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谈职业中专烹饪教学
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家,饮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在饮食上的要求逐渐由“吃饱”向“吃好”转变。这样的社会发展现实使专业的厨师人才的需求日渐火爆,也给我们培养厨师的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教学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但是,伴随着我国餐饮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烹饪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给我们的烹饪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烹饪教学,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烹饪人才,是很多学校都在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从我国烹饪专业教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甚至在很多的学校已经沿用到了今天,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事实上就是教师主宰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死板的学习工具,而失去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时代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在对吃的要求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吃饱”到追求“吃好”,到现在追求“吃得健康”“吃得有特色”,这样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于厨师的要求也在提高,更是对于烹饪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应该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来开展新形势下的烹饪教学呢?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任何一门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影响。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时候学生能不能很好地掌握一门技能,关键是师傅能不能首先把学生领进门,这就意味着在培养合格的烹饪人才的过程中,烹饪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中国烹饪是文化、是艺术、是融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用科学技术。这对于烹饪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现代社会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吃出特色、“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是人们的最大需求。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作为烹饪教师,一方面要做到对于烹饪技能的精通,同时也要掌握营养学、卫生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烹饪技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更为关键的是烹饪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如何教会学生,既能够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烹饪技能,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技能不会落伍,这样才符合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据此,我们烹饪教师还要研究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研究教学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给我们的学校课堂教学带来了便利,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学校教学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条件。因此,在烹饪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敢于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烹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多角度地向学生呈现需要讲解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这样就能改变教师抽象的讲解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困惑,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听懂、听透。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便利,让学生上网去创新烹饪方法,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1.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因为中国的地方菜系很多,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普遍性,厨师从业者不但要精通本地区的菜系,而且要适当了解各地方菜系相关知识。2.可以节省教学成本。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另外,我们也可以把每一名学生在烹饪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拍摄,然后和学生一起观看视频资料,肯定成绩、寻找不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重视实践,切实提升学生能力
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烹饪技能是以实践为根基,以经验为先决条件的,而其他与之相关联的科学及知识应是为提高烹饪技能及产品质量服务的。烹饪专业的教学应着重于技能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切实保证实践效果,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践教学中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要制定操作训练规程,对训练目的、方式、标准、时间、步骤、要求、考核作出明确规定,确保训练按程序进行。其次,可对实训操作场地实行有偿开放管理,使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再次,实行激励机制,对勤学好练,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中国烹饪博大精深,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原料的广泛,烹调技法的繁多,操作程序的差异,使得菜肴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会计专业有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统计专业有社会公认的统计方法,而烹饪教育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凸显出技能性、经验性、创造性,更多时候全凭主观感觉来判断,千变万化,甚至妙不可言。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有着对某一方面的特殊悟性。有些学生热衷于热菜烹制;有些学生则对凉拼情有独钟;有些学生对某地风味有拿手好戏;有些学生则对西餐西点的制作喜爱有加。因此,烹饪教育更应张扬个性、因材施教,教案内容与方法应灵活多样,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条件和机会,不拘一格,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烹饪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适应人们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烹饪人才是我们烹饪专业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付出,相信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作者:黄文荣
第2篇:中专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建设的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认知渠道。所以,餐饮业也要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够从事烹饪操作、营养配膳、餐饮企业管理与策划等工作的人才。中专院校以餐饮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就业导向为指导,就如何培养顺应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烹饪与营养专业人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餐饮业烹饪人才需求背景
