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从哲学到美学的研究
一、什么是美
这是美的本质问题论文联盟http://。从本质论讲,我认同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吕荧是中国当代唯物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吕荧对美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以及他为人类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无疑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一页。
1.美是主观的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吕荧讲:“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人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当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时,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反映、判断或评价。当然,这种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美。如果自然美与人无关,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那么它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还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呢?
吕荧在论述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时,还深刻揭示了美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他说:“美随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和意识”,这就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不仅前所未有地赋予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以一种辩证、历史的性质和特点,使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更加具有科学品格和真理品格,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的研究进程,是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发展,具有无可争议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美是客观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这种对美的主观论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上,有人就明确提出不同意见:“美在主观意识,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也详细地分析了美学史上的一些具体事实后声明:“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变化就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强。”
我认为,对美的主观论看法这种明显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学的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美的主观论看法上的这种不断变化,伴随着人们对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观点的重新发现和再次确认,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美学理论无疑将面临一次非常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面临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相信以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我们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基本指导思路和理论出发点,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一定会一路高歌,大放光彩,从而实现自己伟大的现代化和历史振兴。
二、美学与审美观念
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
1.美从哪里来
这是美的根源问题。我认为,从根源论意义讲,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本身来自客观,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一种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
审美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2.审美观念
人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所逐渐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固定的审美观点、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的一种理性认识,也就是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审美价值看法。
三、摄影与美学
1.什么是摄影
摄影自1839年诞生至今160多年来,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改变了人类文字的垄断地位,尤其近二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生活进入到色彩缤纷的图像世界。摄影也变成一种“文字”被人们广泛释读,摄影不断与其他学科发生着联系,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今“世界已经图像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摄影器材更智能化、更人性化。将操作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化成自动程序,人们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拍出影像清晰曝光准确的照片。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琐的摄影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使不精通摄影技术的人在拿起照相机时也充满了自信,大大提高了非摄影专业人士的摄影水平。摄影技术的简化,真正迎来了摄影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加入到摄影创作中。
2.摄影与美学的关系
美学一直研究的领域就是绘画,但是摄影作为艺术的新生代,和绘画一样,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它也是正确的,对美学的解释是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的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其实摄影也是同样的,吕荧提出美是主观的,他说:“并不完全否认美与客观事物的秩序和结构有关”,也就是说,他承认美与客观事物的秩序和结构是有关的。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再,摄影的镜头是用来捕捉生活中美的镜头,摄影也和美学一样,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同样一张照片,有的人认为它是美的,但是也许有的人认为它是丑的,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学习摄影一开始是要突破技术这一关,然后可以上升为思想上的表象,那么上升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美学观点和审美的深度,体现思想的深度。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