冰冷僵硬的“面孔”,被众多生动活泼、形象感性的“支点”所“撬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理论学习富于趣味的另一面。寻找“支点”开展理论科学的教育并非是标新立异的刻意为之,而是基于宏观经济学原本就立足于国民经济整体的本质属性。虽然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涉及GDP、IS-LM和AD-AS等的抽象理论体系,然而这些抽象表相却实实在在地来源于客观现实中的国计民生。因此,寻找真实生活中的“支点”恰恰是让宏观经济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根本得以显现,从而让学生不再误以为宏观经济学仅仅是浮在理论半空中的刻板知识,而是对最朴实生产生活的归纳、总结和概括。这样的“支点法”教学不仅是宏观经济学课程在简单形式上的优化,而且是从教学理念、思想意识层面进行的彻底创新。这既是帮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宏观经济学的现实性,从而扭转已经形成或潜在的认知偏见;也是教育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改革相对陈旧的教学思想与手段,从而在新时期实现理论科学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剑锋,顾标.中国贸易顺差增长与波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式分权体制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5(1):50-74.
[2]杨丽.素质教育模式下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125-125.
[3]王美丽.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S1):3-5.
[4]劉妍.讨论式教学在高校社会保险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5(9):39-41.
[5]胡若痴.我国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改革[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5):17.
[6]刘敏.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