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述评
发布时间:2024-04-27 11:07  

        近年来,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目前旅游学界未有学者对因子分析法做全面的归纳总结。基于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两大期刊,搜集期刊中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的相关文章,对两大期刊上相关文章做系统地梳理、归纳和评述,揭示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对已有研究中的问题加以思考,为更加科学恰当的应用该方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引言 
  旅游研究方法从简单的统计分析与描述到不断出现的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SWOT分析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灰色模型(GM)、BP神经网络、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扎根理论(GT)、重要性—表现性分析(IPA)、结构方程模型、分形分维等方法,表现出了不断增新、逐渐改进、日趋多样的特点(高军,2012)。因子分析就是用几个少数的抽象变量(因子)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简化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郭利平(2001)将因子分析应用于旅游研究,对近年因子分析的应用状况进行理性梳理、归纳与反思,对旅游研究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乃至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目前旅游学界未有学者对因子分析法做全面的归纳总结。 
  利用载文量、被引频次、Web下载率、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兰超英将涉及旅游研究的期刊按照影响因子高低降序排列,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是国内旅游学科的两大最重要期刊(兰超英,2013)。因此,本文以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为例,对两大期刊上的因子分析研究进行综述,以更深入的了解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现状,为更加科学恰当的应用该方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一、因子分析之旅游研究概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旅游”为篇名,“因子分析”为摘要,进行精确搜索,在“旅游学刊”搜到期刊论文32篇,在“旅游科学”搜到期刊论文10篇,去除未用因子分析实证研究的2篇,最后有效论文共40篇,利用NoteExpress软件对搜集的论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1)论文发表数的时间变化。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频率有所提高。2003-2005年,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还比较少,学者们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从2006年开始,因子分析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的论文发表数更是达到8篇。除2010年的1篇外,因子分析的使用应该是得到了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采纳。(2)主要研究者。在旅游学科的权威学刊上最早应用因子分析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黄洁,作者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白凯、许春晓和徐红罡,分别达到4次、3次和3次。(3)研究人员所在单位。研究人员所在单位性质以高等院校为主,只有少数旅游企业机构人员作为辅助作者参与研究,如:特恩斯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生态旅游渡假区管委会。高校是在旅游研究中使用因子分析法的核心阵地,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4)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企业,旅游者相关研究的文章数达15篇,占总文献的37.5%,旅游目的地相关研究文章数为12篇,占总文献的30%,有关旅游企业相关研究有7篇,占总文献的17.5%。 
  二、因子分析之旅游研究回顾 
  (一)旅游者相关研究 
  1.“心理—行为”研究 
  (1)旅游心理研究 
  邹永广(2012)以泉州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等5个游客安全感影响因子,利用K-means快速聚类法把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许晖(2013)研究消费者旅游感知风险维度,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出身体风险、功能风险、时间风险、财务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服务风险、设施风险和沟通风险等9个维度。许春晓(2012)以长沙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了追求享受、强调卫生、看重设施、向往体验、关注身心健康等5个方面的旅游态度主成分。张明(2011)从旅游企业责任和旅游消费者责任两个方面探讨心理契约维度,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企业的交易型责任、企业的关系型责任两个维度,以及消费者的交易型责任、消费者的关系型责任两个维度。陈楠(2008)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研究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满意度,萃取出传统性、教育性和魅力性3个评价因子。
  (2)旅游动机研究 
  刘昌雪(2005)以西递、宏村为例,运用因子分析从“推拉”两个角度对古村落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研究,提取出文化与知识、追求休闲、亲情、声望和新奇与刺激等5个推力因子,得到文化旅游资源、鲜明的旅游形象、便利设施与服务质量和消费与娱乐活动等4个拉力因子。陈德广(2006)以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城市居民出游动机的基本因子,提取出精神动机、渴求与享受动机、顺便旅游动机、新奇和身体动机、休闲游览动机、感情动机、单位出游动机和名胜古迹动机8个动机因子,利用聚类分析把居民分为消极的出游者、积极的出游者、注重感情的顺便游览型出游者和精神享受型出游者4种类型。陈海波(2015)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利用因子分析得出重游者的场所依恋、私人事务、差旅活动、寻求新奇和满意经历等个重游动机,基于聚类分析得出场所依恋型、私人事务型、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等4种类型游客。 
