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文文学一直被定义为“语种的华文文学”,这种观念从常识化的“语种”(语言种类)出发规定华文文学,极大地阻碍了学者和研究者对华文文学现象的深入追问。为改变这一僵局,理论界提出“文化的华文文学”,关注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和母题,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归纳总结中国文化母题的类型。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文化;母题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10-01
华文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直被定义为“语种的华文文学”,这种观念从常识化的“语种”(语言种类)出发规定华文文学,使这种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学意蕴的文学现象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学者和研究者对华文文学现象的深入追问。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悠久的历史,他们不仅带去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也把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探究其中蕴含的深邃而丰富的文化母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海外华文文学传承与流变的文化传统,进一步深入海外华人的深层心理。这里主要通过对华文文学中体现出的中国意识与中国文学原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乡土与故园怀旧母题
人类对于自己的出生地或自己民族、祖先的出生地、发源地,总是怀着天然的眷恋,在这种眷恋中,人所要追寻的是他从何而来,从而确定自我的形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乡土”,可能是个体的起源地,也可能是祖先、种族的起源地,既是个体记忆的表征,也是集体记忆的表征,既是有形的山水,也是无形的意象。“海外华文文学最显著的共通点就是飘溢着‘故乡’的芬芳,由不同的‘故乡’凝成宏伟、深远的‘乡土中国’的影像。童年的往事、故乡的人物风景,穿越时空,成为当下的文字。”乡愁是一个民族离开了自己的文化故乡与童年成长的土地后所产生的微妙情结,在海外华人的内心里一直盘旋不去。世界文学有一类乡愁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类作品的共同点。
早期为生计所迫的华侨漂洋渡海来到异乡,更多地表达的是现实乡愁,是对那个生长、孕育他们家园的深刻怀念,故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都萦绕在心间,把故乡进行诗化是不少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的现象。不少华人使用磅礴恢宏的整体意象表达对家园的情思,如“两千岁的巨龙啊你吞吐渤海湾的波涛/呼吸东西大平原的五谷花香/背负北国的滚滚寒流/胸怀震动着黄河长江的脉搏”。对此,饶?M子和费勇分析:“除了个人性的‘故乡图景’,在海外华文文学中,还充满了大量的人文景观,表示着‘华人’共同的‘故乡’。
除了用明确的地理、历史名词来表达对故园的思念外,家乡的风景、人情是最常引起海外华人绵绵愁思的原因。心笛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真美中的至美/乐声里的美乐/我突然发现\那最美的声音/是来自故国故人的乡音。
总之,华人们能使用的意象可能多样,表达的乡愁含义也许不同,但是始终不曾抛却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对故园怀旧的情感,那是他们身为华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他们确立自我身份、定位自我价值的标准。所以不管遭遇多少风雨,历经多少朝代,华人文学都会执着于“中国乡土”的原型书写,表达真诚而深刻的故园怀旧母题,倾诉真挚而深沉的“乡愁”。
二、祖先崇拜与家族记忆书写
在中国家族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的形态,但总体而言,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缘亲缘为纽结,而若干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由此形成的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统治和服从等级形式为内核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同体,它与国家政权合二为一,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维系秩序的作用。这种体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对祖先、家族的浓厚的认同与归属感。
三、对现实中国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忧患意识已经积淀于中华民族心理的深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性、一种品格、一种传统,沉淀为文化因子,传承延续在每一代中国人身上。从《周易?系辞传》中的“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表现于对家国民族、社稷天下的关怀,还内在地体现在对自我修养的提高,对自身素质的锻炼。瑞士华人作家赵淑侠的长篇小说《赛纳小说之王》和《塞纳河畔》都以知识分子为主角,通过他们的人生际遇,高度肯定了儒家道德修养,指出:“在人类心灵空虚、科学仍在快速猛进的当前社会中,最需要的是人们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的道德感。这种道德规律,正是儒家学说可以充分提供我们的。”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华民族文人忧患意识的一种内在向度的开掘。
今天,飘落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带着梦想和希望远涉千山万水,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世代延续,不仅开垦了肥沃的生活土壤,而且谱写了华彩的文学篇章。字里行间,我们嗅到了中华文化的千年墨香,他们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书写着中华文学的各种原型,将华族文化母题传承下去。作者:谢秋霞,本文来自《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杂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