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诚信是立人之本,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 教育 的重中之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有关诚信道德的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大学生诚信道德重建的思考》
【摘要】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失信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堪忧,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诚信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旺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从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入手,探索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紧密配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使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逐渐成为大学生的自觉。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思考
1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高校学生诚信的整体状况是积极向上、稳定发展的。但是,在社会的变革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不断变更,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社会趋利性影响进入大学校园,使尚不完全固化和坚实的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受到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能恪守诚信道德,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诚信道德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剽窃成风,蒙混过关;求职履厉,泡沫重重;助学贷款,羞涩尴尬;不守信用,背信违约等。
2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2.1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双刃性凸显,一方面它有助于人们形成竞争、效率、公平、创新等意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使人们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受市场经济影响至深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陷入这个漩涡中,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缺失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养成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导致大学生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2.2诚信法律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基础首先是法律,因而完善社会的法律体系是我们营造和保护讲诚信的社会环境的首要任务。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法律的地位和尊严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制度尚不完善;社会诚信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尚未形成。主要体现在:其一,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判决执行率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债权人为追索到期债务,往往要通过诉讼方式追索债务,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成本费用越来越高,不要说因种种原因败诉,即使是胜诉了,真正能够执行裁决的也很少,这使债权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客观上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有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在涉及个人利益时,难免会走上不诚信之路,这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制度体制原因。
2.3高校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
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投入、 文化 建设,还是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很少考虑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对诚信教育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从诚信教育内容看,一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和就业,高度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而思想道德教育包括诚信教育相对弱化,从教学计划到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都与专业课无法比拟。从诚信教育机制看,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及诚信档案,许多学校口头重视,行动轻视,从学生管理、教学到服务没有形成诚信育人的环境,使诚信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有大约54%的同学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比诚信道德更实惠。
2.4 家庭教育 的影响
家庭也是诚信道德教育的环境之一,家庭环境及家长的言行对学生诚信道德的养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中国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仍然未走出应试教育弊端,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名校、重点大学可谓不遗余力,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除了文化课恶补之外,一些家长又走到了教育的另一个极端,认为把孩子的琴棋书画等特长培养好,就是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结果,忽略了素质教育中的道德、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新生代大学生过度关注自我,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就是考各种技能证,当涉及个人前途和利益时他们往往会放弃诚信道德。
3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对策
3.1构建道德约束和法律强制有机结合的诚信建设社会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决定人,反过来人对环境又具有反作用。环境只有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才能在育人中发挥作用。要形成良好的诚信建设社会环境。
首先,要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发挥社会舆论在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中的引导、评价、监督作用。一方面,大力报道和宣传诚信人和事,使诚信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充分释放,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加大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大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光荣,背信弃义可耻的社会氛围。