  (3)旅游决策研究 
  李飛(2007)使用因子分析法,从旅游出行前准备的18个观测变量中提取出深入性准备、态度性准备、保健性准备和基础性准备等4个变量,并结合回归分析得出,态度性准备与深入性准备对旅游期望明确度有正面影响,游客旅游前明确此行的旅游期望对实地旅游超过期望的程度有重要影响。唐代剑(2008)以乡村旅游行为选择为对象,利用因子分析将饮食不卫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睡不好觉、活动内容贫乏、没有共同语言和吃不到正宗土菜等6个影响游客选择行为的因素提取为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和乡村社区两大因素。白凯(2009)以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为研究对象,19个问卷项目通过因子分析萃取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及借鉴经历调整心态5个因子。

      2.其他与旅游者相关研究 
  黄家玲(2011)以海南旅游者为例,从社会属性和旅游经历两个角度探讨旅游者生态意识,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生态意识的4个影响因子,分别是生态认知、生态态度、生态评价和生态行为。李享(2014)以北京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中老年人出国旅游需求与制约因素,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中老年人对出国旅游吸引物的3个需求偏好因子,分别是外国文化吸引、自然资源吸引和时尚生活方式吸引,再通过因子分析进一步得到出国旅游制约因素,分别是自身因素、外在因素、惯常生活、安全和消费理念。徐红罡(2014)从旅游互动角度研究背包客通用技能的变化,对18个旅游互动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萃取出与其他背包客的互动、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与网络群体的互动、与人文环境的互动、与旅游经营服务者的互动和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等6个旅游互动模型。 
  (二)旅游目的地相关研究 
  1.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 
  黄洁(2003)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研究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发现:处于旅游发展初期的诸葛、长乐居民总体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文化影响持较为肯定态度,绝大多数居民目前没有认识和感知到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反对旅游发展的对抗情绪也没有产生。唐飞(2004)以广西阳朔的西街、兴坪、普益、高田等社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西方学者提出的旅游影响态度尺度在我国的适用性,结论表明,Lankford、Howard以及Ap、Crompton的旅游影响态度尺度都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刘静艳(2008)以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乳阳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对参与生态旅游的认知,以及旅游企业主导下如何激励社区参与,对13个认知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萃取出主人翁意识、公共福利、教育培训和经济收益等4个参与生态旅游认知因子。 
  2.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研究 
  温碧燕(2007)以基于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利用因子分析对原始22个影响指标降维,得出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城区环境支持力、客源市场潜力、区位与交通条件和政策与经济环境支持力等6个主要评价因子。姜鹏鹏(2008)以大连、青岛、厦门和三亚为例,分析中国滨海旅游城市竞争力,通过因子分析,从旅游产业市场占有率、入境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国内游客人均花费、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率等8个主因子中萃取旅游产业规模与市场需求因子和国内旅游消费因子。武传表(2009)以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之间的旅游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旅游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教卫生等5个主因子。 
  3.目的地旅游品牌形象研究 
  卢政营(2009)以罗平油菜花节为例,研究乡村节事旅游活动品牌形象,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29个品牌形象测量题项中提取尊重度、熟悉度、关注度、归属度、信任度、忠诚度和发展度等7个油菜花节形象因子。曲颖(2012)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分析指标,研究旅游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对海滨城市目的地品牌形象的16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兴奋、卓越、真诚和世故等4个品牌因子。胡宪洋(2013)利用形象修复理论,从中外游客对比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降低攻击/揭露批评、修正行动、形式上致意、承认/道歉、否认和逃避责任等6个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维度。 
  4.目的地其他研究 
  梁增贤(2011)借用经济系统脆弱性理论,以传统旅游城市桂林为例,研究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对14个暴露—敏感性指标和应对能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内部不稳定性因子、外部干扰程度因子和综合经济应对能力因子、旅游经济发展能力因子。宋立中(2012)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为例,研究复合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路径,运用文化景观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游客意向进行因子分析,从产品类型需多样化、产品参与性需加强、产品文化价值要高、产品组合度需协调、空间布局需合理化、产品需有特定内涵及产品需有规模优势等7个题项中提取出感知因素和价值因素等2个游客意向因子。 