(一)烹饪与营养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大
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发布的信息看,未来10年社会急需的烹饪与营养专业人员数量很大。据估计,每个小型餐饮企业平均需要烹饪人员8~24人;中型餐饮企业平均需要烹饪人员50~100人,营养配餐员1~2名;大型餐饮企业平均需要烹饪人员100~300人,营养配餐员2~3名。按照目前餐饮企业的发展速度,餐饮业人才需求缺口是非常大的,巨大的缺口决定了烹饪与营养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二)专业建设的社会服务功能突出
烹饪与营养专业是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该专业方向的开设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提供条件,促进职工再就业,同时还能为酒店相关在职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人员等开展技术咨询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并且能促进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专业辐射能力强
烹饪与营养专业的建成能够使得开展中西式烹饪师与面点师的培训、营养配餐员培训成为可能。烹饪与营养专业的筹建,能够为相关餐饮企业提供新技术、菜点创新品种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多种服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外,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职业教育在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推行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餐饮行业实际情况,目前餐饮市场急需的人才是既有掌握烹饪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烹饪操作技能与营养配膳开发创新能力的烹调师和营养师。
二、我国中职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要求不只停留在色香味上,而更加讲究菜肴的营养价值以及文化意境和内涵。这就要求烹饪人才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又要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
(二)教育模式的滞后性
我国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建设的历史并不长,所以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在实际工作能力、创新和个人提升发展等综合能力方面不够成熟,不能与市场需求达到完美的契合。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材与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大都只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延伸,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充分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缺乏市场理念及创新意识。
(三)师资条件的局限性
高职烹饪与营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烹饪与营养配餐实践操作技能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现代餐饮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这种高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熟悉烹饪操作技能的教师对营养一知半解,懂营养的教师又欠缺实际烹饪操作,这就使得烹饪和营养不能有效统一,影响实际教学。
(四)学生对烹饪专业的认同感不强
在我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学生觉得厨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没有发展前途。这样的观念使得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很难树立,对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对专业技能训练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专业教学质量。再加上现在高职学生全部为90后,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而烹饪操作从一线做起、起始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与学生期望存在较大差距,致使烹饪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降低的重要原因。
三、中职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心程度也越来越强烈,对饮食营养与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虽然今天我们的食物原料丰富了,但人们的身体状况反而下降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做到“科学饮食”。掌握系统的营养学知识和科学的烹饪理论及方法是进行科学饮食的前提。从烹饪角度来说,烹饪工作者是饮食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饮食方法、饮食内容和饮食观念。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已不仅仅限于烹饪行业的需要,在国际连锁餐饮集团、社区营养教育、食品保健公司、家庭膳食指导、运动中心膳食指导、国际餐饮技术交流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中专院校开设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将以一种全新理念、区别以往的定位、高标准的要求,适应社会、逐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一大批掌握一定的烹饪技能,同时又具备较为深厚的营养学知识的人才,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中职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以就业导向为指导
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特色专业,必须突破传统,以学生就业导向为指导,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各个中专院校要认真学习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的指标体系和相关要求,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树立学生、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树立特色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建设与实践,促进专业的内涵建设。为学生制定针对性强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导向。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从基层干起;指导学生熟悉和了解餐饮行业就业政策和择业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業技能,提高专业技能;全方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适合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师资条件的局限性问题,学校在引进师资时,应打破原有的学历背景限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要结合高职烹饪专业的实际情况,引入具备现代烹饪营养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另外,针对学校现有教师,学校应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定期到餐饮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现代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掌握行业的新技术和菜点的新信息,学校也可将行业烹饪大师名师纳入客座教师或兼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师资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三)建立科学的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接轨”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优化课程建设,整合、开发制作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各类课程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形成专业过硬、外语突出、复合性强的烹饪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建设,开设符合地方餐饮行业现状、教学效果好、具有特色的实践性课程。同时要大力加强其他教材和课件的建设,组织教师自编与本校课程配套的教材和课件。结合所教课程、所从事的学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将其成果转化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及专业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开发新的实训课程,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讲学,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四)采用良好的实践技能培养机制