其次,完善社会诚信法规的建设。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诚信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问题,也是社会管理问题。诚信缺失的解决之策根本上需要加强法治保障。一方面,要抓紧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完善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理顺社会信用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加强社会信用管理,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另一方面,诚信制度建设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法律实施不到位也有直接关系。没有法律的有效实施,诚信体系也难以真正建立。通过上述努力,让大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形成守信意识,践行守信行为。
3.2完善学校诚信教育机制
更新诚信道德教育理念,增强诚信道德意识。诚信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作为诚信道德教育的主体,应该把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寓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发展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纳人高校教育目标的完整体系之中,以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诚信道德教育体系。
(1)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两课”阵地,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加强规划、统筹管理,并融入到学校教学和管理各个环节,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诚信承诺”万人签名活动、网上“诚信论坛”、“诚信你我他”征文及专题 报告 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在全校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真正了解诚信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
(2)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有诚信的约束机制,让学生诚信有章可循,违背诚信有章可罚,提高学生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另一方面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学校对学生诚信行为选择进行精神褒奖和物质奖励的机制,学生因其诚信的行为选择而获得心理坦然和精神满足,这样学生会更加追奉诚信。
(3)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基本经历、奖惩情况、学杂费缴纳、助学贷款、学习情况、 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违纪情况的诚信记录,并将其与奖学金、助学金、干部选拔、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环节联系起来,使这份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其道德信誉的保证,也是社会录用人才的道德“通行证”。形成人人学诚信、处处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浓厚氛围。
3.3尊重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是否见效,归根结底依赖于被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因此,在诚信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表现,具体包括自我命令、自我检查、自我奖励、自我惩罚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能力及选择与评价能力,培养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律意识,使他们自觉主动的践行诚信,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3.4营造诚信教育的家庭文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诚信品德 对子 女影响很大。任何一个道德主体都离不开家庭道德环境的熏陶,因此要重视家庭伦理建设和家庭诚信道德环境建设,从而为道德主体诚信品性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中国家长需要焦虑的事情,不是我们给孩子花了多少钱,而是花了多少时间,去认识、管教、支持孩子,使孩子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因此,家长应充分重视自身言行、道德习惯、家庭氛围等对子女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正确的家庭诚信教育观念和意识,用科学的 方法 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当出现负面行为时及时纠正,给孩子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另一方面,针对孩子在校期间发生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不愿告之家长的情况,家长还应主动用书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全面关心孩子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人际关系等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优化诚信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努力形成学校诚信教育和家庭诚信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任海宾.诚信教育的 反思 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3(3).
[2]何建娥.高校学生诚信缺失刍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张建华,肖艳玲,李丽萍.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9).
[4]许安朝.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1).
[5]毕胜.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26).
《强化社会道德因素对大学生诚信品格形成的作用》
摘要:诚信品格是“人的社会特质”,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道德内化的产物。这就预示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需要整合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个体的各种社会道德因素:即通过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发挥亚文化的暗示与模仿功能、促进大学生道德荣誉的印象整饰、以及淳化社会风气,从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道德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品格;社会道德因素
诚信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当代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完成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成为具有诚信品格的人。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学校教育和自身的修养,但同时也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故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社会道德期待、亚文化、道德荣誉、社会道德风气等因素对大学生诚信品格形成的作用与影响,揭示大学生诚信品格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探寻新的路径。
