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资源环境保护于发展之中
人们都强调要把环境与发展结合起来。道理很清楚,没有发展也就不可能去支持改善环境,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人们又都说我们不能去重复西方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取得发展;不能只顾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而不顾子孙后代的利益。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资源环境保护蕴寓于发展之中,当我们在发展建设的同时就考虑到使其符合生态学原理。从战略上讲,我们已经提出了实行城乡、经济、环境建设的规划、实施、发展“三同步”的方针。在具体措施方面又提出了“三同时”政策。这些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发展和环境协调这个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很严重,必须加以治理。从今后的发展看,关键是发展清洁生产,即建设一个新的企业的同时就要考虑到采用清洁工艺,而不是靠末端的治理技术。特别是乡镇企业的污染更应当加以重视,这些企业的规模一般均不大,没有能力建设末端处理的设施,必须依靠清洁生产,尽量减少或根本没有污染排放。科学家们应当找出适合于乡镇企业小规模生产的防治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这种研究单靠企业本身是做不到的,但目前科技投入在这方面还非常少。乡镇企业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其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1/3,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解决了一亿人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如果不注意它造成的污染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四部环境方面的法规,八部资源方面的法规对许多乡镇企业现在根本上就不起作用,没人执行。我认为要切实解决乡镇企业污染问题的一条原则就是寓环境保护于发展建设之中,推行清洁生产。我们还要大量发展乡镇企业,让其产值更高,接受剩余劳动力更多,但是它的整个生产应当由科技界帮助设计研制清洁生产工艺。靠末端治理,恶性循环将越来越严重。
我认为防治生态破坏更应是寓环境保护于发展之中。1994年5月初我和几位先生一起到南方岩溶地区作了一次调查。可以说,该地区生态已面临崩溃的边缘。岩溶地区本应是常绿阔叶林或者是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是石山裸露,甚至连点土都没有。九三学社对南方几个省的六个地(州)的调查数据表明:石漠化面积占39.5%。有的地方,一眼望去都是石头,除了石头缝之间有点土外,全是裸露的岩石。就在这种土层越来越薄,土壤肥力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不少地方群众仍然依靠开垦荒山增产粮食,从河谷一直开到山顶,他们称之为“生产到顶”,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由于降雨集中,坡度很大,水土流失非常厉害。照此下去,恐怕石头缝中的土也保不住了。怎么办?当地经验告诉我们可以封山育林,在岩溶地区封山育林还是很快的,只要能严禁砍伐、放牧和开垦,可能七、八年灌丛密布,十几年乔木恢复,因为它本来就有此环境。但是,贵州省平地只占3%,97%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假若97%全部封山育林,仅靠3%去养活全部人口又根本不可能。发展总是硬道理,所以必须按生态学原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去谋求发展。我们提倡“山头戴帽”,即山头上一定要封山育林,山腰“系带子”,栽植经济林木和多年生牧草,发展林牧业。这样既可增加收入,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举这例子就是要说明必须而且可能寓环境保护于发展建设之中。
2人类农业发展史就是不断地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历史
人类只有依靠不断创造更高产优质的人工生态系统来养活自己,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否则人类只能退回原来茹毛饮血的时代。种植业的发展最清楚地说明了人工生态系统在不断地提高发展,品种培育,耕作制度的调整.灌溉施肥技术的改进,病虫害的防治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着建立更高产、更优质、更高经济效益的人工农田生态系统。
林业也是这样,50年代初,很多专家就提出林业生产不能采取“剃光头”的办法,从山顶一直砍到山脚,从大树到小树斩尽杀绝.虽利于机械作业但是却不利于环境和永续利用。但遗憾的是,并未引起重视,以至于到现在很多森工局已经没饭吃了。后来注意到人工营造用材林,于是在不同地区如何建立优化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问题提上了日程。例如南方起初单一地发展杉木,而这很脆弱,后来发展成杉木和阔叶树种混交林就取得了很好效果。可见林业也要走不断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路子,而不可能仅靠天然生态系统。
渔业也要遵循同样规律。50年代有“养捕之争”,很早就有专家提出海洋农牧化,即海洋渔业生产也要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也要养。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对的,渔业发展到今天各种养殖方式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
中国的放牧畜牧业还处在十分落后的状况,主要仍是靠天养畜,因此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强调人工草场的建设,也是要建立人工草地生态系统。
我强调寓生态保护于开发建设之中,也是想说不能只是消极地保护自然,什么都不能动。自然保护区一定要搞,对保护珍稀瀕危物种极为重要。但从大范围来讲必须用人工生态系统去代替原来的天然生态系统,这是发展的要求。
现在的任务就是在规划一个地区的发展时,要把资源环境保护考虑进去。要做开发前期的研究,要做典型试验示范研究。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经费问题。科技人员虽然很有积极性,但却使不上动。大量科技人员闲着连课题都没有。科学院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红壤丘陵、沙漠化等地区的工作取得很大成功,创造了各式各样适合当地情况的人工生态系统,为当地农村提供了一系列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模式。现在需要科学家们去各地提供既有生态效率又有经济效益的模式,但是没有经费却无法去干。我建议在中央扶贫基金中拨出一部分作为扶贫科技基金,专门用于组织科研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这种扶贫效果将更好,真正帮助当地增加“造血功能”,但现在总是解决不了。另外,现在企业的排污费太低,不足以引起企业对环境的重视。为什么不提高排污费,或征收环境税以支持科技界去研究污染治理问题呢?