在教学计划中,保障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对于开设实验的课程,特别是烹饪技能类的课程,制定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年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量化技能考核标准,并在年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技能达标考核。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一专多能、多能多证”,在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还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五)加强专业教育
针对学生对烹饪专业的认同感不足问题,学校应尽早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专业引导。例如,抓好新生入学教育环节,请行业内专家分析行业形势,消除学生专业上的困惑,帮助学生建立行业专业自信心,培养专业兴趣,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现代餐饮业对烹饪操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酒店不仅需要厨艺高超的大师,也需要掌握营养配餐技能,还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沟通和管理等能力的高级烹饪厨师管理队伍。
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不仅注重烹饪操作、营养配餐等实践课程,还要涵盖管理学、职业素质与礼仪、沟通技巧等理论基础课程。只有理论实践两手抓,才能按照培养目标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
五、结语
中职烹饪与营养专业前景广阔,学校只有依据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时修订专业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为餐饮烹饪行业提供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欧阳俊伟
第3篇:论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追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烹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的发展呼唤着餐饮业需要强技能、懂管理、高素质的高端餐饮人才的出现,中等烹饪教育所培养的中等学历的技术人才满足不了餐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烹饪中职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烹饪中、高职教育衔接,为中职生提供上升的平台,对于稳定中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为烹饪人才培养的层次化、梯队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对于完善我国烹饪职业教育体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①
烹饪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关键,课程体系主要包含维持整个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方方面面,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评价方式等。②目前,我国在中、高职烹饪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烹饪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在实施中把握不准
烹饪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质上都是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共性,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技术性和职业性。③烹饪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为餐饮服务业培养专门人才,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对烹饪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程度上的不同来体现,而这个区别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我国并没有具体可执行的标准和细则来划分中、高职烹饪教学内容的层次,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往往偏离了培养目标,都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轻重关系把握不好的情况,有的宽基础、强调学生的发展后劲,有的重实践、强调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因此,当不同的中职与高职院校在生源对接时,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的混乱和重复。
1.2课程设置重复、课程标准雷同
我国的烹饪中职教育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而烹饪的高职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目前,烹饪高职的课程开发都是在中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程安排上依旧受限于传统“学科体系”,仍然是依照“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三段式学科体系模式设置,④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向行动体系和项目教学转变,再加上中、高职教育本来就是同源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如果不依据项目教学的思路重新修订课程标准的话,二者的重复、雷同也就不可避免。据调查,我国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的重复率至少在30%以上。⑤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制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方面课程标准,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对中高职课程进行定位,基本上都是各学校自行制定各自的课程标准。
1.3教材编排不科学,内容重复
学科建设的不成熟导致教材建设的不成熟。目前,由于缺少统一的国家烹饪课程标准,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各个学校都是各自为战,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的办学特色编写校本教材,尤其体现在专业技能课教材建设上情况更加突出。虽然烹饪高等职业教育办了这么多年,在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的衔接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课程体系没有厘清,内容重复率高,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协调,组织相关的中高职院校做这方面的工作,做到统一的编写框架,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科学、规范、衔接统一的中、高职烹饪教材已成当务之急。
1.4中职生文化课脱节、普高生技能课断档
高职院校生源包含中职和普高两类生源。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这两部分生源在文化基础课程上有很大的差异。普通高中以升学为导向,学生文化基础课根底很厚;中职学校进行课程设计时大都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烹饪操作技能的实践训练,文化基础课程则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仅如此,中等职业教育包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三类,这三类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也有很大的差异,职高和中专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课水平要比技校生好一些。而我国高职院校往往按照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的思路来开展教学,这样就造成了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连贯性和统一性,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普遍感到文化基础课程学起来吃力,比如英语和烹饪化学等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关键课程。由于烹饪高职生源结构复杂,普高毕业生升入高职后普遍在文化基础课程上表现较好但是专业技能课程没有经过技能训练,完全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因此高职的专业技能课程对于普高生来讲断档现象确实存在;而另一方面,中职毕业生虽然文化基础课程基础薄弱成绩较差,但其专业操作技能相比普高毕业生却是强项,高职的专业技能课对于这些学生来讲又是难以避免重复内容。而且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办学经验不足,理念上的、认识上的、操作层面的一些东西还在探索之中。反观中等职业教育就有更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更多的办学经验,技能培养训练是其强项。