  (三)旅游企业相关研究 
  1.旅游上市公司 
  许春晓(2008)利用动态分析法,研究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从11个企业业绩指标中提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4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用集对同一度分析来确定各旅游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刘立秋(2011)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10个指标,使用因子分析萃取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4个主要评价因子。蔡卫民(2011)以18家旅游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12项财务指标汇总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构建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评价模型,对12个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稳定性、真实性、安全性和现金保障性等4个评价因子。 
  2.旅游地中小企业 
  李星群(2008)以廣西乡村旅游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创业影响因素,对18项创业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萃取出增加经济收入、自我实现、家庭生活需要、兴趣爱好、外部支持和投资风险等6个主要因子。林宗贤(2013)以台湾乡村旅游经营者为对象,从“推拉”理论来研究其创业动机模式,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善用农业资源、社交、更换工作和政府政策鼓励等4个拉力创业动机因子,同时得到工作压力、自我压力和生涯理念压力等3个推力创业动机因子。王彩萍(2015)把大理、阳朔的旅游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分别对社会责任32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产品维度、环境维度、员工维度、社区维度和遗产维度等5个主要社会责任因子。

      (四)旅游管理学科相关研究 
  梅虎(2009)以广州某高校4各年级的旅游管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采用主成分法从18个题项中提取出教学与实习、非专业能力、待遇与前景、培养模式、家庭及工作地、企业声誉及对口性、个人价值取向、专业能力、性别差异、宏观就业政策、行业性质和受企业重视程度等12个就业倾向因子。白凯(2012)以西安6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发测量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从21个测向中萃取出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和专业归属等7个学科认同因子。 
  (五)其他相关研究 
  钟士恩(2008)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研究,提出了“客源地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力大小”的假说,运用因子分析从21个社会经济变量中提取出社会经济规模、居民生活水平和对外联系水平等3个出游力影响因子。黄静波(2008)借用中心地理论,对湖南省14市旅游中心地中心性的17个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接待能力相关的指标、入境旅游相关的指标等2个公因子。江金波(2014)以携程旅行网为例,运用成熟度理论,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成熟度对在线旅游预订意向的影响。 
  三、研究评述 
  检索的40篇(旅游学刊32篇,旅游科学8篇)应用因子分析的旅游研究文章,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混淆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克朗巴哈系数值最好在0.7以上,但量表测项数小于6个,系数值大于0.6也表明数据可靠(Hair,1998)。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測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一般用KMO和Bartlett’s Test来测量。一般情况下,KMO>0.9非常适合因子分析;0.8<kmo<0.9适合;0.7以上尚可,0.6时效果很差,0.5以下不适宜作因子分析。bartlett’s test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即各变量是否独立,主要看显著性水平。信度和效度并非都要做,在涉及到有调查问卷的文章时,需要对搜集问卷做信度分析,而对直接用二手统计数据的文章时,可直接做效度分析。=""   在搜集的40篇文章中,直接利用二手统计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的文章有10篇,利用问卷调查的文章有30篇。在10篇二手统计数据的文章中,有6篇文章没有进行因子分析前的效度分析,占总数的60%。在30篇问卷调查的文章中,缺少信度分析有4篇文章,信度和效度分析都缺失的有2篇文章。总的来数,大多数学者遵循因子分析的步骤,涉及问卷调查的文章,在分析数据时,应该先做信度分析,即内部一致性检验,而后在因子分析之前,做效度检验。 
  四、结语 
  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旅游定量研究水平迅速提升,也显示出了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强大生命力。由于因子分析方法比较成熟,在进行研究时,一定严格遵守方法步骤,这样的结论才是科学合理。因子分析作为一门先进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难免会暴露出研究的不足之处。笔者借用旅游领域核心期刊——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系统梳理、归纳因子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目前因子分析方法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为更加科学恰当的应用该方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