一、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社会道德期待即社会对个体的角色期望,旨在向个体提示合理的道德规范,表明什么是受到群体赞同或谴责的行为。社会道德期待通常以一种潜在的、间接的方式影响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对于个体而言,它既是人们行为选择的判断标准,也是一种潜在的道德教育力量。社会对大学生在诚信方面的道德期待,不仅包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有关诚信的一般原则和规范,如“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自尊自爱,自省自律”,还包括学术方面的道德要求,即“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等。毋庸置疑,这些社会道德期待对于培养大学生诚信人格具有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然而,大学生是否能将社会道德期待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还与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在心理基础。由于自我意识中蕴含着深刻的自我要求、自我体验、 自我评价 的意义,因此,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其道德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就越强,克制本能的欲望与冲动的能力也就越强。作为道德意识之一的诚信意识,说到底是一种道德的义务感、责任感,它直接发生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也就是说,没有自我意识的确立与发展,诚信意识是很难产生的。所以,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需要不断强化其对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1.注重发挥社会道德期待的强化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将社会道德期待与大众传媒、制度、榜样等结合起来,形成舆论强化、制度强化、榜样强化,以促使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的认同与遵从。其一,利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吸引力强的优势,通过讲述人们身边的诚信 故事 或评论刚刚发生的造假事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有效地强化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规则的认同。其二、将社会道德期待与奖惩制度相结合,通过奖励对诚信行为给予正强化,通过惩罚对失信行为施以负强化,增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信念,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的良好习惯。其三、将社会道德期待与榜样人物相结合,通过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将抽象的社会道德期待具体化、人格化,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强化他们对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2.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反省。“道德反省,指道德主体对自身道德过失的追悔和觉醒”,“是由是非观、羞愧感和责任心等心理要素和相关的生理基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结构。”道德反省以自我意识为核心,通过自我检讨、自我反思、自我悔改,实现自我超越和人格的完善。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不但需要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使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的规范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其对自己的失信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促使其产生羞愧感和内心的自责,并激励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将诚信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自觉地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公民。
二、发挥亚文化的暗示与模仿功能
“亚文化亦称‘副文化’、‘小群体’文化。在某些方面有别于整体文化的地区文化或群体文化,既具有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其独特性,社会越复杂,亚文化越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的校园亚文化。大学生的校园亚文化,除了与主流文化存在微妙的互动关系外,还表现为对于主流文化既抗拒、反叛,又依附、承认的双重特质。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社会多元文化的存在等,一些不良的亚文化趁虚而入,对大学生形成不良的影响。例如,随着高校出现的学术造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漠视转而认可甚至参与其中的亚文化氛围,造成对大学生诚信信念的消解。对此,不能忽视当前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努力挖掘亚文化特有的功能,发挥它对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积极作用。
1.重视亚文化的暗示功能。人具有接受暗示的习性。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认为,暗示“是指以相对机械的即反射的方式起作用的一种影响。它不涉及大脑的选择或意志的更高级的活动。”社会生活中对个体的道德影响无处不在,亚文化中的诚信暗示往往隐含了社会群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大学生同伴群体的亚文化,常常会以一种建议性、帮助性、温和性的诱导和暗示,向主体提供社会倡导的道德原则和行为类型。同伴群体亚文化,虽然不如法规那样对主体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但它在维护诚信方面却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如果校园亚文化推崇的是诚实守信的道德价值,个别大学生一旦做出失信欺诈的行为,就会遭受同伴群体的议论、谴责、排斥乃至唾弃;失信学生在失去同伴群体的尊重后,不仅会产生懊悔、改正的道德心理,而且也会对其他同学产生警示的暗示作用;相反,如果大学校园中严重的学术失信现象或考试作弊未受到严厉的处罚,这种发生在大学生身边鲜活的失信事例就会对个体产生消极的暗示作用,一些同学就会将之视为一种社会认可的潜规则予以接受,甚至如法炮制。因此,学校应当注重营造诚信的亚文化氛围,发挥同伴群体亚文化的道德暗示作用,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品德的形成。
2.发挥亚文化的道德模仿功能。道德的社会传播与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际影响来实现的,而模仿是人际影响的重要方式。所谓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依照他人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人们具有的一种社会学习能力,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环节。道德模仿是通过对道德榜样的行为仿效、内心产生道德情感共鸣、直至产生道德认同。换言之,道德模仿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学习活动,是主体自觉地仿效他人的道德行为、做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道德行为的活动过程。道德模仿在人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的“复制”作用使道德规范为大多数人所自觉遵从。
3.大学生的道德模仿需要教育者给予积极的引导。在大学生的道德模仿中,教育者的引导主要表现为:其一,为他们提供与其具有相似性的模仿对象。大学生如果受到典型诚信事件和诚信榜样人物的感染,就会增强对诚信观念的认同,进而产生积极的模仿行为。其二,引导他们对模仿对象的内在本质、行为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理解。这样大学生基于对诚信价值的认同而做出的模仿行为,就不再是“复制”式的,而是发自其内心的、主动外化的结果。其三,引导他们在模仿中进行体验,从情感上深化对模仿对象道德品德的尊崇,并把握时机,适时强化他们的诚信模仿行为。其四,创设、营造有利于诚信道德模仿行为发生的良好环境。诚信模仿行为是个体主动对周围环境做出选择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当社会对个体寄予的诚信期望和施加的暗示与个体的价值取向相近或相似时,就易于激发个体的道德情感,使之受到道德感染,从而促发个体在相似事件中的诚信模仿行为。
三、促进大学生道德荣誉的印象整饰