3改善中国生态状况的关键在于扭转贫困地区的面貌
中国还有8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未来7年里解决这一问题就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八七”温饱计划。这8000万人主要生活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多半是生态很脆弱的地区,象黄土高原、岩溶山区、沙漠边缘地区等,这些地区资源利用稍不合理,大自然报复就非常尖锐,非常快。之所以贫困,其根本原因是资源利用不合理,并不是因为山多地少就注定贫穷。如果合理利用资源,增加对这些地方的投入,必将改变其贫穷落后的面貌。据九三学社调查资料分析。1986年南方六个地、州人均GNP同全国平均水平差268元,1990年差855元,预计2000年差额将达1700多元。江泽民同志在今年3月3日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讲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求资源配置的效益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如果西部地区一直保持落后状态,东部地区的进一步繁荣也是困难的。生态问题在西部本身已很严重,如果生态进一步恶化,对整个中国生态形势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调査还对投入情况作了分析。截止1990年,解放40年来,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28元,每人平均投资2354元。但如云南文山州由于长年战争等原因,人均投资仅为91元。文山州解放初森林覆盖率为50%,前几年降至7%左右,通过造林恢复到11%左右。而这些林木大部是国家砍伐的,地方没沾多少好处,留下的仅是荒山秃岭。我们建议岩溶地区也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地区,像黄土高原做了以后就有明显好处,沙漠地区国家已有点钱来解决,岩溶地区目前还没有投入。只有有经费扶持后,才能改变这些地方的贫困落后面貌,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在1994年4月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中的一次专家讨论会上,北京农业大学程序副校长发言强调生态道德,给我很大启发。今天我们要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应该大力提倡生态道德。过去我们强调环境意识,有些官员和同志就觉得环境意识主要是搞环境的人的事。所以,我认为提倡生态道德非常重要。现在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如此严重,但很多地方领导并不重视,只看到眼前经济效益,不管别人和后代,这正是缺乏生态道德的表现。你发了财,却缺了德。一下子把一条江都给污染了。以邻为壑,贻害子孙,从来都被视为不道德的做法。贩毒贩是要被枪毙的,而污染了整整一条江呢?又如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这一问题。我过去多次说过,对生态有哪些有利、不利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一定要说够说透,以便在三峡建设时注意到这些,努力降低甚至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我认为说透这些不利影响即便对主张三峡工作的人也是一种撑台的做法。但实际上一说到对环境影响时就有权威人物出面说三峡工程这么大的经济效益不讲,你们怎么老说不利影响。这实际上说明他脑子中没有生态道德观念,只想着经济效益是唯一的,影响环境殃及子孙后代就不考虑了。也有权威人士说你们搞环境很对,但是否要结合中国国情,言外之意是洋人说影响环境,你们也跟着说。有同志还说不就是几条鱼么。最近有专家建议,应该建立一些观测点对三峡工程建设后的长期影响进行观测,这本来是在关于三峡建设的人大决议中提到过的,完全无可厚非,科学家主动请战,不是很好吗?但马上有人出来说这些人是要秋后算帐。听了这些议论,我深切地感到,要解决好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必须强调树立生态道德观念。技术专家不能没有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我希望新闻舆论部门今后能大力提倡树立生态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起全民族重视环境问题,特别是从决策者做起,重视这个问题,共同来把持续发展的事情搞好。
孙鸿烈
(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