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8 09:1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

我国在21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适应这一人才培养方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践类学习的占比逐渐加大,校企联合教学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完善。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的普适性,反而造成了其实践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出现了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实践环节不足、教学评价系统不成熟等现象,最终影响了该领域实践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具体要求

(一)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使用汉语言完成相关工作能力的专业化人才。这类人才应在对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有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能将其应用于不同的职业领域,从而发挥汉语言在创作、宣传、编辑、教育、演绎、沟通等领域的作用。通常来说,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基本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外,还应具备与其实践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使得汉语言的应用具备一定的行业属性,即“汉语言+”的能力。“汉语言+”是指“汉语言+专业”,其本质是复合型人才。

(二)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

1.专业素养

要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例如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熟悉并掌握本专业和其他有关联专业的学术发展历史,能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具备文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以及较强的语文知识水平;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2.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职业胜任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其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与其职业相关的行业能力。具体来说,要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所处职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获得理想的效果和成绩,并能为所在行业创造最大价值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同时,还应拥有将汉语言文学基本原理和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相互融合的能力,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未来工作之中。

3.社会能力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强健的体魄,以及很强的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应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及哲学素养;拥有很强的现代意识、良好的沟通交流水平与发展能力,这样才能融入群体、了解社会潮流,适应主流社会。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普适性

目前,汉语言文学的实训平台主要以校内为主,以校外为辅。校外实践机会匮乏,主要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岗位实践中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进行融合,该专业学生无法立即适应岗位,导致校外企业无法提供真实的实训岗位。

(二)缺少创新型实践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理想,相关的实践教学比较缺乏,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专业方面配备的实践导师、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有相关的评价体系的建设还需得到加强。单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层面来讲,各个院校的差距并不大,这从很多期刊发表的大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论文就能看得出来,但其中存在理论基础不够厚实、相关研究深入不够等问题,主要表现在都是一些经验的总结、现状的描写或是对未来方案的构想或设计,缺少创新性的实践,很多都是泛泛而谈,缺少可操作性,这说明我国在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落后状态[1]。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不完善

很多高职院校尽管相继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从发展现状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还没有得到完善。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定位不明确,设置教学目标时容易出现问题。很多教师对于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还不清楚,是实践写作型的还是理论研究型的尚无定论,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归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案[2]。第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并没有重视实践性课程内容教学,这种单纯重视理论的教学体系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他们自身潜能的挖掘。

(四)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心智以及人格方面的培养,这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有一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就必须大幅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但事实是,很多高校目前都只把语言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重点,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通过学习得到有效提升。

(五)专业教学评价系统不成熟

部分高职院校习惯在期末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客观地说,这种评价方法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但却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真正表现。这种情况一旦持续下去,就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观念,认为只要能记忆、能背诵、会解题就说明自己学习很好,因而更加忽视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进策略

(一)课程的改进

实施课程的改革,是以培养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相关专业教师要了解人才需求点,认识现代人才市场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体系改革,将教学由传统理论型转变为实际应用型,促进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可引入PGSD能力模型。PGSD能力模型是从教育领域要求向职业领域要求转化的评价机制,其中P为职业能力、G为通用能力、S为社会能力、D为发展能力。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建立基于PGSD能力模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以骨干教师为中心,联合行业专家、教研专家,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形成评价成果,并交由企业精英对教学效果的PGSD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从行业应用角度对教学效果评估予以反馈,继而指导骨干教师根据PGSD的评估结果进行课程改革,确保教学方向符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目的就是让教师将改进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密切联系,进而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未来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通过加强对各类教学机构培养人才方式的了解与研究,转变观念,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成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教学方式。再通过实际应用改进后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互融合,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可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贯穿于整个教学,同时加入双导师制,专业教师负责知识性教学,企业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定期引导,以便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行业知识相关联,按照岗位需求分流、选岗实训分流、就业定岗分流的基本流程,对学生的专业化培养进行阶段性的划分。通过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为每一个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并按照学生的真实学情,为其提供不同程度的深造教育。改变传统“一概而论”的培养方式,达到岗位人才精细化培养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的改革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要让专业教育机构得到完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1.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接轨当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一些高校做不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更谈不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只有开展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的专业课程设置,才有可能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创新,让教学活动完美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达到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2.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局限性,学生个体寻求实践机会的难度较高。鉴于此,可结合实践型人才培养诉求,构建“项目化”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课题组+工作室”的模式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企业学院,并采用双元制的教学模式,由企业导师和高职导师共同培育人才。一方面,通过企业资源的引入和项目化机制,为学生提供精细到具体岗位职能的专业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资源的输出,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口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服务,以项目小组的形式为相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四、结语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