道德荣誉是人们履行道德义务之后所得到的褒奖和赞许。它包括内外两方面:一是社会舆论给予的肯定和赞许;二是由于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认可和嘉许,行为者在道德情感上产生的自我满足感和自豪感。道德荣誉作为社会舆论的特殊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方面,道德荣誉所具有的某种权威性促使人趋善避恶,求荣免耻;另一方面,道德荣誉采取的是正面肯定形式,更能激励人们去积极向善。所以,道德荣誉感既是人们积极履行道德义务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人们关注道德印象整饰的驱动力。
道德印象源于对社会现象的感知。具体到诚信印象,则与社会的诚信现象密切相关。诚信现象是主体形成诚信印象的知觉对象或材料。诚信现象的类型可分为观念性和实例性两种。观念性的诚信现象主要来自社会历史文献记载的各种诚信道德 事迹 、人物传记中的诚信事件、传统道德习俗,它是社会诚信氛围的文化基础,它常常通过戏剧传诵、习俗沿革、专门教育等对主体认知发生作用。但观念性的诚信现象由于与主体的切身经历没有发生直接的关系,它对于个体诚信观念形成的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或相对虚弱的。实例性诚信现象主要来自于个人的社会道德实践,即人们亲自参与或感知到的诚信事件。相对于观念性诚信现象,实例性诚信现象更容易或更能有效地刺激个体的感官、引发思维、加深印象。如高校开展的考前签署“诚信考试 承诺书 ”的活动;参加诚信教育讲座、论坛活动;观看以“诚信”为主题的话剧、文艺演出等等。不论是诚信事件的当事人还是见证者,实例性诚信现象都会不同程度、不同形式(比如换位思考)地对主体产生更强烈的刺激,与主体的利益取舍、道德选择发生关联,进而引发主体的道德思考和判断,形成共鸣。因此,实例性诚信现象对主体诚信印象的形成作用是相对直观的、有效的、甚至是长久的。
道德荣誉对于主体诚信印象整饰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民族性的研究中,中国人所具“面子”的人格特质,已成为共识;而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许多人不同程度地具有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良好印象的“印象整饰”的倾向性。可见,这种注重他人对自己形象的“印象整饰”与中国人顾及“脸面”的社会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吻合性和相互强化性,也就是说,中国人的面子文化强化了人们的“印象整饰”的心理诉求或人们的“印象整饰”心理强化了中国人的面子文化。由于“脸面”与一个人的诚信道德及其名声息息相关,因此,人们为了自己或家人的“颜面”,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己诚信的道德信誉和形象。如有的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后,并不害怕因此取消成绩,而是在乎广而告之的全院或全校的通报批评或处分,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在老师、同学等熟人面前的形象,毕竟考试作弊是不光彩的丢人事情。还有的同学在行骗后,并不害怕被陌生人揭穿骗局,但害怕被亲朋好友戳脊梁骨的责斥。显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将中国的“面子文化”与道德荣誉加以整合,运用“面子的威力”和道德荣誉的激励功能,促使大学生诚实做事、诚信做人。
四、淳化社会道德风气
社会风气,古人称之为“风俗”。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社会风气是指受水土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由社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的习染而形成的人们趋同一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及生活习惯。可见,社会风气中的观念、行为和德行,是一种已经为许多人甚或大多数人所默认、所遵循的行为方式,是多年积累、习染成俗的一种惯例。“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就是社会风气的最主要的特征和功能。风气有好坏之别,良好的社会风气负载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而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的是颠倒的价值观念和扭曲的行为准则。因此,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一代,一定要从各方面采取有效 措施 ,搞好我们的社会风气,打击那些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恶劣行为。”他还说“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
1.官德对社会风气具有引领性。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官德在社会道德教化中的积极作用。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孔子看来,为政者的行为和作风对社会大众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功能。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德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德化”。为政讲信不仅是取信于民的需要,也是社会诚信教育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带头讲信、守信的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是最好的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
2.赏罚分明的社会机制对社会风气具有保障性。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要遏制诚信缺失之风的蔓延,一方面必须要建立惩恶扬善的道德机制,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治力度,提高失信者的法律和经济成本,即让失信者名誉扫地、经济受损,得不偿失,清除失信投机获利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加大对诚实守信者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力度,建立诚实守信的利益保障制度,激发人们诚信的道德欲望,从而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正气。
3.社会舆论对社会风气具有导向性。社会舆论对个体诚信具有定向和强化的作用。社会舆论对诚信行为的褒奖和对非诚信行为的谴责,不仅向大众明示了诚信道德价值原则和倡导的行为类型,而且其形成的褒善抑恶的舆论氛围,会以其显著的倾向性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敦促个体践行诚信道德。具而言之,社会舆论对诚信品行进行的褒扬、奖励和宣传,会增强人们诚实守信的道德认同感,而社会舆论对欺诈失信行为予以批评、抨击和呼吁道义上的惩罚,对失信者会起到控制、矫正的作用。可见,社会舆论形成的诚信“道德场”对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诚信道德相关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刍议》
摘 要: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模范导引作用、诚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以及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等五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诚信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40-02
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在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负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道德人格的“产品”的任务。