2影响烹饪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原因
2.1中、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问题和障碍是体制和制度层面上的匹配不灵活的表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又没有相应的沟通机制和制度,烹饪中职与烹饪高职教育之间互不了解,互不交往。管理体制衔接的不通畅导致高职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没有把中职的课程情况考虑在内,致使中职和高职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教育环节中衔接上出现很多问题。
2.2烹饪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师也是具体课程衔接的主导者,课程体系的衔接需要由具体教师去实行。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原来中职学校的教师,有的教师受限于中职的教学思维,而且理论水平相对薄弱,在担任高职课程时,仍旧沿袭中职的教学模式,使得高职教学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也会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另一部分来自本科院校烹饪教育专业的年轻教师,后者虽然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但在技能上往往存在短板,在课程讲授时理论侧重较多,对于来自中职生源的高职生来说,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两类教师互通有无,教学相互融合有利于规避中高职课程重复,同时也有利于高职教学水平的提升。
2.3缺少统一的国家烹饪课程标准
课程的衔接是中职和高职衔接的落脚点,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我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各自独立,相互联系不够紧密,高职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不能全面考虑中职的设课情况。目前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国家和各地都没有按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制订统一的分类课程标准。在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的衔接上,没有体现一个统一的编写意见和总体框架,一种认识认为烹饪中职的教材是烹饪高职教材的简写版,一种认识认为烹饪高职的教材是烹饪中职教材的升级版,编写的教材内容既重复又脱节。⑥
3烹饪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对策
3.1构建中、高职烹饪教育衔接的工作平台
采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的模式,建立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共同参与的中高职烹饪教育衔接交流的平台。工作平台由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和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专家、名师等组成。通过工作平台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开展中高职教学衔接的研究,如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等专题研究。该平台在学分互相承认、职业资格认证、办学资格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导、协调各种矛盾,并指导烹饪职业院校办学,使之把握现代烹饪职业教育的特征,满足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
3.2依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
解决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首先应明确中、高职烹饪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材规格定位。烹饪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质上都是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二者衔接的通道是烹饪岗位群,因此培养目标应从烹饪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进行细化和明确。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遵循文化知识必需够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层次的原则,重新建立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统编中、高职教材,实现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相互衔接。
中职培养目标是面向为烹饪职业岗位,而高职培养目标面向的是整个餐饮行业的职业岗位,高职学习意味着就业范围的扩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中职的专业教学应“精在点上”,而高职的专业教学要体现“宽在面上”。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部分课程尤其是专业课可按岗位或单元能力设计“学习内容菜单”,实施“模块化”教学,由学生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菜单”里面的内容学习,使培养的高职学生在中职基础上更会学习,更能发展。⑦
3.3构建国家资格证书体系,促进中高职技能衔接
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中低层次的人才能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获得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行业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国家资格体系的建设,加强对职业资格的考试、认定和管理,使烹饪职业资格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重视,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烹饪中、高职课程教学的灵活转换与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3.4强化“学分制”的弹性学习制度
学分制的实质是选课制。实行学分制的好处就是选课灵活,能够兼顾学生原有的基础、照顾个人需要与兴趣爱好及个人的发展方向,⑧烹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在高职阶段可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免修与烹饪中职重复的课程(烹饪原料、烹饪基本功训练、中式菜肴制作),选修一些基础性理论课程和职业拓展性课程(烹饪营养与配餐、烹饪英语、餐饮企业管理)以完善其知识结构。通过学分控制,使普高生源在文化基础课程上学分比例降低而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的学分比例提高;相反,对于中职生源来讲,应当提高其文化基础课程学分比例,降低其专业技能学分比例。通过这样的调节可以使不同学业背景的学生能在学分制的控制下自主选择,查缺补漏,最终实现全方面发展。
3.5创新招考和培养模式
对口招生考试是目前烹饪高职院校选拔录取新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高职与中职衔接的桥梁。目前我国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高,应逐步建立中职为高职输送生源的招考模式,不断完善“3+2”或“3+3”的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或者参照美国综合高中的模式,采取学制三年、双重学籍、二一分段、高三分流、多向选择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进校时注册普高学籍,并加注册职高学籍,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普高课程,高中三年级根据学习的主攻方向,或升人普通高等院校,或升人高职院校,或学到一技之长到社会就业。这样使得使得课程设置和内容不脱节、不重复,提高了办学效益。⑨此外,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还可以引入“补习教育”的模式,弥补他们文化课的不足,为升入高职学习做准备。
作者:司连福 樊福祥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