大学生是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希望、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7月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真理观为诚信道德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诚信教育角度讲就是诚实守信的路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相关内容,实质是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二,“两课”教师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教师的课堂讲授新颖、生动,把学生的思想紧紧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第三,“切实转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1]作为“两课”教师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和分析,真正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于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诚信观念上的某些不正确观点和看法,在教学中要着重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及时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学生真正从思想层面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模范导引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家加里宁也曾说过:“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渊博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高尚诚实的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影响很大,一个高尚的教师会影响所教的学生”[2]。为此,要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示范及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一方面,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要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着重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带动学生遵守诚信规则,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过程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和敬业精神,都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三、诚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诚信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良好诚信品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管理。管理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导向功能。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为了有效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重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教育导向功能。
第二,齐抓共管,形成诚信道德教育的合力。“建立高效能的管理体系和素质较高的政工队伍,是实现高校诚信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3]。高校要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政工队伍,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的职能作用,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内容和方式,把“诚信”与各职能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三,完善大学生自治管理,引导大学生在自治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教育给人以理性,管理教人以规范。”[3]“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和自我陶冶等。”[3]实行大学生自治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自觉接受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意识。
四、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具有客观的教育效应。“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4]。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活动,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育实效。”[5]
一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指相关部门与社会大众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措施,包括实践组织保障、实践基地保障和实践经费保障等。”[6]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而,只有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大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另一方面,加强基地建设,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是,仍有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持怀疑态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要完善机制,加强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并“积极推动实践基地向稳定化、层次化和规范化迈进”[7],从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进而服务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五、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
高校具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诚信理念的建立和诚信行为的养成虽然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好转和优化,但也离不开高校自身所特有的先导能动作用[8]。因此,高校要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接受诚信教育。
首先,高校要着重营造有利于诚信道德品质形成的环境氛围。高校要善于利用宣传栏、宣传板、校园广播、网络(校园网、人人网、学生QQ群等等)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真正形成一个倡导和尊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其次,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诚信品质”[9]。一是要选取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正反典型案例,通过开展诚信主题班会、团活等活动,用大学生身边鲜活的诚信案例来教育他们,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二是开展以诚实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诚信承诺书签名、演讲、征文、辩论、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三是通过设立诚信考场、诚信奖学金等方式创设诚信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诚信品质。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既需要柔性的思想教育和规范引导,又需要刚性的法制、制度的支持和保障,重在构建诚信道德教育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尚胜.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46.
[2]刘红娟.关于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168-169.
[3]焦丽.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D].武汉:武汉大学,2004:39-40.
[4]孙昱.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25.
[5]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64.
[6]刘仲仁.大学时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63-65.
[7]闫志华.关于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10):211.
[8]丁继民等.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1):100.
[9]罗玉华.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3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诚信道德相关论文2000字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今的社会,许多东西都变了。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坚决不能变的,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中流砥柱。如果没有了它,中国就会渐渐衰败,中华民族就会慢慢衰落。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道德修养的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道德修养点亮人生
这几天,我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马上就被里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吸引住了。这本书从一个人讲到家庭,从家庭讲到集体,最后又讲到社会、世界和网络。几乎每个故事我都很爱读。
其中,《心灵的强者》一文中的李丽就让我很感动,她的人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是,面对如此多的磨难,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的道路。虽然她也曾想结束自已多灾多难的生命,但在最后一刻,她选择重新开始。这一点,让我敬佩不已!人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但重点在于——她最后关头选择了坚强!与李丽所遭受的坎坷和不幸相比,我生活在幸福中!几乎没遇到什么挫折。我们要向李丽学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现实、改正错误,大家就一定会理解、宽容我们的,对于别人的错误我们也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
这本书中还讲了很多有关各种道德的事,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规范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有一次,我和妈妈坐公交车,上车时车很空,我和妈妈都有座位,过了几站慢慢车上的人多起来了,车厢里站满了人,这时上来一位老奶奶,但好象没有人想让座,妈妈微笑着向老奶奶招手,让她坐我们的位子。我有些不解,因为妈妈的腰不好,为什么要让老奶奶,车上有很多比妈妈年轻身体又好的人就假装没看见老奶奶,我连忙站起来让妈妈坐,妈妈笑着说:“你还小,妈妈不累,你坐吧!”我知道妈妈一旦时间站久了就会腰痛的,就硬要妈妈坐下,妈妈拿我没办法拉着我一起坐在一张座位上,旁边的老奶奶微笑着朝我点点头。下了车后我把我的不解问了妈妈,她对我说:“虽然我们先上的车有座位,但是她毕竟是位老人啊!而且年龄大了站在车上重心不稳,万一汽车来一个急刹,那老奶奶就会摔倒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道德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要照顾她。”我听了点了点头。妈妈微笑着又说:“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是不是也想别人让你坐啊?”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可见,道德还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满。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学会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在学校里要注重仪表,团结友爱、体谅忍让,尊敬师长,勤奋惜时,诚实迎考,爱班护校,全面发展,遵规修养。在家里要孝顺父母,时刻不忘父母教诲、父母指教,洗耳恭听,在社会上要遵守法规,乐于助人,待人处世文明有序。希望我们大家都要立下高远的志向,当我们从校园走出去的时候,能够走上一条光辉的道路上,能够做一个讲道德的人。
篇二:道德与时代同行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今的社会,许多东西都变了。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坚决不能变的,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中流砥柱。如果没有了它,中国就会渐渐衰败,中华民族就会慢慢衰落。
当今社会,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间间低矮的茅草屋变成了一栋栋雄伟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破旧的自行车变成了一辆辆崭新的小汽车……
虽然,时代在前进,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会跟时代同行,随社会而进,与科技共步……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华民族, 是一个悠久的民族。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的博大胸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风尚……其实,这种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在我们身边。
百善孝为先,自古孝行天下,孝顺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美德,孝敬父母是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义务。我的爸爸就是一个孝顺的人。老家离爸爸住的地方有四十多公里远,可是爸爸的心总牵挂着家中的父母。每次放假,只要有时间,爸爸就会往老家跑,去看望父母,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都不会害怕。时间飞逝,岁月如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爸把每年都是这样,从来不曾断绝。每次回家的时候,爸爸都会买许多东西带回去,他一点都不怕花钱。回到家,不论有什么活,爸爸都会抢着干,这并不是因为爸爸爱干活,而是因为爸爸怕父母累着。有一次,我们在路上奔波了将近三个钟头才回到家,大家都疲惫不堪。可是回到家,爸爸看到爷爷正在烈日下锄地,便把疲惫抛在脑后,拖着疲劳的身体,走到菜地,让爷爷到屋里休息,自己来干,爷爷也不让爸爸来干,爸爸干脆直接拿起锄头干了起来,爷爷拗不过爸爸,便走进了屋子。烈日下,爸爸一个人正顶着烈日,忍着疲惫在锄地,我看着爸爸汗流浃背;看着爸爸疲惫不堪,看着爸爸难以忍耐……当爸爸锄完地,放下锄头时,汗水已经流满了脸,浸湿了衣。爸爸一定也知道累,知道热,知道疲惫,本来此时此刻他完全可以坐在屋子里休息,坐在屋子里凉快,但他为什么要接过爷爷的锄头?替爷爷来锄地?是因为他孝顺,他爱父母,他孝敬父母,他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会让自己的父母受苦受累!
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道德之人,让道德之花永绽光辉,使道德与时代同行。只有这样,民族才会和谐,祖国才会昌盛,世界才会美好!
篇三: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节俭,和一个现代人的道德素养有关,跟科学发展观有关。节俭,是永不过时的美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记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的右边是一个人在刷牙,水从水龙头里哗哗地尽情地流着。画面的左边,一个西北干旱地区的孩子正在水龙头下等水,可一滴水也没有滴进水桶。忽然,画面象书页一样被翻过来了,右边正在哗哗流的水流进了左边孩子的水龙头,水欢快地跳进了水桶里,那个孩子顿时兴奋起来。这则公益广告是想告诉我们,要处处节约用水。
节俭不是吝惜、抠门,也不是守财奴、不会享受生活的代名词。爱国华侨陈嘉庚说:“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是啊,不光是钱,水、电、食物等都不能浪费。
在我的眼里,爸爸就是一个节俭的模范。为了节约用水,爸爸特地在厕所间放了一个大塑料桶,专门用来装洗脚水和一些脏水,干什么用呢?其实是废水利用,用来冲马桶。一开始,我和妈妈都还不能适应。可爸爸说:“看着那澄澈的水冲洗污垢,我总觉得可惜啊!”渐渐地,在爸爸的影响下,我和妈妈也习惯了把脏水倒入桶中,用脏水冲厕所,而那干净的水一天才用一两次而已。
来到学校里,也时常可以看见有浪费的现象发生。洗手时,有同学总喜欢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在搓手上的污迹时,水龙头里的水还在哗哗地流着。有时忘记关水龙头,溅开的水积在地上,都成了一条“河”。吃饭时,有同学挑食偏食,有的菜一动不动就倒在了泔水桶里,真是可惜啊!喝水时,有同学喝了一点就倒了,地上湿了一大片,可让后面同学没水可灌啦!做操时,有教室的灯火通明……
其实,“节俭”两个字含义匪浅:“节”是节约、节省;而“俭”是不浪费。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美德。不管什么时候,节俭总是被看做持家立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如果我们不节俭,而是去浪费的话,总有一天会用完。因此,我们要学会节俭。在生活中,我们要从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粒米饭等小事做起。每天节约一勺水,一个月后也有一碗水了;每天节约一度电,一个月就可以节约30度电;每天节约一粒米饭,积少成多,就有一大碗……
如果不节约水,像2010年春天我国西北地区的干裂大地这样类似的事情就还会再出现,大地会干裂,溪水干涸。那时,人们就像在沙漠中一样,渴得难受,却找不到水喝,最终会出现人类不想看到的结局。
所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树立节俭的意识,学会节俭,真正把节俭这个永不过时的美德传承下去。
篇四: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翻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扉页,埋藏在心底那一丝一缕的某些情感就像发酵的面包,被故事中主人公强烈的责任心和真挚的信念催化地愈发膨胀起来。当我读完这本书后,一股莫名的暖流涌上心头。说不清,道不明。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感觉,驱散了心底的黑云,向光明的前方翱翔。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感受,对自己的感同身受。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颇深的是“微笑的力量”里面的金晶。她面对暴徒,面对命运的挑战,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毫不畏惧,她积极乐观地对待每一天,她用她灿烂的笑脸诠释她的`生命。她自己的行动替自己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同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为什么轮椅上的金晶用身体保护火炬的画面会感动无数的中国人,那是因为金晶用赢弱的身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她让我们知道,个人强,国家才强,民族才有希望。
作为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做一名像金晶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责任心以及有道德的小学生!
妈妈告诉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小学生,首先要讲究卫生。”坚持刷牙、洗脸的习惯,时刻保持干净整洁,不仅要讲究全人卫生,更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卫生,不乱丢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鱼鸟虫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爸爸说:“要做有道德的小学生,就要懂得有礼貌。”见面要问声好、分手说再见,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和小弟弟、小妹妹让座,做事情礼让三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用一句“您好”、一声“谢谢”来展示道德,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外公说:“要做有道德的小学生,首先要热爱劳动。”擦桌、扫地、洗碗筷,自己叠被,洗袜,整理书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应该也要帮要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体质健康、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外婆说:“要做有道德的小学生,就要遵守纪律。”上课不交头接耳,遵守课堂纪律;下课不吵嘴、不打架,遵守课外纪律;上街走路不闯红灯,文明行路,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不吵闹——。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老师说:“要做有道德的小学生,就要热爱学习”。上课要专心听讲,课后要独立完成作业,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名有用人才。
听了这么多的谆谆教诲,我发现原来“道德”并不深奥,“道德”就在我人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就让我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一名小学生。这些都可以培养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想只要自己发自内心的,用真心去做每一件事,用心去体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这样“道德”这两个字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近,人生都是多姿多彩,美丽的人生画卷上多一道绚丽的色彩,给你的人生增添一点滋味,让你在人生的路上走的更加顺畅,这就是——道德。
篇五:让道德之光在我们身上绽放
“道德是心灵的试金石”,从儿时起,爸爸妈妈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名有道德的人。道德,多么崇高然而又是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道德也许体现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如:遵守社会公德。、不自私自利、不说脏话,、不乱仍垃圾等。但在关键时刻,道德却迸发出耀目的人性光辉。在不久前那场汶川大地震中,就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闪烁着道德风范的感人事迹。
来自映秀县九岁的小林浩,在自己已经逃离死亡线后又义无返顾地返回废墟里继续救回两个和他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不顾自己身上的伤痛和与亲人失散的恐惧,将救出的两位同学背到校长处,确定他们安然脱险后,才和姐姐找寻自己的父母。他是这样表达自己当时的想法:“我是班长,我不能丢下我的同学们!”这需要怎样的勇气,这体现怎样的精神!他勇敢的举动,早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小小年纪的他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为自己的同伴撑起了一道生命的天窗!他,这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学生,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道德的内涵。
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十三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五十个小时后,她才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她的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这位可爱的姐姐用这样朴实的回答,向世人展示了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还有,雷楚年,任冬,董玉培……他们都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用救助他人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少年强,则国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面对灾难的镇定,我们看到的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这是我们民族气节的胜利,也是道德回归的胜利!我们有理由为他们而骄傲!
危难时刻,能验证人性的善良,生死关头,更显现道德的光辉。这些可敬的地震中的小英雄,他们有的与我们年纪相仿,有的比我们稍大,但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都表现出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助他人的可贵品质。毫无疑问,他们是代表着有道德的人的典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当我们生活在平静的日子里时,应当经常这样问自己:我们是否只顾自身的利益,而不惜伤害他人?我们是否只想索取,不愿付出?我们是否一边抱怨别人的缺陷,一边犯着同样的错误却毫不在意?道德往往在关键时刻体现出巨大的价值,然而,高尚道德的形成却绝非一日之功。
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定是一个常常为他人着想的人。他不仅是热爱生活的人,也是尊重生命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责任和道义面前,他勇于担当,不会临阵退缩。道德的培养却要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却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一名有道德的人,让道德之光在我们身上绽放!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